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探讨低分子量肝素血液透析中的抗凝作用。方法 :一组透析中使用肝素抗凝 ,另一组使用低分子肝素 (CX)抗凝 ,分别测量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X比肝素更有效地抗凝 ,又能减少出血倾向 ,透析器重复次数明显增加 ,部分活酶时间降低 (P <0 .0 1)。结论 :低分子肝素特别适用于有出血倾向者 ,可代替肝素在血液透析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量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低分子量肝素与小剂量普通肝素在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抗凝中的应用,选择更安全、有效的抗凝剂。方法将12例有出血倾向的尿毒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及小剂量普通肝素进行血液透析24次,观察抗凝效果及病人出血情况。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体外循环凝血显著少于小剂量普通肝素组;两组透后虽应用鱼精蛋白中和,低分子量肝素组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延长,透析后病人出血情况较严重,且不易止血,与较小剂量普通肝素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一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较好,但透析后病人出血情况较明显,具体应用应结合病人情况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3.
无肝素血液透析已在透析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有出血倾向及伴有活动性出血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患者出血的危险,后果严重。无肝素透析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中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磨红  袁伟杰 《广西医学》1999,21(4):618-620
为探讨低分子肝素(clexane)在血液透析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将20例血液透析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透析中使用clexane抗凝,另一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分别观察用药前后血小板、血脂、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等血液指标变化和透析器容积下降率,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表明clexane既能有效抗凝,又能降低血脂,升高血小板。提示clexane使用安全、方便、特别适用于有出血倾向、高脂血症患者,可代替普通肝素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术前最佳状态的准备,充分透析改善氮质血症,预防术中和术后出血。方法采用无体内肝素化和透中不追加抗凝,只用淡肝素或浓肝素盐水冲洗循环预冲过的透析膜和管路后接病人透析,定时每透析15min或30min加生理盐水100ml冲洗管膜。结果淡肝素盐水冲洗管膜的抗凝效果次于浓肝素盐水循环管膜的效果,患者透析后无出血倾向,查ACT正常,透析效果满意。结论无肝素透析可作肾移植手术前的最佳透析准备,也是凝血时间延长及有出血倾向尿毒症患者的较好透析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血液透析(hemodiaalysis,HD)治疗中直用最广泛的抗凝药物是肝素.但常规肝素抗凝法对于并发出血、存在严重出血倾向及围手术期的患.可引起严重出血并发症.甚至威胁生命。我们根据国内有关资料.自1997年以来.开展了血仿膜肝素吸附抗凝血液透析技术(HFHD).已成功地对15例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进行了104例次HFHD.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范幻新  孟建中 《医学综述》2001,7(3):156-156
常规血液透析需应用肝素抗凝建立体外循环 ,但对高危出血的患者却有加重出血的危险。低分子肝素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血的倾向 ,且价格太高 ,国内难于推广 ,理论上最理想的方法是无肝素透析 ,这也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将无肝素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现状综述如下。1 血液透析的条件1 1 透析器的选择[1 ,2 ]  选择抗凝性能良好的透析器是无肝素透析的重要条件。目前认为血仿膜透析器抗凝效果较好 ,此外 ,尚可选择高通量膜的透析器以加强超滤 ,排除进入体内的大量生理盐水。1 2 血管通道[3 ]  内瘘、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插管 ,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钙在血液透析(HD﹚抗凝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止血压迫时间、出血倾向、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7.21±0.13﹚min,短于对照组(12.87±2.76﹚min,出血倾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TT、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并发症少,出血量少,可缩短止血压迫时间,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全身肝素抗凝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是血液透析(HD)最常用的二种抗凝方法,但对于有活动性出血、高度出血危险和对肝素过敏的HD患者,这二种方法均可诱发和加重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10.
杨莉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5):1406-140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的最佳效果.方法:对比使用肝素与使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透析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发现两种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及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副作用:使用肝素组50例,其中血小板减少21例,自发性出血38例;使用低分子肝素组50例,均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及自发性出血现象.结论: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明显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血透抗凝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对比低分子量肝素(LMWH,克赛)和普通肝素(SH)在血液透析(HD)中抗凝的疗效.方法23例伴有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HD患者为LMWH组,应克赛抗凝,在HD前静脉端一次性注射40mg;10例无出血倾向者为SH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肝素抗凝.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临床有关征象及HD疗效.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透析器Curea和Ccr无显著差异(P>0.05);LMWH组对KPTT的影响较SH组小(P<0.01).结论LMWH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出血患者HD中应用安全、有效,优于SH.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于2002年6月-2004年4月对32例高危出血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HD时,用单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4100iu抗凝与小剂量肝素(SH)抗凝效果比较,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治疗需要建立体外循环,为防止透析中管路及透析器发生凝血,需要配合适量的抗凝药物。目前,临床首选的抗凝药物仍为肝素。但是有活动性出血、高度出血危险和对肝素过敏者,禁忌使用肝素,笔者采用无肝素透析、我科自2001年1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无肝素透析22例次,既保证透析患者的安全,又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的最佳效果。方法 :对比使用肝素与使用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 ,透析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 :发现两种抗凝剂的抗凝效果及透析效果无明显差异。副作用 :使用肝素组 5 0例 ,其中血小板减少 2 1例 ,自发性出血 38例 ;使用低分子肝素组 5 0例 ,均未发现血小板减少及自发性出血现象。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中明显优于肝素  相似文献   

15.
陈建国  陈宜方 《浙江医学》1999,21(9):554-555
连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治疗危重急性肾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最佳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在多器官功能衰竭状态,特别是高龄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肝素的合理应用,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血液的体外循环流量,又能防止诱发或加重出血等并发症,是整个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低分子量肝素是新型抗凝药,与目前使用的普通肝素相比,具有对凝血酶作用弱,不增加出血倾向,生物利用度高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已逐渐运用于血液净化技术中。笔者将低分子量肝素应用于老年患者CVVH中抗凝,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采用单剂量一次性血路管动脉端(或静脉端)给药,并观察血压、静脉压、透析管道和透析器凝血情况,以及透析中患者有无出血征象、透析后穿刺部位压迫时间.结果:13例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无一例出血加重或诱发出血,复用的透析管道及透析器均无残留血,回血干净,穿刺部位压迫时间短(平均7 min).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效果好,安全、稳定,尤其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通常使用适量的肝素抗凝,使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防止体外循环凝血影响透析效果。对有活动性出血的尿毒症患者,全身肝素化,可以加重患者出血导致死亡[1]。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通常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2]。宁波市第二医院血液透析室对无肝素血液透析方法进行了改进,经过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无肝素血液透析已在透析中应用广泛,主要针对高度出血危险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肾综合征出血热、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及近期手术前后的患者。采用常规抗凝方法进行透析,会加重出血倾向,后果严重。因此,对这些患者,可采用无肝素透析法。  相似文献   

19.
蔡玉桂  李树裕 《河北医学》2005,11(4):335-337
目的:探讨肝素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合适的剂量。方法:对55例DIC患者,按原发病、DIC分期、分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用微剂量肝素15mg/d分三次静滴,对照组:急性型DIC和亚急性型DIC分别用小剂量肝素90mg/d和48mg/d分三次静滴;两组病例用肝素抗凝治疗3~7d,抗凝期间用凝血时间试管法(CT)进行监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0.7%(17/28例),其中急性型DIC有效率为60%(9/1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型DIC疗效(3/14例,有效率21.4%,p<0.05〕,应用微剂量肝素抗凝期间,CT保持在21~27min,无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加重等肝素副作用。对照组有效率44.4%(12/27例),在小剂量肝素抗凝期间,有5例CT时间达到32~34min并有出血倾向加重等肝素副作用。结论:微剂量肝素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并发的DIC合适的抗凝剂量,对急性型DIC疗效明显高于小剂量肝素,安全性高,不加重出血倾向。  相似文献   

20.
36例无肝素透析救治急慢性肾衰合并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血液透析要使患者全身肝素化以预防血液在透析器内发生凝血,但对伴有出血倾向或有活动性出血的患者,可引起进行性出血,因此不能使用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