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颈内动脉为监测点的智能触发技术在64层CT颅脑3D-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1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3D-CTA检查.观察组50例采用智能触发技术,对照组51例采用固定延迟时间法.记录分析辐射剂量,评价图像质量.图像质量评价应用卡方检验,辐射剂量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智能触发组图像质量优于固定延迟时间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智能触发组患者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78 mSv,对照组4.50 mSv,辐射剂量下降了15.6%(P<0.05).结论:以颈内动脉为监测点的智能触发技术可提高图像质量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婴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5年1月~8月1040人(A组)头皮静脉穿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穿刺未成功的主要因素,并对2005年11月~2006年4月1020人(B组)实施改进后的护理措施.结果 A组成功率为70.6%,B组成功率为97.9%,技术操作合格率100%.结论 护士高心理情商素质,过硬的穿刺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及治疗环境能有效提高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以不同静脉营养比例输注静脉营养,比较总胆汁酸(TBA)变化程度,以探讨临床上早产儿静脉营养合理输注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各30例.A组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混合经由黑色避光管输注,3种供能比例50%:15%:35%.B组所用营养液成分与A组输注成分相同,混合经由避光管输注,但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供能的比例不做调整.两组患儿均于静脉营养5 d及15 d后抽取静脉血3~4 mL,离心后分离血清,按操作规程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总胆汁酸.结果:总胆汁酸浓度5 d时A组较B组低,差异有显著性,15 d时两组TBA浓度均升高但A组较B组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为早产儿榆注静脉营养过程中,选用一次性黑色避光输注管输注并使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供能的比例调整为尽量接近或达到50%:15%:35%时胆汁淤积的程度较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锁骨下静脉置管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时应用两性霉素B中的比较,探讨如何减少患者静脉炎及并发症发生率和再次静脉穿刺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80例血液病患者分为两组,40例PICC置管或锁骨下静脉置管组为A组,40例前臂静脉留置针为B组,记录静脉炎、疼痛发生情况、留置时间。结果:A组留置时间30~68天,B组留置时间1~5天;A组静脉炎率5%,B组静脉炎率45%;A组疼痛率5%,B组疼痛率35%;结论:在血液病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时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中,选用PICC置管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0层容积CT 4D-CTA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5例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640层CT扫描,经Toshiba Aqulilion One 320工作站获得4D-CTA、3D-MIP、VR、4D-CTP图像;观察分析图像质量、血管狭窄程度及CTP参数特点.结果 45例中41例均获得高质量的4D-CTA图像,优良率为91.11%(41/45).36例患者脑血管狭窄或闭塞、2例为大脑中动脉支架术后、1例为动脉瘤术后、1例为烟雾病患者,5例患者正常.4D-CTA显示8例患者的侧支循环较3D-MIP多.10例CTP未见异常,35例异常灌注主要分3类:第Ⅰ类(n=11)为延迟时间(DLY)、达峰时间(TTP)、通过时间(MTT)均升高,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正常或轻度升高;第Ⅱ类(n=9)为DLY、TTP、MTT升高,CBF、CBV轻度降低;第Ⅲ类(n=15)为DLY、TTP、MTT升高,CBF、CBV明显降低.结论 640层容积4D-CTA可动态观察颅内血管形态、评价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变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静脉导管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确诊为静脉导管未闭的新生儿175例作为病例组,并依据胎龄分为A组(55例,胎龄31~34周)、B组(58例,胎龄35~37周)、C组(62例,胎龄38~40周),于出生后2~3天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新生儿静脉导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并计算血流量;选择确诊为静脉导管闭合的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胎龄38~40周);观察各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汁酸(TBA)、血氨(NH3)、血清总蛋白(TP)]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结果 A组的静脉导管血流量明显大于B组及C组,B组的静脉导管血流量大于C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ALT、AST高于B组、C组及对照组(P<0.01),但B组、C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TBA、NH3及PT均高于B组及C组,A组的TP低于B组及C组,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组的TBA、NH3、TP、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胎龄越小,未闭合的静脉导管血流量越大,其所引起的较大量门体静脉分流会对肝功能产生影响,而且静脉导管分流量越大,对新生儿肝功能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7.
静脉穿刺无痛或微痛的最短进针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静脉穿刺时使皮肤不产生疼痛或微痛的进针时间.方法 将600例清醒状态下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0例.穿刺进针时间:A组0.5~1.0 s,B组1.1~1.5 s,C组1.6~2.0 s,观察3组病人穿刺引起的疼痛程度和发生率.结果 A组无痛和微痛的发生率与B组或C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还显示随着C组穿刺时间的延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结论 静脉穿刺时将进针时间缩短至0.5~1.0 s可明显降低疼痛的发生率和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选择MSCT肺动脉血管成像触发点位置及后处理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时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图像后处理技术的选择.方法 疑诊肺动脉栓塞(PE)拟接受CTPA检查的患者40例分成A、B两组,A组触发点感兴趣区(ROI)位于肺动脉干,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50~60 ml,B组ROI位于主动脉窗水平的上腔静脉内,阈值80 HU,对比剂总量35~45 ml,两组的其他技术参数相同.分析两种方法的CTPA图像,测量肺动脉干、右下肺静脉CT值及6级肺动脉显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比较各种后处理重组方法对栓子的显示率.结果 40例疑似PE患者,除B组1例严重的右心功能不良致肺动脉图像较差外,其余均得到满意的图像;肺动脉干CT值和6级肺动脉的显示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下肺静脉CT值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各种不同后处理技术,对不同情况下的栓子显示,各有其优势.结论 选择触发点位于上腔静脉的CTPA检查方法,能减少对比剂的用量和提高图像的质量;各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能更好地显示病变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条件下全模型迭代重建(IMR)对胆管系统图像质量和噪声的影响,并联合胆道重建技术优化胆管解剖显影,提高胆管病变的诊断效能。方法收集临床或超声疑诊为胆总管扩张的患者30例,进行门静脉期后的第三期低剂量(100 k V)扫描,并分别进行传统滤波反投影(FBP)(A组)和IMR(B组)重建,C组为门静脉期120 k V-FBP。将三组扫描的薄层图像进行胆道重建以明确病变,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低管电压扫描的剂量降低的幅度、不同重建方式的图像质量差异和诊断效能。结果低管电压扫描较常规剂量扫描降低辐射剂量约40.2%。100 k V条件下,肝脏、壶腹、胆管内、胆管壁的IMR图像的噪声均低于FBP重建,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以肝脏和壶腹部作为对比,IMR重建后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均明显高于低剂量FBP重建后的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均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C组图像差异不明显(P>0.05)。与病理诊断标准对比,B组和C组图像对疾病的诊断较准确,Kappa值分别为0.756和0.759,但是A组图像较差,Kappa值为0.230。结论低管电压条件下IMR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保证了较好图像质量,提高了胆管的分辨率和解剖结构的显影,从而提高了胆道疾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周广立 《大医生》2023,(10):98-101
目的 研究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曹县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疑似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06例患者均接受3D-CTA、DSA检查,统计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对比3D-CTA、DSA检查的瘤体最大径、瘤颈径;以DSA为“金标准”,分析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效能及其与DSA之间的一致性。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DSA共检出83例颅内动脉瘤,3D-CTA共检出84例颅内动脉瘤。以DSA为“金标准”进行分析,发现3D-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敏感度为97.59%、特异度为86.96%、准确度为95.28%、漏诊率为2.41%、误诊率为13.04%。3D-CTA检查的瘤体最大径、瘤颈径与DS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颅内动脉瘤检出及测量的判读,3D-CTA与DSA之间判读一致性为优。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3D-CT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且3D-CTA诊断与DSA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对改善颅颈部动脉血管显示能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行颅颈CT血管成像(CTA)检查,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组):pitch0.8,转速0.75s/r,80ml对比剂;B组(优化组):pitch1.1,转速0.5s/r,35ml对比剂+35ml生理盐水。由两名主治以上资历的影像医师采用双盲评分法及客观测量在工作站对所形成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1)两名诊断医师关于评价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颈部动脉与大脑中动脉M2段成像质量以及颅内静脉显影情况,均具有较好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24、0.887、0.831、0.785)。(2)注射侧头臂静脉对比剂伪影评分,A、B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颈总动脉起始部、椎动脉起始部及大脑中动脉M2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客观测量B组颈动脉分叉部、椎动脉及大脑中动脉M2的CT值略低于A组,但CT值均大于200HU,且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要。结论改良64层CT颅颈联合动脉成像技术能显著改善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对提高颈总动脉起始段、椎动脉起始段及颅内动脉病变的显示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以双源CT行兔体部血管扫描时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方法 对32只普通家兔行双能量CTA扫描,依据扫描时不同的螺距(0.2、0.55)、对比剂浓度(300、370 mgI/ml)分为A、B、C、D四组,每组又根据对比剂注射速率(0.2、0.4、0.6、0.8 ml/s)的不同分为4个亚组。通过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探寻扫描参数与对比剂注射方案的最佳匹配选择。定量分析:对比各组实验兔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的CT值,并以箱式图分析主动脉平均CT值波动范围的总体差异。定性分析:由两位资深放射科医师对不同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进行判定,分为良好、一般、差三种。结果 A组及C组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的CT值差异较大(P均<0.05),而B组及D组中B1、D1及D2亚组腹腔干水平与髂总动脉末端分叉前水平CT值近似(P均>0.05)。B1、D1及D2亚组主动脉平均CT值波动较小,分布较集中。D2亚组图像质量良好,各血管及分支显示清晰,其余各组图像质量均存在一定缺陷。结论 选取螺距0.55、对比剂浓度370 mgI/ml、注射速率0.4 ml/s有利于在兔双能量CTA扫描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前瞻性研究64层CT上肢动脉成像方法和临床价值,寻找最佳的对比剂注射方式、速度、用量及最佳的扫描、后处理参数。方法用64层螺旋CT对疑诊上肢动脉病变的48例病人应用不同准直、螺距和不同的对比剂注射方式行上肢动脉CT成像。利用MIP和VR方式重建三维图像;比较不同参数和不同对比剂应用方式的CT上肢动脉图像质量。结果48例病人经足背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双侧上肢动脉成像,其中40个上肢发现有动脉病变,且CT显示病变与手术所见基本相符。经统计学分析,层厚0.6mm螺距1.5组的VR图像评分与层厚0.6mm螺距0.9组无明显差异(t=1.21,P>0.05),而明显高于其他所有组(层厚1.0mm螺距0.9组、层厚1.0mm螺距1.5组、层厚2.0mm螺距0.9组、层厚2.0mm螺距1.5组)的评分(t=3.26,2.25,4.13,2.89,P<0.05)。高压注射器以6.0ml/s双筒依次团注70ml对比剂和50ml生理盐水与单筒以同样速率团注100ml对比剂成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t=1.30,P>0.05)。结论最佳的参数设置为:螺距1.5,准直64×0.6,层厚0.6mm,重建间隔50%;最佳的对比剂的应用方式为:先70ml对比剂(370mgI/ml浓度)后50ml生理盐水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分别以6.0ml/s的注射速度团注入足背静脉,追踪触发扫描方式待主动脉弓CT值达100Hu时再延迟7s开始扫描双侧上肢。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大视野高分辨力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静脉成像(3D CE MRV)进行头颈静脉成像时的对比剂注入方法。方法 对37例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影像学无异常发现的门诊患者及2名健康志愿者行大视野高分辨力头颈静脉3D CE MRV,根据对比剂注入方法分为单相团注组(A组)和双相团注组(B组),分析两组图像整体质量、伪影情况、动脉干扰评分差异和动静脉信号比值、背景组织与静脉信号强度比值,采用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3D CE MRV成像的图像总体质量评分、伪影情况评分、动脉信号干扰评分、背景组织与静脉信号强度比值、颅内动静脉信号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组颈部动静脉信号比值高于A组(P<0.05)。结论 3.0T场强下3D CE MRV头颈静脉联合成像中,应用单相团注单倍(0.1 mmol/kg体质量)剂量对比剂即可获得高质量静脉血管增强影像,完整显示头颈静脉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宽体探测器CT进行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接受心脑血管CTA扫描患者的图像,根据扫描方法分为A组和B组。A组(n=32)注射1次对比剂行冠状动脉CTA扫描后立即行头颈部CTA扫描;B组(n=41)注射2次对比剂分别行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扫描。对2组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比较其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结果 A组和B组CTA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要求,且冠状动脉CTA和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冠状动脉和头颈部CTA中,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回旋支和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冠状动脉CTA的噪声和CNR、头颈部CTA的噪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和B组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1.00±6.69)ml和(105.41±14.5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2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宽体探测器CT应用于心脑血管CTA"一站式"扫描时,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且能明显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传统线性120 kVp、高级虚拟单能量重建技术与非线性融合技术在低剂量对比剂头颈部CTA图像质量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患者低流率(2.0 ml/s)、低剂量(总剂量20 ml)注射对比剂,双能量模式下行头颈部CTA检查,经后处理获得传统线性120 kVp(A组)、非线性融合(B组)及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C组)图像。于MIP轴位图像上对大脑中动脉及颈内动脉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测量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计算CNR;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间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4、37.38,P均<0.001),B、C组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评分均优于A组(P均<0.001);B、C组间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16)。3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B、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及CNR均大于A组(P均<0.05);C组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CT值明显高于B组(P均<0.05)。B、C组颈内动脉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B组大脑中动脉CNR大于C组(P=0.002)。结论 虚拟高级单能量40 keV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均可提高头颈CTA的图像质量,非线性融合技术可优选用于颅内血管CTA。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血管CTA27例,颈部动脉CTA8例,肺动脉CTA10例,冠状动脉CTA6例,主动脉CTA11例,下肢动脉CTA11例。采集的原始数据经主机上的重叠层厚基础重建后装载到后处理工作站,使用三维软件的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漫游技术(VRT)等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及评价。结果73例中有71例检查部位的血管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血管异常63例,其中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脑血管闭塞2例,脑胶质瘤2例,脑膜瘤3例,颈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放置术后1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癌侵及肺动脉5例,冠状动脉狭窄3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明显钙化狭窄5例,主动脉瘤2例,肝癌2例,肾动脉狭窄2例,Budd-Chiari综合症2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5例。结论结合CT轴位图像及各种重建成像,MSCTA能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动静脉双期脑血管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30例MSCTA病例,行Test-Bolus测试确定脑动、静脉期延时扫描时间,按低剂量优维显(370mgI/ml)+生理盐水冲洗行MSCT双期扫描,评价CTA、CTV图像脑动、静脉血管显示及相互干扰程度。评分标准:按静脉或动脉基本无、淡薄、部分、大部分显影及等同强化分别评为5、4、3、2、1分。结果:Test—Bolus测试血管循环时间为8.15±2.29秒。全颅扫描时间为5.17±0.20秒。动脉期延时时间为15.37±1.92秒,静脉期延时时间为27.54±3.07秒,对比剂平均剂量为45.07±2.91ml,生理盐水为39.93±2.96ml。CTA期29例(96.7%)脑动脉1—5段分支显示清晰,脑动静脉最大强化差值为353.86±73.15HU,静脉干扰评分为:5分9例(30%),4分13例(43.3%),3分8例(26.7%)。CTV期27例(90.0%)脑静脉系统显影清晰,静动脉最大强化差值为299.51±90.09HU;动脉干扰评分为:5分4例(13.3%),4分18例(60%),3分6例(20%),2分2例(6.7%),双期均未见动静脉同等强化病例。结论:16层螺旋CT采用低剂量对比剂加生理盐水冲洗,结合小剂量测试,可得到大致类似DSA动、静脉期图像的CTA及CTV图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定位诊断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供血动脉及瘘口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经MRI诊断为SDAVF的患者随机分A、B两组。A组12例患者在DSA检查前行64层CTA检查,应用曲面重建技术,定位诊断硬脊膜动静瘘的供血动脉及瘘口,观察引流静脉在椎管内的分布状况,评估脊膜动静脉瘘累积脊髓的范围。B组为对照组,常规进行DSA检查,不进行CTA检查。A、B两组造影时间、对比剂用量、造影次数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计算CTA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A组12例全部完成造影,B组2例未完成造影。A/B两组患者平均造影时间47/92min,对比剂用量86/174ml,造影次数14/29次,术后并发症1/5例。CTA对供血动脉及瘘口诊断的敏感度为100%(12/12)、特异度为83.3%(10/12)。结论64层螺旋CTA定位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供血动脉及瘘口为DSA检查提供了直观的影像资料,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对比剂用量及曝光次数,降低了造影术后的并发症,是DSA检查前必要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方法采用东芝Aquilion64层螺旋CT机对21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在VITREA2工作站对数据分别行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二维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VE)等图像后处理,后由3名中级以上职称医生结合原始横断面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扫描成功,原始图像效果满意。21例患者中MSCTA发现动脉瘤19个,其中大脑中动脉6个,大脑前动脉7个,大脑后动脉4个,颈内动脉2个。2例海绵窦旁动脉瘤漏诊。MSCTA上动脉瘤显示直径3~28mm不等。结论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不同病变的显示各有优势,综合使用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