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脾益气法是中医治疗肝癌重要治法之一。该文通过对近年来健脾益气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其理论依据、临床研究以及实验研究,总结健脾益气法防治肝癌的优势。并指出进一步研究应注意规范的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更深层次研究以为健脾益气法裨益于临床扩宽道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下方面综述:一、益气生血:1、脾虚导致精微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2、脾虚导致血液成份改变和细胞功能低下。3、益气健脾类药物之实验研究。二、益气摄血:1、益气摄血法的临床应用。2、脾不摄血的机理探讨。三、现代医学对脾与血液关系的认识:1、参与造血。2、参与贮血。3、参与血细胞的破坏。4、参与造血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瘤体微血管密度(MVD)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益气健脾组给予益气健脾中药汤剂(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组给予益气健脾抗癌中药(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各组不间断服药2周,各组的给药剂量根据人和鼠给药剂量换算公式计算。给药14 d后,应用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的标记物CD34表达水平,测定单位面积阳性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作为其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模型组为(3.8±1.2)%,而益气健脾组比模型组明显增加,为(13.8±2.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只服用益气健脾药物相比,益气健脾中药与抗癌药共同服用后更能加快大肠癌细胞凋亡的进度,益气健脾抗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至(36.2±6.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MVD分别为0.227±0.012、0.218±0.010、0.189±0.011,益气健脾中药联合抗癌药后对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较单用益气健脾和模型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气健脾法及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均具有治疗作用,控制大肠癌血管形成及促进细胞凋亡进度就是其功效原理,益气健脾法与抗癌法联合应用后疗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升阳法对脾虚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影响,探讨升阳法、健脾益气法与健脾益气升阳法治疗脾虚的区别,通过实验证实升阳法对健脾益气法治疗脾虚的辅佐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虚模型组、健脾益气组、升阳组、健脾益气升阳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均采用破气苦降加饮食失节法制成脾虚证大鼠模型(除正常组外)。第43天,造模结束时,正常组、脾虚模型组大鼠股静脉取血;健脾益气组、升阳组、健脾益气升阳组,生理盐水组造模结束后分别灌服健脾益气药、升阳药、健脾益气升阳药、生理盐水,疗程21天后股静脉取血。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ⅥP)、白介素2(IL-2)、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NPY、VIP、IL-2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T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升阳组、生理盐水组与正常组比较,NPY、IL-2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TSH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升阳组、生理盐水组与脾虚组比较,四个指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健脾益气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NPY、IL-2含量升高,TSH含量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健脾益气升阳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NPY、IL-2、TSH含量变化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健脾益气组、健脾益气升阳组与脾虚模型组比较,VIP含量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阳法对健脾益气法治疗脾虚确有辅佐作用,健脾益气升阳法较健脾益气法能更好地调节脾虚大鼠的整体机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健脾益气与滋阴益肾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0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健脾益气与滋阴益肾法的MMSE和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健脾益气与滋阴益肾法的临床总有效率(92.2%,59/64)显著高于对照组(75.0%,48/64),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过程中,应用中医健脾益气与滋阴益肾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并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采用胃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方法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症状,但仍缺乏有效阻断或逆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研究较多,临证多应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脾益气、化阏解毒法治疗可有效阻断或逆转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使药物预防胃癌成为可能。本研究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做简述,旨在探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α、PKC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PKCα、PKCβm RNA及蛋白。结果: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以及益气健脾抗癌组VEGF m RNA分别为(0.447±0.024)、(0.405±0.033)、(0.307±0.026),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模型组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更加显著(P0.01),并且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两组间亦存在明显不同(P0.01);3组VEGF蛋白分别为(0.325±0.037)、(0.303±0.022)、(0.230±0.031),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αm RNA分别为(0.590±0.017)、(0.472±0.025)、(0.392±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α蛋白分别为(0.566±0.024)、(0.522±0.021)、(0.335±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5),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βm RNA分别为(0.583±0.029)、(0.471±0.039)、(0.400±0.024),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β蛋白分别为(0.542±0.061)、(0.414±0.081)、(0.292±0.040),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其他两组之间亦存在显著不同(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的治疗功效主要在于控制肿瘤血管形成诸如PKCα、PKCβm RNA之类的调控基因,抑制其蛋白表达,控制肿瘤血管形成基因VEGF m RNA、抑制其蛋白表达,从而发挥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对VEGF、PKCα、PKCβ3方面的影响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姚克敏对经断前后诸证的辨证思路及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断前后诸证常规多从肾论治。云南妇科名中医姚克敏则认为本病发病机理是源于脾,发于肝,根于肾。治疗从肝脾肾的调治入手,融健脾、疏肝、益肾于一炉,以濡养、调和为主。常采用滋阴养血,平肝清热法;疏肝解郁,养血健脾法;补血益气,养心安神法;育阴生津,宁心安神法及健脾益肾,温补气血法等,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9.
"双心疾病"是心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脾失健运是其重要发病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与双心疾病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中医"脾"与线粒体的功能特性具有许多共通之处,脾虚的本质是线粒体功能障碍,临床中采用健脾益气、醒脾化湿能有效改善双心疾病症状、缓解精神障碍,并改善线粒体功能.本文将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探讨从脾论治双心疾病的机理,为临床"双心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并发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中医脾肾两脏分析讨论CKD并发PEW的病因病机,提出“祛瘀生新”和“脾主肌肉”的论治依据,据此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治疗CKD并发PEW,并佐以一则医案加以验证。[结果]CKD并发PEW患者以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为基本病因病机,此时先天之本已然衰败,治疗应以培补后天之本为重,并贯穿疾病治疗始终,同时还应兼顾随证而生的浊瘀之邪,将生新与祛瘀结合,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通畅肾络,健脾治痿。所举医案中患者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并蛋白质能量消耗,中医辨为尿浊,属脾肾亏虚、浊瘀壅滞之证,治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以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方为主方治疗,复建脾运,祛除肾中瘀浊,使气血津液化生运行如初,以后天脾气固补先天肾气,顽疾复有转机。[结论]从脾肾亏虚、浊瘀壅滞的基本病机出发,运用益气健脾、消瘀泄浊法治疗CKD并发PEW,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肾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脾虚便溏应用自拟益气健脾汤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我院30例脾虚便溏患者做对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5例采用人参健脾丸治疗,观察组15例采用自拟益气健脾汤治疗,对比两组症状缓解时间,分析疗效,探讨自拟益气健脾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前,两组大便性状积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大便性状积分(0.95±0.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90±0.60)分(P0.05)。结论临床针对脾虚便溏患者采用自拟益气健脾汤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大便性状,促进疾病恢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6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应用中医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疗法,通过对比分析讨论入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肝功能、AFP含量及瘤体的改变在治疗后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解毒序贯益气健脾法能够有效提高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联合温阳健脾法与解毒化瘀联合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医辨证属阴阳黄证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其中温阳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附片、砂仁温阳健脾治疗;益气健脾组在解毒化瘀治法的基础上加用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治疗。4周后对临床疗效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温阳健脾组和益气健脾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2%和74.1%。两组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P<0.05),温阳健脾组下降幅度较益气健脾组明显,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08.4±67.3)、(139.1±89.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温阳健脾组PTA水平上升幅度大于益气健脾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阳健脾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低于益气健脾组,未发现出血、黄疸进行性加深等不良反应。结论瘀毒论治温法干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阴阳黄证可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益气健脾法治疗消渴病源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益气健脾法治疗消渴病的主要古今文献做了初步的整理、归纳,阐明其源流,探讨其发展。认为应进一步开展益气健脾法治疗消渴病的文献研究、流行病学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勤鹰  余敏  姜嘟嘟  顾勤  詹青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12):1328-1332
目的: 总结中医药证治重症肌无力(MG)经验。方法:搜索并分析近年来有关MG中医药病因病机、辨证治疗、试验研究、指南共识的文献。结果:MG根本病因病机为脾肾虚损,中医证型分散、脾肾阳虚证病情较重,基本治则为健脾益气、补脾益肾。 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MG可减少激素的不良反应,巩固波动期及稳定期的疗效,减少危象期的并发症,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只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除给予脾切除术后常规治疗外,还给予益气健脾活血通里中药辨证加减预防血栓形成。结果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7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治疗组血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脾虚、腑实、血瘀是脾切除术后的主要病机,益气健脾活血通里方具有防治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脾胃学说在痹证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与胃具有重要生理功能,治疗湿痹,从健脾益气除湿入手,兼以祛风散寒,取效甚捷;治疗寒痹,除了散寒温阳、祛风除湿之外,更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使气旺则阳旺;夏季健脾可祛湿治痹,秋季健脾可防治筋痹与肝痹,冬季健脾则主要有助于防治骨痹和肾痹。甘温除热法是治疗痹证发热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肝肾组织中脾虚相关因素蛋白激酶C(PKC)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补脾组、补脾抗癌组。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补脾抗癌中药由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给药14 d后,测定肝脏与肾脏指数,应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和肾脏中PKC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肾脏器系数均明显下降(P0.05),肝、肾脏中PKC明显升高(P0.05);经过治疗,补脾组与补脾抗癌组肝、肾脏器系数较模型组均上升,肝脏、肾脏中PKC表达均下降(P0.05),补脾抗癌组PKC表达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能改善大肠癌裸鼠的脾功能,调节肝脏与肾脏中的PKC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肝脾相关理论干预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探讨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6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凉血解毒法)30例和观察组(基础治疗+凉血解毒法+健脾益气法)30例,疗程2周,共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学变化和治疗后总有效率,同时观察2...  相似文献   

20.
刘学勤主任医师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以荡涤积滞、气血两调,温肾运脾、补火助阳,健脾益气、培补后天为法,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