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艳芳  邱红 《急诊医学》1998,7(1):37-38
为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意义,本文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了42例CHF患者的血浆NO浓度,结果发现,CHF患者的血浆NO(64.47±21.4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1.62±13.62μmol/L),P〈0.05,其中心功能Ⅲ-Ⅳ级,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患者的血浆NO(78.8±10.85μmol/L)显著高于心功能Ⅱ级者(53.77±11.  相似文献   

2.
施庆忠  胡文彬 《急诊医学》1999,8(4):244-24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溶栓前后体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16例AMI溶栓前后血清NO(硝酸还原酶法)及NOS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MDA含量。结果:AMI溶栓前NO及NOS分别为37.8±6.9μmol/L和19.1±9.2u/ml,低于对照组76.9±20.3μmol/L和28.3±11.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别用微盘测定法和亚硝酸盐形成法测定20例LIDP患者及18例正常人血浆NO及SOD含量。结果:LIDP患者血浆NO水平比正常人显著增高(P<0.01),NO为:6.39±3.65μmol/L与3.48±0.95μmol/L;LIDP患者血浆SOD水平比正常人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为:37.50±16.34NU/ml与32.93±17.77NU/ml。结论:LIDP的发病与自由基损伤有关。清除自由基、提高SOD活性可能是治疗LIDP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焦帼范  张Zhe 《临床医学》1997,17(11):9-10
统计6年来收治的急悸脑梗塞患者312例的发病时间,发现脑梗塞在清晨4AM-10AM为发病高峰,并对52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及42例健康者进行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分泌率,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测定,结果发现:脑梗塞组急性期清晨NE分泌率、PAI活性较晚间明显高(P〈0.05),t-PA活性较晚间明显低(P〈0.05);清晨尿NE分泌率PAI活性脑梗塞组明显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利用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体外神经管模型探索丙戊酸钠(VPA)导致神经管畸形的疾病发生机制。方法 悬浮 培养人多能干细胞并进行体外神经诱导,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多能性标志物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 4(Oct 4),神经特性标 志物成对框基因 6(PAX6),E-钙黏蛋白(ECAD)、N-钙黏蛋白(NCAD),细胞骨架标志物 F-肌动蛋白(F actin)和极性标志物 蛋白激酶 λ(PKCλ)等指标的表达水平以验证体外神经管模型;采用 VPA 的药物作用试验对各实验组(VPA 0. 1、1 和 10 μmol / L组)及对照组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多能性标志物 OCT4 的表达水平减少;神 经特性标志物 PAX6 的表达水平增加;ECAD 与 NCAD 的表达模式存在时空转变;F actin 和 PKCλ 均集中表达于细胞顶部;对 照组、VPA 0.1、1 和 10 μmol / L 组的细胞直径分别为(90.81±0.88)μm、(87.14±1.35)μm、(77.19±1.34)μm 和(75.63±0.86) μm,VPA 10 μmol / L及 1 μmol / L 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VPA 1 μmol / L 组中 F actin 和 PKCλ 的 表达均未聚集在细胞顶面。结论 成功建立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体外神经管模型;VPA 对体外神经管具有呈剂量依赖性的 生长抑制作用;VPA 通过影响细胞骨架功能和细胞极化导致 lumen 形成失败,是其导致神经管畸形的潜在疾病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硝酸盐还原酶测定血清和尿中硝酸盐浓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建立一氧化氮间接测定方法,方法 硝酸盐还原酶还原硝酸盐(NO^-3)至亚硝酸盐(NO^-3)过程中所消耗NADPH量与NO^-3浓度呈正比,用340nm处NADPH吸光度下降值推荐NO^-3的存在量。结果 血清NO^-3浓度为57.49±3.57μmol/L时,批内变异系数(CV)=6.21%,批间CV=8.75%,50μmol/L和100μmol/LKNO3标准其回收率分别为97.02%和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脂质过氧化、一氧化氮、纤溶系统与慢性肺心病发生的关系。检测32例急性发作期与4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tPA抑制物(PAI)含量。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MDA、PAI显著高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而SOD、NO、t-PA低于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正常对照,差异具显著性(p<001);缓解期肺心病患者MDA、PAI高于正常人,而SOD、NO、t-PA低于正常人,差异不具显著性(p>005)。结果提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NO含量减少、纤溶系统的异常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或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分别用镀铜镉还原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O及TNF含量。结果: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血清NO和TNF水平均较缓解期(治疗后)及正常人组显著增高(NO-2/NO-3分别为:138.5±56.7μmol/L与77.4±48.6μmol/L及34.6±17.8μmol/L之比);合并呼衰组血清NO和TNF水平较非呼衰组均明显增高(NO-2/NO-3为187.6±73.5μmol/L比122.4±42.6μmol/L),心衰组患者血清NO和TNF水平较无心衰组亦显著增高(NO-2/NO-3为198.4±67.4μmol/L与142.6±57.8μmol/L比;血清TNF含量与N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05),动脉血氧分压与TN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64,P<0.001)。结论:NO和TNF是参与肺心病发病过程的重要因子,监测血清NO及TNF水平可作为反映肺心病病情变化,指导临床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肽对风湿病患者血清NO水平的影响。方法:血清NO测定采用Greis反应比色法,给药方法为每日静点一次血管活性肽200单位,连续7天。结果:患者组用药前血清NO水平为2.26±1.61μmol/L,用药后为3.72±1.82μmol/L,经t检验P<0.01,健康组血清NO水平为3.14±0.97μmol/L。结论:血管活性肽能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使其合成NO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一氧化氮和T淋巴细胞亚群在老年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的变化,为NO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为A组,治疗缓解后为B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锌-镉多相还原法测定NO,花环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A组患者血清中NO含量降低(85.28±25.42)μmol/L与B组(101.08±27.75)μmol/L)和正常对照组(122.42±37.09)μmol/L)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高压氧(HBO)治疗前中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浓度变化。方法50名患者分为高压氧+常规治疗组(HBO组)32例和单纯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8例,另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于治疗前中后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MDA、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OD-1。结果HBO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MDA(5.27±1.59)μmol/L,(5.71±1.34)μmol/L和SOD-1(271.3±102.9)μg/L,(256.3±112.4)μg/L,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MDA和SOD-1呈负相关;治疗后MDA升高和SOD-1明显降低者疗效和预后差。HBO组MDA降低,为(4.11±0.35)μmol/L;SOD-1升高,为(380.5±115.3)μg/L及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结论MDA和SOD-1与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可用于判断HBO的疗效和预后,并有可能作为调整HBO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与缓解期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36 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患者,2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心钠素(ANF) 水平。结果 36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期ANF明显高于缓解期,ANF分别是287-87±141-03 与190-03±94-08 ng/L( P< 0-01) 。其中,6 例PaO2 <8 kPa,ANF为408-90±142-20 ng/L,其余30 例PaO2> 8 kPa,ANF为299-79 ±141-76 ng/L,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与慢支急性发作期AN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NF分别是287-87±141-03、289-10±162-63 ng/L及167-63±94-08 ng/L( 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浆心钠素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升高,并与其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脑脊液置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对17例SAH患者进行脑脊液置换,并对治疗前后的NO和ET水平进行观察。结果:脑脊液置换后第4日和第7日外周血NO水平分别由(4.45±1.02)μmol/L升高至(8.01±1.01)μmol/L和(7.93±1.87)μmol/L,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ET水平由(12.32±2.27)ng/L下降至(5.56±0.75)ng/L和(6.02±1.10)ng/L,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结论:脑脊液置换是治疗SA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疗法(UBIO)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应用UBIO治疗脑梗塞患者48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血浆ET和NO变化,并与同龄健康查体者25名进行对照。结果:脑梗塞患者UBIO治疗1疗程后显著降低血浆ET水平,治疗前后分别为(60.03±19.40)ng/ml,(38.29±17.50)ng/ml,提高NO含量,治疗前后分别为(35.93±9.80)μmol/L,(50.04±10.90)μmol/L,并可降低ET/NO比值。结论:应用UBIO治疗能有效地改变脑梗塞患者血浆ET与NO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对N心钠素(NANP)分泌的影响。方法:研究了24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前后血浆NANP浓度,并与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PG)、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内径(LAD)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MS患者术前血浆NA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1)。血浆NANP改变量(ΔNANP)与MMPG改变量(ΔMMPG,r=0.6770,P<0.0005)、LAD的改变量(ΔLAD,r=0.4704,P<0.0250)及平均左房压改变量(ΔMLAP,r=0.7272,P<0.0005)均呈正相关,与MVA的改变量(ΔMVA)呈负相关(r=-0.6451,P<0.0005)。结论:NANP在MS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测定NANP变化有可能作为判定MS狭窄程度及PBMV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5):309-311. 对脑卒中患者(脑出血30例,脑血栓30例,男、女患者各占一半,年龄57岁至70岁)进行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细胞黏附因子(sICAM-1)水平的测定并对其进行分析,并以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结果脑出血患者外周血TGF-β1民的水平为(17±2)μg/L,对照组为(37±5)μg/L(P<0.01),而sICAM-1水平分别为(547±80)μg/L和(248±54)μg/L(P<0.01);脑血栓患者外周血TGF-β1水平为…  相似文献   

17.
内科急症中多器官衰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放免法测定了28名内科急症中多器官衰竭(MOF)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D)和醛固酮(ALD)水平。结果:MOF患者的AT-Ⅱ及ALD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分别为155.80±77.00ng/L,148.09±66.00ng/L与66.53±16.20ng/L,102.46±32.60ng/L),P<0.01;PRA及ALD随衰竭器官数增多而升高,而AT-Ⅱ则随衰竭器官数增多而降低;死亡组AT-Ⅱ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分别为72.37±24.44ng/L与174.01±82.28ng/L),P<0.01。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MOF的发病过程。作者认为测定内科MOF患者的PRA、AT-Ⅱ、ALD对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原发性肝癌和32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正常人血浆LPO和红细胞SOD活性。结果: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浆LPO含量分别为(4.61±0.69)μmol/L和(5.34±1.33)μmol/L,较正常对照组〔(2.48±0.35)μmol/L〕明显升高(P均<0.001);2组红细胞SOD活性分别为(1695.5±229.7)U/g和(2651.5±445.6)U/g,较正常对照组〔(3330.2±552.2)U/g〕明显降低,P均<0.001;进一步比较原发性肝癌患者红细胞SOD活性较肝硬化患者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肝硬化时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造成的细胞损害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之一;红细胞SOD活性变化可望作为肝硬化转变为肝癌的早期临床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微量元素进行分析,以期明确微量元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5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①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8 例,②心绞痛(AG) 组24 例,并以30 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锌(Zn)、铜(Cu)、铁(Fe) 、锰(Mn) 浓度。结果 AG组与AMI组的血清Zn 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75 ±0-38 μg/L,0-31±0-19 μg/L,1-02±0-53 μg/L,P均<0-01),AMI组与AG 组Cu 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1-45±0-79 μg/L,1-09 ±0-62 μg/L,0-70±0-39 μg/L,P均<0-01) 。结论 ①冠心病患者血清Zn 降低,我们推测机体为了减轻损害使Zn 的消耗增加有关。②冠心病患者血清Cu 升高,我们推测由于冠心病患者大量细胞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导致大量Cu 释放入血有关。  相似文献   

20.
改良凝胶吸附法制备的凝血酶原复合物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DEAE-SephadexA50和DEAE-SepharoseCL-6B凝胶从人血浆中吸附制备经S/D病毒灭活处理后的PCC制品,DEAE洗脱液经S/D处理(0.3%磷酸三丁脂和1%Twen80,6~8h,24℃)后,使所加入具有感染剂量(>106)的标志病毒VSV、Sindbis、HIV均被有效灭活;PCC制品中Ⅱ、Ⅶ、Ⅸ、Ⅹ因子的比活性(U/mg)分别为0.799±0.349、0.343±0.252、0.747±0.348、0.580±0.199(n=7),均比传统PCC提高1.5~2.5倍(其中FⅨ∶C的比活性提高有显著性,t=3.105,P<0.01),同时也优于国内同类制品(t=2.360,P<0.05),对其杂蛋白(AT-Ⅲ、Fn、PKA、Plg、ⅧR∶Ag抗A、抗B凝集素)的分析也反映出PCC纯度有所提高。SDS-PAGE、IE、CIE电泳图谱及HPLC层析图谱证实上述结果,PCC中TNBP残留量≤10μg/ml,Tween80残留量≤100μg/ml,均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