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在胃窦变形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00例行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的患者,并根据胃窦幽门部变形情况对不同的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胃窦变形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者经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诊断患者的疾病可以按照发病部位分为胃脏疾病与胃外疾病两种,其中胃窦炎11例、胃窦溃疡23例、胃结核5例、十二指肠球溃疡31例、胃窦癌9例、胆囊炎9例、胰腺炎3例、右半结肠癌2例、术后感染6例、胰腺癌1例。结论通过X线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分析对胃部疾病的判断以及良恶性鉴别有一定难度,要结合临床经验才能对不同的胃窦变形做出准确的判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的X线钡餐造影特征和表现。方法选取23例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患者进行X线钡餐造影检查,观察图像特征。结果 23例平滑肌类肿瘤患者经胃肠道钡餐检查后共发现有病灶者18例(78.26%),病灶位于胃体部者14例,胃底部者3例,胃窦部者1例。结论 X线钡餐是诊断消化道平滑肌类肿瘤最基本的首选方案,常被应用于病变部位以及纵向侵犯情况的表达,但对病灶处周边的浸润和转移情况无法很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 (Primary gastric m aligmamtlymphoma)较少见 ,占胃恶性肿瘤约 5 %左右 ,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笔者收集我院 195 9~ 2 0 0 1年经手术、病理证实 12例 ,对其 X线表现及传统胃肠钡餐或数字胃肠 (DR)检查对本病诊断价值作一回顾性分析与讨论。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均作胃肠钡餐透视及照片 ,其中误诊为恶性溃疡或胃癌者 4例 ,6例患者行胃镜及胃刷细胞学检查 ,4例诊为胃恶性淋巴瘤。发病部位 :肿瘤累及全胃 2例 ,胃窦 5例 ,胃体小弯侧 2例 ,胃大弯侧 1例 ,贲门 2例。发病年龄 14~ 6 2岁 ,平均 38.8岁 ;男 8例 ,女 4例。…  相似文献   

4.
胃血吸虫病国内已报导约20余例,其中胃血吸虫病并发胃癌有10余例。现根据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下称肿瘤所)、常熟县人民医院、常州市胜利医院及解放军121医院等单位的资料,发现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胃血吸虫病并发胃癌者17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48~68岁,平均55岁。病变部位6例在胃窦部,10例在胃小弯,1例在胃体部。一、胃血吸虫病临床表现根据国内文献结合我们的资料可归纳为:1.腹块或伴有幽门梗阻表现;2.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3.X 线检查似皮革样胃癌表现;4.急性胃穿孔或慢性胃病史。由于胃血吸虫与胃癌的临床表现酷似,临床上难以鉴别,因而需赖病理检查证实。胃血吸虫病常伴有肝、网膜、系膜或肠壁血吸虫结节,省肿瘤所曾有一例37岁男性患者(住院号21889)X 线检查提示胃小弯溃疡型癌,二次纤维胃镜病理检查未见肿瘤细胞,行剖腹探查,  相似文献   

5.
王萍  李苏伊  刘春义 《河北医药》2001,23(10):776-776
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症是小儿十二指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我院自 1989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十二指肠隔膜症 3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7例 ,女 13例。入院时年龄 1月内 2 1例 ,1月~ 1岁 3例 ,~ 2岁 4例 ;3岁1例 ,10岁 1例 (病史 4年 )。 3岁以内就诊者均为生后即发病。1.2 临床表现 新生儿和小婴儿除 4例为非胆汁性呕吐外 ,其余均为胆汁性呕吐 ,大多有正常胎便排出。年长患儿有间断上腹痛 ,呕吐隔夜酸腐食物。 7例上腹部出现胃型及蠕动波。1.3 X线检查 腹平片多数显示上腹双泡征 ,下腹气…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本组4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35~62岁。食山楂数量4个到10多个,食山楂到透视时间4天到1个月。临床症状均为胃痛、恶心呕吐、反酸,1例有慢性肥厚性胃炎。其中3例经口服气钡双重造影剂(发泡剂),2~3天胃石排出;1例术前误诊为胃癌准备手术。X线检查:4例均在胃窦部见鸡卵大至鹅卵大充盈缺损,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7.
孙德霞  罗洪 《江苏医药》2001,27(8):621-621
隔膜型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是十二指肠内源性梗阻的一种常见类型。我院 1991~ 1998年共收治10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 10例 ,男 4例 ,女 6例 ,年龄 15天~ 3岁。出生后 3天内发病 8例 ,1个月内发病 1例 ,1例 6个月岁后始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 ,十二指肠闭锁者呕吐出现早 ,常于生后 2 4~ 4 8小时内发生胆汁性呕吐 ,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狭窄者表现为反复发作间歇性呕吐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贫血和发育障碍。本组 1例合并尿道下裂 ,1例合并多指畸形。二、手术方法本组手术中均证实为十二指肠隔膜型闭锁或狭窄 ,…  相似文献   

8.
1985年以来,我们共收治86例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现将其发病、症状、并发症等方面的特点分析如下。1 诊断标准与临床资料(1)胃肠道X线检查发现龛影;(2)胃镜检查看到溃疡;(3)手术证实病变。至少具有上述3项中1项者方可诊断。本文86例中,男性56例,女性30例;年龄55~78岁,平均66.5岁。胃溃疡48例,其中溃疡发生在胃角部23例,胃窦部18例,胃体部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6例,球后8例。复合性溃疡4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6~ 2 0 0 0年共收治 70岁以上胃癌病人 38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 ,男 30例 ,女 8例 ;年龄 70~ 83岁 ,平均年龄 73.1岁。病程 <3个月 2 0例 ,4~ 6个月 9例 ,7~12个月 5例 ,>12个月 4例。肿瘤位于胃窦部 2 1例 ,胃角 8例 ,胃体 5例 ,胃底贲门部 4例。肿瘤直径≤ 3cm 4例 ,3~ 5 cm7例 ,≥ 5 cm2 7例。其中早期胃癌 2例。1.2 临床表现 :上腹痛、腹胀不适 2 8例 ,恶心、呕吐 5例 ,黑便 7例 ,呕血 4例 ,吞咽梗塞感 4例 ,呃逆 3例 ,消瘦 12例 ,腹部肿块 3例 ,剑突下压痛 12例 ,贫血 10例。1.3 手术结…  相似文献   

10.
胃窦部是胃部疾病的好发部位,X线对胃窦部的检查也比较容易,但有时会把胃窦癌误诊为胃窦炎,也会把胃寞炎误诊为胃窦癌。本文15例进行了普通X线造影检查,均表现似胃窦癌,而后经纤维胃镜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炎症。  相似文献   

11.
陈耀平 《河北医药》2001,23(10):734-734
胃窦炎是一种原因不明而局限于胃窦部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在常规X线钡餐造影检查中经常遇到。胃窦炎病变发展至肌层肥厚时 ,常表现为胃窦部向心性狭窄 ,形态比较固定 ,所以有人称之为僵直性胃窦炎[1 ] 。这种僵直性胃窦炎 ,极易与胃窦癌混淆造成误诊 ,作者遇到 2例 ,X线、胃镜都误诊为胃肿瘤 ,但病理报告为胃窦炎。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 1 男 ,41岁。因胃脘区疼痛半年余 ,消瘦 ,黑便 2周来院检查。查体 :贫血貌 ,消瘦 ,上腹部欠柔软 ,有压痛 ,未触及包块。实验室检查 :血红蛋白 46g L ,隐血( ++++)。X…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加深对膈疝的临床X线和CT征象的认识及影像检查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院收治的14例患者,将其X线CT表现与临床所见相对照。结果 X线和CT检查共发现14例膈疝患者,包括左侧膈疝者13例,右侧膈疝1例。左侧膈疝患者中11例为胃疝,另外1例为大网膜疝,1例为肠道和大网膜疝;11例胃疝者中,9例合并肠道和大网膜疝,1例合并大网膜疝,2例合并肠道疝,2例合并肝疝,2例合并脾疝;1例右侧膈疝者疝内容物为部分肝右叶及肠道,与手术所见一致。结论在对膈疝作检查时,胸腹部的钡餐检查以及X线平片和胸部上腹部的CT检查对临床手术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而且能够对膈疝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X线在无气腹胃、十二指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 例成人胃、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的X线表现.结果:X线表现网膜囊上隐窝充气8 例,腹膜后间隙充气3 例,无明显充气,但局部显示高密度影1 例.经手术证实,12 例中胃后壁溃疡穿孔4 例,十二指肠球后壁溃疡穿孔6 例,胃癌致胃后壁穿孔1 例,吞服金属异物致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1 例.结论:X线可为无明显气腹可见的胃、十二指肠球后壁穿孔的初步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胃慢性穿孔致包裹性囊腔形成多见于胃慢性良性溃疡患者,而由胃癌性变所致者实属罕见,我们遇见2例,经临床、病理和X线观察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男性,46岁。诉近7个月来常感上腹部闷痛不适,疼痛多在饭后2~3小时发作,无呕吐、嗳气。3个月前发现上腹部一肿块,此后食欲减少,体重骤减。体检:恶液质外观。心窝部可触及肿物约8×8cm,  相似文献   

15.
胃窦部是胃部疾病的好发部位,胃癌发生于胃窦部者占50%,且恶性程度高,转移早。胃溃疡亦以胃幽门腺区域最多。经内窥镜诊断的胃窦部炎症亦较胃底部炎症为多。胃窦炎在X线钡餐检查时常有发现,其临床意义如何?且胃窦既为癌肿及溃疡的好发部位,是否有可能X线将恶性病变误诊为胃窦炎,其误诊率多少?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在4000多例纤维内窥镜检查中,对经X线钡餐证实为胃窦炎的病例,与纤维内窥镜的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思密达庆大霉素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选门诊 5 2例中 ,均有不同程度的中、上腹部胀痛 ,并经内窥镜检查证实为活动期消化性溃疡 ,溃疡直径 0 .2 4~ 2 .10cm ,无溃疡并发症 ,1周内未用过任何药物 ,经组织切片银染色确诊幽门螺杆菌 (HP)阳性 ,病理活检排除恶性癌症病变者。男 2 9例 ,女 2 3例 ,年龄 5 0 .5岁 ( 2 3~ 61岁 ) ;胃溃疡 3 4例 ,其中溃疡发生在胃角部 19例 ,胃窦部 12例 ,胃体部 3例 ;十二指肠溃疡 18例 ;病程 9.5a( 0 .5~ 13a)。1.2 治疗方法 思密达 3g倒入 5 0ml温开水中 ,搅匀 ,tid ,首次加倍 ,分别在早饭前及两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幽门狭窄X线检查方法及其X线表现的有关病理基础。方法回顾16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幽门狭窄的患儿的X线检查及X线表现和手术所见。结果明显胃扩张14例,胃排空延迟16例,其中3例幽门管呈鸟嘴样梗阻。结论①肩样征提示幽门肥厚明显。②本病必须与先天性胃窦隔膜型狭窄及幽门痉挛造成的假象鉴别。③X线能为外科手术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纤维胃镜问世以来,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断并不难。但有一类溃疡,由于形态特殊,临床上较易误诊,这类溃疡称为线性溃疡。作者近年来胃镜检查发现线性溃疡24例,报告分析如下,以引起同道重视。资料与分析经纤维胃境诊断的线性溃疡24例,其中胃线性溃疡10例(小弯部6例、胃窦部4例),十二指肠球部线性溃疡1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4岁。病程自有症状至确诊最短半年,最长20年。一次胃镜检查确诊者6例,二次胃镜确诊者13例,三次胃镜确诊者5例。24例中22例曾接受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其中11例误诊为其它类型的溃疡、炎症或癌。本组患者临床表现上腹疼痛  相似文献   

19.
小儿支原体肺炎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较易导致误诊误治。现将临床所见7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年龄2~11岁。发热6例,占85.7%;咳嗽5例,占71.4%,多为刺激性干咳;伴腹痛恶心、呕吐1例;周身出现皮疹1例。体征表现:肺叩诊浊音,部分病例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肝大者1例。1例病儿无阳性体征。胸部X线检查:4例肺部可见斑片状阴影,2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78~1995年共发现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乏力症1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37~68岁。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8例,胃癌3例。胃肠道重建方式BⅠ式4例,BⅡ式7例。术后4天恢复肠蠕动、肛门排气6例,并开始进流质软食时即出现腹胀,大量呕吐;2例于术后第6天胃肠功能基本恢复,由流质改为半流质软食时即出现腹胀、呕吐;3例在第8天、11天、13天多食高脂肪食物后即出现腹胀,大量呕吐。9例行X线稀钡和造影剂检查,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