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是检测乙肝五项以及采用常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则HBVDNA。近年来,定量PCR方法已经用于临床,为精确检测病毒含量提供了灵敏的指标。我们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33例乙型肝炎病人的39份血清的HBVDNA,并与定性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3例病人为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住院的乙型肝炎病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4例,年龄21~68岁。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临床类型包括急性肝炎7例,慢性肝炎23例…  相似文献   

2.
3.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时,外周血中HBV-DNA是病毒复制最直接和可靠的标志。自1995年以来,我们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共170例,现对其临床意义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梅起化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1):928-928
我院应用多聚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tion -PCR )检测HBV DNA共221例 ,对其结果进行初步探讨。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病例均系我院1995年7月~1996年6月的住院患者共221例 ,男132例 ,女89例 ,年龄16~70岁 ,按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检测的不同组合分为9组。1 2方法 :以放免法 (RIA)检测每份血清的HBV标志 :HB 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抗HBC—IgM并以PCR检测同一份血液的HBV DNA。放免法药盒由中国原子能科学…  相似文献   

5.
6」缶酆厦噶捶从?微孔板杂交技术用于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检测@邓正华$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646000 @邓剑$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646000 @秦胜芳$沪洲市人民医院 @黄荣忠$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646000&&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HBV-DNAPCR定量方法,用密度仪进行实验,从中发现PCR也可应用化学比色法中的比较法进行比较,从而可算出其原始浓度。在本实验中,其标准浓度回归其r>0.99,P<0.001。通过普通HBV-DNAPCR扩增产物用密度仪进行定量检测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8.
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eAg及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116例CHB病人血清HBV DNA含量与HBVM。结果 血清HBeAg阳性组HBV DNA含量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P<0.05);CHB轻、中、重度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降低(P<0.05)。结论 基因水平证实HBeAg是HBV复制指标;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 DNA含量逐渐下降;定量检测HBV DNA对判断肝损害程度、指导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葛如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21):23-23,2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血症水平与病情程度的相羞生。 方法  采用FQ -PCR方法检测 12 6例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 结果  慢乙肝轻、中、重度组HBVDNA含量分别是 (4 85± 1 0 )× 10 8- 10 7copy .ml、(3 82± 0 8)× 10 6- 10 5copy .ml、(1 8± 0 5 )× 10 5- 10 4copy .ml。结论 慢乙肝轻、中、重度各组之间的HBVDNA含量差异有显著性 ;中重度组病毒含量与总胆红素水平呈负相关 ,与白 /球比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周斌  胡志东  阎欢  钟述猷 《天津医药》2001,29(9):534-535
目的:研究荧光PCR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0份HBV-ELISA阳性标志物血清进行HBV-DNA的检测,从血清中提取DNA,运用iCycler-PCR软件进行荧光PCR扩增,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阳性率为96.7%,HBsAg-HBeAb-HBcAb组阳性率80%,HBeAg-HBcAb组阳性率55%。结论:荧光PCR技术是一种良好的检测HBV-DNA的技术,但尚不能作为乙型肝炎治愈与否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并探讨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 对520例怀疑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和荧光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的520例血清标本中HBVDNA水平在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中显著性差异(P>0.05),与HBV-M主要阳性模式组对比,在“135”阳性组HBVDNA的阳性率为97.7%(164/168),“13”模式组阳性率为100%(20/20),“145”模式组阳性率为55.56%(15/27),在检测的全阴性的模式组中有一例DNA阳性为 5.88%(1/17)。结论 HBVDNA的含量在不同的阳性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出HBVDNA的含量。其中,HBeAg阳性血清标志物中HBVDNA的检测率最高几乎达到100%。采用简单快捷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对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但HBV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无明显相关关系,HBVDNA含量高低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HBV)标志物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并对212份HBV标志物阳性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结果:Ⅰ组(HBsAg、HBeAg、抗-HBc三项阳性)、Ⅱ组(HBsAg、抗-HBe、抗-HBc三项阳性)、Ⅲ组(HBsAg、抗-HBc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7.17%、47.13%、47.37%;Ⅰ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与Ⅲ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P<0.01)。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检测乙肝病毒,采用FQ-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直接地反映体内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和评估反义抑制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前C区1896位点变异株的方法。方法:根据HBV DNA前C区1896位点碱基的突变,设计一系列引物,其中之一是针对该HBV DNA1896位点野生型碱基的反义引物,PCR扩增时,通过对1896位点野生型碱基序列的竞争性抑制,而阻滞野生株DNA的扩增,从而仅对HBV DN A1896位变异的碱基序列扩增,特异性检测变异株。为了评估该方法的特异性,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该方法检测HBV G1896A变异株具有特异性,而且检测的最低值可达5×104IU/ml。对慢性乙肝病例82份,检出突变型样本21例,阳性率25.61%,与限制性内切酶方法检测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评价两者无显著意义。结论:该法在对HBV临床标本1896位点变异株检测中特异和灵敏,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殷继明  李卓  郝娃  牛京勤  刘道洁  刘芳 《天津医药》2005,33(12):745-747
目的:采用多对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PCR检测慢性HBV无症状携带者中的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根据从前S1基因到S基因中的保守序列设计出10条内外引物,并将其中8条内引物分成2组,分别扩增A,B,C和D,E,F型,根据PCR产物大小判定HBV基因型。用此方法检测北京地区HBV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血清。结果:265例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中,HBV DNA阳性113例,阳性率42.6%。检测到B,C基因型分别为B基因型29例(25.7%),C基因型80例(70.8%),B基因型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4例(3.5%)。不同基因型在不同性别构成比例和HBeAg阳性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北京地区慢性无症状HBV携带者HBV DNA阳性患者中以B,C型为主,C型占优势,存在少量B和C基因型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前C区A83变异株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64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HBV前C区基因进行扩增,对PCR产物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鉴定前C区第83位核苷酸点突变。结果:34例(53.13%)有A83点突变,其中12例(18.75%)为单独变异株感染,22例(34.38%)为变异株与野毒株混合感染。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LC)组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ASC)(P<0.05)。抗-HBe( )组的检出率为70.0%,高于HBeAg( )组的25.0%(P<0.01),并且随着HBVDNA含量的增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P<0.05)。结论:前C区A83点突变的发生可能与机体长期的炎症活动、免疫压力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17.
微孔板固相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YMDD变异的方法。方法:对132份HBVDNA阳性血清标本进行基因测序检测,选取有YMDD变异和无YMDD变异血清标本各20份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并采用微孔板固相杂交法检测,结果判定阴性和阳性,设直接测序方法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微孔板固相杂交法检测结果显示,入选的40份标本中19份有变异,21份无变异,其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为90.48%。结论:微孔板固相杂交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快速、准确、简便,并且可同时检测野生株和变异株类型,尤其适用于大批量标本的检测,便于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18.
王健  项桂菊  刘炳祥 《安徽医药》2001,5(4):272-274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 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法对 5 315例乙肝患者进行HBsAg、抗 HBs、HBeAg、抗 HBe、HBcAg、抗 HBc、抗 HBc IgM、PHSA R、HBsAgIgM 9项HB VM检测 ,同份血清用PCR进行HBV DNA检测。结果 血清HBVM有 32种阳性表现形式 ,HBV DNA总体阳性率 40 73%(2 16 5 / 5 315 )。其中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最高 ,为 99 74% (15 35 / 15 39) ;单一HBsAg(+)的“正常携带者”和HBeAg(- )组、单一抗 HBs(+)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16 6 7% (2 2 / 132 )、16 6 8% (6 30 / 3776 )、5 2 6 % (4 / 76 )。PHSA R(+)组、PHSA R(- )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5 6 92 % (176 5 / 310 1)和 18 0 7% (4 0 0 / 2 2 14) ,二者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HBVM表现具有多样性 ,PHSA R在介导HBV感染起重要作用。抗 HBs不能完全阻断HBV入侵。HBV DNA与HBeAg密切相关 ,是对常规血清HBVM的重要补充 ,可为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防乙肝传播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基因分型与临床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5例慢性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急性肝炎(AH)、慢性肝炎(CHB)、肝硬化(LC)和重症肝炎(SH)的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基因型以B型和C型为主,分别为12.1%和86.7%。在基因型分布中ASC、AH、CHB、LC和SH的基因型构成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型中CHB所占的百分比显著高于B型.而LC在B型和C型中所占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C型感染者HBeAg阳性率显著高于基因B型感染者,而基因C型感染者中HBeAb阳性率显著低于基因B型感染者。结论:C型HBV感染和乙肝病情加重有一定关系,而B型HBV感染者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