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172例抑郁症患者,纳入其中179例伴非典型特征患者,依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23.5%(42/179)。与无自杀未遂组患者相比,自杀未遂组患者更多伴有自杀观念、产后起病,更常使用抗抑郁剂以外的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剂及苯二氮类药)(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住院次数(OR=1.730,95%CI:1.093~2.740)和自杀观念(OR=3.899,95%CI:1.506~10.092)与伴非典型特征的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相关(均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及伴有自杀观念是伴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研究中心的626例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分为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在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发生率为19.2%(120/626)。自杀未遂组相较无自杀未遂组的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更常伴非典型症状、伴自杀观念、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更多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频繁(OR=2.06,95%CI:1.23~3.47)、伴自杀观念(OR=2.34,95%CI:1.44~3.79)、既往住院次数多(OR=1.21,95%CI:1.04~1.42)、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21,95%CI:1.38~3.54)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均P0.05)。结论发作频繁、既往住院次数多、有自杀观念或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728例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评估其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民族等人口学资料及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典型特征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中,135例(18.5%)有自杀未遂,593例(81.5%)无自杀未遂。有自杀未遂组与无自杀未遂组相比,起病年龄早[(32.3±11.9)vs.(35.3±13.1)],既往抑郁发作次数多(中位数:2 vs.2),既往住院次数多(中位数:1 vs.0),更多患者出现抑郁发作频繁(14.8%vs.7.4%),更常伴不典型症状(25.9%vs.15.0%)和伴自杀意念(78.5%vs.50.3%),应用抗抑郁剂治疗者更多见(81.5%vs.7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既往住院次数多(OR=1.18,95%CI:1.02~1.37)、抑郁发作频繁(OR=2.05,95%CI:1.14~3.68)、伴自杀意念(OR=3.55,95%CI:2.28~5.54)与自杀未遂相关联(P0.05)。结论既往住院次数多、抑郁发作频繁、伴自杀意念可能是伴焦虑症状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与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全国13个中心患者共1478例,收集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等信息,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确定诊断,其中116例被诊断为双相Ⅰ型。此116例患者采用MINI中自杀模块界定自杀风险,比较有、无自杀风险两组之间特征有无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有自杀风险组发作频繁、更多伴不典型特征、自杀观念及精神病性症状、周期性或季节性、起病有诱因、更多次发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精神病性症状(OR=6.127)、伴有自杀观念(OR=3.940)及频繁发作(OR=3.283)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高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病性症状、自杀观念及频繁发作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Ⅰ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方法:对“中国双相障碍患者诊断评估服务研究项目”中626例符合伴忧郁特征的抑郁症患者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自杀模块评估自杀风险,并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300例)和无自杀风险组(326例),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结果:自杀风险组起病年龄明显小于无自杀风险组(t=-4. 390,P=0. 032),出现抑郁发作频繁(χ2=8. 036,P=0. 005)、伴非典型症状(χ2=4. 586,P=0. 032)、伴精神病性症状(χ2=15. 580,P 0. 001)、症状晨重暮轻(χ2=4. 501,P=0. 034)、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χ2=33. 105,P 0. 001)的比率明显高于无自杀风险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精神病性症状(OR=2. 38,P 0. 001)、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OR=2. 51,P 0. 001)与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相关(P均0. 001)。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伴不切实际的罪恶感可能是伴忧郁特征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 2010 年 4 月至 2019 年 6 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378 例女性 BD 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 自杀风险,分为低自杀风险组(n=220)和高自杀风险组(n=1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 临床特征差异,采用二项 Logistic 回归分析女性 BD 住院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低自 杀风险组相比,高自杀风险组患者的本次住院天数少、首发年龄及首次抑郁发作年龄小、总发作次 数及抑郁发作次数多、躁狂发作次数少、首发症状为抑郁者和双相Ⅱ型障碍者(BD-Ⅱ)比例高、有精 神病性症状者比例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发作次数 (OR=1.56,95%CI=1.32~1.83)、BD类型(OR=2.30,95%CI=1.16~4.58)以及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OR=0.56, 95%CI=0.35~0.90)是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抑郁发作次数频繁、 BD-Ⅱ、不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影响女性 BD 患者高自杀风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前有和无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临床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当前有和无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方法按最近1周有无自杀观念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自杀观念组(n=59)和无自杀观念组(n=268),比较其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并对自杀观念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自杀观念组的目前年龄、首次发病年龄、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大体印象量表(CGI)和HAMD-24的绝望感条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无自杀观念组(P0.05),自杀观念组的精神病性症状(OR=4.03,P0.05)、不典型症状(OR=7.53,P0.01)和躯体疾病共病(OR=11.19,P0.01)明显多于无自杀观念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MD-17总分(OR=1.19,P0.01)、绝望感(OR=2.13,P0.01)、不典型症状(OR=1.44,P0.05)和躯体疾病共病(OR=2.84,P0.05)与自杀观念相关。结论有自杀观念的难治性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2011年"中国BD患者诊断评估服务"项目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对306例BD患者中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99例(32.4%)患者应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中自杀模块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BD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结果:分别有36例(36.5%)及63例患者入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自杀未遂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P=0.020);发作频繁(χ~2=8.526)、伴有不典型特征(χ~2=6.673)、有自杀观念(χ~2=6.314)、有季节性特征(χ~2=4.956)及有精神障碍家族史(χ~2=6.189)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及自杀观念与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OR=1.055,P=0.008,95%CI:1.014~1.098;OR=4.467,P=0.002,95%CI:1.750~11.403)。结论:年龄大及有自杀观念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BD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出现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记录177例以抑郁发作为首次发作形式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并比较它们在没有出现自杀组和出现自杀组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与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危险因素模型的准确度和拟合优度.结果 没有出现自杀风险患者154例,出现自杀风险患者23例.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中饮酒史、心境障碍家族史、有易激惹症状、绝望感和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比例高于未出现自杀风险的患者组(均P<0.05).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而导致自杀风险的相关因素为:易激惹(OR=4.04,95%CI:1.40-11.67,P<0.05),有精神病性症状(OR=6.23,95%CI:1.41-27.56,P<0.05).ROC为0.71.Hosmer-Lemeshow为0.58.结论 易激惹症状、精神病性症状是双相障碍首次抑郁发作予SSRI治疗出现自杀风险的潜在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住院抑郁障碍患者合并心境稳定剂(MS)的治疗情况,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抑郁障碍患者合并使用MS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145例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或不合并MS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合并MS治疗的患者比例33.8%(49/145)。与未合并MS治疗组相比,合并MS治疗组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49.0%VS 33.3%,χ~2=4.350,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656,95%CI:1.162~6.073,P0.05)、自杀(OR=0.456,95%CI:0.214~0.968,P0.05)、精神病性症状(OR=2.327,95%CI:1.068~5.068,P0.05)是抑郁障碍患者药物治疗中联合使用MS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不伴有自杀、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可能更多的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14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纳入其中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150例,根据是否有自杀未遂行为,分为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分析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抑郁症患者在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既往抑郁发作次数、起病年龄等临床特征方面可能与自杀未遂相关的因素。结果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24.0%(36/150),无精神病家族史患者自杀未遂发生率为7.1%(71/996),前者自杀未遂发生率更高(P0.01)。150例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中,相较于无自杀未遂组,自杀未遂组患者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较多(P0.01),自杀意念及合并有严重或慢性躯体疾病的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OR=3.714,95%CI:1.426~9.673,P=0.007)、自杀意念(OR=8.347,95%CI:2.339~29.790,P=0.001)与有精神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未遂相关联。结论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风险较高。既往因精神疾病住院次数多、自杀意念等可能是有精神疾病家族史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将327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按照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7分,分为焦虑组(229例)和无焦虑组(98例),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焦虑组平均年龄、首发年龄、HAMD17总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高于无焦虑组[(42.58±11.77)岁vs(36.78±11.84)岁,(34.60±11.66)岁vs(30.04±12.60)岁,(27.83±6.93)分vs(23.39±5.59)分,(21.11±6.61)分vs(13.88±4.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和无焦虑组性别(男:女,OR=0.51)、有无强迫症状(OR=3.67)、未成年和成年发病的构成比(OR=0.3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OR=1.05)、HAMD17总分(OR=1.17)、有自杀观念(OR=2.70)和强迫症状(OR=4.59)与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相关(P<0.05).结论 伴焦虑症状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具有年龄较大、女性倾向较高、首发年龄较晚、成年发病的倾向较高、抑郁程度更严重、更可能伴强迫症状等特点;年龄、抑郁严重程度、自杀观念和强迫症状可能是难治性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在情感气质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来自我院门诊103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根据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自杀模块访谈结果,分为有自杀风险组和无自杀风险组。用情感气质量表(temperament evaluation of the Memphis,Pisa,Paris,and San Diego-auto questionnaire,TEMPS-A)评估情感气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45.6%(47/103)的抑郁症患者伴有自杀风险。与无自杀风险组患者相比,有自杀风险组患者女性、无业及未婚者较多,发病年龄较早,HAMD总分以及TEMPSA中循环气质、抑郁气质、焦虑气质评分较高(均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392,95%CI:1.246~9.232)、发病年龄(OR=0.924,95%CI:0.844~0.966)、HAMD总分(OR=1.134,95%CI:1.022~1.258)和循环气质评分(OR=1.204,95%CI:1.015~1.427)与自杀风险相关。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循环气质突出可能为首发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最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联合抗精神病药物(ATP)治疗的重度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用药特点进行 分析和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12月~2016年11月在北京安定医院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 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ATP的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病历特征进行比较。 结果 联合ATP的患者比例为56.3%(266/472),其中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占99.2%(264/266), 最常使用的药物是喹硫平、奥氮平和阿立哌唑。与未联合ATP组相比,联合ATP组患者年龄较轻(43岁比 50岁;Z=-2.908,P< 0.01),起病年龄较早[(38.9±13.4)岁比(35.4±13.0)岁;t=-2.822,P< 0.01],更多无 配偶(15.0%比26.7%;χ2=9.290,P< 0.01),更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3.9%比29.7%;χ2=51.461,P< 0.01), 更多使用心境稳定剂(4.4%比11.3%;χ2=7.311,P < 0.01),更多使用SSRI类药物(55.8%比68.8%; χ2=8.393,P< 0.01),以及住院时间更长(26 d比28 d;Z=-3.635,P< 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伴精神 病性症状(OR=10.682,95%CI=4.948~23.064,P< 0.01),使用心境稳定剂(OR=3.054,95%CI=1.356~6.881, P < 0.01),无配偶(OR=0.545,95%CI=0.305~0.972,P < 0.05)等因素是联合ATP治疗抑郁症的影响因素。 结论 伴精神病性症状、接受心境稳定剂治疗、无配偶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需要联合ATP进行治疗。 联合治疗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疾病负担更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阶段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纳入 2014 年 9 月至 2015 年 4 月在全国 11 家医院门诊就诊的 1 503 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 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和 16 项抑郁症状快速评估量表(QIDS-SR16)评估患者躯体化症状及 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PHQ-15 得分< 5 分为无躯体症状,≥ 5 分为有躯体化症状。采用 Spearman 相 关分析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与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的关系。以18~39岁(青年)、40~64岁 (中年)和≥ 65 岁(老年)进行年龄分层,采用累积比数 Logistic 回归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抑郁症患者躯体化 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共 748 例(49.8%)抑郁症患者有躯体化症状,其中 82.6%(618/748)的患者躯体 症状是感到疲劳或无精打采。3 个不同年龄阶段患者背痛,胳膊、腿或关节疼痛,痛经或月经期间其他 的问题,性生活中有疼痛或其他问题的条目得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earman 相 关分析显示,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与伴躯体疾病、抗抑郁药治疗种类、合并镇静催眠药、QIDS-SR16 得分呈正相关(P< 0.05),与受教育年限、首次发作年龄、合并抗精神病药呈负相关(P< 0.05)。以老 年患者为参照,累积比数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抗抑郁药治疗种类(OR=2.12,95%CI=1.38~3.26);合 并镇静催眠药(OR=1.59,95%CI=1.14~2.22)、合并抗精神病药(OR=0.59,95%CI=0.39~0.90)、存在残留 症状(OR=11.07,95%CI=7.70~15.90)是青年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相关因素(P< 0.05)。合并镇静催眠药 (OR=1.51,95%CI=1.10~2.08)、合并抗精神病药(OR=0.45,95%CI=0.31~0.66)、存在残留症状(OR=9.59, 95%CI=6.89~13.34)是中年患者躯体化症状的相关因素(P< 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伴有 的躯体化症状存在区别,识别年龄相关躯体症状对于临床医生细化抑郁症伴随特征、实施个体化综合 干预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具有自杀风险的抑郁障碍患者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早期识别具有自杀风险的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方法选取117例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门诊、经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5. 0中文版筛查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根据MINI 5. 0中文版自杀模块的访谈结果,将患者分为自杀风险组(n=52)和无自杀风险组(n=65)。采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进行认知调节策略的测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发生率为44. 4%(52/117)。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自杀风险组患者更多见于女性、未婚、平均年龄更小、发病年龄更早、HAMD-17总评分更高、伴精神病性症状率较高,自杀风险组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灾难化4个认知调节策略维度及消极认知情绪调节评分均高于无自杀风险组(P均<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3. 539,95%CI:1. 383~9. 057)、发病年龄(OR=0. 931,95%CI:0. 895~0. 968)、HAMD-17总评分(OR=1. 207,95%CI:1. 063~1. 370)和灾难化(OR=1. 143,95%CI:1. 002~1. 305)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相关(P均<0. 05)。结论女性、发病年龄早、抑郁症状严重和灾难化可能为未治疗抑郁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伴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躁狂首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治疗情况,以及7年后的整体功能水平。方法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首次躁狂发作患者147例,根据首次发作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收集首次发作时人口学特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分、精神疾病家族史、是否伴自杀行为、是否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等疾病特征,复发情况和治疗情况。于第2年、第4年、第7年进行随访,收集复发情况、复发次数、是否伴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伴自杀或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治疗情况等资料。第7年末次随访时采用整体功能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评估整体功能水平。结果101例(68.7%)患者完成7年随访。伴精神病性症状组33例(32.7%)。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相比,首次发作时SSRS总分(36.85±9.81 vs.40.93±8.57)、主观支持分(21.24±5.37 vs.23.72±4.85)、客观支持分(7.27±3.10 vs.8.78±3.35)较低(P<0.05);首次发作接受治疗时,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选抗精神病药物者比例高(60.6%vs.36.8%,P=0.024);伴精神病性症状组首次急性期治疗时间长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42.58±20.92)d vs.(35.13±14.04)d,P=0.039]。7年间伴精神病性症状组伴精神病性症状发作次数占比[0.67(0.33,0.95)vs.0.00(0.00,0.25)]、伴自杀行为的抑郁发作次数占比[0.00(0.00,1.00)vs.0.00(0.00,0.00)]、伴3级及以上危险行为躁狂发作次数占比[0.33(0.00,0.58)vs.0.00(0.00,0.33)]高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P<0.05)。7年后,伴精神病性症状组GAF分低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组(64.18±10.15 vs.68.54±9.71,P=0.039)。结论与不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相比,伴精神病性症状首发躁狂患者自杀、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高,首次治疗时以抗精神病药物为主、急性期治疗时间长,7年后功能结局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住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1 160例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自杀倾向(包括自杀观念与自杀未遂)将其分为自杀倾向组(n=431)和无自杀倾向组(n=72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性别、冲动性格、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自杀家族史、重大精神创伤史、抑郁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1、33.806、5.869、5.585、5.499、33.311;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冲动性格(OR=2.445,95%CI=1.802~3.319)、有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史(OR=2.254,95%CI=1.038~4.894)、有重大精神创伤史(OR=1.533,95%CI=1.056~2.226)、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较重(OR=2.754,95%CI=2.002~3.790)是住院抑郁障碍患者自杀倾向的影响因素(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