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童患者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基因型。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03年12月至2005年11月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59株。使用E试验法检测产金属酶的耐药表型,PCR技术检测编码金属酶的IMP、VIM、SPM和GIM4种基因型。PCR反应产物进行纯化后,使用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DNA测序。将得到的拼接序列与GenBank中Blast进行同源分析,确定其基因亚型。结果59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中,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结果阳性29株,占49.2%。PCR检测金属酶基因型阳性39株,占66.1%,其中IMP型阳性35株,占89.7%,VIM型阳性4株,占10.3%。未检测出SPM和GIM型金属酶。测序结果显示,IMP型测序结果均为产IMP.1亚型金属酶的绿脓假单胞菌。VIM型测序结果均为产VIM-2亚型金属酶的绿脓假单胞菌。结论儿童患者中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率高于成人报道。产生的金属酶同时存在IMP-1和VIM-2两种基因型,其中以IMP-1亚型为主,少部分为VIM-2亚型。产金属酶是儿童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的重要耐药机制。在儿科进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绿脓假单胞菌产金属酶的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目前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I.)产生的情况,及具有不同耐药机制菌株的耐药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从我院住院患儿中分离出的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用PCR方法进行oprD2基因、金属酶IMP、VIM、SPMT和GIM基因检测。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2006年CLSI推荐标准判断结果。使用WHONET5.3和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75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者50株,占66.7%;产金属酶的46株.占61、3%,其中IMP阳性38株(82.6%),VIM阳性8株(17.4%)。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同时产金属酶的34株,占45.3%,其对口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MIC50和MIC90均高于其他菌株。结论目前从儿科临床分离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和产生金属酶都十分严重,菌株的耐药性也很高,并且产MBI.菌株存在IMP和VIM2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中国16个城市28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抗牛素耐药情况、产金属酶情况及同源性.方法 收集中国16个城市28家医院2006年7月到2007年7月临床分离的我国医院内病原菌耐药监测(NPRS)所保留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654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MIC,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同源性;Etest法进行金属酶表型筛选;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分析金属酶基因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eal time RT-PCR)检测金属酶的转录水平.结果 共筛选出27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株,其中259株为耐药株,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7.5%(245/654)和28.0%(183/654).27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菌株中金属酶表型阳性率6.55%(18/275),金属酶基因型阳性率8.73%(24/275).6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而表型阴性菌株的金属酶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18株金属酶表型阳性菌株(Z=-2.335,P<0.05).259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PFGE分属89个型,24株金属酶基因型阳性菌株来自6个城市,分为9个PFGE克隆型.结论 我国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高;未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大范围单克隆株流行.产金属酶不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及金属酶流行情况,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1年4月临床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00株,所有菌株均经VITEK-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双纸片协同试验作为金属酶表型初筛试验,初筛阳性菌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MP、VIM、SPM和NDM4种金属酶基因型以及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 200株铜绿假单胞菌分离自ICU患者55株,占27.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最低(8.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38.5%)。6株铜绿假单胞菌金属酶初筛试验阳性,检出率3.0%,经基因检测发现IMP型阳性菌株2株(2株均产IMP-1菌株),未检出VIM、SPM及NDM型金属酶,且这6株铜绿假单胞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均为阳性。结论该院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较低,主要金属酶基因型为IMP-1。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仍较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铜绿假单胞菌的金属酶(MBL)携带情况及型别特点,并探讨进行金属酶筛选的简便方法 .方法 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2一巯基乙醇纸片与EDTA纸片协同试验筛选产MBL菌株,并对MBL基因进行PCR和序列分析.结果 45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用2-巯基乙醇纸片协同试验阳性3株,EDTA纸片协同试验阳性4株,经PCR验证均为阳性.除此之外,还有1株PCR阳性而2种纸片协同法都没有筛选出来.其中2-巯基乙醇纸片协同试验筛选的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95%,准确率为95%,EDTA纸片协同试验的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97%,准确率为97%.引物IMP扩增阳性4株,VIM扩增阳性1株,PCR产物纯化测序后发现IMP均为IMP-1型而VIM为VIM-2型.结论 用EDTA协同试验法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BL的筛选简单有效,可用来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作为产MBL铜绿假单胞菌的初筛试验.分型研究表明我院流行的铜绿假单胞菌以产IMP-1型为主.  相似文献   

6.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连续分离到的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同源性,并检测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用纸片扩散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菌药的敏感性并进行表型分析;通过重复序列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ep-PCR)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型;使用亚胺培南EDTA(乙二胺四乙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菌株是否产生金属酶,同时用PCR检测OprD、IMP、VIM基因。结果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23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9株同时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并且都至少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rep-PCR电泳结果显示19株耐药株基因表型基本一致,并且与敏感株有明显区别;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筛得5株产金属酶(MBL)的铜绿假单胞菌;用特异性OprD、IMP、VIM引物扩增相应基因时,检测到1株发生OprD缺失,23株都未检测到blaIMP及blaVIM。结论ICU中19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来自同一克隆;其中1株发生OprD缺失突变,5株金属酶筛选试验阳性,但需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该院近3年来感染患者胸腔积液培养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表型,并检测相关耐药基因,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Bact/ALERT 3D120型血培养仪培养胸腔积液标本。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进行药敏试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法检测金属酶。PCR检测耐药基因(OprD、VIM和IMP)。结果 38株铜绿假单胞菌中14株对亚胺培南耐药,其中有2株为多重耐药株,4株产金属酶。14株耐药株中OprD基因PCR检测发现两株缺失,而IMP、VIM金属酶基因检测结果有2株为阳性。结论胸腔积液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机制包括产金属酶(VIM和IMP基因)和OprD缺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对亚胺培南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K-B法和MIC法检测25株临床分离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PCR法检测外膜蛋白OprD2和金属β-内酰胺酶(MBLs)耐药相关基因(IMP、VIM、SPM、GIM)。结果 25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中15株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缺失,缺失率60%;5株产金属酶,检出率20%(4株产VIM-2,1株产IMP-1);未检出SPM-2、GIM基因。结论淮北地区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耐药,外膜通道蛋白OprD2缺失与产金属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研究。 方法:用Vitek-Ⅱ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用冻融法提取β-内酰胺酶,三维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金属酶;改良Hodge试验检测KPC酶;用PCR扩增TEM、SHV、CTX-M、PER、VEB、DHA、MIR/ACT、KPC、IMP、VIM、SPM、GIM和NDM-1基因,并对阳性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确定其基因型;REP-PCR检测分析其同源性。 结果: 4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均表现为多重耐药,其中2株菌对所有测试的抗菌药物均耐药;1株菌产金属酶,由IMP-4型金属酶基因编码;4株菌均产生DHA型AmpC酶,2株菌产CTX-M-14型ESBLs;1株菌产TEM-71型ESBLs,均经测序证实;未检测出SHV、PER、VEB、MIR/ACT、KPC、VIM、SPM、GIM和NDM-1基因型。REP-PCR显示4株菌属于3个不同的克隆型。 结论:本院出现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属于不同克隆型,产多种β-内酰胺酶(AmpC酶、ESBLs、金属酶),基因型为DHA、IMP-4、CTX-M-14、TEM-7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深圳福田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用E-test试剂条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环丙沙星7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用三维实验对产AmpC、KPC酶菌株的耐药表型进行确认,金属酶的表型确证实验则采用EDTA双纸片扩散法.用PCR方法检测AmpC、VIM-1、VIM-2、IMP-1、SPM、KPC及OprD 7个基因型,并分析表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质粒接合实验用来证实耐药基因的传播性.结果 29例铜绿假单胞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且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3种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32、256 μg/mL.26株携带有AmpC基因的铜绿假单胞菌仅有5株为持续高表达菌株,18株金属酶阳性菌中有15株与VIM-2基因型检测一致,其余3株VIM-2基因型阴性,并有1株为VIM-2基因型阳性但金属酶阴性.29株中检测出8株携带OprD基因,外膜蛋白缺失率为72%(21/29),其余基因型均阴性.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为产金属酶及外膜蛋白缺失,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将加剧该类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及耐药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临床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产金属酶的检测及耐药现状,为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EDTA纸片复合法和E-test法分别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同时用PCR法检测blaIMP-1和blaVIM-2耐药基因,用MIC法测定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30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ED-TA纸片复合法筛选9株产金属酶菌株;E-test法筛选6株产金属酶菌株;PCR法仅检测到1株blaIMP-1和3株blaVIM-2耐药基因。产金属酶菌株呈多重耐药,尤其是PCR法产金属酶菌株耐药呈现为高水平耐药;阿米卡星抗菌活性最好,其次为环丙沙星。结论:金属酶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原因之一,我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中部分携带金属酶,该酶导致该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本院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耐药性及同源性.方法 用2-巯基丙酸或 EDTA 协同试验筛选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协同试验阳性菌株用PCR法检测金属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产金属酶菌株同源性.结果 31株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协同试验阳性5株,PCR扩增有4株阳性,为金属酶IMP-9型,均分离自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PFGE结果显示为同一克隆株.产酶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或中介,对其他临床常用抗生素均高度耐药.结论 本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有产IMP-9型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流行,应注意进行临床检测和监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分布、耐药特点以及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该院分离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菌株及病例。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敏试验,改良Hodge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初筛,初筛阳性菌株应用2-巯基丙酸协同法进一步检测金属酶。结果 在研究期间,共纳入非重复铜绿假单胞菌250株,鲍曼不动杆菌132株。菌株标本类型以痰液(55.5%)为主,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20.9%)为主。药敏试验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测试药物敏感性较好,均大于70%以上,对IPM和MEM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5%、9.5%,然而鲍曼不动杆菌对测试药物耐药率较高达35.2%~77.4%,对IPM和MEM耐药率分别为35.2%、39.1%。多重耐药及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发生率要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44.7%和24.0%;9.1%和2.8%。4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11株占27.5%,金属酶表型阳性2株占18.2%;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初筛阳性37株占75.5%,金属酶表型阳性1株占2.7%。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同耐药性,应加强监测。产碳青霉烯酶是鲍曼不动杆菌耐碳青霉烯类药物主要机制之一。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西安地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现状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西安地区四所医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共151株,通过药物敏感试验了解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征,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在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中的携带情况。结果151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神经外科 ICU (37.1%)、神经内科 ICU (27.1%)及烧伤科(19.9%);所检菌株对多黏菌素 B 敏感,对其余9种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94株携带 VIM 基因,32株携带IMP 基因,5株携带 SPM 基因,3株携带 SIM 基因。结论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多药耐药及泛耐药现象严重,其原因可能与产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表达有关,耐药基因以 VIM、IMP 为主,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防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蔓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该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ATB Expression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应用PCR法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IMP、VIM和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进行检测。结果 7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为1.4%、47.1%、65.7%,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4.3%、60.3%、71.4%;70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IMP阳性30株(42.9%)、VIM阳性13株(17.6%),膜微孔蛋白OprD2缺失70株(10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外膜孔蛋白基因OprD2的缺失是该院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以及β-内酰胺金属酶阳性率。方法采用K-B法检测35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2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IPM EDTA与CAZ EDTA抑菌环直径之差判断金属酶阳必性率。结果356株铜绿假单胞菌有86株对IPM耐药。有155株对CAZ耐药,82株同时对CAZ与IPM耐药,从中共检测出16株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酶,对大多数抗生素形成耐药。结论金属酶对氨曲南和多粘菌素B稳定,可作为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通过密切监视产金属酶菌株的发展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探究体外联合药敏试验对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不同作用的机制。方法收集来自不同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159株,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耐药。采用三维水解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方法检测多重耐药菌可能存在的耐药机制。结果 159株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通过三维实验检测,其中15株产MBL、13株产AmpC酶。体外联合药物敏感试验,加入MC-207,110后约38%的菌株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MIC下降4个梯度。检测试验菌株,21株携带IMP基因,18株携带ampC基因;检测OprD2通道蛋白,159株中约有48%的菌株OprD2丢失。结论北京友谊医院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不是IMP、AmpC水解酶;碳青霉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外排泵及外膜孔道蛋白。  相似文献   

18.
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产碳青霉烯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细菌产碳青霉烯酶及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改良Hodge Test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试验法对2003.6~2004.5收集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的耐亚胺培南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碳青霉烯酶筛选。blaVIM-1、blaVIM-2、blaIMP-2、blaIMP-2、blaSPM、blaOXA-23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PCR扩增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在75株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中,共检出产VIM-2型金属13内酰胺酶菌株2株(2/75),在10株耐亚胺培南的假单胞菌属细菌中检出2株产VIM-2型金属13内酰胺酶(2/10),均为恶臭假单胞菌;耐亚胺培南的8株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和6株不动杆菌中全部分别检出IMP金属酶新亚型和OXA-23型碳青霉烯酶。结论 细菌产碳青霉烯酶是不动杆菌和弗劳地柠檬酸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铜绿假单胞菌而言,产碳青霉烯酶不是导致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烟台地区产金属伊内酰胺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基因型及菌株的同源性,为监控产酶菌株的流行及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EDTA纸片复合法和E—test法分别筛选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PCR扩增耐药基因imp、vim、spm和gim,用MIC法测定产金属G内酰胺酶菌株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方法)确定菌株之间的同源性。结果42株耐亚胺培南和头胞他啶铜绿假单胞菌EDTA纸片复合法筛选出18株金属酶菌株、E—test法15株、PCR法12株;PCR法检测到imp阳性菌株4株,vim阳性菌株8株;产金属β-内酰胺酶菌株呈多重耐药,且PCR法阳性产金属酶菌株呈现为高水平耐药;ERIC—PCR结果显示,18株产金属伊内酰胺酶菌株呈现7种基因模型,其中10株为同一基因模型。结论经济简便快捷的EDTA纸片复合法可作为首选方法来对产金属酶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筛选,烟台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所产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型以vim型为主,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某医院在一定时期曾出现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20.
铜绿假单胞菌产IMP型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MP型金属酶是我国临床检出率最高的金属酶,产金属酶(MBL)是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MBL基因可位于细菌质粒或染色体上,并可以基因盒的形式由整合子携带,从而导致耐药性在细菌问水平或垂直传播,给临床抗菌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现对IMP型金属酶的演变、分类、分子生物学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