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杰  杨杰 《黑龙江医药》2009,22(3):289-290
目的:对比考察现行工艺生产维生素C注射液杂质安全性。方法:选取正相、反相两种高效液相色谱方式分析维生素C注射液中铅砷含量。考察原料经生产工艺过程制成注射剂后是否引入铅砷等有害元素。结论:研究实验结果可靠,现行工艺对产品质量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卡莫氟分散片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溶出度、硬度、脆碎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卡莫氟分散片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按制备工艺制得的卡莫氟分散片,可在3min内完全崩解。结论:优选制备工艺制得的卡莫氟分散片,分散均匀度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要求,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北京地区市售头孢克洛胶囊的质量。方法采用现行法定标准方法与非标的文献方法对11家企业的45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各企业产品均符合现行法定标准规定。结论本产品工艺较为成熟,产品质量较好,企业之间产品质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陈祥峰  赵霞  徐琳 《中国药师》2011,14(7):1062-1063
目的:制备奈拉滨注射液,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通过性状、pH、有关物质检查等考察,拟定处方组成与制备工艺。采用低温冻融试验、长期留样、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按优化的最佳处方及工艺制备的3批中试样品均合格。结论:该制剂处方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丹参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利用指纹图谱来考察工艺的稳定性。方法:选择明胶醇沉法对丹参注射液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进,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批样品进行考察,建立指纹图谱,来确认制备工艺的稳定性。结果:明胶醇沉法的制备工艺稳定可控。结论:丹参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利用指纹图谱的方法可规范注射液的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6.
两种不同工艺制阿莫西林钠含量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艳丽  孙颖  吴艳 《黑龙江医药》2004,17(4):278-279
目的:考察喷干工艺与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方法:本试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工艺生产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并通过加速实验跟踪测定了阿莫西林钠随时间变化,其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考察以下两种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稳定性。结论:溶媒工艺制得的阿莫西林钠的含量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清热泡腾颗粒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以君药黄芩所含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优选出工艺为加水量10倍,煎煮3次,每次煎煮1.5h。结论: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乙醇提取延胡索及丹参的最佳工艺,以及考察药材的粉碎度对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以乙醇浓度、加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设计进行正交试验,以延胡索乙素、丹酚酸B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工艺为延胡索粉碎成最粗粉,6倍量75%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考察诸因素对金银花各种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其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各条件下金银花的绿原酸的提出率。并以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优化提取条件为:10倍量的75%的乙醇同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结论:该提取工艺产品纯度高,收率高,可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等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干浸膏得率和秦皮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烘干法测定干浸膏得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秦皮乙素含量。结果:加8倍量水,煎煮1.5 h,煎煮3次为最佳提取工艺。结论:正交试验法筛选消炎颗粒的提取工艺可行、方法简便,制备的颗粒质量合格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色谱柱采用氨基键合硅胶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2mol·L~KH2PO4溶液(pH6.0)(75:25);柱温30℃,流速为1.0mL·min^-1。结果:维生素C和葡萄糖分别在0.10~1.00和0.25~2.50g·L^-1的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r=0.9998),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与99.8%,RSD分别为1.5%与1.0%。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细菌内毒素检查的方法。方法:用两个生产厂家的鲎试剂对两个厂家6个批号的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分别进行干扰实验,考察确立该品种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结果:复方维生素注射液(4)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有干扰作用,但稀释100倍以上可消除。结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控制其热原。其细菌内毒素限值为50EU/ml。  相似文献   

13.
杨杰  李贺一 《黑龙江医药》2009,22(4):493-494
目的:获得优化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注射液的性状、颜色、pH以及主药的降解情况,获得处方的组成以及生产工艺。结果:通过实验研究,获得了优选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的处方与制备工艺。结论:筛选得到的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4.
维生素C注射液有效期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预测注射剂的稳定性,用恒温加速实验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15.
张婉婷  杨艳 《中国药业》2010,19(19):13-14
目的考察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结果在室温(25℃)条件下,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后0~6 h内溶液的含量、pH、外观等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甲磺酸帕珠沙星与维生素C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C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畏  陈雅  高尚 《中国药业》2013,(23):27-28
目的 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考察常温下24 h内维生素C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其配伍液的外观、pH及药物的含量.结果与结论 维生素C注射液和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24 h内药物的含量、pH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制备维生素C的三种不同处方设计,评价不同的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以获得更佳的制备处方及高品质的维生素C片。方法:以维生素C片的外观,溶液的颜色及半成品颗粒的外观、流动性、粒径分布,成品的崩解时限、含量测定为指标,评价无水乙醇制湿颗粒处方、淀粉浆制湿颗粒处方、稀乙醇制湿颗粒处方三种方法制得维生素C片的优劣。结果:以无水乙醇为湿润剂的处方设计成品质量稳定,颜色好,但辅料要求高,生产成本高;以稀乙醇为湿润剂的处方设计成品质量稳定,外观颜色较好;以淀粉浆为湿润剂的处方设计成品质量稳定较差,外观偶见色斑、颜色易变黄。结论:以稀乙醇法的处方设计质量稳定、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地嗪钠含量。结果室温下配伍液6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维生素C注射液在室温下6h内对头孢地嗪钠稳定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骅  武谷 《安徽医药》2011,15(2):247-249
目的建立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采用2个不同生产厂家的鲎试剂对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最小不干扰稀释倍数为1∶16,细菌内毒素限值为5 EU.ml-1。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控制复合维生素B注射液的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工艺对维C银翘片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各味中药材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对现行工艺进行考察,比较山银花单独煎煮,山银花与连翘、荆芥按照处方比例合并共煎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山银花、连翘、荆芥按照处方比例合并共煎(1h×2)。结论:该提取工艺使绿原酸的含量达到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且工艺简单高效,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