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宁夏银川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促进不同收入水平下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8岁及以上的银川市居民。应用频数与构成比的方法描述被调查居民的一般情况。运用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两周就诊率和住院率分析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运用集中指数CI反映不同收入阶层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分布。结果本次研究调查显示,被调查整体居民的两周患病率为14.27%,集中指数为-0.011 5,偏向低收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13.08%,集中指数为0.040 4,偏向高收入人群。居民两周就诊率为12.49%,集中指数为-0.006 1,绝对值近似为0,较公平。居民住院率为9.71%,集中指数为-0.015 0,倾向于发生在低收入人群。结论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仍需改善,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经济能力,出台相应的控费政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湖南省三县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方法:利用集中指数评价不同收入组农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分布的集中指数为-0.0429;两周患病医疗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575,患病未就诊的比例下降明显;住院服务利用的集中指数为-0.0022;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比例的集中指数为-0.1218。结论:居民健康状况、两周患病就诊服务利用情况、年住院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收入组居民中的分布公平性较高,年医疗费用支出占年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公平性较低,需进一步完善新农合支付制度,促进参合农民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云南省大理州白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提高白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最终实现良好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入户问卷调查16岁及以上白族居民。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白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4.6%,慢性病就诊率为9.4%,住院率为8.8%。年龄、婚姻状况是其共同影响因素;性别对慢性病就诊及住院有影响;文化程度、人均经济收入对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中,两周就诊情况、慢性病就诊情况、住院情况的集中指数偏向高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其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尚可。[结论]白族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对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影响较小,但高龄及患慢性病的白族人群对卫生服务的利用较高。可考虑加强对高龄及慢性病人群的关注,增加健康宣教服务及医疗卫生服务,改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洞庭湖洪灾区卫生服务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文章利用描述统计方法、Gini系数、Lorenz曲线以及concentration指数等方法,对1998年湖南省洞庭湖洪灾区卫生服务调查资料中不同收入和不同受灾情况的人群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居民在健康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及服务筹资公平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性,并且灾害的发生加重了其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作者认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在洪灾的预防和控制中应努力改善灾区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特别是受灾严重人群的卫生服务公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云南省普洱市的布朗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年龄16岁以上的布朗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布朗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2%,慢性病就诊率为12.7%,住院率为13.8%。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是其共同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文化程度对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各项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的集中指数均偏向高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组中,两周就诊、次均门诊费用、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的集中指数偏向高收入人群。[结论]布朗族高龄及低收入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较差,应将政策及卫生服务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及高龄人群倾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拉祜族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公平性,为进一步改善该民族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普洱市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入户调查年龄16岁及以上的拉祜族居民565人。用两周就诊率、慢性病就诊率、住院率反映卫生服务利用情况,用χ~2检验和集中指数(CI)分析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结果]拉祜族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3.8%,慢性病就诊率为11.0%,住院率为10.8%。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其共同影响因素;性别对两周就诊及慢性病就诊有影响;人均经济收入对两周就诊有影响。不同年龄组中,两周就诊情况、慢性病就诊情况、住院情况的集中指数偏向高龄人群,其余指标集中指数偏向低龄人群。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其门诊及住院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均存在差异。[结论]拉祜族居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在不同年龄、不同经济收入人群中均存在不公平性,应多关注少数民族贫困、高龄人群,将政策及服务力度向其倾斜,促进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集中指数(CI)构建水平不平等指数(HI),分析不同经济水平的上海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发现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方法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估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CI的方法,使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上海地区的调查数据,测算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结果样本人群的实际卫生服务利用、标准化卫生服务需求的CI分别为0.056,3和0.040,8,卫生服务的HI为0.015,5。在实际利用和实际需求方面,医疗服务具有亲富人的不平等性,并且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医疗保险补偿前,不同收入组人群医疗费用的CI为-0.060,0,补偿后为-0.104,3;补偿前医疗费用主要集中于低收入人群,补偿后医疗费用的分布比补偿前更加集中于低收入人群,不公平程度有所增加。结论卫生资源配置还不能够真正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存在水平不平等。卫生服务利用实际上更好地满足了高收入群体的卫生服务需求。居民医疗保险虽然能从整体上降低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但未能提高医疗费用支出的公平性。在设计医疗保健系统体制时,应倾向于提高低收入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的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低收入居民由于健康因素产生的医疗服务需求,提高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水平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生活水平指标下的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指数测算结果及其差异。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宁夏地区农村家庭,收集家庭收入、消费和财富以及居民健康、卫生服务利用等相关数据,采用集中指数方法,分别以收入、消费和财富指数做为生活水平指标,测量样本人群健康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并对其差异进行分析。结果:选用不同生活水平指标得到的结果相关性较弱,其测得的集中指数间差异在0.01~0.21之间,大部分在0.05水平上显著。结论:选用不同生活水平指标对健康及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指数测算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区域内对生活水平进行测量,财富指数能够获得比收入和消费更为客观和真实的结果,但其使用条件更为严格。  相似文献   

9.
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8,他引:35  
公平在卫生经济政策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主要有以下3方面的含义:健康状况的公平性,卫生服务提供中的公平性以及卫生筹资中的公平性。传统的公平性测量方法有极差法、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差异指数、不平等的斜率指数及相对指数、综合曲线法。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3个新的公平性指标及其测量方法,即:儿童成活率分布指数和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来衡量居民健康的公平性、反应性来表示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的公平性和资金贡献公平合理性指数来表示卫生服务筹资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西部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西部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对陕西省镇安县1545户农村居民入户调查的数据,利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数据。结果: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的水平不公平指数分别0.0440和0.1557,影响门诊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是1月患病情况,影响住院服务利用不公平性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经济水平。结论:为了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建议政府部门采取措施提高贫困人群经济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同时加强疾病预防工作、降低居民疾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