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腔种植学     
骨质量和种植体螺纹对种植稳定性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无牙颌患者种植修复的体会;Branemark种植系统多牙基台的临床应用:37例报道;BLB种植体102枚种植修复的临床体会;下颌骨取骨onlay植骨改善种植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分析埋入式种植体BLB种植系统修复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一期埋置式植入BLB种植体,对骨量不足者进行自体骨或人造骨粉移植及上颌窦提升以曾宽手术适应症。3个月X线复诊检查,5-6个月进行二期暴露的手术方式,二期手术两周后进行上部义齿修复。结果:对232人共412枚种植体追踪观察6个月-七年,有明确记录的共8枚种植体脱落,原因不明的2枚脱落,追踪观察修复体螺丝松动6枚,螺丝固位紧而冠与基台间出现转动2枚,种植体与基台连接处螺纹脱丝1枚,烤瓷冠崩瓷5枚。结论:BLB种植系统存留率达到98.05%,骨结合性能良好,是比较理想的种植系统。  相似文献   

3.
牙种植体嵴顶部设计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我国口腔种植的深入开展,不断有新的观点、理念产生,应介绍给同行。 一、牙种植体嵴顶部生物学宽度 由于种植体嵴顶部设计的不同,与生物学宽度相对应的有两种情况(图1):第一类:埋植式种植系统,以Branemark为代表的这种类型的设计,其结合上皮附着位于基台处,结合上皮下有1.0—2.0mm的结缔组织附着,种植体一基台连接部位于此结缔组织附着层内,在完成修复1年后,牙槽嵴顶端通常要出现骨吸收至于第一个螺纹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同螺距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确定利于应力均匀分布的最佳螺纹参数设计.方法:建立包含上部结构的牙种植体、局部下颌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Cosmos/works软件分析在垂直、斜向45° 2 种集中载荷下螺距分别为0.6、 0.8、 1.0 mm的3 种种植体与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状况.结果:螺距为0.8 mm种植体周围Von-Mises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峰值较小,应力分布最均匀;同一螺距种植体斜向载荷下应力显著高于垂直载荷;应力集中主要出现于种植体颈部、皮质骨上缘和种植体末端最下一个螺纹处.结论:螺纹种植体螺距影响骨界面的应力分布和(牙合)力传导,为避免应力集中种植体末端螺纹应进行适当的截齿处理,种植义齿设计和修复时应尽可能减小或避免非轴向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根据标准螺纹参数设计的不同螺纹形态和螺距的9种牙种植体受载后牙槽骨及整个种植系统的应力变化,为种植体系统的优化设计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螺纹形态分别为V形、梯形、锯齿形,螺距分别为0.7 mm、0.8 mm、1.0 mm的9种标准螺纹式种植体模型,配以基台、基台螺丝构成整套种植体系统,根据CT扫描数据重建下颌骨模型,在垂直向和与种植体长轴成15°斜向分别加载100 N力,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比较种植体系统和周围牙槽骨的应力及位移分布状况。结果综合考虑种植体系统各部件和种植体周围牙槽骨所受应力,9种种植体中,螺纹形态为V形、螺距为0.8 mm的种植体在垂直向和斜向加载时应力较小。9种种植体各部件及周围牙槽骨最大位移量垂直向加载时为2.61μm,斜向加载时为23.78μm,9种种植体的位移差异小。结论螺纹形态为V形、螺距为0.8 mm的种植体力学性能较好。螺纹形态和螺距对种植体系统及周围牙槽骨的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建立上颌中切牙种植体全瓷基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功能模块.方法 选择1副右上中切牙缺失、已行种植的工作模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直接获取愈合基台(牙合)面、种植体-基台连接底座定位突、人工牙龈内壁(牙合)1/3部分、近远中邻牙以及对(牙合)牙表面三维数据.通过空间几何变换,间接获取种植体长轴、基台-底座结合平面数据.设计最终全冠,应用定向数据偏置等功能模块对全冠进行虚拟回切,设计基台龈上部分.最后应用基于边界曲率特征的双端扫掠曲面造型等功能模块设计基台穿龈部分.结果 建立了一条上颌中切牙种植体全瓷基台CAD路线,确定了三维图形学功能函数及其组合,实现了完整的设计流程.结论 初步建立了上颌中切牙种植体全瓷基台CAD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种植体-基台连接形式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平台转换连接形式防止或减少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COSMOSM2.85软件包建立种植体支持的下颌第一磨牙三维有限元模型,种植体-基台的连接形式分别采用平齐对接(模型A)和平台转换(模型B)。采用垂直和斜向两种形式加载,载荷均为200N,比较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种植体-骨界面颊舌侧相同位置的von Mises应力大小。结果不同加载条件下两种模型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集中在种植体颈部颊舌侧骨皮质内,斜向加载时最大von Mises应力值高于垂直加载时。模型A和模型B骨组织内最大von Mises应力值在垂直加载时,分别为11.61MPa和7.15MPa,斜向加载时分别为22.07MPa和11.87MPa。距离种植体-基台连接处越远,von Mises应力值越小,骨皮质到骨松质交界处的应力变化最明显。与模型A相比,模型B种植体-骨界面相同节点的最大von Mises应力值较小。结论与平齐对接形式相比,平台转换设计可改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降低种植体颈部骨组织所受的应力。  相似文献   

8.
种植体-基台界面平台转换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内种植体的临床成功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近牙槽嵴顶的骨和软组织的健康。然而,临床实践结果表明传统的两段式种植体修复后,在牙槽嵴顶通常会出现骨吸收且在第一年较为明显;Zarb等学者研究证实,种植修复一年后牙槽嵴顶将重建至种植体-基台界面(implant—abutment junction,IAJ)下1.5mm~2.0mm水平,与种植体的第一螺纹处重叠^[1,2]。这一骨高度的降低常与种植体的早期失败密切相关;并将导致相应的软组织退缩、牙间乳头缺如,严重影响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3]。  相似文献   

9.
Braenemark种植系统多牙基台的临床应用:3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Braenemark种植系统多牙基台用于连续多牙缺失种植修复的效果与优点。方法:对37例连续多牙缺失患者,常规l临床检查,曲面体层与根尖片分析,制作外科导板,应用常规种植外科手术方法植入117个Braenemark种植系统标准和MKⅢ种植体,3~6个月行二期手术后,应用多牙基台进行上部结构贵金属烤瓷桥体修复。结果:二期手术时有2个种植体松动、脱落,一期成功率98.29%。修复完成后随访12~24个月,2例患者3个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他112个种植体无脱落,也无明显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无基台及金柱螺丝松动,但有3个桥体小部分烤瓷崩瓷,二期成功率97.43%总成功率为95.7%。结论:多牙基台在集所有传统多牙修复基台的优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不仅扩大了临床适用范围、简化了操作程序,而且增强了上部整体结构的性能,多牙基台较适合连续多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成功率高,且较传统多牙基台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种植体与天然牙在上颌骨复合体中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下的应力分布。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法。结果:种植体与天然牙上颌骨复合体相同牙位、相同载荷下应力分布趋势相同,力的大小比较接近,垂直载荷下种植体周围应力大于天然牙。结论:骨结合种植体虽然没有牙周膜的缓冲,但其与骨连成整体,可有效地传递应力,骨结合种植体在上颌骨种植具有力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骨牵张器式牙种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牵张器式牙种植体是由Gaggl所设计的一种具有骨牵张品与牙种植体双重功能的新型牙种植体。手术方法包括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与分段截骨术,利用其骨牵张器功能增高牙糟脊后,通过更换牵张器的驱动结构为种植体基台,从而完成骨牵张器到牙种植体功能的转换。临床上主要适用于牙槽脊萎缩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前牙种植体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种植体-骨结合界面及种植牙内各个部件连接界面的力学损伤及增强机制,以及如何获得更好的牙种植体-基台复合体的整体机械强度和服役寿命等方面的研究。目前有关生物力学的研究,主要通过电阻应力测试方法、光弹应力分析法、数字图像相关分析法、有限元分析法、种植体-骨结合强度力学测试和机械性能测试法对实验样本进行综合评价。目前有限元分析法是最常见的牙种植体应力分布研究法,而静态压力实验和疲劳实验是最常见的机械强度测试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对这些研究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及特点的介绍和对实验结果影响因素的梳理,给相关领域研究者们提供方法学的指导,并可拓展种植体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揭示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桥He面力点不同对牙种植体周围骨的应力影响。方法: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进行试验分析。结果:固定桥He面力点不同,牙种植体周骨应力分布规律及应力值不同,力点远离种植体,则拉应力值明显增加,结论:设计天然牙-牙种植体联合桥时不仅需消除咬合高点,而且咬合接触点分布主要靠近牙种植体,并减小侧向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即刻牙种植过程中有关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6例患者拔牙后即刻植入Frialit-2种植体21枚,术后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种植体骨的结合和牙槽骨变化情况。结果:24个月后2-枚种植体成功,种植体与骨组织结合稳固,19枚未见骨缺损,2枚欠佳。结论:选择合适的Frialit-2种植体、应用骨劈开技术、骨挤压技术和骨组织引导再生(GBR)技术及严密关闭创口是即刻牙种植获得成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种植体螺纹位置对应力分布影响的有限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集中载荷下,螺纹不同位置设计对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探讨种植体表面螺纹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应用Solidworks 2005 plus自动化软件和Cosmos/works 7.0分析软件比较在垂直和斜向45°载荷下,螺纹分别位于种植体上1/3(模型A)、中1/3(模型B)、下1/3(模型C)以及遍及整个种植体(模型D)4种情况下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分布状况。结果模型C颈部皮质骨Von-Mises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峰值最低,但斜向载荷下模型C种植体和松质骨应力显著高于模型A。模型B应力分布明显集中,垂直载荷下各应力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型。模型A和D应力分布较均匀。应力集中主要出现在种植体颈部、皮质骨上缘与种植体接触处和种植体底部最下一个螺纹。斜向载荷下界面的应力显著高于垂直载荷下应力。结论螺纹位置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种植体设计时应谨慎考虑,斜向载荷在种植修复中应尽可能避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Br覿nem ark种植系统多牙基台用于连续多牙缺失种植修复的效果与优点。方法:对37例连续多牙缺失患者,常规临床检查,曲面体层与根尖片分析,制作外科导板,应用常规种植外科手术方法植入117个Br覿nem ark种植系统标准和M KШ种植体,3~6个月行二期手术后,应用多牙基台进行上部结构贵金属烤瓷桥体修复。结果:二期手术时有2个种植体松动、脱落,一期成功率98.29%。修复完成后随访12~24个月,2例患者3个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他112个种植体无脱落,也无明显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无基台及金柱螺丝松动,但有3个桥体小部分烤瓷崩瓷,二期成功率97.43%,总成功率为95.7%。结论:多牙基台在集所有传统多牙修复基台的优点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不仅扩大了临床适用范围、简化了操作程序,而且增强了上部整体结构的性能,多牙基台较适合连续多牙缺失的种植修复,成功率高,且较传统多牙基台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即刻种植负载条件下,种植体形成骨结合后,梯形螺纹螺距对种植体和周围骨组织的影响,为种植体结构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j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建立螺距分别为0.6mm、0.7mm、0.8mm、1.0mm、1.2mm、1.3mm、1.4mm、1.6mm的圆柱状梯形螺纹种植体模型,再将其分别与利用CT扫描数据蓖建的下颌骨组织模型进行仿真结合,在即刻加载情况下且种植体形成骨结合后,分别施加垂直向和与种植体长轴成15°的颊舌向力150N。运用ANSYS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分析,比较种植体和周围牙槽骨组织,随种植体螺距改变而引起的应力、应变的变化。结果即刻负载且种植体与骨结合完成后,垂直向加载,皮质骨在种植体螺距为0.8mm和1.0mm时,Von—Mise应力、应变均较小;松质骨在螺距为0.7mm、0.8mm、1.0mm时,Von—Mise应力、应变较小;种植体在螺距为1.6mm时应力最小为44.18MPa,螺距为0.8mm时应变最小为11.04μm。颊舌向加载,皮质骨在螺距为0.7mm、0.8mm时,Von-Mise应力、应变较小;松质骨在螺距为0.6mm、0.7mm、0.8mm时,Von—Mise应力、应变均较小;种植体在螺距为0.8mm时应力最小为188.23MPa,螺距为0.6mm时应变最小为23.69μm。结论对于圆柱状梯形螺纹种植体,螺距选取1.0mm、1.2mm、1.3mm或1.4mm时,在即刻负载情况下,当种植体与骨结合完成后,种植体-骨组织系统各主要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形变较小,对骨的破坏小,有利于种植稳定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粗糙表面的牙种植体表面形式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优势性,可以加快骨愈合,提高骨结合率,增加结合强度,改善骨界面应力分布形式,减少牙种植体颈中骨吸收,防止龈上皮根向生长,大大缩短牙种植体治疗周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代表着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杜巧琳  顾新华 《口腔医学》2021,41(5):475-480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边缘骨水平与周围骨结合密切相关,是临床诊疗中获得较高存活率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牙种植体形态和结构设计包括种植体外部形态、颈部设计、螺纹和凹槽设计、直径和长度、与基台的连接方式等,这些设计会对初期稳定性和边缘骨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整体稳定性。该文就牙种植体形态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种植体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雌激素替代治疗对骨质疏松时种植体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周龄雌性SD大鼠36只 ,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组及雌激素组。卵巢切除12周后于大鼠胫骨近中干骺端植入纯钛螺纹状种植体 ,雌激素组同时肌注苯甲酸雌二醇。种植术后4周及12周分两批处死大鼠 ,摘取胫骨 ;标本分别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骨计量学测量。结果 :在种植后4周及12周时 ,雌激素组除12周时皮质骨结合率与卵巢切除组无显著差异外 ,其它各项骨计量学参数均显著高于卵巢切除组 (P<0.05或P<0.01) ;而与假手术组比较 ,除骨矿化速度及4周时单位骨量外 ,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P>0.05)。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界面愈合雌激素组和假手术组均优于卵巢切除组。结论 :雌激素替代治疗可促进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愈合 ;该方法有助于增加临床绝经性骨质疏松患者牙种植体骨整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