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牛海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60-2261
目的 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23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膝关节功能 Lysholm 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平均11.5个月。术后切口甲级愈合,膝关节稳定良好。根据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优1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 采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Ⅲ度损伤疗效肯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韧带修复牢固、肢体恢复快、不需要再次内固定取出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使用TwinFix带线锚钉(由美国施乐辉生产)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于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的年轻且运动水平较高的患者易出现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修复损伤韧带以及肌肉肌腱转位加强等传统重建方法会遗留内侧副韧带复合体松弛的情况。目的:探讨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的效果。方法:对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47例采取修复重建方法治疗,在解剖修复内侧副韧带基础上游离移植自体半腱肌腱、骨-髌韧带-骨、腘绳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果与结论:最终37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8个月。37例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最终随访评分、外翻应力位X射线片内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的距离均较重建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按临床疗效评分为重建后优12例,良18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81%。结果证实,自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效果良好,骨-髌韧带-骨及腘绳肌腱均是可供选择的移植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体半腱肌、缝匠肌动静力结合法重建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效果。方法对20例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先行膝关节镜检查,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10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选择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于鹅足肌腱部位游离半腱肌行静力重建,游离缝匠肌远端行动力重建。结果 20例手术切口Ⅰ期愈合,平均随访6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量表计分方法评定治疗效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应力位拍片内侧比健侧张开均小于5 mm,带线锚钉位置良好。结论自体半腱肌、缝匠肌移植重建内侧副韧带断裂能提供足够的张力,采用动静力结合法重建内侧副韧带,克服了韧带松弛的缺点,是一种理想的修复内侧副韧带断裂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节镜在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病例中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 :对 41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有明确手术指征者行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下处理关节内软骨、滑膜及半月板等损伤 ,不切开关节 ,局部切开修复内侧副韧带 ;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切开关节 ,处理前、后交叉韧带同时修复内侧副韧带。结果 :34例患者未切开关节 ,7例行关节切开 ,随访 6~ 2 3个月 ,优良率 89.7%。结论 :关节镜在膝关节急性内侧副韧带损伤中不但可以明确及治疗关节内合并伤 ,还能选择正确手术入路 ,避免不必要的关节切开 ,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重建后短期疗效确切,但中期疗效尚不明确.目的:评估多韧带损伤重建后的中期疗效.方法:选择40例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合并Ⅲ度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男30例,女10例,年龄19-48岁,前后交叉韧带损伤于关节镜下行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行带线铆钉修补.重建前后行Lachman试验、IKDC分级、Lysholm评分及KT-1000对患者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以评估重建疗效.结果与结论: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0个月.重建后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屈伸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改善, Lachman试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IKDC分级评分及KT-1000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提示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带线铆钉修补内侧副韧带,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短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9月至2008年7月共收治28例急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患者。对28例患者均采用开放手术下带线锚钉固定髌骨骨折及修复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术后1年进行术后的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6±3.50)个月。术后1年的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标准优23例,可3例,差2例,优秀率达82.14%。无再次髌骨脱位或伴脱位患者。结论:开放手术下带线锚钉治疗对髌骨骨折固定及内侧髌股韧带修复可靠,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后髌骨内侧缘撕脱骨折伴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随着膝关节外科学的发展,关于膝内侧副韧带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各种量化标准也逐渐完善.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行观察,认识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设计,在2007-07/12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完成.材料:冰冻新鲜人体膝关节标本20具(40侧),男性12具,女性8具,死亡年龄为25~35岁.方法:冰冻新鲜尸体标本膝关节进行逐层解剖,观察内侧副韧带结构组成;测量内侧副韧带浅层和深层的长度、宽度;观察它们附着点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以及观察内侧副韧带浅层与深层及后内侧关节囊在屈伸膝关节时的紧张度,由此推测其功能.主要观察指标:①膝内侧副韧带结构分层.②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在股骨止点处、胫骨止点处和关节线平面处长度和宽度.③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在屈膝0°~120°的紧张度.结果:膝内侧副韧带结构有分层,包括内侧副韧带浅层、内侧副韧带深层及后内侧关节囊,浅层以纵行纤维为主,长(98.0±6.7) mm,宽(9.6±1.3) mm,屈膝0°~120°时均保持紧张,并向后滑移.深层位于浅层深面后方,由上到下时斜向前方,长度为(25.8±2.3) mm,宽度为(8.01±0.7) mm,伸膝紧张,屈膝松弛.后内侧关节囊仅在伸膝时紧张,3个结构的股骨附着部位紧密相邻.结论:膝内侧副韧带由3个部分组成,不同部位的韧带纤维在屈膝角度不同时紧张度不同,3个部分的股骨附着点相邻紧密可能是导致该部位内侧副韧带损伤不易愈合,从而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韧带损伤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膝关节的关节囊松弛薄弱,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靠韧带和肌肉,以内侧副韧带最为重要。常因膝伸直位,膝或腿部外侧受强大外力打击或重压,使膝过度外展,内侧副韧带可部分或完全断裂,小腿突然外展和外旋也会使内侧副韧带断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Ⅲ度内侧副韧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采用分期手术治疗后的中期疗效.方法 对24例急性Ⅲ度MCL损伤合并前和(或)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支具固定下早期功能锻炼的保守治疗,4~6周后行关节镜下探查,评价不稳程度决定是否行MCL重建(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前或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肢采用自体腘绳肌行关节镜下单束前或后交叉韧带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完全断裂采用保留ACL胫骨端残存纤维的ACL重建;对ACL部分断裂、断裂纤维>2/3时行保留ACL的ACL重建.结果 24例患者经一期保守治疗后有20例(83.3%)转为Ⅰ-Ⅱ度损伤而无须进一步处理,4例(16.7%)一期保守治疗后仍存在Ⅲ度内侧结构不稳,行前和(或)后交叉韧带自体重建同时经关节镜下采用新鲜冰冻异体肌腱行MCL重建,均获得满意效果.所有患者均获1~2年的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和血肿发生.22例自觉关节稳定,疼痛症状消失;2例自觉关节松弛,但比手术前好转.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为(88.0±10.5)分.结论 新鲜的Ⅲ度MCL损伤采用早期保守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保守治疗失败病例采用二期手术重建MCL及合并损伤的交叉韧带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侧副韧带对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2D/3D图像配准技术可以实现膝关节的运动还原并获得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生理屈曲过程中内侧副韧带和外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规律.目的:对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侧副韧带长度变化进行运动还原体内稳定性研究.方法:选择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而对侧正常的8例患者,在生理负重屈曲采集0°,15°,30°,60°和90°时的相互垂直的2D图像,与CT(3D)图像在虚拟X射线投射系统进行2D/3D图像配准,还原膝关节不同角度时的股骨和胫骨相对3D位置关系,并通过韧带止点还原的方法对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进行韧带长度分析,并对比两侧.结果与结论: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内侧副韧带损伤后在0°、15°和30°患膝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提示,在0°、15°和30°,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患膝内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增加,而外侧副韧带长度较健膝缩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膝内侧副韧带白骨附着点撕裂伤的方法。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膝内侧副韧带断裂30例,术前常规行MRI检查,采用微创切口应用锚钉缝合固定,6~8周后去外固定行功能锻炼。结果手术后以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23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达90%。结论采用MRI定位,小切口手术是治疗膝内侧副韧带白骨附着点处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短波疗法对内侧副韧带断裂自身修复的组织学影响。方法:成年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横断内侧副韧带)10只、超短波治疗组(手术横断内侧副韧带24h后给予超短波治疗,每天1次,微热量,10—15min,共10次)10只。于手术后7周取两组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从大体形态、HE染色和Ⅰ、Ⅲ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对照组与超短波治疗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超短波疗法对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自身修复有促进作用,并能减少瘢痕形成。②兔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有自身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膝关节应力位摄影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损伤中的一种x线分级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膝关节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得的两膝内侧关节间隙最宽差值的分布规律并参考俞国有等相关文献,采用如下分级方法:损伤I级,差值〈4mm;损伤Ⅱ级,差值4—8mm;损伤Ⅲ级,差值〉8mm。并与俞国有(对照)方法(其为3级分级,但Ⅱ、Ⅲ级的分界值为6mm)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x线诊断I级损伤15例,Ⅱ级损伤3例,Ⅲ级损伤2例。I级损伤中,MCL少量纤维韧带断裂,膝关节仍保持一定稳定性,内侧间隙增宽不明显,多数〈4mm,与对照方法完全符合。Ⅱ级损伤中,有更多的纤维韧带断裂,韧带强度下降,伴严重的功能丧失和关节反应,不稳定程度增加,内侧间隙增宽较明显,多数达6mm以上,较对照方法反映出更多的韧带损伤信息,Ⅱ级较对照方法增多2例。Ⅲ级损伤中,多数为韧带的完全断裂,关节明显不稳,内侧间隙增宽达最大值,即〉8mm,提示韧带受损程度严重,Ⅲ级较对照方法减少2例。结论膝关节应力位摄影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中的新分级方法具有实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止点撕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止点撕裂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收治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止点撕裂性骨折46例患者,采用带线锚钉固定。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8~24个月,根据改良Bair-Jackson评分,23例优,4例良,2例可,17例失访;无手术并发症。结论使用带线锚钉治疗踝部外侧副韧带止点撕裂性骨折以下优势:①操作简便,所需手术时间短;②软组织剥离少,手术创伤小;③固定牢固;④适用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练;⑤对细小骨折块不造成任何损伤,无须二次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后的研究多集中于软骨、后外侧结构及关节的松弛度等方面。目的:观察后交叉韧带断裂对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取12具正常成人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在200N载荷下,测试膝关节屈曲0°,30°,60°,90°位时,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后将12具标本的后交叉韧带全部切断再进行相同的测试。结果与结论:膝屈曲0°和3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前后内、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压应变,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膝屈曲30°~90°位时,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随着角度增加而逐渐增大;膝屈曲60°和90°位时,后交叉韧带断裂后拉应变较断裂前明显增大(P〈0.05),其中内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均为拉应变,而外侧副韧带中点的应变在后交叉韧带完整情况下膝屈曲60°时为压应变。说明后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对30°内的膝关节运动无明显影响,但是随着屈曲角度的增加,内、外侧副韧带受到的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内侧副韧带损伤后一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膝关节脱位致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及合并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或完全断裂的患者行Ⅰ期修复重建的疗效。其中车祸事故伤22例,军事训练伤4例,高台坠落伤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6~17(平均7)d。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1.7±6.52,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为17.42±11.56,关节活动范围为(27.2±19.6)°。合并内外侧半月板复合裂伤15例。通过关节镜下探查清理关节腔周围合并损伤后,采用患者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人工韧带(ligament advanced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poster cruciate ligament,PCL),并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内侧副韧带(medial cruciate ligament,MCL)。结果:患者出院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平均18.2)个月。术后2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9.23,关节活动范围116.56°±12.8°,IKDC评分为88.74±8.74,与术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脱位致多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案中,Ⅰ期关节镜下行ACL和PCL重建术,并使用带线锚钉修补MCL断端,患者受到的损伤小,术后膝关节的稳定性恢复佳,通过进一步的康复理疗,关节粘连发生率较低,可得到相对满意的近期疗效,此方法值得临床参考并借鉴。  相似文献   

19.
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韧带中重要的一条韧带,具有保持膝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作用。一旦在伸直位或屈曲位时,受到来自外侧的直接作用力或小腿的突然外展外旋,均可致其损伤。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双膝X线对比检查)、MRI以及关节镜是诊断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法,由于在基层医院中MRI和关节镜普及率问题,常不能作为常规诊断方法,而膝关节外翻应力试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陈旧的踩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常常采用Chrisman-Snook术式,但该术式需要牺牲部分自体腓骨短肌腱,使腓骨短肌腱外翻足的功能受到影响.目的: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观察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修复重建陈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17例,病程长3~6个月.所有患者均应用同种异体肌腱+锚钉修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术中应用4.5 mm直径的钻头在外踝处打孔,在距腓韧带的距骨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在跟骨跟腓韧带止点处拧入锚钉一枚,然后将异体肌腱在外踝骨孔处穿过,维持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中度外翻位,将肌腱的两端分别用锚钉的尾线缝合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踝关节于伸曲中立位和轻度外翻位.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AOFAS评分及应力X射线平片结果.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未出现排斥反应,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6,12,24个月复查,患者AOFAS评分显示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无踝关节不稳,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及距骨的移动距离平均值明显减小,踝关节功能较好,外形满意.可见,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与锚钉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陈旧损伤,手术剥离软组织范围小,不损伤正常自身结构,可维持踝关节正常形态,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