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膝关节微创安全入路治疗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2月—2022年3月采用膝关节微创安全入路治疗的26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8例,女8例;年龄33~58岁,平均4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7例,运动伤5例。左膝15例,右膝11例。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34.4±7.3)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69±12)°。骨折按Mey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2 d。结果 手术时间40~70 min,平均55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15 mL。1例术后出现切口延迟愈合,经保守治疗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满意。2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感染及膝关节伸直障碍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端无移位;后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0±9)°,膝关节Lysholm...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内轴型(MP)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MP假体治疗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人工关节被遗忘指数(FJ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术中无血管损伤或膝关节内外侧韧带损伤发生;术后无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膝关节KSS评分82~90(86.7±4.6)分;膝关节活动度:屈曲115°~135°(121.1°±14.3°),伸直0°~5°(3.0°±2.7°);FJS评分55~66(60.7±14.5)分。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MP假体治疗膝骨关节炎,不仅能矫正膝关节畸形,而且能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治疗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晚期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7例(7膝)初次TKA术后晚期膝关节僵硬的女性患者。年龄57~71岁,平均63岁。左膝2例,右膝5例。患者均因膝关节骨关节炎行TKA;TKA与开放松解术间隔8~30个月,平均13.6个月。术前4例膝关节伸直受限10~20°;患者膝关节活动度为(54.3±12.1)°。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临床、功能评分及总分分别为(76.3±7.6)、(67.9±11.1)、(144.1±16.1)分。采用开放松解术治疗,术中彻底清除增生瘢痕组织,恢复关节活动度,维持屈曲、伸直间隙平衡及良好的髌骨轨迹;术后严格功能康复。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20.1个月。X线片复查示假体均未见异常。患者膝关节活动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仅1例膝关节活动度90°,1例膝关节存在10°伸直受限。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为(92.9±4.9)°,KSS临床、功能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81.9±5.1)、(74.3±9.8)、(156.1±13.7)分;以上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初次TKA术后晚期膝关节僵硬患者,开放松解术联合术后功能康复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的手术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自2006年5月~2011年12月采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治疗的17例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Judet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并对股骨远端骨折术后发生膝关节僵硬的诸多因素及影响粘连松解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6~73个月,平均31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根据Judet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7例,可1例。术中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与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明显改善(P<0.05),粘连松解术的疗效与术前膝关节的活动度、松解术的手术时期、术中松解程度有关。结论应用关节镜联合小切口粘连松解术,辅以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术后伸直性膝关节僵硬较有效的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康复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髓内钛笼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A3型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A3型骨折患者,均应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髓内钛笼内固定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8±2.8)个月(10~28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4.6±3.4)周(12~18周)。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有2例患者术后2~3周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多次消毒换药均顺利愈合。所有患者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为105.5°±15.6°(84.5°~126.4°)。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6个月的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均<0.05),并持续增高至术后第6个月。术后6个月患者膝关节HSS评分为(84.24±3.42)分,其中优8例,良9例,中1例,优良率94.4%。结论 应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髓内钛笼内固定能够有效固定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远端A3型骨折,可提供股骨远端内侧柱稳定性和保护血运,术后膝...  相似文献   

6.
小切口松解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切口松解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4年3月-2007年1月,采用小切口松解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34例.男26例,女8例;年龄18~58岁.病程8~36个月.病因骨折30例,交叉韧带损伤3例,滑膜损伤1例.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35°.患者均采用膝关节外侧弧形小切口松解粘连,术后24h即进行CPM机锻炼. 结果 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4例获6个月~2年随访.膝关节屈曲均达90°以上,股四头肌肌力正常,无髌前皮肤坏死发生.按刘国辉等疗效评定标准,优25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7%. 结论 小切口松解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膝关节粘连松解治疗严重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24例膝关节僵硬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粘连带切除术,其中17例行挛缩的股四头肌多点切开术。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2(23.3±9.9)个月,24例术后即刻被动活动度45°~150°(105.2°±28.7°),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40°~147°(104.3°±27.5°),活动度丢失0°~7°(4.1°±2.6°)。关节无明显肿痛,无感染、皮肤坏死发生。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粘连松解术创伤小,松解彻底,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外侧小切口辅助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6周内)发生膝关节僵硬的患者行髌外侧小切口辅助麻醉下手法松解。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74.4±9.44)°(60°~85°),平均年龄(72.8±7.18)岁(59~81岁)。排除因感染、假体松动、假体位置不良等明确原因导致术后关节僵硬的患者。术中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反复、柔和、持续地对膝关节进行手法松解,结合髌外侧小切口,使其达到最大的活动度。采用KSS评分对膝关节术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2.6±1.04)年(1~4年),术中能达到的平均活动度为(112.5±9.20)°(100°~125°),末次随访时平均活动度为(105±6.97)°(95°~115°)。KSS评分从术前平均69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平均82分。术前术后K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0,P〈0.01)。结论髌外侧小切口辅助麻醉下手法松解是治疗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发生膝关节僵硬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通过早期治疗,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松解术与开放式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关节镜松解术与开放式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从获得随访的肘关节僵硬患者中分别随机选取22例接受关节镜松解术及22例接受开放式松解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关节活动度(ROM)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比较两组术后关节活动度差异和患肘功能康复情况。结果关节镜松解组获得18~52(28.7±2.5)个月随访,11例术前ROM<50°的患者术后ROM增加62.7°±15.5°;11例术前ROM>50°的患者术后ROM增加48.6°±26.8°。开放式松解组获得12~49(23.5±3.0)个月随访,12例术前ROM<50°的患者术后ROM增加85.8°±28.9°;10例术前ROM>50°的患者术后ROM增加41.5°±19.0°。结论开放式松解术和关节镜松解术治疗肘关节僵硬均安全有效。术前ROM<50°患者采用开放式松解术后可获得更好的肘关节活动度和功能康复;而术前ROM>50°的患者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治疗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14例髌骨倾斜挤压综合征患者15个膝关节行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后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评估。屈膝20°位CT片测量手术前后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FA)。结果14例均获6-18个月随访,Lysholm评分术前为54.53分±5.54分,术后6个月为88.73分±7.0分(P〈0.01);PTA术前为2.78°±0.40°,术后为18.53°±0.83°(P〈0.01);LPFA术前为0.97°±0.47°,术后为8.32°±0.63°(P〈0.01)。结论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能有效纠正髌骨倾斜,缓解疼痛,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且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合并强直或僵直畸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及其效果。方法 对1987至2006年,11例晚期RA患者16个屈膝位强直(或僵直)膝关节和3例(3膝)合并伸膝位强直的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通过定期随访,记录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协会评分(KSS)及功能评分的改善程度,并记录相应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11例(16膝)屈膝位强直或僵直畸形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平均随访8·4年(1-19年),膝关节平均活动度数为72·5°(45-100°),残留伸展滞缺平均7·8°(0-15°),KSS评分平均为78·5分(70-89分),比术前提高了47·6分。住院期间无伤口感染、皮缘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腓总神经一过性麻痹现象,半年后恢复正常。康复中1例发生股骨髁上骨折,2例患者发生远期感染行翻修手术。本组3例患者共3个膝关节为伸直位强直畸形,术后平均随访38·8个月(6个月-9年),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7·4°(0-15°),KSS评分平均43分(20-85分),功能评分平均22·9分(0-55分),最近随访显示膝关节平均屈曲度为90·0°(75-110°),KSS评分平均79·5分(77-85分),功能评分85·4分(75-90分)。1个膝关节发生髌腱在胫骨结节止点撕脱,术后残留5°伸展滞缺,1个膝关节术后发生伤口皮缘坏死,1个膝关节发生早期浅部感染,无深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无腓总神经麻痹或侧副韧带损伤。没有膝关节假体发生晚期感染、松动、移位等情况,无异位骨化和关节僵直发生。结论 合并强直畸形的RA患者,尤其对于伸直位强直的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具有很高的技术难度;充分显露是强直性膝关节置换的基础和前提;采用二次截骨与软组织松解相结合显露强直膝关节,并通过术后强化康复训练使患膝达到良好的功能;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常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应予以相应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合并膝内翻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畸形者行膝关节置换时膝内翻的矫正方法。方法172例(190膝)合并内翻畸形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测量膝内翻角、关节面夹角、胫骨角、胫骨内翻角及胫骨平台后倾角,其内翻角为8°~21°,参考关节面夹角、胫骨角及胫骨内翻角确定膝内翻的类型,术中根据膝内翻的类型及构成因素进行相应的胫骨截骨及适度的软组织松解。结果出现切口感染2例(2膝),1例为急性感染,1例为迟发性感染,2例均经清创、假体取出并膝关节融合术后痊愈。术后内翻矫正157膝,仍有膝内翻33膝,内翻角3°~9°(4.8°±0.9°)。165例(182膝)获得随访,时间8~90(40±3.5)个月。末次随访时除2例感染外,余膝关节活动度为:伸直0°168膝,伸直受限&lt;10°11膝,伸直受限11°~15°3膝;屈曲90°~130°。临床及X线检查未见明显松动迹象。HSS膝关节评分由术前12~57(30±5.5)分提高到76~89(79.2±4.3)分。结论术前明确膝内翻的类型及构成因素,术中采取针对性操作进行适度的软组织松解及正确的截骨,是全膝关节置换膝内翻获得矫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外松解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膝关节重度病理性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8月—2017年1月采用膝关节内外松解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术治疗的12例(12膝)儿童膝关节重度病理性屈曲挛缩畸形。男9例,女3例;年龄3~12岁,平均8.4岁。膝关节结核8例,甲型血友病3例,下肢广泛血管瘤药物注射治疗后残留畸形1例。病程5个月~4年,平均20.3个月。术前膝关节挛缩程度(67.42±23.30)°,膝关节活动度(38.33±14.98)°,美国西部Ontario与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为(78.42±15.57)分。术后观察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术后3个月及1年时膝关节挛缩程度、活动度和WOMAC评分,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12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儿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恢复下肢负重行走功能。术后3个月和1年时患儿膝关节挛缩程度、活动度及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个月和1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内外松解术结合Ilizarov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膝关节重度病理性屈曲挛缩畸形创伤小,术后早期即可开始膝关节功能锻炼、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双切口双钢板及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治疗双柱及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7年7月至2012年5月收治41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CT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三柱分型:双柱骨折34例(外侧柱及后内侧柱24,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10例),三柱骨折7例(外侧柱、内侧柱及后柱);根据Schatzker分型:Ⅰ型2例,Ⅱ型8例(Ⅰ型、Ⅱ型均为外侧柱合并后外侧柱同时损伤),V型20例,Ⅵ型11例.对双柱骨折采用双切口入路双钢板内固定,对三柱骨折采用三切口入路三钢板内固定治疗.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12~21个月(平均15.1个月)随访.术后3~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无明显膝内、外翻畸形,随访无骨折再移位及螺钉松动、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后内侧切口出现2cm长切口裂开,细菌培养阴性,考虑为脂肪液化经换药后愈合,其余切口均愈合良好,无皮肤坏死情况发生.术后1年膝关节活动度:屈123.3°±7.5°,伸1.7°±0.8°,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85.1±4.9分. 结论 双切口双钢板及三切口三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涉及双柱及三柱损伤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良好的方法,能使骨折得到良好的暴露、复位及稳固的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满意,切口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僵硬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唐浩琛  向明  陈杭  胡晓川  杨国勇 《中国骨伤》2014,27(11):943-947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对纳入的27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行肘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关节囊松解术治疗。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24~54岁,平均35.7岁。术后配合镇痛及理疗康复锻炼,使用Mayo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7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5个月。肘关节平均最大屈曲活动度由术前(61.5±30.1)°改善为术后(102.5±20.1)°,平均最大伸直活动度由术前(34.8±12.1)°,改善为术后(16.3±16.1)°,总平均活动范围由术前(34.2±21.0)°改善为术后(84.9±9.2)°。根据Mayo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平均(60.5±13.4)分,术后平均(88.7±6.3)分,术后评分提高;其中优10例,良13例,一般4例,差0例。结论:关节镜下肘关节松解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视野清晰等优点,可有效改善肘关节活动度,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钢板结合克氏针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0例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双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遵循"早活动晚负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记录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活动范围,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8例切口愈合良好; 2例外侧切口出现红肿、少量渗出,经伤口换药及对症处理后愈合。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范围:伸直-3°~0°,屈曲95°~135°;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8例,可3例。结论双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能够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骨折端愈合良好,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结合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军社  侯凯  岳伟 《中国骨伤》2011,24(9):747-749
目的:探讨小切口结合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采用小切口结合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7~56岁,平均33.6岁。原手术前伤病: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例,其中1例为开放骨折,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并腓骨小头粉碎性骨折、膝外侧复合结构损伤1例,浮膝损伤1例。松解术距离首次手术时间6~31个月,平均10.6个月。松解后按照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时间3~25个月,平均11.4个月。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感染,无缝线开裂,无切口皮缘液化坏死。手术前膝关节屈曲30°~80°,平均(44.72±11.60)°,术后屈膝角度95°~135°,平均(109.17±10.31)°。按照Judet的疗效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结论:小切口结合关节镜松解治疗膝关节僵直可以减少膝部切口并发症,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创伤、手术后膝关节僵直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屈曲性膝关节强直的可行性及早期疗效,探讨术中操作的注意事项及术后康复方法。方法对6例(8膝)膝关节屈曲位强直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其中男2例3膝,女4例5膝。术中采用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方法,临床评价指标用HS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6—24个月的随访,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13~48分,平均(24.25±12.51)分提高到术后67~86分,平均(74.25±7.72)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活动度由术前0。提高到术后95°~120°(109±8.21)°,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残留伸展滞缺平均10.2°(0~15°),没有膝关节假体发生早期感染、松动、移位等情况。结论良好的手术操作技术、术中软组织的完全松解、术后功能康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膝关节置换治疗屈曲性膝关节强直,手术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的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松解术治疗膝关节僵直患者62例,术后给予常规处理及功能锻炼,定期随访1年。结果:62例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10°~67°,而术后为110°~13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松解术在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直中的后续康复效果佳,疗效明确,术后并发症少,属于理想、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探讨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使用钢板固定。结果术后伤15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无感染、关节面塌陷、力线丢失等情况发生。术后X线片提示股胫角(FTA)平均177°±1.7°,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平均86°±2.1°,后倾角(PA)平均9°±3.1°。术后第3、6、12个月分别复查标准正、侧位X线片角度均无丢失。骨愈合时间平均16±3.5周,术后12~20周开始完全负重,随访期内无一例出现膝关节不稳。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伸直0°~5°,屈曲90°~130°。膝关节功能采用HSS评分,平均(90.5±6.5)分。结论采用双钢板联合内固定能为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提供良好的力学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