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匿性足轻微Lisfranc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多层CT的特征性影像改变。方法:从医院PACS系统中近1年内进行足CT检查的706例中统计出因足扭伤就诊而患者CR片显示阴性的轻微Lisfranc损伤图像,回顾性分析多层CT的多平面重组图像,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研究中285例CR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的患者,占全部足CT检查的41.4%,其中轻微隐匿Lisfranc损伤(不同部位的撕脱或裂纹骨折)82例,累及后足或单纯后足微细骨折41例,CR片对足跗骨及跖骨基底微细骨折的漏诊率达39.6%。轻微Lisfranc损伤以撕脱骨折为主,占70.9%,其次为裂纹骨折;跖底侧损伤占53.1%。临床特征包括疼痛(100%)和足肿胀(73.2%,60/82)。结论:足部隐匿性Lisfranc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常见,常规CR片很难准确诊断,多层CT对足部撕脱骨折及裂纹骨折等微细隐匿性损伤的诊断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经验,提高Lisfranc关节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0年4月,本院共收治20例Lisfranc关节损伤的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18例患者获得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均复位满意。依据美国足踝矫形外科学会(AOFAS)疗效评分优5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7.8%。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自1999年6月至2006年3月,对28例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单纯使用直径2mm克氏针固定19例,用直径3.5mm松质骨螺钉配合克氏针固定9例。术前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损伤(同向型移位)8例,B型损伤(单纯型移位)12例,C型损伤(分裂型移位)8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25月,平均16月,术后效果根据Kitaota踝—后足评分系统对足的功能进行评定,得分67~94分,平均87分。结论应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克氏针配合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骨折脱位,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isfranc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法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54例Lisfranc损伤患者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54例随访24~49个月。感染6例,克氏针松动6例,创伤后关节炎10例。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定。骨折脱位37例:好25例,较好10例,差2例。单纯韧带损伤17例:较好14例,差3例。结论Lisfranc损伤的解剖复位、稳定固定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而单纯韧带损伤远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5.
朱杭  乐军  黄海  成羿 《浙江临床医学》2005,7(7):698-698
跖跗关节损伤又称Lisfranc损伤,跖跗关节复合性损伤非常复杂,且难于施治,而难复性跖跗关节损伤的治疗更为困难,作者自2000年10月~2004年6月采用AO掌骨钢板固定治疗难复性跖跗关节骨折脱位20,获随访1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背景:跖跗关节(Lisfranc关节)损伤为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发病率较低,误诊率也较高。目前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但是该类型损伤术后长期随访观察较少,对于术后足部运动功能也没有深入的研究。目的:评价Lisfranc损伤金属植入物内固定后患者足部功能的变化。方法:对18例 Lisfranc 损伤的患者采取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内固定物包括克氏针、螺钉及钢板,术后6-8周开始拄拐杖下地锻炼。术后1年进行随访,采用比利时Footscan系统测定患足足底压力分布,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对患足术后的功能进行评价,以期评估术后1年患足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结果与结论:Lisfranc损伤内固定修复后1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患足在第4跖骨底(M4)和第5跖骨底(M5)峰值压力明显增高(P〈0.05),第5跖骨底(M5)及足中部底(MID)冲量高于健侧(P〈0.05)。患足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平均为(87.26±21.13)分,优良率占到89%。提示Lisfranc损伤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后患足的主要负重由前足内侧转移到外侧,其余压力变化不明显,患足的功能恢复满意。由此可见 Lisfranc 损伤内固定治疗力争达到解剖复位的同时积极进行康复训练,能够基本保证足部功能恢复,使重建得跖跗关节复合体在力学方面达到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Lisfranc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36例Lisfranc损伤患者,采用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估,总评分(87.4±8.3)分。结论手术治疗Lisfranc损伤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Lisfranc损伤     
蒋健 《浙江临床医学》2007,9(8):1125-1127
Lisfranc损伤在临床上是一种少见损伤,容易忽视,容易误诊漏诊。一旦误诊漏诊,会造成伤者长期的畸形甚至残疾,及时准确的诊断和伤情判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非常重要。现主要就Lisfranc关节的解剖、生物力学为基础来阐述Lisfranc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根据复位固定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试验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解剖复位总有效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足部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解剖复位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足部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年7月—2009年2月应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8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其中中间柱损伤5例,内侧、中间柱合并损伤17例,内侧、中间、外侧柱3柱损伤6例。结果:采用美国骨科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足的功能,平均得分为85分,90~100分5例,75~89分18例,50~74分4例,〈50分1例。结论:解剖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可使Lisfranc关节得到长期有效的固定,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4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并应用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切口Ⅰ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51±9.4min;平均AOFAS评分85.25±13.17分。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效果明显,具有明显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运用空心螺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90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按随机方式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上亦明显比对照组大,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运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Lisfranc损伤的早期诊断要点、手术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19.0-57.0岁)Lisfranc损伤的病例资料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克氏针固定13例,螺钉固定10例。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1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0-46.0个月,平均(28.5±2.6)个月。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断裂、复位丢失等并发症,评分为56-97分,平均(86±8)分。其中优6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76.2%。结论对Lisfranc损伤的诊断要紧扣其早期症状和体征,结合放射学检查可以确诊。对Lisfranc损伤应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或螺钉内固定,两种方法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选择性跖跗关节融合术治疗不伴有明显创伤性骨关节炎(post-traumatic osteoarthritis,PTOA)的陈旧性Lisfranc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21年6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采用选择性跖跗关节融合术治疗的不伴有明显PTOA的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中足评分、健康调查量表12(Short Form 12,SF-12)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17例(17足)不伴有明显PTOA的陈旧性Lisfranc损伤患者,其中男12例,女5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软组织缺血坏死、深部和浅表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2.6个月(12~3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融合端均已骨性愈合,患者满意度为94.1%。相比术前,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6.0±0.3)vs....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术后护理措施,包括体位护理、疼痛护理、支具或石膏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指导。认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损伤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做好严密合理的术后护理,指导与协助其早期行康复训练,对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7年12月至2004年12月,我们收治48例跖跗关节损伤(Lisfranc)病人,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发骨折是指发生在不同骨段的两处以上的骨折,复合损伤是指在骨折的同时合并脏器损伤[1].无论是多发骨折或是复合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而10处骨折又合并脏器损伤者却十分罕见.我院于2005年10月收治了1例全身10处骨折合并尿道损伤及血、气胸病人,经及时救治和科学护理,于2006年1月康复出院.经近两年随访,康复效果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Lisfranc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12月至2010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Lisfranc损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26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A组),23例采用关节融合术(B组),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术后优良率为80.77%,明显高于B组的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1例出现皮肤边缘坏死,1例出现骨性关节炎,B组中有2例出现不愈合,1例延迟愈合,2例出现足部疼痛.结论 切复内固定术治疗Lisfranc损伤优良率高,较好地保留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经验。方法收治Lisfranc关节损伤25例计27侧,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平均年龄29.6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损伤(同向移位)5侧,B型损伤(部分移位)18侧,C型损伤(分裂移位)4侧。手术采用1-2个足背纵形直切口,内固定材料包括螺丝钉、克氏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8个月(4~36个月),按美国矫形足踝协会的中足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8侧(29.6%),良12侧(44.4%),可5侧(18.5%),差2侧(7.4%),总体优良率为74.0%。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对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通过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4.21%高于对照组的52.6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功能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Lisfranc关节损伤患者实施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