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逆行岛状皮瓣"迷宫"静脉回流途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新西兰大白兔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为模型,探讨逆行岛状皮瓣中"迷宫"静脉回流途径的作用.方法:在兔后肢内侧设计切取隐动静脉逆行岛状皮瓣(面积3 cm×3 cm,蒂长4 cm,蒂部含1cm宽筋膜),每组10个皮瓣,进行同体对照.对照组:血管蒂部不做处理,即保留"瓣膜失效"和"迷宫"两种回流途径;实验组:于血管蒂正中位置结扎两伴行静脉干,即阻断"瓣膜失效"途径.放松止血带后,连续测定1h内大隐静脉压力.术后1周测定皮瓣成活率.动物处死后蒂部组织学观察.结果:(1)测定10、20、30、40、50、60min的大隐静脉压平均值,对照组为:29.24、29.01、27.24、25.67、24.98、24.84mmHg;实验组为:37.16、36.70、37.07、36.82、35.33、37.56 mmHg.在各个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术后1周两组皮瓣平均成活率比较,对照组为(97.09±3.12)%>实验组为(87.51±13.74)%(t=2.26,P<0.05).(3)两组皮瓣蒂部均有散在分布的扩张小静脉,实验组要多于对照组.结论:(1)"迷宫"途径较"瓣膜失效"途径更难于实现静脉逆流.(2)逆行岛状皮瓣的静脉回流以"瓣膜失效"途径为主要方式."迷宫"途径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新西兰大白兔建立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岛状筋膜皮瓣模型 ,探讨浅静脉干在远、近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0只兔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个皮瓣 ,面积 6.0cm× 2 .0cm ,蒂宽 1.5cm ,长宽比例 4∶1。组 1为保留小隐静脉 (流出 )的近端蒂皮瓣 ,组 2为结扎小隐静脉的近端蒂皮瓣。组 3为保留小隐静脉 (流入 )的远端蒂皮瓣 ,组 4为结扎小隐静脉的远端蒂皮瓣。结果 :组 1皮瓣成活率 ( 88.8% )与组 2( 62 .6% ,P <0 .0 0 1)和组 3 ( 2 2 .7% ,P <0 .0 0 1)有极显著差别 ,组 4( 5 5 .5 % )与组 3 (P <0 .0 1)有显著差别 ,组 2与组 4无显著差别 (P >0 .0 5 )。组织切片组 3小隐静脉粗大僵硬 ,管腔充满血栓。结论 :浅静脉干血流导出对皮瓣成活有正向作用 (近端蒂 ) ,浅静脉干血流导入对皮瓣成活有负向作用 (远端蒂 )。  相似文献   

3.
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分析直接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进行治疗后发生静脉回流障碍的原因,并总结术前应用多谱勒血流探测皮瓣蒂部的动脉穿支、下肢静脉造影,了解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情况后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软组织缺损术,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的情况。结果 2003年至2007年直接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术的20例患者,术后出现皮瓣静脉回流障碍10例。2008年至2010年术前常规应用多谱勒血流探测皮瓣蒂部的动脉穿支、下肢静脉造影了解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再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术的11例患者,造影发现深浅静脉均通畅9例,其中2例术中皮瓣解剖成功后,将小隐静脉与浅静脉吻合,皮瓣均一期成活。1例患者旋转点以下未见明显深浅静脉交通支,1例患者于胫后多谱勒血流探测仪未探测到明显的动脉穿支改行其它皮瓣修复创面。结论回流障碍的患者踝周多经过严重的暴力损伤,并且经过一次或多次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损伤了外踝处的动脉穿支、静脉网及深浅静脉交通支损伤,影响了皮瓣的静脉回流。术前应常规对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创面的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术中必要时小隐静脉与浅静脉吻合,可有效减少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4.
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作用的逆向造影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目的:探讨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筋膜皮瓣中的作用。方法:在5只新西兰大白兔掀起10个远端蒂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筋膜岛状皮瓣,对小隐静脉近端插管注射造影剂,动态观察造影剂的流向。结果:放松止血带后,静脉血从足部(爪)倒灌入皮瓣,小隐静脉充盈扩张乃至怒张,造成静脉瓣膜相对关闭不全。在施加压力注射的情况下,造影剂发生逆向回流,去除压力,造影剂不再逆流。1h后造影剂仍积聚于小隐静脉近端,部分扩散进入皮瓣中。结论:浅静脉干近端流出道阻断后,在正常压力下管腔内血流未见逆向反流,但高压下可发生逆向回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阻断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39例因外伤、感染导致的小腿、踝关节、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面积3.5 cm×3 cm~9.0 cm×7.2 cm),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19例,结扎组20例,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其中对照组皮瓣面积4 cm×3.5 cm~10 cm×6.5 cm,在皮瓣近端结扎并离断小隐静脉;结扎组皮瓣面积5 cm×3 cm~10 cm×8 cm,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外踝后方分离结扎小隐静脉起始处。术后比较两组皮瓣肿胀发生率、青紫发生率、皮瓣完全成活率。末次随访观察成活皮瓣质地、皮瓣供区愈合、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33.5±8.6)月。5例皮瓣坏死,34例皮瓣完全成活。结扎组皮瓣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比47.37%,P<0.05),皮瓣完全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比73.68%,P<0.05);两组在皮瓣青紫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所有成活皮瓣质地、踝关节功能、皮瓣供区创面愈合及功能良好。结论阻断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隐静脉解剖和多普勒超声活体观察在远端蒂皮瓣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隐静脉与远端蒂皮瓣静脉回流.方法: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为例.(1)解剖观察40侧小隐静脉.(2)用多普勒超声检查60侧人的小隐静脉.结果:解剖观察外踝尖水平上 3~4 cm小隐静脉体表投影与皮瓣轴线基本一致,两者相差(0.5±0.3)cm.40侧中有12侧各有1支与腓静脉的交通支,距外踝尖(3.0±0.7)锄,外径(1.2±0.5)mm;彩超检杳外踝尖水平上3~4cm小隐静脉内径为(2.3±0.7)mm,距体表(3.2±1.0)mm,78.3%正常人的小隐静脉能较显著将远侧的静脉血导入近侧.若足踝部大隐静脉回流障碍,小隐静脉引流将加剧.结论:(1)结扎小隐静脉消除了浅静脉干对远端蒂皮瓣的倒灌,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2)经超声定位,在外踝尖水平上3~4cm行0.5~1 cm的纵向小切口能准确结扎小隐静脉,操作简单,不会损伤蒂部穿支血管和血管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浅静脉干对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对 12例头静脉—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观察。另于家兔 (n =5 )双侧前肢制作带头静脉的远端蒂皮瓣 ( 5× 1.5cm ) ,比较蒂部结扎头静脉组 (实验组 )与不结扎组 (对照组 )的成活面积。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 ,其中 1例术后早期皮瓣远端肿胀。家兔 10个皮瓣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皮瓣成活面积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皮瓣蒂部保留浅静脉干对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筋膜皮瓣的成活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方法 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踝部、足跟及足背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瘢痕、溃疡共2 6例。皮瓣切取面积(8cm×5cm)~(14cm×9cm )。结果 经1~2年随访,2 6例皮瓣成活及外形良好。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安全,不损伤主要血管,是修复小腿下段、踝部、足部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行岛状皮瓣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出现。1976年,Bostwick描述以颞浅血管为蒂,形成逆行岛状筋膜瓣用于头面部创面的修复。王炜、鲁开化(1982)和Stock(1983)又分别报道将桡动脉游离皮瓣(中国皮瓣)改为带远端血管蒂移位,形成逆行岛状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创面和进行拇指再造。之后的20余年间,10余种带知名血管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被开发出来,主要用于修复肢体远端损伤。该类皮瓣采用逆行血流的方式,能在不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的前提下,将近侧供区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手术简单且一期完成,这对修复容易受伤而又缺乏远侧组织、不能应用近端蒂皮瓣的腕踝和手足肢端等部位,极具临床价值。本文对逆行岛状皮瓣的研究进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浅静脉干对四肢远端蒂皮瓣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目的研究浅静脉干在远端蒂皮瓣中的作用。方法在5只犬的两侧前肢设计10个包含头静脉的远端蒂岛状筋膜皮瓣(8cm×2cm),随机分成蒂部浅静脉干结扎组(实验)和不结扎组(对照),进行浅静脉干测压和皮瓣成活面积测定。结果远端蒂皮瓣掀起后,浅静脉干压力在4.67~5.6kPa(35~42cmH  相似文献   

11.
外踝后穿支皮瓣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介绍外踝后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基础与初步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观察外踝后间隙内腓动脉终末支发出的筋膜皮肤穿支情况。临床切取外踝后穿支皮瓣修复足踝创伤缺损3例。结果:外踝后间隙长约4cm,前界为外踝及腓骨长短肌腱,后方为跟腱,表面为深筋膜覆盖,间隙内充满疏松脂肪组织。在外踝后间隙内走行的腓动脉终末支及其延续的跟外侧动脉,共发出2~3条皮肤穿支血管,口径0.1~0.8mm。一般0.5mm以上的穿支血管总能找到1条。外踝后间隙内的穿支血管与上方的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间,遵循“压力平衡规律”,穿支血管的“口径和间距”互补代偿,以保证该区域血供的稳定。临床上设计切取以外踝后穿支血管为蒂的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皮瓣,旋转轴点在外踝尖上1~2cm,面积10~14cm×4~6cm,修复3例足踝创面,皮瓣完全成活。结论:外踝后穿支皮瓣将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旋转轴点下移,更适合修复足踝远侧的创面,且减少对小腿供区的损害。  相似文献   

12.
链型皮瓣的血管基础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7,自引:9,他引:67  
目的:探讨链型血供皮瓣类型的血管基础与临床意义。方法:从皮瓣的血管解剖和临床应用方面总结作者的研究和文献资料。结果:营养肢体被组织的穿支血管在浅出过程中,于深筋膜表面和皮神经、浅静脉周围,形成环环相扣的纵向链式吻合血管丛。临床将皮瓣的长轴与血管丛的轴向保持一致,成活的长宽比例可达5:1。结论:链型血供是随意型血供和轴型血供的中间过渡形式,对带皮神经浅静脉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Wound complications probably result in severe soft tissue defec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which brings orthopedic surgeon a big challenge. Some treatment options, such as frequent sterile dressings changes, persistent drainage, minor or thorough debridement,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nd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fail to help those quite large and deep wounds around the knee, with exposed fascia or prosthesis, bone, joint, tendon, large vessels and nerve, heal by secondary intention. Under these situations, orthopedic surgeon should consult plastic surgery and propose flap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4.
足内侧皮瓣血供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目的:提供足内侧皮瓣血供来源、类型和临床应用资料。方法:用30侧成人下肢和15侧童尸下肢动脉铸型标本作观测。结果:皮瓣的轴心血管是内踝前血管、跗内侧血管及二者的前、后支与趾底内侧血管浅支和足底内侧血管浅支吻合成的血管弓。这些血管的皮支吻合丰富。内踝前动脉、跗内侧动脉和前、后支外径分别为1.5mm、1.2mm、0.7mm和0.8mm。结论:以上述轴心血管为蒂的足内侧皮瓣,可修复足背、足跟、足前部及踝周围皮肤缺损。临床应用7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胫后血管逆行皮瓣及所携带游离皮瓣血液循环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研究带血管蒂逆行皮瓣及其所携带的游离皮瓣血供与静脉回流机理,为受区无可供吻合血管、特殊类型严重肢体创伤修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侧新鲜下肢标本,分别进行小腿主干动脉乳胶灌注和动脉铸型;摹拟术式设计灌注墨汁和X线血管造影;摹拟术式行胫后静脉逆行加压灌注试验。观察主干血管间的分支吻合、皮瓣血供来源途径及静脉回流方式。结果:小腿主干血管间有粗大的交通支和多途径的吻合,逆行皮瓣静脉血通过深—深、深—浅静脉间的交通支而逆流。结论:胫后动脉与胫前动脉、腓动脉间的广泛交通吻合是设计胫后动脉逆行皮瓣及所携带游离皮瓣血供的形态学基础;静脉瓣节段性失效是此型皮瓣静脉回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筋膜皮瓣移植术后,其愈合过程中血管形态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猪的两后肢外侧,分别设计筋膜皮瓣或普通皮瓣。应用微血管灌注、组织切片、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于术后定时地观察皮瓣愈合过程中血管形态的动态变化。结果:①在再血管化过程中,筋膜皮瓣血管增生的速度及幅度,均优于普通皮瓣;②筋膜皮瓣近、中、远各部再血管化明显同步,普通皮瓣远端则未见明显再血管化。结论:筋膜皮瓣血供与其深筋膜血供变化同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动脉危象的处理方法。方法 游离皮瓣动脉入皮点损伤出现的动脉危象1例,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血循环原理,重建游离皮瓣的血液循环。结果 皮瓣成活。结论 应用动脉化静脉皮瓣原理处理游离皮瓣移植术后动脉危象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胫前动脉穿支骨膜瓣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18侧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胫骨外侧骨膜血管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1)胫骨上段有胫前返动脉骨膜支1-3支和胫前动脉骨膜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髁前面及外侧面骨膜,中、下段为来自胫前动脉的肌骨膜支和直接骨膜支5~7支,分布于胫骨外侧骨膜.骨膜支蒂长(1.2±0.3)cm,外径(0.7±0.2)mm,伴行静脉两条.(2)胫前动脉骨膜支呈节段性分布,于胫骨前缘分出升支、降支和皮支.相邻升、降支彼此吻合成血管链,反复分支形成骨膜动脉网营养骨膜.皮支穿深筋膜入皮,供养小腿前外侧皮肤.结论 可设计以胫前动脉穿支为蒂的带监测皮岛的穿支骨膜瓣,通过吻合血管游离移植为治疗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9.
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血管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解剖6个小腿灌注标本,重点观察腓肠神经血管轴与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和肌皮穿支之间的交通吻合。结果:在腓肠神经穿出深筋膜前(筋膜下段),腓肠神经血管轴与两侧的腓肠肌肌支间各有2~4个吻合。在穿出深筋膜后(筋膜上段),与两侧的腓肠肌肌皮穿支间各有2~3个吻合。在腓肠肌腱腹交界(约为小腿中点)的近侧2~4cm内,恒定有1~3支肌皮穿支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轴相交通。据此,临床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供血的腓肠神经筋膜蒂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1/3段和足踝创面,筋膜皮瓣面积10~12cm×5~6cm,其深层的肌肉6~8cm×4~6cm,皮瓣完全成活。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伴有死腔或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膝上外侧血管复合组织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膝上外侧血管复合组织瓣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膝上外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膝上外侧动脉在股骨外侧髁近侧(2.9±0.5)cm处起于动脉,起始处动脉外径(2.2±0.4)mm,主干长(2.6±0.4)cm,至外侧肌间隔处发出上、中、下3支骨膜支分布于股骨下端前外侧.前、后、远3支皮支,分别于股骨外上髁近侧(4.0±0.5)、(5.0±0.5)和(1.5±0.3)cm处进入股下端外侧皮肤,远侧皮支及下肢骨膜支发出交通支与膝关节血管吻合,并有分支分布至髂胫束.[HTH〗结论①膝上外侧动脉可构成皮瓣或骨膜、髂胫束组成的复合组织瓣;②带血管转位可修复膝部软组织缺损;③游离移植修复手、前臂远端或踝足部伴骨、肌腱、皮肤复合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