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为制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作为观察组,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另选取40例良性乳腺病变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分析两组患者的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52.24%vs 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EGF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61.54%vs 3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EGFR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Ⅰ级和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恶性程度、病理分级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TAD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ATAD2、PR、ER、CK5/6、EGFR、c-MYC表达情况采用En-Vision免疫检测法进行检测,并检查其中100例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中的ATAD2的表达。比较癌变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ATAD2等表达的差异性。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ATAD2在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4%、25.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8,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ATAD2的表达与癌变组织学分级、基因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相关性(χ2=6.779、11.326、6.105,均P0.05)。结论通过检查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ATAD2表达情况,可评价患者的癌症病情,确定病变组织范围,可评估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生物学行为,有利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早期诊断和定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及其与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中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分期、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等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取1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γ-synuclein、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29/60)、55.0%(33/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synuclein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γ-synuclein、C-erbB-2的阳性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406,P<0.05)。结论:γ-synuclein、C-erb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二者共同检测可能可预测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各临床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105例单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组织中Ki-67、ER、PR、HER-2及P53的表达情况;了解Ki-67的表达与年龄、区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及与ER、PR、HER-2及P53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在10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组织中,Ki-67高表达比率为62.8%(66/105);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O.05);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P(0.05),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学分级和HER-2的表达成正相关(P(O.01);与ER、PR的表达及分化程度成负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P53的表达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Ki-67的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ER、PR、HER-2及P53的表达能更深入地了解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及预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贺斌  谭隆旺  孙寒  连英  郑霞  汤钰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6):4130-4131
目的 回顾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征象,探讨钙化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有钙化X线表现的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进行读片分析.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定形或模糊的钙化、粗糙不均质钙化、细小的多形性钙化、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分别占12.96%、7.41%、53.70%、24.07%.钙化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N/S)>20个/cm2占77.78%.结论 钙化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常见征象,甚至是唯一征象,仔细分析钙化形态、大小、密度及其密集度可为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方法对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根据肿块的边界、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弹性成像等因素,综合分析诊断依据及其误诊原因。结果明确诊断48例(77.4%),待定11例(17.7%),误诊3例(4.9%)。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超声检查可以显著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免疫表型分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5、CK8及P63在1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分析乳腺癌免疫表型分化规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K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较弱,CK8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较强;109例(80.1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呈现CK5-/CK8+腺腔表型,9例(6.62%)呈现CK5+/CK8-干细胞表型,15例(11.03%)呈现CK5+/CK8+混合表型,3例(2.21%)呈现CK5-/CK8-表型,且这种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相关;P6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有11例(8.81%)呈现少量的肿瘤细胞阳性,并且主要表达于低分化的乳腺癌中。结论:CK5+/CK8+、CK5+/CK8-或P63+表型乳腺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免疫表型可作为评价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ERB和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中ERB和P27的表达情况,并根据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ERB和P27表达与肿瘤直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患者年龄无关,ERB和P27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RB、P27及两者之间关系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对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44例乳腺纤维腺瘤高频彩超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经病理证实,35例与病理结果相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7.5%,48例乳腺纤维腺瘤,与病理结果相符合的有43例,诊断符合率为89.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乳腺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癌组织c-Met蛋白的表达及病理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13年5月本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78例的临床病理标本,采用免组化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Met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c-Met蛋白在不同肿瘤大小及病理分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et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Ⅲ-Ⅳ期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及TNM Ⅰ-Ⅱ期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随着淋巴转移及TNM分期的增高c-Met蛋白表达增加,提示其可能与肿瘤的进展及侵袭和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7例与纤维腺瘤23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浸润性导管癌中形态不规则的21例,边界不清的20例.内见点状强回声19例,蟹足样改变的2例,其内及周边见血流信号1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4例。23例纤维腺瘤中形态规则的21例.边界尚清的23例,内见点状强回声1例,无蟹足样改变,其内及周边见血流信号1例,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纤维腺瘤可以通过二雏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加以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确诊的14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超声诊断规律.结果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回声不均匀,部分伴有微小钙化,血流信号较丰富.结论 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导管癌的生物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6例浸润性小叶癌及96例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分析生物学因素及TNM特点。结果浸润性小叶癌性激素受体高表达(P<0.01),c-erbB-2低表达(P<0.005),两种类型乳腺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浸润性小叶癌可有效地选择内分泌治疗,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也随之呈逐年上升趋势,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并及时予以规范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及预后均具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超声诊断的临床实践,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超声诊断特点及优势,为日后该病症患者临床诊治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宋焕英  张文静 《现代保健》2010,(14):160-162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高频钼靶X线特征,提高术前X线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 3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显示结节或肿块影30例,占83.33%,X线测量肿块大小比临床扪及小有27例,占显示肿块的病例90%;显示毛刺状改变20例,占55.56%;有微小钙化15例,占41.67%.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X线上有特征性表现,乳腺高频钼靶X线检查在此病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黄弘伟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0):2442-2443,244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局部浸润特征及病理学特点。方法本研究通过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局部浸润距离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均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其中腋淋巴结转移15例,占35.71%;无转移27例,占64.29%;肿瘤大小:≤2cm15例,占35.71%,2~3cm18例,占42.86%,3~4cm5例,占11.90%,﹥4cm4例,占9.52%;Her-2/neu阳性12例,占28.57%,阴性30例,占71.43%;组织学分级:Ⅰ级9例,占21.43%,Ⅱ级19例,占45.24%,Ⅲ级14例,占33.33%。对局部浸润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及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与局部浸润距离明显相关(r=0.69,P﹤0.05),腋淋巴结转移与局部浸润距离明显相关(r=0.58,P﹤0.05),Her-2表达与局部浸润距离无相关型(r=0.10,P﹥0.05),组织学分级与局部浸润距离无相关型(r=0.19,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肿瘤大小、腋淋巴结转移与其局部浸润距离呈现明显相关性,可以作为保乳手术范围大小的判断依据;而Her-2表达、组织学分级与肿瘤浸润距离无相关性,而且取材简单,可作为浸润性导管癌保乳手术范围大小的主要依据,不能作为保乳手术范围大小判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征象,研究各类征象的X线诊断价值,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乳腺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浸润性导管癌,回顾性研究术前乳腺钼靶X线征象。结果: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肿块41例,伴有毛刺32例,恶性钙化灶29例,局部结构扭曲11例,局部血运增加13例,局部皮肤增厚12例,乳头凹陷5例,腋下淋巴结肿大13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确超声诊断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三类:29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患者为囊实型:26例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患者为圆形,8例患者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49例患者有低回声,1例患者有等回声;钙化表现:39例患者有钙化表征出现,11例患者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钼靶X射线摄影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射线图像的特点。结果 钼靶摄影显示①结节或肿块,28例,②局限致密浸润、结构不良4例,③钙化6例,④毛刺8例,术前诊断准确率87.5%。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射线表现具有特征性,是首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0例癌前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病13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前病变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72%和80%(P0.05)。hMSH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低于癌前病变组,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中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C-erbB-2、ER、PR表达无关(P0.05)。结论错配修复蛋白hMSH2表达缺陷是乳腺癌多步骤发展过程的早期事件,在进展阶段与乳腺癌的低分化和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