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妇幼保健》2017,(2)
目的探讨C-my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CSCC蜡块10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C-myc表达检测,并与随机选取的正常宫颈组织存档蜡块20例作对照。结果 C-myc在CSCC、CIN和宫颈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2.75%、4.88%和0(P0.05);C-myc在CSCC中的表达水平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分布无关(P0.05)。结论 C-myc参与CSCC的发生发展,能够指导临床早期诊断以及评估CSCC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Spindlin1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pindlin1的表达与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其在SCC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5例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Spindlin1的表达。结果Spindlin1表达于细胞核,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表达为13.3%,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I级表达为46.7%,CINⅡ~Ⅲ级表达为56.7%、SCC表达为75.6%,阳性表达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逐步上升,其表达强度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强(P0.05)。Spindlin1的表达与SC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无关联(P0.05)。结论 Spindlin1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表达升高,在SCC中高表达,可能与SCC的发生有关,但与SCC的转移、复发无关。 相似文献
3.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宫颈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活检病例中已诊断为宫颈鳞癌,且资料完整的60例标本(2006-2008年),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以及正常宫颈黏膜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和α-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和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且二者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γ-catenin在宫颈鳞癌中异常表达在细胞浆和细胞核.结论 E-cadherin、α-catenin和γ-catenin在宫颈鳞癌的发生以及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cadherin、α-catenin可能协同抑制肿瘤的转移和侵袭,而γ-catenin的异常表达可能成为宫颈鳞癌临床诊断和判断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印迹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Orai1蛋白及其mRNA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息肉组织、不同分级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Orai1蛋白及其mRNA在宫颈息肉(蛋白表达量为0.4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2.64)、正常宫颈组织(蛋白表达量为0.23μg/ml; mRNA相对表达量为1.90)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减少,并且其表达量随着该肿瘤的分级升高而下降(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14μg/ml、0.08μg/ml及0.02μg/ml;高、中及低分化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2、0.58及0.18)。结论 Orai1的表达变化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性相关,该分子有望成为这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转录因子Twist及Snail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选择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宫颈组织活检及手术切除中,确诊为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170例存档石蜡块标本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宫颈炎标本为20例,纳入慢性宫颈炎标本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标本各为32例,27例,35例及56例,分别纳入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及宫颈鳞癌组。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70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标本中Twist,Snail,E-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E-cadherin的表达逐渐减弱,而Vimentin,Twist及Snail的表达逐渐增强,其中E-cadherin,Vimentin在宫颈鳞癌组及CINⅢ组中的表达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组中,Twist及Snail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Twist及Snail的表达分别与E-cadherin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wist与Vimentin则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下调,而Twist,Snail及Vimentin表达上调,这可能是宫颈鳞癌发生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Twist及Snail可能通过协同介导EMT的发生,促进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宫颈鳞癌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幼保健》2019,(2)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CIN)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该院病理科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64例、HGCIN石蜡标本40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宫颈手术获取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HGCIN及对照组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关系。结果 MUC1、MUC4、MUC2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94%(55/64)、90. 63%(58/64)、82. 81%(53/64),在HGCIN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 00%(24/40)、65. 00%(26/40)、62. 50%(25/40),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 50%(15/40)、20. 00%(8/40)、40. 00%(16/4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HGCIN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4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2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类型的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HGCIN中的表达存在差异,MUC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检测MUC水平利于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鉴别、诊断以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3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ACP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显示,子宫颈癌组织中ACP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子宫颈癌组织中ACP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CP定位于细胞浆,同时也提示子宫颈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ACP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ACP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以作为子宫颈癌的一项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检查为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和检验处理方法。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对我院妇科就诊的154例细胞学检查为ASCUS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结果 154例ASCUS炎症70例(45.6%),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率为53.8%,其中高级别CIN(CINII-III)17例(10.9%),癌的发生率为0.6%。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ASCUS时,可能是发现高度CIN的第一个信号。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Human papillomavirus L1 capsid rotein,HPVL1)与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eratinocyte gowth factor,KGF)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30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患者(其中尖锐湿疣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60例、CINⅡ-Ⅲ级95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的HPVL1与KGF.结果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L1的阳性率为43.91%,在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无表达;在各种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率差异显著(x2 =50.835,P<0.05).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KGF的阳性率为44.35%,在各种鳞状上皮病变中的阳性率差异显著(x2=36.529,P<0.05).结论 HPVL1、KGF与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TAp6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TAp63蛋白的表达,分析TAp63表达情况与子宫颈癌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TAp63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在高分化和中分化子宫颈癌中表达显著高于其在低分化子宫颈癌中的表达(P0.05)。随着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TAp63表达有明显下调(P0.05)。结论:TAp63表达降低能够增强肿瘤的恶性行为,与子宫颈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评价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新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血清VEGF-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含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VEGF-C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CIN及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炎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血清VEGF-C含量逐渐增高,其中CIN组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高于炎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IN组和宫颈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癌患者中临床分期在Ⅰ-Ⅱ期与Ⅲ-Ⅳ期、肿瘤直径>4 cm与≤4 cm以及淋巴结是否有转移的患者血清中VEGF-C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N及宫颈鳞癌血清中VEGF-C的含量明显增高,宫颈癌血清中VEGF-C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浸润肌层深度无关。血清VEGF-C含量测定有助于CIN及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S、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结果:与慢性宫颈炎相比,CIN及宫颈癌中TS的表达率明显增高(P值分别为0.006、0.004);而CIN与宫颈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0);CIN各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在宫颈癌中,TS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分别为0.033、0.015),与细胞分化程度及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值分别为0.343、0.350)。PCNA在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P值分别为0.029、0.000),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也明显高于CIN(P值为0.000)。在CIN和宫颈癌中,TS和PCNA的表达存在关联性(Pearson列联系数=0.319 6,χ2=8.371,P<0.005)。结论:TS作为一种促细胞增殖的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对预测宫颈癌的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ER-2基因在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脱落细胞HER-2基因,其中宫颈腺癌(SCC)患者18例,上皮细胞内瘤变(CN)患者72例,正常细胞学妇女18例。结果:HER-2基因在正常对照、CNⅠ、CNⅡ/Ⅲ以及SCC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10.2%、30.4%和50.0%。CNⅡ/Ⅲ、SCC患者与正常对照,HER-2基因阳性表达均有显著差别(P<0.05);SCC组与CNⅠ和CNⅡ/Ⅲ组比较,HER-2基因阳性表达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基因高表达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FISH检测HER-2基因可以作为早期子宫颈癌筛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claudin-6 mRNA在不同病变胃黏膜的表达,探究claudin-6基因与胃癌的发生及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45例胃癌、4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和10例正常胃黏膜中claudin-6 mRNA的表达.结果 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claudin-6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100%、67.5%、57.8%,x2检验3组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x2=6.573,P<0.05);经x2检验和四格表校正卡方检验claudin-6 mRNA的表达在不同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组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性别和脉管侵犯组内阳性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claudin-6 mRNA呈低表达,且低表达的claudin-6 mRNA与胃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和MMP-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5例宫颈CINⅠ~Ⅱ、18例宫颈CINⅢ和33例宫颈浸润性鳞癌患者分别进行Survivin和MMP-2检查,比较各组患者的阳性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级别的相关性。结果:Survivin和MMP-2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级别呈正相关,不同宫颈病变级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临床宫颈病变患者活检后应行Survivin和MMP-2检查,可提示其预后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Snail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 Blot、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Snail2蛋白及mRNA在20例子宫内膜癌及40例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各20例)中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Snail2表达较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均增高(P<0.05).结论Snail2 mRNA和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增高,推测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120和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间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浸润性导管癌32例,浸润性小叶癌16例及混合性癌12例。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120连环蛋白、E-钙黏蛋白和P63抑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P120连环蛋白在32例浸润性导管癌中胞膜阳性率为100.0%;在16例浸润性小叶癌中胞浆阳性率为100.0%。E-钙黏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中胞膜阳性率为84.3%(27/32),而在小叶癌中无阳性表达(P<0.01)。P63在浸润性导管癌中有1例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在小叶癌中3例阳性其余为阴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20和E-钙黏蛋白联合应用将12例混合性癌分为浸润性导管癌8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结论:P120和E-钙黏蛋白联合应用可区分浸润性导管癌和小叶癌,而P63则不能用于二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IL-8mRNA和TSP-1mRNA检测及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乳腺癌和小叶增生组织中IL-8mRNA和TSP-1mRNA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58例乳腺癌和15例小叶增生病例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后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IL-8mRNA、TSP-1mRNA染色方法为原位杂交法.结果乳腺癌IL-8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小叶增生(56.9% vs 13.3%,P<0.01),但TSP-1mRNA则相反(48.3% vs 86.7%,P<0.01),且IL-8mRNA阳性和TSP-1mRNA阴性表达小叶增生均为相同病例;组织学分级I级和淋巴结未转移病例IL-8mRNA和TSP-1mRNA表达可能是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标记物.结论联合两者检测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可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16INK4A和cyclin E在宫颈脱落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选取171例细胞学与病理学诊断相吻合的宫颈脱落细胞涂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涂片中p16INK4A和cyclin E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SCC)5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5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48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32例。结果:在56例SCC、35例HSIL、48例LSIL、32例ASC中p16INK4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0%、91.43%、68.75%、21.88%;cyclin E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0%、82.86%、83.33%、28.13%。而p16INK4A、cyclin E联合检测时,则阳性表达率均有提高。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85%,特异性>70%。结论:p16INK4A和cyclin E共同参与了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发展,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和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cyclin E可能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早期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检测子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铜、锌的变化 ,并与正常人血清铜、锌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三电极直流等离子原子发射光电直读光谱仪法检测。结果 :子宫颈鳞癌患者血清铜 (SCu)、铜锌比值(Cu/Zn)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 ,Ⅲ期患者又显著高于Ⅱ期患者 (P <0 0 0 1) ,放疗后癌灶完全消退者 (CD)SCu、Cu/Zn明显下降 (P <0 0 1) ,部分消退者 (PD)二值仍处于高水平。结论 :SCu和Cu/Zn可以检测放疗效果 ,评估预后 ,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