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OTR、ER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及病灶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OTR、ER的表达,以子宫正常肌层组织和在位内膜为对照。结果:在子宫腺肌病灶组织中OTR、ER的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组及对照组(P<0.05);在子宫腺肌病组的在位内膜和病灶组织中,痛经组OTR、ER的表达高于无痛经组及对照组(P<0.05);在不同痛经程度分组中OTR、ER的表达依次降低。在子宫腺肌病的在位内膜和病灶组织中,OTR、ER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子宫腺肌病组织中OTR、ER的表达随痛经程度增强而增加,在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与发展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细胞因子(ENA-78)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和18例子宫肌瘤在位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分别测定ENA-78的表达。结果:①ENA-78阳性染色定位于腺体细胞胞浆内;②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ENA-78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③不同月经周期中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组织中ENA-78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A-78在子宫腺肌病的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增强,提示ENA-78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健  金仙玉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32-2136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以Survivin、Ki-67为核心的细胞凋亡、增殖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意义。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中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平滑肌组织及对照组18例正常子宫内膜、平滑肌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Ki-67的表达。结果:①腺上皮细胞:Survivin蛋白表达为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子宫内膜(P=0.017,0.000,0.001,P<0.05);Ki-67表达为异位内膜显著高于在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P=0.006,0.033,P<0.05),而在位内膜与正常内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2,P>0.05)。②间质与平滑肌:Survivin蛋白及Ki-67在3组内膜间质细胞中及病例-对照组平滑肌细胞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urvivin蛋白与Ki-67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腺上皮细胞表达呈正相关性(r=0.367,P=0.046,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Ki-67在AM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及两者的协同作用可能参与了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失衡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钙黏蛋白(T-cad)、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与子宫腺肌病(AM)及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2010~2013年162例AM及EM住院手术患者的石蜡块,分为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组(合并组)各54例,另选择同期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54例,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正常子宫内膜Tcad与VE-cad表达,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和合并组在位内膜T-cad的表达率分别为11.11%(6/54)、3.70%(2/54)和11.11%(6/54),与对照组37.04%(20/5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腺肌病组、异位囊肿组、合并组腺肌病异位内膜、合并组卵巢异位内膜VE-cad的表达率分别为70.38%(38/54)、64.48%(35/54)、42.26%(23/54)和33.33%(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异位囊肿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70.59%(12/17)高于Ⅲ~Ⅳ期的2.70%(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组Ⅰ~Ⅱ期T-cad的表达率28.57%(4/14)高于Ⅲ~Ⅳ期的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T-cad与VE-cad在各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T-cad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低于正常内膜,而VE-cad在AM及EM内膜上表达较正常内膜升高,证明两者可能与AM及EM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A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的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的表达,探讨HLA-E在A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因AM行子宫切除的标本62份作为病例组,同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的标本20份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中HLA-E的表达情况,比较检测的结果。结果:HLA-E在对照组内膜组织中低表达,在病例组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中表达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在位内膜组织与异位病灶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化分组,比较病例组增殖期组与分泌期组HLA-E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病例组浅层组与深层组HLA-E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高表达的HLA-E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②HLA-E分子表达的强度与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及病灶浸润肌层的深度无关;③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中雌激素受体alpha(ERα)、雌激素受体beta(ER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表达及其对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40例、异位内膜40例、同期行子宫肌瘤手术的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ERα、ERβ和MMP-1的表达。结果:MMP-1和ERα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腺体和间质中的表达分别呈高表达和低表达状态,与子宫腺肌病的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异位内膜中ERβ的表达明显高于ERα;MMP-1和ERβ的表达存在相关性;ERα、ERβ和MMP-1在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MP-1和ERβ可能共同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在异位内膜中ERβ/ERα比例的变化可能提示局部激素受体微环境的改变在子宫腺肌病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因子宫腺肌病于本院就诊并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分为在位内膜组织组及异位内膜组织组;宫颈原位癌患者8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内膜组织中LEF1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蛋白表达;Pearson法分析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LEF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异位内膜组最高、在位内膜组居中、对照组最低(P0.05)。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75、0.658,P0.05),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阳性表达与LEF1、β-catenin阴性表达者子宫大小/腺肌病灶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LEF1、β-cateni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COX-2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子宫腺肌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COX-2和VEGF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34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腺肌病标本为研究组,30例非子宫腺肌病子宫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对照组内膜和子宫平滑肌层中COX-2和VEGF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COX-2mRNA和VEGFmRNA的表达。结果:COX-2和VEGF在研究组原位内膜和腺肌病病灶中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内膜,研究组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高于原位内膜(P<0.01)。增殖期和分泌期二者在腺肌病病灶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泌期二者在研究组和对照组中内膜的表达均高于增殖期(P<0.05)。COX-2和VEGF蛋白表达存在线性相关(r=0.787,0.562,P<0.01)。RT-PCR检测表明,COX-2mRNA在研究组腺肌病病灶存在高表达,对照组肌层和内膜不存在COX-2mRNA表达。比较对照组正常肌层,腺肌病病灶中VEGF165和VEGF121呈现高表达(P<0.01)。结论: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同源框基因10(HOXA10)及整合素β3(Intβ3)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在位内膜、子宫内膜-肌层交界面以及异位病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子宫腺肌病不孕原因。方法:以2014年2~8月在本院住院因子宫腺肌病行子宫全切术者31例为观察组,其中增殖期内膜15例,分泌期内膜16例;因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级)或宫颈肌瘤行子宫全切术者33例为对照组,其中增殖期内膜15例,分泌期内膜18例。通过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测定并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内膜、内膜-肌层交界面以及异位病灶中HOXA10与Intβ3的表达情况,并用双盲法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无论在增殖期还是分泌期,观察组结合带HOXA10和Intβ3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2增殖期HOXA10观察组异位内膜表达弱于对照组正常内膜,而与在位内膜未发现有差异(P〉0.05);Intβ3表达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正常内膜、观察组异位内膜、观察组在位内膜(P〈0.05)。3观察组在位内膜和对照组正常内膜增殖期HOXA10及Intβ3的表达均低于各自分泌期(P〈0.05)。4观察组在位内膜增殖期和分泌期HOXA10及Intβ3的表达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正常内膜(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结合带Intβ3及HOXA10的表达下降,异位病灶处Intβ3表达增强,分泌期该两种因子均低表达,可能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蛋白水平检测TGF-β1在腺肌病病灶及内膜组织的表达,了解其与痛经强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在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病在位内膜和肌瘤组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腺肌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组织TGF-β1表达无月经周期性变化,且腺肌病组异位内膜TGF-β1表达强于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组织,同时与痛经强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腺肌病病灶TGF-β1呈高表达,与患者痛经程度呈正相关,但不随月经周期变化,提示腺肌病病灶局部TGF-β1合成增多与痛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XCL12在子宫腺肌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行全、次全子宫切除术或病灶切除术,经病理学确诊的36例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前、术中的取材标本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取材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在位内膜组(n=36)、异位病灶组(n=36)和病灶周围组织组(n=36).选择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33例子宫肌瘤患者术中取材标本为对照,按照取材部位不同,将其分别纳入对照内膜组(n=33)和对照肌层组(n=33)(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南军区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子宫腺肌病患者和子宫肌瘤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CXCL12蛋白表达和CXCL12 mRNA的含量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异位病灶组CXCL1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内膜组,前者分别与后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CXCL12蛋白表达与对照内膜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位内膜组、病灶周围组织组和异位病灶组CXCL12 mRNA含量均高于对照内膜组,前三者分别与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病灶组CXCL12 mRNA含量分别与在位内膜组和病灶周围组织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位内膜组CXCL12蛋白表达与异位病灶组具有相关关系(r=0.780,P=0.000);在位内膜组CXCL12 mRNA含量与病灶周围组织组、异位病灶组均呈正相关关系(r=0.499和0.461;P=0.002和0.005);病灶周围组织组CXCL12 mRNA含量与异位病灶组呈正相关关系(r=0.679,P=0.000).结论 CXCL12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其可能通过诱导内膜细胞异位发挥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症中在位和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症在位子宫内膜和肌间异位内膜Ki67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Ki67和VEGF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子宫肌层异位内膜Ki67阳性表达率为53.3%,VEGF阳性表达率为96.7%。异位内膜的腺上皮Ki67和VEGF表达高于在位内膜的腺上皮(P0.05)。腺上皮表达高于间质(P0.05)。月经周期中VEG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腺体VEGF和Ki67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腺肌症是一种细胞增殖性疾病。子宫腺肌症异位和在位子宫内膜组织中均有Ki67和VEGF的阳性表达,与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症状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40例异位内膜、25例在位内膜作为实验组,另选20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采用S-P法检测IGF-Ⅰ、IGF-Ⅱ表达及分布。结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在位及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均有IGF-Ⅰ表达,IGF-Ⅰ在异位、在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表达强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IGF-Ⅰ在异位、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的表达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无统计学差异(P﹥0.05)。IGF-Ⅱ在异位、在位及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均成弱表达或不表达(P﹥0.05)无统计学差异。IGF-Ⅰ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异位、在位及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及间质的表达均强于IGF-Ⅱ(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F-Ⅰ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IGF-Ⅱ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起到一定作用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SLIT2和瞬时受体感受器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为子宫腺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以3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在位及同源异位内膜作为实验组样本,20位非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样本,免疫组化分析SLIT2和TRPV1的表达。结果:①SLIT2在异位内膜的阳性表达率大于正常及在位内膜(P0.01);②TRPV1在异位内膜的表达高于正常及在位内膜,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SLIT2及TPPV1与痛经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27,P0.01;r=0.583,P0.01);④SLIT2与TRPV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6,P=0.026)。结论:SLIT2和TRPV1在异位子宫内膜表达明显增强,SLIT2和TRPV1表达强度与子宫腺肌病痛经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IGF-Ⅱ)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IGF-Ⅰ、IGF-Ⅱ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中IGF-Ⅰ表达水平高于在位子宫内膜(P<0.05)及正常子宫内膜(P<0.01);在位内膜中IGF-Ⅰ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上未见IGF-Ⅱ表达,但正常子宫内膜IGF-Ⅱ表达高于在位内膜(P<0.05)。结论:IGF-Ⅰ、IGF一Ⅱ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异位内膜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及发病机制。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手术病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腺肌病和卵巢异位囊肿各60例的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凋亡调控基因蛋白Bcl-2、bax及细胞增殖标记物ki-67蛋白表达。结果:Bcl-2蛋白、bax蛋白及ki-67蛋白在两病的在位内膜及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均呈现周期性改变,而Bcl-2蛋白及ki-67蛋白在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中呈持续性增强,较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细胞凋亡和增殖受卵巢性激素周期性调节,卵巢异位囊肿异位内膜则相反,两者细胞凋亡和增殖特性截然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7.
柯妍  沙青  严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603-4605
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和子宫内膜细胞增殖能力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患者(包括36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22例子宫腺肌症)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15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中ki-67的表达情况,以增殖指数为统计指标。结果:卵巢EMS和子宫腺肌症的在位和异位内膜ki-67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子宫内膜和EMS组在位内膜的腺体和间质的ki-67表达在增生期均显著高于分泌期,EMS异位内膜增殖指数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异位内膜ki-67增殖指数在增殖期低于在位内膜,但在分泌期则显著高于在位内膜(P<0.01);EMS异位内膜腺体Ⅰ~Ⅱ期时的ki-67表达高于Ⅲ、Ⅳ期(P<0.05),但在位内膜的ki-67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增殖指数反映了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活性,EMS异位内膜细胞持续增殖活跃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声学造影检测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在位内膜间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后行双氧水宫腔造影,结合手术中探查及病理检查,比较宫腔造影病变性质与手术中子宫腺肌病病灶范围。结果:①子宫腺肌病弥漫型造影阳性率较局限型高(P<0.01);②在位内膜与异位组织相连者造影阳性率较不连者高(P<0.01);③痛经腺肌病患者造影阳性率较无痛经患者高(P<0.01)。结论:可以用宫腔造影的方法了解子宫腺肌病病变范围及与子宫在位内膜的关系,为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结果TGF-β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别是(65.79±0.13)辉度、(63.22±0.65)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分别为(53.98±0.64)辉度、(52.76±0.86)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和30例正常子宫内膜中TGF-β1与MMP-2的表达.结果 TGF-β1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分别是(65.79±0.13)辉度、(63.22±0.65)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及正常子宫内膜中表达分别为(53.98±0.64)辉度、(52.76±0.86)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与MMP-2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可能促进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内异位种植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