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984~2004年百色市狂犬病流行规律。方法收集百色市1984~2004年狂犬病疫情报表及防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84~2004年百色市狂犬病年均发病率为0.50/10万,其中1984~1989年年平均发病率高达0.75/10万,其次是2000~2004年,平均为0.63/10万。1990~1999年年平均发病率最低为0.28/10万。狂犬病疫情波及12年县(区),94%的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结论养犬数量增多而管理措施滞后,暴露后预防处理不当是近年狂犬病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桃源县1950-2006年狂犬病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桃源县1950-2006年疫情资料及流行病学调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桃源县1950-2006年全县共报告狂犬病322例,死亡322例。年均发病率为0.67/10万;病死率为100%,年发病率波动在0~5.17/10万,其间有2次流行高峰。发病地区以边远山区最高(χ2=27.18,P<0.005);发病季节以春秋季较高;0~15岁年龄最多,占发病总数的40.60%;职业以农民、学生为主。结论桃源县狂犬病疫情近年又有回升,犬密度增加以及被犬咬伤后未及时正确处理伤口和未规范接种狂犬病疫苗是近年桃源县发病率回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1955-2004年狂犬病流行特征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浙江省1955—2004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近年来疫情回升的因素和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55—2004年浙江省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浙江省1955年首次报告狂犬病以来,至2004年全省共报告病例1003例。1955—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0.06/10万、0.004/10万和0.026/10万。1980年开始疫情明显上升,1980—198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145/10万。1990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数稳定下降,1990—1999年的年平均发病率为0.028/10万。但2000年后全省狂犬病疫情又开始快速回升,发病率由2000年的0.007/10万上升至2004年的0.161/10万,年平均发病率0.054/10万,疫区也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在台州、宁波、温州、杭州等地区。浙江省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犬,但在杭州和湖州地区野生獾作为传染源的比例在逐渐上升。118例狂犬病病例的个案调查资料显示,在暴露后接受犬伤门诊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者仅占16.10%。结论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和流动增加,群众狂犬病预防知识缺乏,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有关部门间缺乏有效协作等是近年来狂犬病疫情回升的重要因素。应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关部门问密切配合,采取加强犬只管理、提高犬的免疫覆盖率、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规范犬伤门诊治疗、提高疫苗质量和接种率、开展狂犬病监测等防制措施,尽快控制不断回升的狂犬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安庆市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近年来狂犬病发病上升的因素和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53-2006年安庆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53-2006年安庆市共报告狂犬病369例,呈现3次流行。1953-1956年低流行期,年平均发病率0.061/10万;1981-1990年出现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0.56/10万;2003-2006年再次出现流行,年平均发病率0.13/10万,且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除迎江区外,各县(市)、区均有狂犬病报告。季节发病高峰在6~10月份,占60.47%。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8.06%。暴露后67.74%未进行伤口处理,仅有16.13%进行了疫苗接种。结论安庆市狂犬病态势与全国一致。养犬数量增多,对犬的管理不到位,群众对狂犬病危害认识不足,暴露后未及时有效地进行预防处置是近年来狂犬病发病回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广西百色市1981年~2004年狂犬病发病情况,探讨发病升高的原因,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百色市历年狂犬病疫情数据、1995年~2004年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结果百色市1981年~2004年共发生狂犬病392例,死亡392例,年均发病率为0.47/10万,病死率100.00%。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但以夏秋季节较多,发病以农民最多,其次为中小学生。1995年~2004年狂犬病个案176例流行特征为: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年龄以青中年为高发。犬是主要的传染源,大部分患者(86.9%)的伤口未做任何处理,有90.3%的患者未注射狂犬疫苗,仅有0.57%的患者在被咬伤后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结论犬密度较大,犬未经免疫,犬伤者不按要求进行及时彻底的伤口处理,不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和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注射疫苗后在保护抗体产生前病人已发病,是近几年来百色市狂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河源市1989~2004年狂犬病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河源市1989~2004年狂犬病的流行情况和目前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狂犬病的防制对策。方法收集1989~2004年的河源市狂犬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9~2004年河源市狂犬病总发病数为118例。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下降到最低水平,1992~1998年间年报告发病数均在5例以下,但1998年以后发病数又开始上升,2004年全市报告发病数为28例。全市五县一区均有病例分布,其中以紫金县、东源县、龙川县居多,占全市总病例数的71%。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以7~10月份居多。结论近年来河源市的养犬数增加,犬的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回升的原因,因此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的综合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1996-2006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湖南省1996-2006年2719例狂犬病病例情况,探讨湖南狂犬病急剧上升的原因,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6-2006年湖南省疫情资料及2004-2006年的狂犬病人的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2006年狂犬病发病率由1996年的0.03/10万上升到2006年的0.7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以湘南、湘中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养犬数增加、犬免疫接种率低、疫苗质量及管理把关不严、伤后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等是狂犬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结论湖南省狂犬病疫情严重,应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协作,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效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许昌市狂犬病流行趋势,为下一步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Excel 2013对许昌市1987~2013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数据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许昌市1987~2013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132例,死亡132例,年均发病率为0.12/10万,发病率从0.00/10万~0.76/10万,病死率为100%,呈高度散发。全年均有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男性发病数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38∶1;年龄分布以35~65岁年龄组(87例、占65.91%)居多。职业多为农民(103例、占78.03%),其次为学生(12例、占9.09%);伤人动物多为犬(131例、占97.87%),且均未接种狂犬疫苗;病例暴露后多自行处理或未处理,均未接种狂犬疫苗。病例主要集中在禹州市、鄢陵县、许昌县和襄城县。结论许昌市狂犬病疫情发病趋势基本与河南省一致,近年发病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9.
国家敏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653-2655
目的分析富源县2003—2009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今后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全部疫情资料及狂犬病个案调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富源县在2003—2009年共发生狂犬病23例,发病高峰在2006年(20例),发病率为2.87/10万;2003、2007、2009年分别发生狂犬病1例,2004、2005、2008年无狂犬病发生;发病率范围波动在0~2.87/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少年儿童和青壮年病例较多,农民发病最多;夏秋季节病例较多。病例中95.65%为犬伤,4.35%为猫咬伤。86.96%的病例伤后未进行处理或规范处理,78.26%未进行预防接种。结论养犬数量大而免疫率低、暴露后未进行伤口的规范处理、狂犬病免疫制剂使用率低是富源县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茂名市2000~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分析茂名市近几年狂犬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茂名市2000~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茂名市2000~2003年共发生狂犬病106例,死亡106例,病死率100%,年均发病率为0.40/10万。其中2000年发病率为0.02/10万,2003年发病率为0.85/10万,狂犬病疫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春夏两季,山区农村14岁以下的儿童为高发人群。结论 做好犬只管理,建立犬只的有效免疫屏障是切断狂犬病传播源头的关键措施;被犬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狂犬病发作的重要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能力,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