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我国双向转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上转容易而下转难,要让更多的患者有社区首诊也很难。要解决这一难题不能只是依赖行政干预,而是要更多地依靠体制和机制创新,"112"双向转诊模式正是根据多年的医改理论研究和实践体会,从体制和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和着力点而提出的双转诊新模式。"112"双向转诊模式为:建立由现有公立医院与众多公立基层卫生机构成为"一家人"的双向转诊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双向转诊奖励和问责机制;建立公立与非公立两种城乡医院集团的公平双向转诊竞争机制。也许只有正确、规范地运用"112"双向转诊模式,才能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城乡居民的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市双向转诊的3种典型模式,通过现场调研,分析不同的双向转诊信息化实现模式在实施过程中的现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双向转诊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工作,为提高双向转诊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从而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双向转诊"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6年开始,我院建立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通过“双向转诊”实现病人合理分流,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方便居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大医院”,减少了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过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4.
双向转诊对于解决我国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医改更是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双向转诊。首先从双向转诊的涵义入手分析了双向转诊所存在的问题,包括社区卫生技术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不高、上级医院希望留住病人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转诊标准不确定和医保制度不健全等。然后通过分析国外的双向转诊模式,提出了针对解决双向转诊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建立社区首诊制;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合理调整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建立健全转诊制度,规范转诊流程;医保制度与双向转诊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三级医院与周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无缝链接”双向转诊模式的运行效果.方法:在“三甲”医院和周边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通过成立双向转诊职能部门、双向转诊顾问团、填写双向转诊联系单、定期召开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交流会等方式建立了“无缝连接”双向转诊模式,并对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院三方进行双向转诊模式运行效果满意度调查和评估分析.结果:接受该转诊模式的病人共204例,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为78.6%、社区医生满意度为85.4%、医院医生满意度为89.2%.患者满意主要体现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方便、省钱、有专人管理、治疗有连续性;社区医生的主要受益是有了技术后盾,医院医生的受益是可以提高重病收治率和床位周转率.结论:“无缝链接”双向转诊模式可促进双向转诊可持续性实施,可为全国双向转诊制度的推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双向转诊制度的概念、模式和重要性。结合我国国情,分析双向转诊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规范的双向转诊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从而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三项改革”提出的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要的总体目标,合理使用卫生资源,解决社区主要问题,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担负起社区居民健康守护神的职责,保护居民健康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院立足功能转换,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自2001年以来,就“双向”转诊作了有益的探索,寻求“双向”转诊有效的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将其中的一些问题与思考附列于后,以供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8.
对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对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我国迅速发展,卫生部门在尝试实行“双向转诊”中出现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有转出而很少有转入的现象。要实现“双向转诊”,特别是大医院中进入康复期的病人向社区转诊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迅速而良性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实现真正意义的“双向转诊”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双向转诊是社区居民享有高质量、连续和方便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阐述了博弈论视角下双向转诊的概念,分析了双向转诊存在的博弈关系,最后提出博弈视角下双向转诊的路径选择,包括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区域内医疗服务机构分布;政策引导,创造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发展空间;谋求共赢,探索构建高效的院际合作模式;环节管理,建立便捷的、可操作的双向转诊流程;激励约束,构建合理的双向转诊评价和绩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双向转诊制度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城市双向转诊制度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双向转诊制度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以新型二级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为基点,进一步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医疗卫生服务理论体系,建立新型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中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体制。方法:前期研究构建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卫生服务理论、文献综述方法。结果:经医院与社区互动模型获得“双向转诊”主要主体和病人流动路径,分析“双向转诊”影响因素,揭示“双向转诊”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结论: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机制是新型宏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二级互动的关键部分,研究可为医院与社区整体互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为病人的合理分流和医疗服务秩序的正常化提供了制度保障。目前双向转诊制度的落实情况如何?本刊记者对开封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进行了调查,所见所闻只能用“尴尬”一词来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双向转诊绩效评价为研究目标,分析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对于双向转诊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同时阐述国外双向转诊绩效评价的现状。找出构建我国双向转诊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包括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及指标的取舍;提出相应的建议:分步推进,强化政策配套,将转诊纳入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模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我国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同双向转诊模式的讨论,分析不同模式下双向转诊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城市的双向转诊工作持续性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某区双向转诊实施机构人员认知行为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成都市武侯区双向转诊实施机构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知、行为以及对双向转诊良好运行的意见建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了武侯区人民医院的31位医务人员以及区内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3位工作人员。用SPSS11.0分析数据。结果:医疗机构人员对双向转诊的认知不足,只有18.8%的很了解,有9.1%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上下转诊的条件,排在首位的分别是“病人病情严重,社区无条件诊治”、“病情处于康复期或恢复期”,同意人数占到90%以上。对于目前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有73.6%的人认为“没有统一的制度和标准”是问题之一,66%的人认为“医疗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愿意转诊”是问题之一。结论:目前该区双向转诊运行并不理想,卫生行政部门应尽快加强对双向转诊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医生业务水平和转诊意识;合理调整转诊医院之间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6.
国外双向转诊制度对我军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军分级救治的保障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模式有相似之处。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双向转诊制度中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军基层卫生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双向转诊制度是合理分流患者、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手段,自1997年提出后被各项卫生政策反复强调,但是却一直未得到有效落实。针对某市双向转诊政策落实过程中的梗阻,以糖尿病为例,结合当地医保管理数据,通过文献法、专家法对该市的双向转诊路径与转诊指征进行设计,为该市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双向转诊制度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探讨双向转诊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有助于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双向转诊”是合作医院之间通过彼此签订的双向转诊协议,根据需要基层医院将一些不能诊治的重症、疑难病症患者转送上级医院救治,而上级医院将治疗后进入康复期的患者转回基层医院继续完成后期治疗,使患者既能优先享受大医院的专家服务,又节省了术前检查费和后期的康复治疗费。“双向转诊”的运作使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合理化,使广大患者得到优质、合理的服务。但纯粹的“双向转诊”只是停留在问题表面,被动地解决看病难、  相似文献   

20.
双向转诊制度现状以及经验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双向转诊制度作为缓解群众就医矛盾的切入点,近年来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了双诊制的概念、重要性,比较国外双向转诊模式的差异性,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其有益经验,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措施.其对于完善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减轻大医院的门诊压力,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