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Chen BX  Ma FY  Luo W  Xie WL  Sun SH  Guo XM  Wang F  Zhao XZ  Chu X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02-1106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比较冠状动脉内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治疗后内膜增殖情况。方法对19例冠心病经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后5~93个月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造影后对21支血管23个支架进行OCT成像检查。DES术后6~10个月为药物支架A组;BMS术后5~10个月为金属裸支架B组;BMS术后23~93个月为金属裸支架C组。应用OCT成像技术比较3组支架之间内膜增殖情况。结果OCT成像结果显示3组之间有关支架后最大内膜增殖厚度、血管腔直径和截面积丢失及直径和截面积再狭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内膜最大增殖厚度明显小于B组(0·20mm±0·13mmvs0·81mm±0·46mm,P=0·019)和C组(0·91mm±0·27mm,P=0·007);A组血管腔直径丢失明显小于B组(0·27mm±0·17mmvs1·12mm±0·79mm,P=0·009)和C组(1·20mm±0·31mmP=0·013);A组直径再狭窄明显小于B组(8%±4%vs36%±24%,P=0·009)和C组(35%±6%,P=0·017);A组截面积丢失明显小于B组(1·14mm2±0·9mm2vs3·96mm2±2·62mm,P=0·009)和C组(4·66mm2±1·66mm2,P=0·006);A组截面积再狭窄明显小于B组(P=0·017)和C组(P=0·009)。置入的13个BMS支架,几乎所有支架支撑杆表面均有内膜覆盖,而置入DES后内膜增殖较少,部分支架支撑杆表面即使在支架术后29个月仍然没有内膜覆盖。结论OCT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支架支撑杆及表面内膜增殖情况,对评价药物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分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各种OCT表现,以期对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方法:对43例经FFA确诊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进行OCT检查,记录清晰、稳定的图像并对其分析.结果:43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中,玻璃膜疣10例10眼,渗出及水肿18例19眼,萎缩型AMD2例2眼,色素上皮下/神经上皮下CNV 13例14眼,浆液性和(或)出血性RPE脱离5例5眼,浆液性神经上皮层和(或)浆液性RPE脱离8例8眼.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疾病之一.本研究病例的OCT表现由其病变性质不同而表现多种多样,如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RPE脱离、神经上皮脱离、CNV及萎缩等等,在AMD诊断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监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联合定量血流分数(quantitative flow ratio,QFR)对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临界病变中的指导作用。方法 将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共48例患者,57处ISR临界病变通过OCT联合QFR指导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其在ISR临界病变中指导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对QFR≤0.80或QFR> 0.8但OCT为阳性结果的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对QFR> 0.8且OCT为阴性结果的患者予以优化药物治疗。结果 57处病变中29处目标血管QFR结果判断为阴性,OCT也判断阴性,继续药物保守治疗。16处目标血管QFR结果判断为阳性,OCT结果也判断阳性,分别接受了再次植入支架或药物球囊的处理。8处的目标血管QFR结果判断为阴性,而OCT结果判断阳性,分别予以药物球囊、单纯球囊扩张或支架处理。4处目标血管QFR结果判断为阳性,OCT结果为低危临界病变,均予以药物球囊的处理。随访1a的心血管主要终点事件。总...  相似文献   

6.
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OCT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将高度近视眼47例(47眼)和正常对照者42例(42眼)分为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中心和边界的神经上皮层厚度以及视网膜地形图各地区域平均厚度,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的中心凹中心和边界和神经上皮层变薄非常显著,旁中心凹鼻侧和下方区域以及周边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变薄非常显著;旁中心凹颞侧和上方区域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变薄显著;但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眼.OCT测量神经上皮层厚度时,应综合分析某一点厚度和该点所在区域平均厚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现代光学技术判断动物活体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和意义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实现肾脏"光学活检"的能力.方法 采用新型、高速、手持式的OCT系统,采集活体动物肾脏微结构的二维OCT图像及缺血再灌注前后肾脏微结构.采用MATLAB软件,利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分割算法、骨骼化等分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参数.结果 OCT能直观观测肾脏的超微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及血管等,OCT图像可揭示形态学相关信息.缺血前后及再灌注后相同采集点的图像区域肾小管展开数量和腔直径大小有显著变化.结论 OCT成像术能观测肾脏的超微结构,可反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检测移植肾活性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何量化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图像特点。方法:对46例(48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对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进行观察。结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后极部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形态,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36例38眼占总眼数的76.17%)、神经上皮层并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8眼占总眼数的16.67%)、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2例2眼占总眼数的4.17%)3种表现。结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常见的OCT表现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和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并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OCT检查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随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显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1年,聚合物可降解药物涂层支架(Firehawk)与永久性聚合物药物涂层支架(Xience系列)内新生内膜增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stent,DES)在冠脉病变介入治疗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从2009年1月1日-2011年11月1日期间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置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的患者中随机筛选500例,按随访时间将其分为术后1年随访组(130例)、术后3年随访组(139例)2组。采用电话随访或门诊检查,必要时复查冠脉造影观察在支架置入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靶血管复查造影情况。结果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总体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3.25%VS13.28%,P=0.04),其中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2.44%VS8.59%,P=0.03)有统计学意义,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f0.81%vs2.34%,P=0.64)和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0.00%阳2.34%,P=0.2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造影复查支架再狭窄率(4.88%瑚14.84%,P=0.008)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架置入术术后3年与术后1年相比有较高的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支架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11.
李泽斌  陈子林 《医学综述》2012,18(10):1575-1577
黄斑病变是病理性近视患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但由于其伴随的广泛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使临床观察较为困难。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获得清晰的活体视网膜黄斑部横切面解剖结构的伪彩色图像,并可准确观察视网膜黄斑部结构改变。OCT的应用使临床对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的观察变得更加可能,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治。现对OCT在病理性近视黄斑病变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在白内障术前检查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2009年1-6月和2011年1~3月在我院准备行白内障手术的两组共108例患者的黄斑疾病检出情况作出分析。结果2011年1~3月在我院准备行白内障手术的53例患者中除4只眼因白内障近成熟无信号无法行OCT检查外,其余49例均行黄斑OCT检查,其中22只眼检出不同程度的黄斑病变。结论OCT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对黄斑病变的检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characteristics of tuberculous serpiginous-like choroiditis (Tb-SLC) and serpiginous choroiditis (SC) and to perform OCT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these conditions.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 examined consecutively enrolled patients with active Tb-SLC or SC. Patients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ocular examinations and imaging (OCT, color fundus photography,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Findings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 between eyes with SC and Tb-SLC.

Results

Nine patients with active Tb-SLC (14 eyes) and 8 with active SC (12 eyes) were included. The following OCT findings were observed significantly more often in the Tb-SLC group than in the SC group: vitreal hyper-reflective spots [5 Tb-SLC eyes (36%), no SC eyes; P = 0.02], intraretinal edema [11 Tb-SLC eyes (79%), 3 SC eyes (25%); P = 0.01], sub-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drusenoid deposits [11 Tb-SLC eyes (79%), 2 SC eyes (17%); P < 0.01], and choroidal granulomas [8 Tb-SLC eyes (57%), 2 SC eyes (17%); P = 0.03]. A hyporeflective, wedge-shaped band was observed more often in the SC group [5 Tb-SLC eyes (36%), 9 SC eyes (75%); P = 0.045] than in the Tb-SLC group. The incidence of other OCT signs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groups and included outer nuclear layer hyper-reflection, outer retinal tabulation, and choriocapillaris point-like hyper-reflection.

Conclusion

Vitreal hyper-reflective spots, intraretinal fluid, sub-RPE drusenoid deposits, and choroidal granulomas on OCT images may indicate Tb-SLC. Additionally, a hyporeflective, wedge-shaped band may indicate SC. Therefore, OCT is likely helpful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b-SLC and SC.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节OCT在瞳孑L残膜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光照射与暗光下对12例(24只眼)瞳孔残膜患者进行前节OCT检查,总结其特点,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年龄、视力、残膜致密形态及致密程度制定治疗方案。结果:瞳孔残膜在OCT检查中表现为高信号,通过郑照射与暗光下OCT检查结果的对比,12例(24只眼)瞳孔残膜与晶状体表面均无粘连,8例(16只眼)采用手术切除,4例(8只眼)行激光治疗,治疗后大部分患者视力或视觉质量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前节OCT能清楚显示瞳孔残膜,根据光照射与暗光下OCT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残膜与晶状体表面有无粘连,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视网膜挫伤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改变,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视网膜挫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6例(126眼)视网膜挫伤的患者,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进行OCT给查,对不同程度受伤眼及正常眼的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的范围、高度及神经上皮的厚度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程度的受伤眼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的范围、高度和神经上皮的厚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挫伤OCT的测定结果与治疗后视力吃不开相关性。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能客观地反映视网膜挫伤后的视功能损害程度,是评价视网膜挫伤患者视功能的有效客观工具。  相似文献   

16.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近视、弱视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栎安 《医学综述》2013,19(18):3363-3365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一活体生物组织切面显微检测系统.该系统具有非接触性、无损害性、分辨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除被广泛应用于黄斑部裂孔、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脱离、黄斑水肿、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缺损及眼前后节的检查外,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OCT应用于正常视网膜、近视及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测量.检测结果证明,正常视网膜的视盘越大,神经纤维厚度越大;不同性别、眼别和年龄段的正常人对应的RNFL的OCT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高度近视眼黄斑RNFL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眼;高度近视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出现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水肿和RNFL轻度变薄与负压吸引时间的长短有关.不同类型的弱视,视网膜的厚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郭玉军 《医学综述》2012,18(9):1405-1407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是将光学技术与超灵敏探器合为一体,应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的断层成像诊断技术。它采用低相干的近红外光线从组织反射回来的不同光学特征进行组织分析成像,成像速度快,其分辨率接近组织学水平,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血管腔内成像技术。近年来研究显示,OCT较血管内超声可更清晰地显示内膜下的病变或斑块,有利于临床对易损斑块、血栓、钙化、夹层、支架及支架表面的内膜增生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判断,OCT还能通过钙化层对钙化后的组织清晰显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全光纤OCT系统对人离体牙根部早期人工脱矿模型进行扫描,探讨OCT检出早期根龋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正畸拔除的无龋坏、色素沉着、缺损的人离体恒牙3颗,应用脱矿液进行处理,在脱矿时间为0、6、24、72h分别采用OCT进行检测得到二维图像,观察图像特点并计算图像的平均灰度值.将脱矿72h的样本应用偏光显微镜进行检测,将偏光显微镜图像与O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在OCT二维图像中脱矿6h的样本未见明显的信号增强带,而脱矿24h和72h样本表现为脱矿区信号增强.脱矿区域平均灰度值随脱矿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早发生OCT可见脱矿的时间为脱矿后24h.对于脱矿72h样本,OCT图像的形态学观察结果与偏光显微镜下组织学观察结果相一致.结论 OCT能够检出脱矿24h的离体人牙根表面的改变,从而证实OCT具有检出早期牙根表面脱矿的能力.揭示OCT在早期根龋的量化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下泪河高度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120只眼)和无糖尿病门诊体检者100例(100只眼),采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和裂隙灯显微镜测量下泪河高度,采用配对t检验及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裂隙灯目镜测量TMH值与OCT测量TMH值之间呈正相关。糖尿病组OCT测量TMH值低于非糖尿病组OCT测量TMH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测量下泪河高度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可作为糖尿病干眼症的客观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一代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作用和成效【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共计454例,实验组使用海德堡公司生产的Spectralis HRA-OCT,采用标准快速OCT检查模式,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视网膜检查,获取OCT图像,判断视网膜疾病对照组采用KOWA眼底相机采集视网膜图像,判断视网膜疾病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视网膜疾病的检出率。【结果】 实验组共有312例成功获取OCT图像,占总数67.8%,检查出白内障术前病例共有37例存在不同类型的视网膜疾病,检出率为8.15%,其中有各期黄斑裂孔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例视网膜前膜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各4例黄斑玻璃体牵拉症3例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囊样水肿各2例陈旧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结晶样视网膜病变黄斑下疤痕增殖视网膜劈裂及视网膜下出血各1例。对照组通过眼底彩照可检查出阳性病例12例,阳性率2.64%,其中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例视网膜色素变性2例视网膜结晶样变性1例视网膜下出血1例两种方法对视网膜疾病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与传统的眼科影像学方法相比,SDOCT可以有效提高白内障术前视网膜疾病的检出率,有利于对白内障预后效果的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