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决策与手术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回顾近十年132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手术经验和手术效果并作出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搭桥数目为1条~5条(2.51条±0.90条),每个吻合口平均吻合时间约为10 min,全组有7例因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转行体外循环手术.术后死亡4例,分别为围术期心肌梗死、低心排2例,消化道应急溃疡大出血、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恶性心律失常、室颤抢救无效1例.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但不应说是最好的或唯一的手术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着眼于搭桥病人是否适合不停跳手术,按照一定的原则,选择和准确应用这种手术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经验。方法1999年8月2日~2001年12月31日,共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为43~73岁,平均为65.1岁。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血管病变程度均大于70%。IVD(I支血管病变)3例(3.8%),IIVD(II支血管病变)11例(13.8%),IIIVD(III支血管病变)66例(82.5%),合并左主干病变27例(33.8%),血管狭窄程度为50%~90%。心脏射血分数为40.3%~62.6%,平均为47.3%,合并有糖尿病31例(38.6%)、高血压27例(33.8)、多发性脑梗塞2例、肾功能中度损害2例(2.5%)、颈内动脉狭窄大于60%8例(10%)、术前有陈旧性心肌梗死36例(45%)。术中发现主动脉钙化斑块2例(2.5%),术中改成体外循环手术2例(2.5%)。结果用LIMA-左前降支76例,左桡动脉桥5例,其余联合应用大隐静脉搭桥,应用单支桥或序贯式搭桥或Y型桥的方法I支血管病变搭桥4根,II支血管病变搭桥25根,III支血管病变搭桥205根,全组人均搭桥2.9根(1~5根)。围术期心梗1例,死亡1例,脑卒中发生1例。出院时患者均无心绞痛主诉。结论OPCABG避免了CPB的并发症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特别是对体外循环高危病人更有益。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但因手术难度较大,需对病人有一定选择,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5.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 2 2例非体外循环下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方法 术前依据患者心脏功能及全身状贶 ,给予营养心肌、扩冠、控制心率与降压、利尿等治疗。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控制呼吸 ,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结果 手术期间 4例血压过低 ,其中 2例ST段显著抬高伴室性心律失常 ,改为体外循环辅助下手术 ,其余 2 0例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非体外循环组 2 0例 6~ 8h拔管 ,明显少于体外循环组 ( 1 0 5h~ 1 5h)。全组病例预后良好 ,无麻醉并发症。结论 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需平衡 ,是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中转体外循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CPB)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OPCAB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中改行CPB为观察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转OPCAB的相关因素,采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对筛选出的相关因素建立判别方程,并进行验证。结果急症手术、左心室射血分数、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室性心律失常、远端吻合口数目依次是OPCAB中改行CPB的相关因素。结论OPCAB中转CPB的相关因素比较复杂,可采用建立的判别方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7.
宋跃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72-74
目的 深入探讨和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308例在我科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CCABG)32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G)276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效果。结果 与体外循环组相比,非体外循环组30天内死亡率、血管搭桥数、二次开胸率、急性肾衰发生率、呼吸衰竭发生率、新发心房颤动率、输血量、脑梗死发生率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能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效果,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总结分析30例心脏超声检查射血分数〈30%的冠心病患者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选择性OPCAB手术30例,全部经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数为25-30(25.3±6.1)%。有心梗史23例,急性心肌梗死后1个月内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9例;心功能Ⅱ级7例、Ⅲ级18例、Ⅳ级5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双支病变3例、三支病变21例、左主干6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完成OPCAB手术,平均远端吻合口(3.6±0.7)个,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无死亡病例。有3例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低心排综合征,安放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后保守治疗好转。2例患者术后出现室颤,均复苏成功。结论低射血分数患者实施OPCAB手术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具有减少手术创伤、避免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优点。2006年12月~2008年12月,我院共完成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134例。现将手术配合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8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8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手术体会及术后处理经验。方法 采用左乳内动脉、桡动脉和大隐静脉作为移植材料.共实施OPCAB86例,搭桥242支,术后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循环稳定。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术后早期发生心律失常16例,肺炎、肺不张6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3~24个月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无心肌缺血事件发生,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安全经济,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术后保持循环稳定.加强呼吸道护理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12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采用咪哒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安氟醚(异氟醚)、维库溴铵复合全麻,诱导后持续应用硝酸甘油,并应用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等药物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心肌氧供需平衡.结论 11例麻醉手术顺利,1例危重患者术中发生严重循环紊乱,改在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但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机,死亡.结果术前正确判断左心室功能、采用避免抑制心肌功能的麻醉药物、严密监测心血管功能、术中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并正确处理糖尿病等合并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于左心室功能严重受损者,建议在体外循环下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探讨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生存病例随访6~60个月,多数患者心功能改善,运动耐量增加,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风险较大,手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能避免因体外循环(ECC)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心脏外科治疗中心所接受。我院从2007年2月至2009年10月,共行OPCAB手术36例,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与传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对比,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纳入36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CCABG组(n=15)和OPCAB组(n=21),记录两种方法的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手术和住院时间、引流量、血肌酐等近期临床指标。结果与CCABG相比,OPCAB的桥血管数、住院期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缩短[(183.65±52.71)min vs.(273.32±36.53)min]、住院时间缩短[(8.60±1.38)d vs.(14.30±3.18)d]、24h引流量明显减少[(278.31±138.50)ml vs.(473.84±121.76)ml]、血肌酐明显下降[(105.65±19.42)mmol/L vs.(139.41±38.61)mmol/L]。结论与CCABG相比,OPCAB治疗冠心病安全可行,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同期行内膜剥脱治疗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吻合采用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并同期行内膜剥脱完善再血管化治疗.分析所有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中期随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冠状动脉CTA评价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程度. 结果:52例病例共接受移植物82支,平均搭桥(1.6±1.2)支.同期共行内膜剥脱61次,平均内膜剥脱(1.1±0.2)次/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5.8%),心肌梗死3例(5.8%).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累计发生死亡6例(11.5%),心肌梗死5例(9.6%),再次血运重建4例(7.7%).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提示所有吻合口通畅率为93.5%,内膜剥脱后吻合口通畅率略低于未接受内膜剥脱的吻合口(80.6% vs.98.9%,P<0.05). 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可安全、有效地实现冠状动脉完全再血管化,近中期效果满意,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A组选择87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B组选择79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结果:B组死亡率低于A组(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中即时血流测定(transit time flow measurement,TTFM)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对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427例患者,共计1 123支桥血管行术中即时血流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定义满足以下3点标准中的2点者为桥血管失功能:1.搏动指数(PI)>5,2.左侧冠状动脉平均流量(mean graft flow,MGF)<10mL/min,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MGF<15mL/min,3.舒张期血流比例(diastolic flow,DF):左侧冠状动脉桥血管<50%,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40%。对失功能的桥血管进行修正后再次测定血流量。结果:41例患者(41/427,9.6%)的47支桥血管(47/1 123,4.2%)诊断为失功能桥血管,修正的桥血管中13支为前降支桥血管,7支为对角支桥血管,15支为回旋支桥血管,11支为右侧冠状动脉桥血管。45支桥血管修正后流量满意,成功率为95.7%;2支桥血管修正后无明显改善。但术后6个月冠状动脉CTA检查示桥血管均通畅。结论:术中TTFM能便捷、有效地检测出由于吻合口狭窄导致的桥血管失功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围术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但对于冠状动脉远端血管床阻力较高的患者,其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Kihara S Shimakura T Tanaka SA Hanayama N Saito N Sugawara Y Hirasawa Y Maeba S 《Heart and vessels》2001,16(1):9-11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 is clearly preferable for patients with extracardiac com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initial outcome of OPCAB, and its validity for patients with extracardiac complications.
One hundred and fifty-seven consecutive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0 OPCAB
patients and 127 on-pump CABG patients. The early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reoperatively, OPCAB patients
had more extracardiac risk factors than on-pump CABG patien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age or cardiac function between
the groups, but the off-pump group had a higher incidence of previous surgery,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renal failure.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graft patency, stroke, or mortal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ven though the OPCAB patients had
more risk factors than the on-pump patients. Our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OPCAB showed that it is acceptable for high-risk
patients in view of the serious nature of their extracardiac condition.
Received: April 12, 2001 / Accepted: August 17, 2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