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该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变化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应重视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在术前具备耐受,及术后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韦方 《药物与人》2014,(12):292-292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队患者心理状况以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需行子宫切除术的9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一组为对照组,从入院至出院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子宫切除带给患者的影响的护理干预.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两组患者入院之后以及患者出院前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测试.并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来复查时采用性生活质量调查表(SLQQ)对患者进行性生活质量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性生活质量分析.结果:通过对子宫切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低于未经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患者多则性生活质量也优于未经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患者. 结论:对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患者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术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解因手术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其对身体恢复的影响 ,我们手术室设计了一套心理干预的内容于手术前应用于子宫全切术及次全切除术的病人 ,并观察其对生理、心理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并与一般病房护士术前心理干预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随机选择子宫切除术病人各 4 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接受手术室护士和所在病房护士的心理护理。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经t检验无统计差异。2 方法2 1 两组病人均于手术前一天由高年资主管护师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开始之前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 [1 ]测量病人的焦虑值作为…  相似文献   

4.
杨煜玢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37-2538
目的 临床探讨关于行子宫全切除术时患者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以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观察和随访分析.结果 通过HAMD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心理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在生活质量方面,心理护理干预也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对行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子宫全切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以及干预的效果。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取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和手术前及出院时进行测评,将所得结果进行前后比较,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干预组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结果:入院时病人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经过干预后负性情绪明显下降。结论:妇科医护工作者应重视手术患者所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术前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丽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2018-2018,2130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阴式子宫切除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将我院80例行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术前护理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手术当日术前的焦虑状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手术当日术前焦虑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入院时及术前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术前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观察组对手术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性的术前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积极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肇庆市端州区华佗医院行阑尾炎手术治疗的9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临床研究,按数字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行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牵拉反应发生情况,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牵拉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阑尾切除术患者给予手术室舒适护理,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牵拉反应发生率,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得到明显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焦虑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的心理干预.分别于确诊后和手术前用焦虑自评量表测评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同时于手术中记录观察患者疼痛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确诊后的焦虑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实施干预后手术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手术前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焦虑和疼痛程度,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及采取心理干预措施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例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恐惧视觉模拟评分法(FAVS)评分,并记录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等基础体征变化.结果 两组干预后HAMA、SDS、FAV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12.029、12.029、12.029、5.298、11.619、5.323,均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23、8.252、7.852,均P<0.05).两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跳动次数均低于干预前(t值分别为9.585、6.355、8.221、2.164、5.409、2.805,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33、3.533、5.165,均P<0.05).结论 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可缓解其不良心理,维持基础体征稳定,有利于疾病的后续治疗,可为临床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综合心理干预对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胆囊切除手术80例,ASA Ⅰ或Ⅱ级,性别不限,年龄26~60岁,体重47~78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无沟通障碍扣精神病史.对照组按常规的围手术期访视,干预组病人除常规的围手术期访视外,还进行一般的心理支持与指导以及情绪松弛训练法和示范法进行干预.心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手术当天早晨的SD和HR及术后对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后第三天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的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睡眠,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SAS的评分以及增加手术病人护理效果评分,并能加快病人康复和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认可,以及增加对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