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硬变腹水属中医的“臌胀”范畴,是“风痨臌噎”四大难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的危害人们健康的较为严重的疾病,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肝硬变腹水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5例患者中,男30例,女5例。30~40岁2例,41~50岁5例,51~60岁10例,60岁以上18例;初次腹水25例,2次腹水10例。35例既往有肝炎病史,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变失代偿期。1.2 诊断依据 1既往患肝炎或肝硬变者;2主症厌食、腹胀、尿黄、尿少;3体征有或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无著征,腹膨隆,伴有或不伴有脾大,腹水征阳…  相似文献   

2.
腹水直接回输是治疗顽固性肝硬变腹水的主要方法之一。回输方法很多,我科1980年8月~1997年12月采用一次性密闭回输装置进行治疗,由于治疗护理得当,均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2~68岁,平均43岁,均系肝硬变大量腹水患者。经腹水回输后,34例腹水消失,6例回输后腹水明显减少,2例黄疸加重,但经继续护肝治疗好转。2 护理体会2.1 术前护理2.1.1 首先要做回输用品及病室的消毒工作,包括空间,地面及器械的消毒。2.1.2 肝硬变腹水患者病情一般较重,…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1993~1998年采用腹水透析浓缩回输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均为肝硬变失代偿期,大量腹水并肝肾综合征,男10例,女2例,年龄48~59岁,平均52岁,均在明显诱因下引起肝肾综合征,4例诱因为强力利尿、5例为严重腹泻、2...  相似文献   

4.
我科应用左氧氟沙星预防肝硬变腹水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并设对照组与之比较,发现左氧氟沙星预防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SBP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6例肝硬变腹水患者均为2000年6月~2003年12月我科住院及门诊病人,在试验观察前均排除SBP,无发热及腹膜刺激症,腹水清,WBC100×106/L,N0·25,蛋白<25g/L,细菌培养阴性,均无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3例,男28例,女5例;年龄31~62岁,平均48·3岁;病程3~15年,平均6·2年。ALT2917±2107mmol·s-1/L,TBIL48·27±28·14μmol/L,蛋白…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6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凯波 《广西医学》2001,23(2):328-329
我们于 1 996年 3月~ 1 999年 8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 6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肝硬化腹水诊断标准 ( 1)。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胀、纳差、乏力、尿少 ,均经肝功能检查、B超或 CT检查证实。将其随机分为治疗 (A)组 68例 ,其中男 50例 ,女 1 8例 ,年龄 2 6~ 63岁 ,平均 44.6岁 ;病程 5月~ 1 2年 ,平均 5.5年 ;属肝炎后肝硬化者 50例 ,酒精性肝硬化者 1 0例 ,血吸虫性肝硬化者 8例 ;白 /球蛋白比值倒置者 …  相似文献   

6.
1979年1月~1981年7月,本院为26例患者拟行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23例手术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8%。其中19例获得随访,现根据随访结果,对手术疗效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23例手术成功者均是经中西结合治疗不能控制的顽固性腹水患者,其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7~61岁。11例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变,12例为肝炎后肝硬变。按Child氏分级,均属C级。  相似文献   

7.
顽固性肝硬变腹水患者,在治疗上实属困难,常不易奏效。我科对10例肝炎后肝硬变并发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白体腹水超滤回输的方法进行治疗,使腹水迅速消退,改善了症状,减轻了痛苦,收到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均为住院的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3~66岁。腹围80~105cm,腹压0.99~1.96kPa。均为重度腹水合并下肢、阴囊水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阴性,肝功能正常,血浆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均倒置。腹水检查均为草黄色,利凡他试验阳性,白细胞数<0.50×10 9/L,蛋白  相似文献   

8.
腹水是肝硬化常见的合并症之一 ,尤其是顽固性腹水 ,临床疗效很差。我院感染科自 2 0 0 1年 2月~2 0 0 2年 12月将自行组配的腹水浓缩回输系统 ,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 (A P法 )技术治疗肝硬变顽固性腹水 36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为我科确诊的肝硬变并大量腹水 ,经 3种以上利尿治疗 2周以上 ,疗效极差 ,且伴有少尿倾向、或少尿、氮质血症、呼吸困难者。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 8 6 (2 7~ 6 5 )岁。肝炎病程 1~ 12年 ,腹水持续时间 1个月~ 6年。设超滤前为对照组 ,超滤…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23例,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20例作比较,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是我院传染科治疗病人。诊断依据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并经B超确诊腹水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3例: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16岁~76岁,平均54岁;肝硬化腹水病程3个月~3.4年,平均2.3年;初次腹水6例,2次腹水9例,3次以上腹水8例;轻度腹水5例,中度12例,重度6例。23例均是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对照组20例,男16例,女性14例;年龄18岁~68岁,平均年龄51岁;肝硬化腹水3个月~3.35年,平均2.2年;初次腹水5例,2次腹  相似文献   

10.
笔者自1990年9月~199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硬化腹水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34~70岁,病程1~7年。出现腹水2次以上者20例,最多者达5次。本次腹水病程1周到5月。既往有肝炎病史者32例,入院后检测乙肝免疫学标志物一项以上阳性者40例。对照组42例为同期住院患者,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3~71岁,病情与治疗组基本相同。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中医证型构成无显著差异。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限盐、休息、利尿、输注白蛋白、六合氨基酸、酌情排放腹水等综合治…  相似文献   

11.
肝硬变是常见疾病之一,易并发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肝硬变患者胃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近70%,对其是否参与了肝硬变并发肝性脑病的发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们通过测定肝硬变患者血氨的含量,旨在探讨肝硬变HP感染与血氨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住院乙肝肝硬变患者140例,经检测HP后筛除可疑感染9例,余下131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03例,女28例;年龄38~76岁,平均(51.4±3.9)岁。均经病史、临床、实验室及B超检查等确诊。伴HP感染(HP阳性)者72例,未感染(HP阴性)者59例;感染者中大量感染者28例,中量感染者20例,少量感染者24例。既往未给予任何抗HP治疗。肝功能Child分类:A级42例,B级43例,C级46例。选择同期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胃镜检查基本正常,HP阴性的健康体检者58例为正常对照组。1.2 检测方法 所有病例入院后蛋白质的摄入严格控制在40g/d,均给予支链氨基酸治疗,以纠正和保持血中氨基酸的平衡,1周后统一钳取距幽门口 2cm内胃窦小弯侧组织4块  相似文献   

12.
我科於1995年6月~1999年6月收治肝硬化腹水病人57例,其中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经对照分析,有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7例患者均为我科住院病人,诊断均符合1993年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第5届学术交流会制定的肝硬变临床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腹部B超检查,部分病例经衡阳医学院附一医院腹部CT检查证实,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22~65岁,平均43.2岁,病程3月~15年,平均4.7年,初次腹水13例,2次以上腹水19例,属肝炎后肝硬化者27例,酒精性肝硬化5例,对照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23~67岁,平均44…  相似文献   

13.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治疗对象30例为我院住院确诊的肝硬变合并顽固性腹水患者,所有病例均经限水限钠利尿治疗两周以上效果不佳,腹胀症状明显.男22例,女8例,年龄23~78岁,平均46.5岁.肝炎后肝硬变26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均无重度黄疸、肝昏迷及上消化道出血史.  相似文献   

14.
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 1月~ 1998年 12月 ,我们从住院的 148例肝炎后肝硬变患者的腹水中获得腹水标本 2 6 4份 ,以细菌培养为客观指标 ,讨论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菌情况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8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拟定的肝炎后肝硬变诊断标准。2 6 4份腹水标本均经普通细菌培养、胆汁培养与厌氧菌培养。1.2 结果 从 2 6 4份腹水中获得阳性标本 18例 2 6份(9.85 % )。其中腹水与血培养见同样菌种者 4例 (2 2 .2 2 % ) ,即大肠杆菌 3例 ,肝炎克雷伯菌 1例。腹水培养大肠…  相似文献   

15.
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治疗肝硬变腹水10例阳江市人民医院外科(529500)廖强我科近5年来试行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治疗晚期肝硬变顽固性腹水10例,有一定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36~60岁。有肝硬变史4~7年,...  相似文献   

16.
2000年7月~2010年7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恶性腹水患者50例,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所选择均非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腹水中均查到癌细胞.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5~78岁,平均64岁.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3~81岁,平均62岁.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吴娟民 《河北医学》2000,6(6):549-550
肝硬变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变患者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为8%~18%。其预后差,虽然近年来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其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仍波动在较高水平,故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做到早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治愈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6例中,男29例,女17例,男女之比1.7∶1。发病年龄33~72岁,平均为53.3岁,40~65岁40例,占87%,说明肝硬变合并SBP患者年龄偏大与肝硬变患者年龄偏大有关。1.2 肝硬变病因分类:46例肝硬变合并SBP患者中乙型肝炎肝硬变41例,洒精性肝硬变1例,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变2例,不明原因者2例。1.3…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3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0~1998年我科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腹水感染患者180例,其中并发的不典型自发性腹水感染35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32~57岁,平均45岁,病程在5年以下者4例,5~10年者8例,10~20年者18例,20年以上者5例。12 临床表现 35例患者均有乏力、腹胀、牙龈出血,部分有黄疸、肝性脑病、腹水征阳性,均无腹水感染的指征(如腹膜炎的体征,渗出性腹水,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等)。但临床表现特殊,其表现如下:①应用利尿剂无效9例;②不明原因低热不退11例;③短期出现黄疸或原有黄疸加深7例;④顽固性腹胀、腹痛…  相似文献   

19.
<正>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变患者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之一,其影响因素颇多,一般内科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89~1995年间156例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 资料和方法 本组156例均经内镜证实,符合肝硬变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诊断标准。男116例、女40例,年龄21~72岁,平均46.5岁,其中死亡34例,病死率21.79%。  相似文献   

20.
1992年6月~1999年12月我院共收治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顽固性腹水病人101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腹腔内药物注射治疗55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①临床上确诊为肝硬化并大量腹水。②曾经严格内科治疗6周以上,腹水持续存在或增多者。采用腹腔内药物注射者为治疗组55例,其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17~71岁,平均47.5岁。未采用腹腔内药物注射者为对照组46例,其中男35例,女11例。年龄15~68岁,平均46岁。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应用人血白蛋白,新鲜血浆,抗生素及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应用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