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常见,50岁以上根性疼痛多为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所致,60岁以上老年人腰腿痛多由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引起.我院自2002年1月~2009年1月共收治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完善辅检后均予以手术治疗,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8年的随访,平均3年,手术优良率达92%.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CT分型与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04-2008年住院手术治疗的303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前CT诊断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03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CT诊断为中央椎管狭窄症43例(14.19%);侧椎管狭窄症61例(20.13%);混合型(即中央椎管狭窄症和侧椎管狭窄症并存)199例(65.68%)。结论腰椎管狭窄症的CT诊断价值高,CT分型对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很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作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现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基础与阶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两组,对照组68例手术方法为半椎板切除术,观察组60例手术方法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评价不同手术疗效、VAS评分以及术前术后的椎管矢状径。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椎管矢状径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变化,且观察组术后变化幅度更大,观察组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肢体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测量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老年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后的主要心理问题为躯体化、焦虑、强迫、抑郁和敌对。结论老年椎管狭窄症患者存在较多心理问题,医务人员应根据其心理特点实施护理,以帮助其解除心理障碍,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例,采用局麻或硬膜外麻醉下侧卧位腰椎间盘镜行椎管扩大成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 58例患者均获得6个月至2年的跟踪随访。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14例(优良率达93.1%)。结论侧卧位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具有手术风险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49例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4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神经意外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平均3.5年.优28例,占59.57%;良15例,占31.92%;可3例,占6.38%;差1例,占2.13%.优良率91.49%.结论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病变部位判断明确,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钟华俊  胡广 《贵州医药》2012,36(9):814-816
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往往因患者基础疾病较多、重要器官耐受差、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多而复杂.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患者67例,分析比较采用单纯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术与椎板切除减压、突出椎间盘切除、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60岁以上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近期与中远期优良率有无差别,探讨差别可能出现的原因,以便为老年多节段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作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生活的常见病,是中老年人群腰腿痛的主要原因。现将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基础与阶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腰椎管狭窄症采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33例腰椎管狭窄症的老年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患者采取全椎板切除加以治疗,对照组17例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术加以治疗.结果 观察组16例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3.75%,对照组17例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2.35%,观察可知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是十分有效的,全椎板切除术取得了满意效果,应在临床中加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155-155
目的:观察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6例,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围术期一般情况。结果:本组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10~18个月,其中,优32例,占57.14%;良20例,占35.71%;可2例,占3.57%;差2例,占3.57%。优良率为92.86%。手术时间55~79min,平均(63.5±12.0)min;术中出血215~379ml,平均(255.7±42.9)ml;住院时间12~17d,平均(15.4±3.8)d;卧床时间,平均(5.6±1.5)d。结论: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卧床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1 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行开窗、半板、全椎板入路摘除椎间盘、扩大椎管、侧隐窝的治疗.结果 随访1~15年,术后症状、体症完全消失563例、基本缓解38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不同手术方法,而大部分可经开窗或扩大开窗法达既充分减压又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腰椎管狭窄症是老年人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其晚年生活。因此充分认识腰椎管狭窄症,正确诊断,合理治疗对提高治愈率,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腰椎管狭窄症的定义与分类、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椎管狭窄症尽管目前有大量报导,但对椎管狭窄症的定义和生理病理的理解尚未完全一致,故有必要加以探讨。我科于1983年10月—1986年3月共收治腰椎管狭窄症77例(不包括腰椎滑脱症及外伤所致的椎管狭窄)均采用了手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为了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果,对77例病案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为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方法 58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A组25例老年患者均给予全椎板切除术治疗,B组18例老年患者均给予半椎板切除术治疗,C组15例老年患者均给予椎间孔或者侧隐窝开窗术治疗。结果 A组25例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B组18例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3.33%,C组15例老年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C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王建祥 《河北医药》2010,32(11):1441-144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脊柱外科学的发展,手术成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方法,虽然近期效果良好,但存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过分减压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减压不充分的不足,导致部分患者远期会出现顽固性的腰痛或腰椎不稳,甚至需行二次手术。为避免传统手术的不足,我院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明显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并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扩大开窗减压手术,B组行传统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采用VAS和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7个月.A、B组手术前后VSA、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优良率为86.67%,B组总优良率为73.33%.结论 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减压彻底有效的前提下,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全椎板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自2000~2007年底收治的20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椎管狭窄症单纯行腰椎管扩大术120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不稳定及脊柱退变性侧弯,行腰椎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88例。观察手术前后腰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结果随访1~7年,平均4年,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改善率为91.2%,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为93.4%,仅1例术后本节段间盘复发,再次椎管狭窄,无医源性滑脱,无相邻节段退变,无内固定物松脱折断,无植骨不融合。结论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治疗适当,会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因腰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腰椎不稳症患者越来越多.目前,认为腰椎节段性不稳定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它常与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存在,其手术治疗不能以一般的神经减压术及椎管成形术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