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柏药材薄层色谱特征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黄柏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以黄柏酮及黄柏内酯为对照品,采用TLC法,建立黄柏药材薄层色谱分离图谱。结果 关黄柏及川黄柏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两种黄柏与3种黄连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专属、稳定、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黄柏药材的专属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黄柏药材的鉴别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以黄柏酮及黄柏内酯为对照品,采用TLC法,建立黄柏药材薄层色谱分离图谱.结果关黄柏及川黄柏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两种黄柏与3种黄连对照药材的薄层色谱图谱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专属、稳定、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黄柏药材的专属鉴别.  相似文献   

3.
马春云  沈嘉华 《中国药业》2012,21(14):99-100
目的建立彝族药材岩陀Rodgersia pinnata Franch.的质量标准体系。方法采用显微和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法进行质量标准研究。结果显微鉴别有很强的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图谱中与岩白菜素对照品相对应的斑点显色一致,各产地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对控制药材质量都具有专属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复方金黄痔疮软膏中君药的定性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软膏中的有效成分黄柏进行定性分析。结果供试品与标准品,对照药材薄层图谱斑点相同并清晰,均能鉴别出黄柏。结论薄层色谱专属性强,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金黄痔疮软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高良姜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高良姜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对高良姜的黄酮类成分进行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研究。方法:收集不同地区的高良姜样品,用醋酸乙酯提取其黄酮类有效成分并以薄层色谱法进行分离分析,建立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以薄层扫描法对色谱图进行定量扫描,结果以主成分分析法处理,从整体上比较其特定(指纹)图谱的差异。结果:以高良姜素为对照品,建立了高良姜药材的薄层定性鉴别,共有11个斑点构成了高良姜黄酮类的薄层色谱(特定)指纹图谱。以主成分分析法处理结果,能够对药材的产地分类判别。结论:该方法可有效鉴别高良姜,并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6.
苍术对照药材标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有福  张亚中 《安徽医药》2013,17(6):941-943
目的建立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方法,为构建中药标准物质研制的技术平台提供基础。方法对14批苍术样品的基原、性状、鉴别、特征指纹图谱、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对现行标准中薄层鉴别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增加了HPLC特征指纹图谱,形成较为完善的苍术对照药材标定技术规范;并比较了两种基原的苍术在薄层色谱、特征图谱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方法不仅为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苍术药材和饮片的鉴别、质量评价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于玲  邱鹏 《中国药业》2011,20(16):75-76
目的 建立灯盏细辛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提取后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灯盏细辛中的3,5-2-O-咖啡酰奎宁酸、野黄芩苷、1,3-O-二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酸4种成分.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或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方法简单、重复性好、专属行强,可对灯盏细辛药材进行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8.
凉血排毒胶囊Ⅰ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凉血排毒胶囊中的黄柏、黄芩、金银花等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色谱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黄柏、黄芩、金银花等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法能有效地控制凉血排毒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风痛安胶囊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防己、黄柏、姜黄、薏苡仁、连翘等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防己、黄柏、姜黄、薏苡仁、连翘药材,薄层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均无干扰,该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TLC法可用于风痛安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建立贵州地产吴茱萸药材特征图谱薄层色谱的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方法,提取溶剂为乙酸乙酯,展开剂为环已烷-乙酸乙酯-甲醇-三乙胺(19:5:1:1),对吴茱萸药材进行薄层色谱特征图谱的定性鉴别。结果显示,经乙酸乙酯提取的薄层色谱重现性好。提示实验建立的吴茱萸药材特征图谱分析法,可用于吴茱萸药材质量的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改进原有的薄层鉴别方法,以提高鉴别的专属性。方法:将硅胶G薄层板改为高效板,增加三七对照药材作为对照物,并对所得的薄层色谱进行扫描,λs=530nm;λR=650nm得到相应的扫描轮廓图。结果:所得薄层色谱分离效果好,供试品的薄层色谱及薄层色谱扫描轮廓图与三七对照药材的相一致,而与同三七薄层行为相近的人参不同,从而提高了该项鉴别的专属图与三七对照药材的相一致,而与同三七薄层行为相近的人参不同,从而提高了该项鉴别的专属性。结论: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可供修订标准时参考。亦可在制订含三七的成方制剂的薄层鉴别时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止痛风湿丸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止痛风湿丸中的栀子、黄柏、黄芩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了栀子、黄柏、黄芩的特征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止痛风湿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液化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的淫羊藿、山茱萸、黄柏、天花粉、泽泻等5味药材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液化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液化丸的薄层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腾  王晖  田雅琴 《今日药学》2008,18(1):35-37
目的建立液化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方中的淫羊藿、山茱萸、黄柏、天花粉、泽泻等5味药材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液化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周荣  翁水旺 《中国药业》2006,15(16):22-23
目的 建立妇炎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妇炎合剂中的当归、蒲公英、黄柏、白芍和甘草。结果 薄层色谱图中,供试品在与对照品或对照药材色谱相应位置上均能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且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薄层色谱法可以用于妇炎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人参须药材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以人参对照药材、人参皂苷(Rb1、Re、Rf和 Rg1)对照品和齐墩果酸对照品为对照,对人参须药材的脂溶性成分及皂苷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能够鉴别人参须药材,与人参药材相比较,有明显区别。结论: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单易行;该方法专属性高,耐用性良好,为人参须药材的质量标准的薄层色谱鉴别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浓百合剂中4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鉴别浓百合剂中4味药材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鉴别制剂中麻黄、黄芩、黄柏及陈皮。结果TLC定性鉴别特征明显,易于区别。结论该鉴别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液化丸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鉴别方中的主要药味.结果 方中的淫羊藿、山茱萸、黄柏、天花粉、泽泻等5味药材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斑点.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 可用于液化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有毒草药粉末六角莲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未知有毒中药粉末六角莲的鉴定与分析方法。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结果显微特征与六角莲粉末特征相同;薄层色谱显示在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液相色谱显示样品主峰的保留时间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一致。结论此三种方法能够有效鉴别六角莲;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其有效成分鬼臼毒素和山奈素完好分离,为今后进行较详细的指纹图谱研究、含量测定研究和体液分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发现的一种外观性状与正品檀香相似的混用品,以正品檀香为对照,从药材性状、横断面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多方面对该种混用品进行鉴别研究,明确混用品与正品的明显差异,指出药材的鉴别不能只从药材性状着手,应综合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等方法比较分析才能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