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改良Duhamel‘s根治术治疗4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结果: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分别为10%及20%。结论:改良Duhamel‘s根治术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Rehbein改良术式的实施方法、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1993年12月至2003年12月收住的49例先天性巨结肠改良Rehbein术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病例中痊愈48例,占97.96%;死亡1例,占2.04%;出现小肠结肠炎1例,占2.04%;出现肛门排便功能异常6例,占12.24%,其中失禁3例,占6.12%;污粪2例,占4.08%;症状复发(便秘)1例,占2.04%。出现失禁、污粪肛门等排便功能异常的病例均于术后8个月内全部恢复正常,肛门排便功能优良率达97.96%。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Rehbein改良根治术操作简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术后护理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非开腹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改良根治术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22例患儿采用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改良根治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术前均行清洁回流灌肠,加强营养支持、抗炎、补液对症治疗,术后加强一般护理,尿管、肛门创口护理,2周后予扩肛治疗。结果全组病例治愈出院,无手术并发症。随诊2个月至1年无大便失禁,排便2~5次/d。结论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改良根治术后护理简单方便、术后应注意做好肛周护理及扩肛治疗。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是以病变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为特征的小儿外科常见消化道畸形之一.尽管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历史已半个多世纪,各种术式也趋成熟,但无论哪一种术式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如何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研究和解决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重大课题.自1999~2005年,我院手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8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巨结肠(Hirchsprung,s Disease,HD)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式有多种。1998年墨西哥学者DcLu Torre报道了1期经肛门结肠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近年来又通过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结肠拖出,从而进一步减少了巨结肠开腹的几率。我院自2002年12月~2006年12月经肛门拖出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1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预防Soave术后特有并发症。方法 对167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出现特有并发症13例,其中鞘内假性结肠梗阻9例,肌鞘感染3例,鞘内肠管回缩1例,死亡4例,病死率2.39%。结论 Soave术术前、术中、术后有效预防特有并发症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体会湖南省儿童医院麻醉科(410007)张溪英我院于1987年8月~1994年11月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巨结肠根治术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65例,女7例,年龄20d~1012岁。1岁以内的30例,其...  相似文献   

8.
俞小炯  修瑞龄  熊伟 《四川医学》2002,23(7):670-670
目的 对10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行改良Duhamel′s手术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105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均用马氏环钳行结肠前壁与直肠壁斜行吻合术。结果 105例患儿均获痊愈,无1例近无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该术式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症,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能避免术后闸门瓣及盲袋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陈志远 《西部医学》2007,19(2):218-2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改良Rehbein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出现便秘复发,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无1例出现吻合口瘘及死亡。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改良Rehbein术简便省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熟练的手术技巧,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对比分析改良Soave根治术与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方法将118例该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改良Duhamel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Soave 根治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 =0.045、0.001、0.041 及0.006);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和肛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10 和0.009);观察组总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01)。结论改良Soave 根治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的效果优于改良Duhamel根治术,术后并发症少,改善肛门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周丽霞 《重庆医学》2014,(27):3573-3574
目的:研究改良Soave术借助腹腔镜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68例先天性巨结肠新生儿,分为两组,试验组(34例)住院后经系统检查后行腹腔镜下改良Soave手术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比较,试验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禁食时间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改良Soave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道微生态及便控功能的影响。 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将96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肠道菌群数量、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B/E)、便控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禁食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双歧杆菌、粪肠球菌、B/E以及便控功能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 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接受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根治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水平,术后便控功能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4.
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42例,其中Duhamel术9例,Swenson术11例,Soave术6例,Rehbein术10例,直肠后壁肌切除4例,直肠肛管纵切心形斜吻合术2例。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及肛门狭窄发生率21%。认为:手术疗效是与术前充分准备,选择适宜术式,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加强护理,精心喂养等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改良莎氏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自1992~2002年共行改良莎氏手术196例262髋。选择合适的髋臼锉扩大髋臼,加深至Y软骨。加深髋臼时,在尽可能保留软骨面的前提下向内、上后方加深,使髋臼能覆盖2/3股骨头即可。直视下测定股骨颈前倾角及股骨颈干角。据不同的畸形做相应的股骨粗隆下截骨,截骨1.5~3.0 cm,用115°钢板固定。保持前倾角5°~10°,颈干角115°。结果: 随访66例96髋,优53.1%,良30.2%,可10.4%,差6.3%,优良率83.3%。并发症:髋关节活动受限14髋,脱位或半脱位12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9髋,截骨处骨不连接1髋。结论: 改良莎氏手术治疗先天性髋脱位疗效确切,但该术式相应发生的并发症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9):102-104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儿外科采用手术诊断确诊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均采用超声检测。结果先天性巨结肠24例、巨结肠同源疾病22例,超声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敏感性83.33%(20/24),特异性18.18%(4/22),符合率52.17%(24/46),漏诊4例,均为直径在0.5~1.0 cm者。按照所在部位以及病变范围大小,巨结肠表现为近端扩张肠管伴不同程度的气、粪、粪石混杂强回声,后壁衰减,在交界处,可出现远端管径瘪陷、管径细小情况,范围随着病变范围扩大而扩大,甚至出现直线状气体回声,同时随着管径缩小,肠段走形越来越僵硬,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论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价值较高,无创、便捷,敏感性好,但容易将同源性疾病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症经肛门根治术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8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采用经肛门Soave根治术.结果 疗效满意,排便功能恢复正常,随访半年至3年无不良并发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症根治术不必开腹即可完成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疗效满意,是微创和疗效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重要X线征象特点。方法:对22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腹部平片和钡剂灌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平片可见小肠结肠显著积气,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分为4型。结论:腹部平片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钡灌肠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对不典型X线表现的患儿要密切结合临床,并注意24 h复查。  相似文献   

19.
瞿琬林 《西部医学》2017,29(3):378-38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拟行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婴幼儿患者60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插管全麻,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记录两组患儿T1(术前)、T2(CO2气腹后5min)、T3(CO2气腹后10min)、T4(CO2气腹放气后5min)、T5(肛门操作5min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峰值(PIP),芬太尼、维库溴铵以及异丙酚的用量,观察两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术后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儿HR、SBP、DBP以及PIP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维库溴铵[(8877±1024) μg/kg·h]、芬太尼[(287±623)μg/kg·h]和异丙酚[(533±070) mg/kg·h]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1225±527)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732±522)min,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2000%,P<005)。结论 腹腔镜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应用骶管阻滞复合全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从而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肛门根治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手术患儿进行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32例患儿均经肛门完成根治手术,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儿排便控制良好,食欲正常,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结论:精心的围术期护理对经肛门根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