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的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导致相关组织及器官损害。MM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缺乏诊断金标准,需影像学提供诊断依据。骨病是MM最常见的临床特征,恶性骨髓浆细胞浸润骨髓取代正常的骨髓,形成溶骨性骨质破坏,从而引起影像学变化;CT能较精准地评价溶骨性骨质破坏,本文主要介绍了全身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WBLDCT)对MM的诊断优势及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低剂量螺旋CT扫描鼻窦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窦CT扫描已逐步成为鼻窦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常规CT扫描曝光量过大,且CT技师对不同年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mAs或稍作估计地调整,往往使受检者特别是对射线高度敏感的青少年受到大量不必要的射线照射,这不符合辐射防护原则。本研究在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要求前提下,以常规扫描剂量为参照,以患者头颅上下径为依据,探讨低剂量扫描鼻窦技术的可行性,并分析比较其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情况及单次扫描加权的CT剂量指数(CT dose index weighted,CTDIw)值。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且已取得了公认的结果,但是有关低剂量眼眶CT扫描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眼眶CT由于其良好的分辨率、定位准确、价格较便宜等优点,已成为眼科临床工作中常用的辅助检查。众所周知,晶体对放射线具有高敏感性,因此低剂量CT扫描技术在眼部疾病检查中势在必行。笔者旨在探讨低剂量眼眶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实用性,为低剂量扫描技术的普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990年的统计,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已成为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治疗,显然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关键。本研究通过本院71例体检者肺部低剂量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的对照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肺部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皆在寻找一种较科学、经济的肺部检查。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女性骨盆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女性骨盆中的应用。方法 30例志愿者用16层螺旋CT行女性骨盆扫描,分别采用低剂量扫描(CareDose)和传统方法扫描,将两组女性骨盆图像按各影像颗粒均匀性、解剖结构细节、界面清晰度和有无伪影等评定图像质量。同样对两组的CT检查辐射剂量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两组扫描方法对女性骨盆图像质量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扫描与传统扫描相比,辐射剂量大大降低(P〈0.01)。结论 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女性骨盆图像质量不下降的同时,可以较传统CT扫描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李锋 《放射学实践》2007,22(3):224-224
目的:通过与常规X线比较,研究全身MRI在疑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诊断和分级中的价值。并讨论MRI表现对治疗指征的影响。方法:对新近确证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多发性骨髓瘤同时进行传统X线摄影和全身MRI扫描。放射检查结果经2位资深放射专家一致同意分为弥漫性骨髓浸润和局灶性骨髓浸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身MR成像(WBMRI)和血液学指标对干细胞移植术后多发骨髓瘤病人的持续性或复发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方法将33例经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后的多发骨髓瘤病人在2个时间点进行66次WBMRI采集,将病人2个时间点间疾病的严重度和髓内外骨髓瘤病变的影像动态变化以统一的疗效标准进行比较(kappa统计),包括血液学指标。结果33例病人采集的66次WBMRI结果,10例病人(30.3%)被归为疾病进展,23例被认为疾病缓解。10例疾病进展病例中的8例(80%)出现髓外病灶。WBMRI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33例样本中有26例(78.8%)结果相一致。结果发现在WBMRI和血液学指标比较中存在51.2%的一致性,95%CI为19.8%~82.6%。WBMRI的敏感度为63.6%,特异度为86.4%,阳性预测值(PPV)70.0%,阴性预测值(NPV)82.6%以及对疾病缓解检测的精确度为78.8%。结论 WBMRI可以检测经干细胞移植术后多发骨髓瘤病人的髓内外病灶并进行精确定位,但是对于确定疾病缓解与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仅表现出中度的一致性。要点①WBMRI在肿瘤学应用中越来越发挥其优势。②WBMRI继SCT之后能对髓内、髓外骨髓瘤病变进行定位。③WBMRI和血清学分析在评价疗效时没有充分的一致性。④对于确定疾病缓解,WBMRI可在实验室检查以外提供有限额外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全身磁共振表现,探讨全身磁共振分期与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Siemens 3.0T磁共振对15例经病理证实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全身检查。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磁共振及临床两种分期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贫血、乏力、肝脾肿大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15例患者中全身磁共振表现为正常型4例,弥漫型3例,局灶型3例,混合型4例,胡椒面型1例。磁共振分期为Ⅰ期4例,Ⅱ期3例,Ⅲ期8例,临床分期为Ⅰ期1例,Ⅱ期4例,Ⅲ期10例。两种分期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P=0.46>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骨痛;全身磁共振成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具有较好的成像效果和评估价值;两种分期方法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多发性创伤患者,全身CT已成为首选检查手段,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几乎所有的创伤性疾病,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还能经常发现很多与创伤无关的其它的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CT价格的降低,其肺部检查率将显著增长,其常规扫描CT球管的负荷将加大,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管电流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省开支,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本文着重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剂量高分辨率CT扫描对乳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低利量50mA扫描30例,其基准线为上颌窦后壁平行线做周围螺旋扫描,与用100mA常规扫描的30例进行比较,对图像质量及对诊断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低剂量组30例中良好片25张,占83.3%,一般片5张,占16.7%,差片0,与常规组基本一致。结论:低利量高分辨率CT扫描完全能满足临床对乳突病变的诊断要求。该扫描方法降低病人单次检查的接受辐射剂量,能延长球管的寿命,从而降低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SPECT/CT骨显像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SPECT/CT骨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探讨SPECT/CT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确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SPECT/CT骨显像的表现特征,分析融合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意义,并对部分患者进行动态观察,评价其在疗效监测中的作用。结果:①31例患者骨显像阳性率80.6%,共发现病灶130个,以脊柱、肋骨最常累及,绝大多数表现为放射性核素浓聚(128个),仅2个病灶表现为放射性分布减低;②SPECT/CT融合断层显像23例次,对于平面显像难以诊断的59处,明确鉴别了良恶性53处;对于6例单发病灶患者给出了明确诊断;③11例患者共行23次动态显像,结果提示4例病情好转,7例病情加重。结论:SPECT/CT骨显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诊断及疗效监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见于中老年人,平均发病年龄68岁,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并且发病年龄提前。本病起病缓慢,早期多无症状,临床表现复杂,早期诊断困难,漏、误诊断率高。我们搜集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底资料完整并经过骨髓穿刺证实的骨髓瘤20例,分析其X线和CT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全身(WB)连续动床(CTM)MR检查方案相对于分段全身MR检查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评估作用。方法利用1.5TMR设备,对18例MM病人进行WB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分析骨穿和(或)病检证实的42例多发性骨髓瘤x线片、cT及MRI的影像诊断学特点。结果42例均经X线检查,35例(76%)发现形形色色的溶骨性破坏,主要在头颅(27例)、胸椎(26例)、腰椎(30例)、肋骨(15例)及骨盆(11例),30例伴发骨质疏松。CT检查17例不仅检出X线片所示的骨破坏,有6例检出X线未能明确的肋骨、骨盆、椎体附件破坏和软组织肿块。脊椎MRI检查18例,正常型1例,灶型5例,弥漫型5例,弥漫型 灶型5例,椒盐型2例(阳性率94%)。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有一定的利于诊断的影像特点,MRI特别对脊椎病变优于X线平片和CT检查,并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7.
18.
低剂量螺旋CT胸部扫描的图像与其门诊常规剂量的扫描图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低剂量和靶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评价低剂量和靶螺旋CT扫描技术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6例经肺部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发现肺结节(≤3cm)的患者同时行肺部低剂量和局部靶螺旋CT扫描,所得图像分别就肺内发现结节(≤3cm)的数量及形态,结节内钙化,支气管征、界面征及邻近改变等进行逐一判定,并分别做出定性诊断。结果 在上述不同的肺部CT扫描技术中,低剂量扫描时,除病灶结节征的显示率较常规剂量低外,发现结节的数量和其他征象如:钙化、毛刺征、支气管征、界面征及邻近胸膜改变等的显示,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而靶扫描技术对结节征的显示明显优于上述2种扫描技术。结论 低剂量加靶螺旋CT扫描技术应为肺结节CT扫描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大约有80%的患者存在骨骼侵犯.本文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luorodexoxyglucose(18F-FDG)PET/CT表现特点,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认识.方法:26例按2001年WHO诊断标准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均在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显像.所有患者均依赖骨髓穿刺或活检取得明确病理学诊断.结果:26名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25例患者出现多发性骨质破坏,占总数的96.2%;其中11例患者出现颅骨破坏,占42.3%;25例出现脊柱骨质破坏,占96.2%;15例出现胸骨骨质破坏,占57.7%;21例出现肋骨骨质破坏,占80.8%;21例出现骨盆骨质破坏,占80.8%.部分骨破坏病灶呈18F-FDG高代谢灶.结论:多发性骨髓瘤的18F-FDG 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影像、实验室和病理学检查能提高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