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者,女,30岁,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导管残留3天就诊。患者3天前于外院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拔除麻醉导管时,导管断裂,残留于硬脊外腔,自觉腰部轻微疼痛不适。行CT扫描提示:L1~L2椎体所在硬脊膜外腔有一长达6cm麻醉导管。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反射征。局麻下行硬脊膜外导管取出来,咬掉L1~L2椎体部分椎板,从椎间孔处进入硬膜外腔,探查并取出一长6cm麻醉导管,患者痊愈出院。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导管断裂较少见。分析其原因为:1麻醉导管插入过深(一般3~5cm)。2拔除导管时操作过快过猛或拔除导管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硬脊膜穿破病人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法及可行性,防治硬脊膜穿破后头痛。方法 随机选择15例硬脊膜穿破病人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根据麻醉平面选用2%利多卡因或以0.75%布比卡因为稀释液将2%利多卡因稀释至所需浓度,小量分次给药。于手术结束前行硬膜外腔生理盐水注射。结果 15例病人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手术,术中麻醉药量低于常规用药量,麻醉效果满意,未发生硬脊膜穿破后头痛。结论 对硬脊膜穿破病人可实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术后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可以很好地预防硬脊膜穿破后头痛。  相似文献   

3.
硬脊膜穿破39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硬脊膜穿破是硬膜外阻滞麻醉中最常见的意外,其发生率为0.27~0.6%^[1]。硬脊膜穿破后并发症较多。现将我院过去5年非脊柱型手术硬脊膜穿破39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頸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用于頸部和上肢手术,麻醉效果肯定,操作方法簡便,术中病人清醒便于观察和管理,术后尚可配合临床需要,由留置的硬膜外导管給药,用以鎮痛或控制心率,故亦为临床医生所欢迎,因此近年来国內、外学者对此种麻醉方法已进行了較广泛的实驗研究,並己普遍应用于临床。我院自1978年11月至1981年11月,在頸部硬膜外麻醉下行甲状腺及上肢手术共112例,现将我們的經驗体会总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腰硬联合麻醉护理配合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艳景 《当代医学》2009,15(22):30-30
腰硬联合麻醉(CSEA)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方法,是先将小剂量的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然后把导管置入腰膜外腔,根据手术需要随时从硬膜外导管内注局麻药的麻醉。CSEA既保留了脊麻起效快,镇痛与肌松完善的优点,也便于调节麻醉平面,防止麻醉平面过高。经硬膜外导管追加局麻药可弥补单纯脊麻胸段阻滞平面不够或阻滞时间不够的情况,因此CSEA被临床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6.
连续硬膜外阻滞穿破硬脊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行连续硬膜外阻滞的过程中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穿刺针偶可刺破硬脊膜 ,对刺破硬脊膜的患者 ,我们采用将穿刺针退入硬脊膜外腔后直接置管仍行连续硬膜外阻滞共 11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1例中男 8例 ,女 3例。年龄 30~ 6 0岁。ASA分级 ~ 级。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 3例 ,胃切除 2例 ,脾切除 1例 ,全子宫切除 5例。上腹部手术穿刺点为 T9~ 1 0 ,下腹盆腔手术为 L3~ 4。1.2 方法 穿破硬脊膜后迅速将针向外退至无脑脊液流出时为止 ,接注射器用生理盐水推注无阻力 ,以确认穿刺针位于…  相似文献   

7.
有关文献报道硬外麻醉 (硬脊膜外阻滞 )失败病例达 7.5 % ,其中一半以上 (5 4% )因硬外导管脱管所致 ,将脱管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初学者[1] 。本文对 80例腹部手术的硬外麻醉进行分析 ,以期发现硬外导管脱管的真正原因 ,减少脱管 ,提高硬外麻醉成功率。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8~ 1999年两年内的 80例腹部手术患者中胆囊摘除术 30例 ,胃大部切术 18例 ,肠梗阻松解术 9例 ,子宫肌瘤切除术 13例 ,卵巢囊肿摘除术 1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44例 ,年龄 8~ 72岁 ,平均 36± 15岁。1 2 方法 硬外麻醉操作中 ,置入硬外腔的导管长度由传统的…  相似文献   

8.
我院遇1例因硬脊膜外连续阻滞麻醉并发急性硬脊膜外血肿患者,经非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男性,19岁。因胆囊炎、胆石靠行剖腹探查术,手术取中胸段(T8-9)硬膜外连续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麻醉误破蛛网膜后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才尚 《广西医学》2003,25(4):622-623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尤其是基层医院的主要麻醉方法 ,而在硬膜外麻醉时硬脊膜穿破并不少见。我院在 1 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施行硬膜外麻醉441 8例 ,现将其中 32例硬脊膜穿破后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1 0例 ,女 2 2例 ,年龄 1 3岁至 82岁 ,ASA ~ 级 ,硬脊膜穿破部位胸7~胸 12 8例 ,胸12 以下 2 4例。1 .2 方法 :本组硬脊膜穿破 31例为穿刺时即发现1例为发生全脊麻后发现。胸12 以上穿破 8例中 6例改气管内全麻 ,1例改静脉复合麻醉 ,1例改穿破点上一间隙重行硬膜外麻醉 ,胸 12 以下 2 4…  相似文献   

10.
目前 ,硬膜外阻滞偏麻、麻醉平面偏低等阻滞不全仍有一定的发生率。留置硬膜外导管的合适位置尚无定论。我院对妇产科 10 5例手术采用贴近硬脊膜留置导管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阻滞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剖宫产 36例 ,全子宫切除术 37例 ,子宫肌瘤剔除术 8例 ,卵巢囊肿切除术 14例 ,输卵管复通术 10例。所有病人心功能 I级 ,无凝血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并发症。1.2 方法 选择腰 1~ 2间隙穿刺 ,直入法。严格无菌操作。采用笔尖式质地偏软透明硬膜外导管。在证实硬膜穿刺针在硬膜外腔后 ,置管 0 .5 cm ,如有触及硬…  相似文献   

11.
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在盆腔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和单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择盆腔手术160例,随机分为两点穿刺组(A组)80例和单点穿刺组(B组)80例。A组选取T12~L1或L1~2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然后选取L2~3脊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选取L2~3脊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脊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进入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然后拔除脊麻针,再经硬膜外穿刺针置入导管。观察两组患者的椎管内穿刺及麻醉平面控制情况等。结果:A组无硬膜穿破,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9例,穿不到脑脊液1例。B组脊穿针顺利穿入蛛网膜下腔72例,穿不到脑脊液8例,退脊麻针时硬膜穿破6例。麻醉平面情况:A组75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4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达到手术要求。B组68例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10例麻醉平面过低,经过硬膜外追加局麻药4例达到手术要求。9例改全身麻醉完成手术。结论:两点穿刺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完全避免了硬膜外针引导时穿破硬膜的风险,麻醉平面得到了理想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40例年龄20~45岁的肾移植手术患者,分为三组对双间隙穿刺、双管连续硬脊膜外阻滞,双针分间隙脊椎麻醉加硬脊膜外阻滞和脊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三种麻醉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脊椎-硬脊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取脊椎麻醉与硬脊膜外麻醉之长,避其之短,掌握得当不失为肾移植手术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阻滞在我国还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本观察旨在通过硬脊膜外腔少量多次注药阻滞法用于老年下肢手术病人 ,并与传统注药法对比 ,观察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以了解硬膜外少量多次注药用于老年手术病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1 资料与方法86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 ,男性 5 1例 ,女性 3 5例 ,年龄 60~ 87岁。ASAⅠ~Ⅱ级 ,二期高血压 11例。随机将病人分为Ⅰ组 (少量多次注药组 )和Ⅱ组 (传统注药组 ) ,每组 43例。手术种类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胫腓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前 3 0min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和阿托品 …  相似文献   

14.
(一)单剂量长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术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术具有许多优点,因此深受手术医师及病员的欢迎。近年来这种麻醉方法在国内已被广泛采用。我院自开展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术以来,约有80%以上的腹部、泌尿、妇科手术,  相似文献   

15.
骶腔是硬脊膜外腔的延续,骶管内阻滞麻醉对机体影响轻微,常为下肢,会阴部手术所采用,用于小儿时具有独特优点。但由于麻醉时间和麻醉平面有限,限制了临床使用范围。本法将充填法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骶麻,充填剂采用5%或10%葡萄糖液二种浓度。一次注射后最长麻醉时间达4小时,镇痛时间达8小时,平均为2小时半及4小时。  相似文献   

16.
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基层医院临床麻醉中非常重要的麻醉方式,但在硬膜外麻醉中穿破硬脊膜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何处理硬脊膜穿破后患者的麻醉,至今仍有争议.本文就本院13年来16 293例硬膜外麻醉中的13例硬脊膜穿破患者的麻醉处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被广泛用于高危重患者的麻醉.本研究旨在比较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腔阻滞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连续脊麻针具的制作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简易连续脊麻针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将16^#Thuhy硬膜外针截短改制,配合9^#腰穿针、硬膜外导管和导管钢丝芯组成穿刺针具。用腰穿针通过硬膜外针在硬脊膜上刺孔,然后将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隙,经导管分次小剂量给局麻药实施连续脊麻。结果 经临床71例应用,置管成功率93.0%,麻醉效果优良97.1%,术后头痛发生率7.8%。结论 该自制穿刺针具经济实用、操作容易和安全有效,具有一定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硬膜外腔,成人膜椎韧带(Meningovertebral Ligaments)从前面把硬脊膜连于后纵韧带或椎体后表面,从后面则把硬脊膜连于椎板或黄韧带。换言之,膜椎韧带广泛分布在硬脊膜周围。背部的膜椎韧带与椎板或黄韧带附着处多偏于头侧,与硬脊膜附着处多偏于尾侧,整体上膜椎韧带的走向呈前下后上,少部分韧带呈前上后下走向。手术显微镜下,膜椎韧带与硬脊膜附着处紧密结合,钝性剥离可见膜椎韧带的纤维束与硬脊膜后壁相延续,显然,参与其构成。膜椎韧带的这种解剖结构,在硬膜外麻醉置管的过程中,会影响到硬膜外导管的走向。而细长坚硬的硬膜外导管通常向上或向下需要置入3-5cm,在置入导管的过程中,也会牵扯到膜椎韧带。基于以上两种情况,硬脊膜后壁很容易被撕脱。从而,原来与膜椎韧带连接的硬脊膜意外变薄甚至产生缺口,硬膜外腔注入的局麻药通过直接扩散抑或毛细管效应进入硬脊膜下腔,从而造成异常广泛的阻滞即硬脊膜下腔阻滞或硬脊膜下隙阻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布比卡因腰 -硬联合麻醉与利多卡因单纯硬膜外阻滞时 ,对剖宫产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程度、最大麻醉平面出现时间、麻醉效果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 112例剖宫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A组 5 7例 ,选取L2~ 3,间隙穿刺采用腰 -硬联合麻醉 (CSEA) :B组 5 5例 ,选取L1~ 2 间隙穿刺向头侧留置硬外导管行单纯硬膜外阻滞 (EA) ,结果 A组麻醉显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比B组明显缩短 (P <0 .0 1) ;麻醉效果达优良级者A组明显高于B组 (P <0 .0 1) ,两组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均不明显。结论 产科手术尤其是急诊剖宫产手术应用布比卡因腰 -硬联合麻醉优于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