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应激反应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0例,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30例,行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分别于术前、麻醉后、腹腔充气15min、处理胆囊床和术后5个时点观察血压、心率、皮质醇、血糖及术后苏醒过程。结果:麻醉后,2组病人皮质醇、血糖、血压、心率与术前基础值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研究组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拔管时间和呼之睁眼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研究组为(14±s6)min,需要镇痛药9例(30%),均低于对照组(20±10)min,19例(63%),P<0.01。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能有效降低腹腔镜胆囊切除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儿外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P组(n=21)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观察两组基础麻醉后入室时T0、切皮时T1、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动挣扎、肌松满意度、苏醒时间、苏醒延迟等指标。结果 K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组SBP、DBP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K组低(P<0.05),P组HR在T1、T2较T0降低(P<0.05),较K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01)。P组肢动挣扎例数明显少于K组(P<0.01),肌松满意度好于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等指标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用于儿外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力琼  张楠 《河北医药》2005,27(11):813-814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TCI)异丙酚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诱导、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有无知晓,指导临床用药。方法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在硬膜外注药后麻醉平面满意的基础上,设定诱导时异丙酚的效应室浓度为1.5μg/ml,复合咪唑安定2mg、罗库溴铵0.6mg/kg、瑞芬太尼1.0μg/kg行气管插管。术中维持异丙酚效应室浓度仍为1.5μg/ml,瑞芬太尼0.1μg·min-1·kg-1持续泵入,记录麻醉前、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4min、气腹前、气腹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停药后苏醒时间及术中有无知晓。结果插管即刻HR、DBP、SBP、MAP比麻醉前有所上升(P<0.05)、气腹后DBP、MAP比麻醉前也有差异(P<0.05)、平均苏醒时间为(6±4)min,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无术中知晓。结论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中采用TCI异丙酚诱导及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术后苏醒安静迅速,术中无知晓。  相似文献   

4.
靶控输注丙泊酚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短小手术100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靶控输注,设定靶血药浓度为5ug/ml。对照组30s内静脉注射丙泊酚2.0mg/kg。术中有体动反应者临时追加丙泊酚。结果两组生命体症术前无差异,术中对照组平均动脉压、RR、HR下降较观察组明显;两组入睡时间无差异,对照组丙泊酚用量较大,观察组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观察组完全遗忘率(98%,49/50)、手术满意程度(96%,48/50)高于对照组(80%,40/50)、(82%,41/50)。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较小,顺行性遗忘程度好,可用于短时、创伤小或门诊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下行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肾移植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对照组采用单纯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两组均行BIS监测。分别监测入手术室时(T_0)、诱导前(T_1)、插管前(T_2)、插管即刻(T_3)、插管后3 min(T_4)患者的MAP、HR,同时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及此刻的丙泊酚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并记录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结果试验组T_1时MAP较T_0时明显下降(P<0.05),T2时两组MAP、HR较T_0时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T_3时MAP、HR较稳定,对照组MAP、HR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意识消失时间较短,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低、用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肾移植患者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麻醉用量,苏醒迅速,对于术后肾功能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萍 《哈尔滨医药》2005,25(4):13-14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术后恢复情况,以探讨其可行性。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PK组: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靶控注入,用血浆靶控,丙泊酚靶浓度为0.5μg/ml,氯胺酮靶浓度为0.25μg/ml。对照组:先行羟丁酸钠80~100mg/kg静注,再用氯胺酮2mg/kg,静注间隔15~30分钟。测术前、注药后2分钟、5分钟、术始、术中、术毕时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停药后观察肢动反应、唤名反应和完全清醒时间。结果: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靶控输注组内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每分通气量麻醉后各时段与麻醉前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停药后观察肢动反应、唤名反应和完全清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靶控输注用于小儿非插管全麻时术中稳定,术后恢复平稳,苏醒时间短,可以安全地使用。  相似文献   

7.
闫承文 《中国药房》2014,(44):4155-415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联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苏醒与恢复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与本组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的HR、MAP均较本组T0和观察组同时间点显著增加,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较好,术后苏醒迅速、恢复快,且可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同时安全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3月来我院行肿瘤切除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和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5.24±2.03)min和(10.56±3.57)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3±2.34)min和(14.21±4.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在手术期间均有所上升,但对照组上升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老年肿瘤患者手术麻醉中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组为靶控输注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及持续输注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的起效时长、苏醒时长、止痛药使用时长及麻醉效果。结果进行麻醉后,靶控输注组起效时长、苏醒时长、止痛药使用时长明显短于持续输注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持续输注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方式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较好且恢复较快,对止痛药的使用较少,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目前认为是治疗小肝癌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为治疗原发性、转移性肝癌的最新方法。但由于手术时间大多比较短,术中刺激强烈但又比直接切除手术刺激小,一般的局部麻醉或者单次使用镇痛药物均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为保证术中患者安全、无痛、无不良记忆及手术的顺利进行,所以术中采用的麻醉方法值得探讨。本研究在PRFA术中将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出品)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得普利麻AstraZeneca)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外科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对照组各57例.复合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独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BP、HR、RR、SpO2均有明显的变化(P<0.05),并且复合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复合组患者的麻醉时间、唤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中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患者唤醒较快,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ASAI-Ⅱ级,双侧颈丛神经阻滞完善后给予氟-芬合剂2/5U,然后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丙泊酚TCI技术,对照组(30例)一般不再追加麻醉性镇痛镇静药。观察记录研究组TCI开始后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为5、4、3、2分时丙泊酚靶浓度值(Cp)及相对应SBP、HR、SpO2等参数;记录对照组术中各时点的SBP、HR、SpO2值及基础值;术后随访两组患者对各自麻醉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都得到了有效镇静,随着镇静深度逐渐加深,Cp由O上升到(1.82±0.10)μg/mL,SBP、HR有所下降,OAA/S评分2分、3分与4分、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值维持在97%~100%之间;对照组术中SBP、HR均升高,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对麻醉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为86.7%(26例),而对照组仅20%(6例)。结论丙泊酚TCI技术用于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清醒镇静具有镇静深度适宜,生命体征趋于平衡,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牵拉反应比较常见,表现为疼痛、恶心、腹肌紧张、鼓肠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辅助药物所具有的效果有限,处理不好,手术进展不利,患者痛苦,有时常常要改全身麻醉,给临床手术上带来一系列不便,作者用硬膜外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方法进行上腹部手术中的麻醉,有效控制牵拉反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在30例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守霞 《贵州医药》2006,30(1):59-59
由于小儿不合作,全麻是小儿麻醉最常用的方法,因此, 应选择适合小儿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是关键。我们将丙泊酚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四肢骨折切开复位,疝囊结扎修补术, 睾丸引降术,烧伤整形、植皮术3~11周岁患儿30例,A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型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吸入麻醉作比较。方法: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6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静脉组:应用新型小儿丙泊酚系统血浆3μg/mL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持续静脉输注0.2~0.3μg/(kg.min)以维持麻醉;吸入组:对照组,采用持续吸入3%~4%七氟烷维持麻醉;均置入喉罩行气道管理。于麻醉前(T0)、诱导毕(T1)、喉罩置入即刻(T2)、切皮(T3)、切皮后10 min(T4)及喉罩拔除即刻(T5)等时点记录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术后记录麻醉苏醒时间、清醒程度(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T2~T5时点HR、MAP吸入组大于静脉组(P〈0.05或0.01);T1~T5时点HR、MAP组内比较,静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吸入组比较,静脉组苏醒时间降低、停药后10 min的OAA/S评分增高、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例数减少、麻醉效果满意例数增高(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输注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较小,不良反应较少,术后恢复质量较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异丙酚是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而研究的一种新型麻醉药物,它属于混合受体型阿片受体激动剂类型,该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L受体拮抗和J受体激动作用,并主要应用于短时间的麻醉,由于该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儿童的身体器官组织处于发展阶段,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反应都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对儿童应用异丙酚的过程中需要更精确的掌握用药方式及用药剂量。靶控输注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相比于常规的间断给药以及持续给药,靶控输注便可以更加精确的控制药物浓度。鉴于此,本文就异丙酚靶控输注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进展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小儿浅表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我们应用靶控输注(TCI)异丙酚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用于小儿腹股沟手术的麻醉,获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翔 《中国实用医药》2013,(29):111-112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4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镇痛药使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外科择期手术患者13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68例,对照组为67例。治疗组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靶控输注丙泊酚喉罩麻醉。观察两组患者丙泊酚使用量、麻醉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统计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麻醉时间为108.50min,丙泊酚用量为18.54mg/kg,麻醉恢复时间为640.4s,术后并发症2例;对照组麻醉时间为120.42min,丙泊酚用量为30.12mg/kg,麻醉恢复时间为650.6s,术后并发症6例。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丙泊酚滴定式靶控输注和传统式靶控输注用于宫腔镜手术中的呼吸、循环功能变化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心肺功能正常,随机分为滴定式靶控输注组(A组)和传统式靶控输注组(B组)各30例。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扩张宫颈时(T2)、术毕时(T3)和清醒后5min(T4)的MAP、HR、SpO2,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留观时间,术中知晓、肢体扭动和呼吸抑制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丙泊酚总用量。结果A组血流动力学比B组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麻醉诱导时间(5.2±0.9)min长于B组(3.1±1.3)min,但A组苏醒时间(3.5±2.7)min、留观时间(8.5±2.6)min明显短于B组(4.8±1.6、13.8±3.8)min,丙泊酚用量(201.7±22.6)mg也明显少于B组(240.4±19.8)mg(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术中知晓和肢体扭动,A组有5例(16.7%)发生呼吸抑制,B组呼吸全部停止(100%),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发生率A组也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与传统式靶控输注相比,滴定式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持更稳定,术后恢复更快,离院更迅速,呼吸抑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是门诊宫腔镜手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