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肌肉恶病质的发生机制。方法 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喂养5d后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皮质醇浓度,趾长伸肌组织3-MH浓度;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测定泛素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PCR)检测泛素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组血清TNF-αI、L-1、IL-6、皮质醇浓度升高;趾长伸肌组织3-MH明显升高;脓毒症组骨骼肌泛素蛋白和泛素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大鼠脓毒症肌肉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居于主导地位,而糖皮质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也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TNF)在烧伤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高分解代谢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背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6 mg/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6、12和24小时组,另设对照组,每组15只.称重、有氧孵育大鼠伸趾长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组织总蛋白和肌纤维蛋白的降解率;并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伸趾长肌内泛素和C2 mRNA的表达变化;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内TNF -α含量变化.结果脓毒症大鼠伤后12小时及24小时较对照组伸趾长肌重量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总蛋白、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2小时较对照组即显著升高(P均<0.01),12小时达高峰,分别升高58%和335%,24小时仍高于对照组(P均<0.01);脓毒症大鼠伸趾长肌内泛素 mRNA (2.4 kb)和C2 mRNA的表达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其中12小时升高最显著;脓毒症大鼠血浆内TNF-α浓度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与血浆内TNF-α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964 8,P<0.01).结论体内TNF-α分泌增多是脓毒症大鼠骨骼肌蛋白,特别是肌纤维蛋白降解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其作用可能是在基因水平增强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的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9):1642-1643
探讨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与血乳酸指标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与血乳酸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与血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脓毒症患者行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内毒素、二胺氧化酶与血乳酸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肌肉恶病质的发生机制。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脓毒症组,每组10只。以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喂养5d后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皮质醇浓度,趾长伸肌组织3-MH浓度;电镜观察骨骼肌纤维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测定泛素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PCR)检测泛素mRNA表达。结果脓毒症组血清TNF-α、IL-1、IL-6、皮质醇浓度升高;趾长伸肌组织3-MH明显升高;脓毒症组骨骼肌泛素蛋白和泛素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在大鼠脓毒症肌肉恶病质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居于主导地位,而糖皮质激素和一些细胞因子也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脓毒性休克及其预后有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脓毒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危重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患者死亡的机制仍有待阐明。以往的研究表明 ,脓毒症患者和动物体内组织氧张力增加明显 ,组织耗氧量降低。由于线粒体氧化酶产生 ATP的氧耗量占细胞氧耗量的 90 %以上 ,一氧化氮 (NO)在体外可抑制线粒体的呼吸 ,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伦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据此提出 ,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器官衰竭 ,可能与脓毒症时 NO的大量释放有关。他们以 ICU病房 2 8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 12人死亡 ,16人存活 ,另选 9名外科患者为对照组。在确诊后 2 4小时内取骨骼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hs-CRP/ALB)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hs-CRP/PA)与脓毒症膈肌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的8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ICU第1天床旁超声测量膈肌位移(diaphragmatic excursion, DE)<10 mm诊断为膈肌功能障碍,将其分为脓毒症膈肌功能障碍组(n=29)和脓毒症非膈肌功能障碍组(n=51),并选择年龄、性别与研究对象相匹配的30例普通术后非脓毒症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为术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动态观察脓毒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 PA)等指标,计算hs-CRP/ALB和hs-CRP/PA。并用间接测热法测量脓毒症患者静息能量消耗水平,计算静息能量消耗水平与实际给予能量的差值,即能量缺失值。结果 (1)入ICU第1天,脓...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对不同类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目的:厂家脓毒症时不同类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分析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内毒素制成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攻击后2、6、12和24小时组,每组设正常对照;利用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采用氨基酸全谱分析仪测定毒症大量伸趾长肌(EDL)和比目鱼肌(SOL)蛋白降解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内毒素攻击后大鼠EDL总蛋白降解率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2和6小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肌纤维蛋白九解率增加1-2倍,6小时达峰值,12和24小时均无明显变化。大鼠SOL总蛋白降解率和肌纤维蛋白解率在内毒素攻击后均未见显著变化。内毒素攻击后不同时间点血浆糖皮质激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P均<0.01)。EDL肌纤维蛋白降解率与血浆糖皮质激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1)。结论:不同类型骨骼肌对脓毒症刺激的反应不同,快同纤维对脓毒平刺激比慢红肌纤维敏感;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增加是导致脓毒症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烧伤脓毒症早期膈肌内泛素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烧伤脓毒症时大鼠膈肌内蛋白降解信号分子——泛素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 :大鼠背部 30 %总体表面积 度烫伤后 ,立即腹腔注射内毒素 (6 mg/ kg)制成烧伤脓毒症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脓毒症 2 h和 6 h组 ,另设对照组 ,每组 9只。通过 Northern杂交检测大鼠膈肌内泛素 m RNA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膈肌内泛素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烧伤脓毒症大鼠伤后 2和 6 h膈肌内泛素 m RNA2 .4 kb条带和 1.2 kb条带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强 ,且呈持续升高现象 ,其中 2 .4 kb条带的表达增强更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烧伤脓毒症大鼠伤后 2和 6 h膈肌内泛素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强 ,以伤后 6 h增强更明显。结论 :烧伤脓毒症早期膈肌内泛素基因和蛋白表达即显著增强 ,且呈持续升高现象 ,提示膈肌内泛素系统活性上调 ,蛋白降解增强 ,这对进一步从肌组织蛋白代谢角度研究烧伤脓毒症时膈肌功能变化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通过低频电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或肌肉,诱发骨骼肌收缩,以达到治疗患者骨骼肌功能障碍的目的。NMES作为常规运动康复锻炼的替代方案,对于运动不耐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NMES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骨骼肌肌力、肌耐力,改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患者骨骼肌形态结构改变、骨骼肌氧化应激水平降低、骨骼肌蛋白代谢平衡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在疾病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emiBioCD系列(CD3/CD4/CD8)细胞检测玻片,检测166例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5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67例脓毒症、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55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的绝对计数及比值,结合其IgG、IgM、IgA、C反应蛋白变化,并监测脓毒症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改变。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脓毒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绝对计数及脓毒症患者的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脓毒症患者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1)。结论:几种常见感染性疾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监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对治疗及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氢气对脓毒症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诱导的小鼠脓毒症模型.24只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20~25 g,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假手术+氢气吸入组(Sham+ H2)、脓毒症组(Sepsis)和脓毒症+氢气吸入组(Sepsis+ H2).氢气治疗为盲肠结扎穿孔术或假手术后1h和6h,分别吸入2%氢气1h.观察各组小鼠24 h时间点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细胞凋亡情况,测定血肌酐(blood creatinine,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同时检测血清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人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rostaglandin F2α,8-iso-PGF2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水平.结果 吸入氢气可显著改善脓毒症小鼠肾组织损伤,减少肾组织细胞凋亡,提高血清及肾组织SOD和CAT活性,降低血清及肾组织8-iso-PGF2a和HMGB1水平(P<0.05).结论 吸入氢气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及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发现环氧化酶2抑制剂具有预防肘关节周围异位骨化的作用。目的:观察环氧化酶2、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8例肘关节创伤后异位骨化组织及10例正常骨组织中环氧化酶2、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利用HPIAS-1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异位骨化组织与正常骨组织中环氧化酶2、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平均吸光度和阳性区域面积百分率,并分析3种蛋白阳性区域面积百分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异位骨化组织中环氧化酶2、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高表达;正常骨组织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异位骨化组织中3种蛋白平均吸光度及阳性区域面积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骨组织(P<0.01)。异位骨化组织中环氧化酶2与骨形态形成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区域面积百分率呈正相关(P<0.01)。提示环氧化酶2、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异位骨化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环氧化酶2可能通过诱导骨形态形成蛋白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促进异位骨化组织中的成骨和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蛋白)在萎缩性肌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均表现为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43例肌营养不良患者、3例其他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包括1例脂质沉积性肌病、2例运动神经元病)及5例正常对照者的骨骼肌标本进行Dystrophin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患者肌细胞膜上无显色,Becker型肌营养不良(BMD)患者全部为弱阳性,BMD/LGMD(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中6例肌细胞膜上显色浅淡、不连续或呈斑片状,其余15例患者肌细胞膜上染色正常;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1例肌细胞膜显色浅淡、呈斑片状,另1例染色正常。脂质沉积性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肌细胞膜上染色均正常。结论对于存在双下肢近端肌肉萎缩的临床表现相似的肌病患者,Dystroph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将其大致区分,对早期预测肢体功能影响程度及正确地进行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脓毒症大鼠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组,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复制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仅翻动盲肠,不做结扎处理.试验期间大鼠禁食不禁水,试验组给予加用ω3脂肪酸的肠外制剂,药物对照组除了ω3脂肪酸外,其余成分相同.其余仅给予生理盐水肠外注射.在模型复制前5 d即开始连续给相应治疗.造模第16小时,无菌操作下取双侧伸趾长肌,一侧放入液氮中保存,另一侧放入孵育液中继续孵育2 h,并测定湿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中3甲基组氨酸(3-MH)含量.结果:各组一侧伸趾长肌湿重差异未见显著性(P>0.05).与正常组比较,脓毒症组16 h点伸趾长肌降解率升高明显(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ω3脂肪酸组大鼠3-MH含量均下降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时存在骨骼肌高分解代谢,ω3脂肪酸可明显降低骨骼肌高分解代谢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0例痛风初次发作患者(痛风组)、2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高尿酸血症组)及2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清中黄嘌呤氧化酶、IL-6、IL-8的水平,比较3个实验组中各项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痛风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黄嘌呤氧化酶、IL-6、IL-8及血尿酸、C反应蛋白、血沉的水平显著高于高尿酸血症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高尿酸血症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血清中的黄嘌呤氧化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血尿酸、C反应蛋白、IL-6、IL-8及血沉等炎症指标在痛风发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1)阴性对照组18只,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脓毒症组,按大肠杆菌内毒素注射后6、12、24 h分为3个亚组,各18只.取心脏组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原位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免疫印迹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p65的表达,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线粒体还原型谷胱甘肽(GPx)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OxyBlot TMas蛋白氧化检测试剂盒观察线粒体蛋白氧化.结果 脓毒症大鼠心肌有炎症细胞浸润,细胞水肿及空泡形成,并且在24 h最明显;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核蛋白NF-κB p65活化均显著增加(P<0.05).脓毒症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明显,至24 h病变最严重,线粒体膜破碎,线粒体嵴消失,大量空泡形成.脓毒症大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酶SOD和GPx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和蛋白氧化均显著增加(均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线粒体损伤在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活性氧产生过多和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基于电子计算机扫描(CT)评估的骨骼肌脂肪变性,是否可以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住南京鼓楼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CT影像、入院24 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根据临床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水平及差异。采用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与非脂肪变性患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84例脓毒症患者,其中存活48例,死亡36例(病死率为42.86%)。(1)死亡组患者性别、骨骼肌脂肪变性比例、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血乳酸、肌酸激酶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非脂肪变性组总体病死率(7例,8.33%)比较,脂肪变性组(29例,34.52%)明显增多,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经K-M曲线分析,骨骼肌脂肪变性组患者在任何一时间点的生存率均低于非骨骼肌脂...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酶-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附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肾癌患者的病理资料,比较肾癌组织及瘤周正常组织的环氧化酶-2的表达情况。结果:环氧化酶-2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77%,在瘤周正常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4%(P<0.01);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氧化酶-2在肾癌中高表达,抑制环氧化酶-2的活性有可能在肾癌的防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骨骼肌超微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附6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糖尿病骨骼肌超微病变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以透射电镜观察65例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同时检查眼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albuminexcretion,UAE),并与10名正常人的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超微病变发生率为83%(54/65),肌病组合并糖尿病肾病和(或)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发生率为74%(40/54),无肌病组相应为27%(3/11)。肌病组患者骨骼肌中微血管基底膜指数为(20.1±5.3),无肌病组为(12.1±2.3),均较正常人(7.6±1.5)明显增高(P<0.01),且微血管基底膜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A1c、UAE呈正相关(r=0.486,r=0.513,均为P<0.01)。结论:糖尿病肌病与肌组织中的微血管病变有关,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肌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之一;骨骼肌组织中微血管病变程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膈肌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及床旁超声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入住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普通术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作为术后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 动态观察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血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用间接测热法测量静息能量水平计算能量缺失值, 床旁超声评估膈肌移动度(diaphragm excursion, DE)、吸气末膈肌厚度及呼气末膈肌厚度, 计算相关参数。DE<10 mm或膈肌增厚分数(diaphragmatic thickness fraction, DTF)<20%诊断为膈肌功能障碍。结果⑴感染性休克组、脓毒症组及术后对照组三组患者入ICU第1天, DE均低于正常对照组[10.3(9.0, 13.6)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