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平时或患病后体质虚弱者,常想通过进补(食补与药补)的方式以恢复体力、增强体质。然而,不少人在进补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甚至个别人还出现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凡遇此种情况,患者就应在医生协助下认真检查一下进补的全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出进补功效差的原因,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进补功效。进补注意辨证施补: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不可盲目进补。中医认为,人体之虚有阴虚、阳虚、气虚、血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中老年虚证患者都十分重视进补。但一些中老年朋友在进补时,首选总是药补,花许多钱买来名目繁多的参茸膏丹,却收效甚微,或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因此,进补中的"两补",即食补和药补,各有所长,不可偏废。选择进补方法,中证为优。只有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辨证选用,两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食补即饮食进补,在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历代医家都极为推崇以食物特有的性能防治疾病是中医治疗学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民间自古就有"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的说法,依照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贴秋膘"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体消耗比较大,秋季适当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能够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达到养生目的。但专家提醒,若乱补、猛补、急补,则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进补方法已不适合现代人的体质特点。传统的进补起源于宫廷,多是滋腻辛温之品,针对体弱纯虚之体,药虽名贵.但“能补虚者.皆能留邪”,现在多数人是体不虚而内有毒邪,服用后无异于“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5.
卫怡然 《长寿》2011,(10):45
民间自古就有"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的说法,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贴秋膘"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体消耗比较大,秋季适当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确能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达到养生目的。但专家提醒,严禁不分虚实的乱补,若乱补、  相似文献   

6.
《长寿》1997,(1)
一些平时体弱或病后体质虚衰者,常想通过食补与药补以增强体质。然而有些人在进补已相当一段时间后(1~2个月),并没有达到应有的功效,甚至还出现不良反应。笔者认为,凡遇此种情况就应暂停进补并认真检查一下自己进补的过程,从下述几方面寻找原因,然后针对其主要症结再考虑进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民间自古就有"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的说法,因而相应的有了"贴秋膘"的习俗。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秋冬需要进补。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体能量消耗比较大,秋季适当进补(包括食补和药补)确能恢复和调节各脏器机能,达到养生目的。但专家提醒,若乱补、猛补、急补,则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8.
正国人历来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俗。每年冬季来临,很多人的进补就会提上议事日程。而很多女性不知该如何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及生理特点科学进补,这就需要掌握女性科学进补的方法。药补不如食补:冬令进补与其服用大量补品,不如先从食补开始。因为只有食补才是增强人体抵抗力的关键。而女性在食补中又可根据不同的体质,分为4种不同的食补方法。  相似文献   

9.
寒冷的天气,大家不药补、也习惯偶尔来个食补。但冬天食量增加、睡眠时间增长,脂肪合成速度比平常快2~4倍,在这个肥胖的关键季节里,进补需依照体质,选择适合自身的进补方法,才不会补不到气血,反而补到了体重。  相似文献   

10.
“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老祖宗留下的这句古训.成了现今人们冬季保健的最大理由。于是一到冬季.药补、食补齐上阵.都希望能补出一个健康的体魄。但进补是有讲究的,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也不是单纯进补品、服补药就可以达到健身壮体的目的。进补的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度身定做.换句时髦的话说.绝对是“个体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人相应,养生亦需顺应自然特点。中医学认为,人体阳气于冬季内藏,阴气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存阶段,也是虚弱者的进补好季节。进补,有两种方法:一为食补,一为药补。实践证明,药补不如食补,故冬补应以食补为主。补品的选用,应注意性别不同、体质差异、长幼胖瘦、  相似文献   

12.
祖国医学主张秋冬进补,糖尿病患者也不例外。由于糖尿病为慢性疾病,患者多为阴虚或气阴两虚,所以养阴补虚是糖尿病人进补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3.
入冬进补,在我国已成习俗。冬季天气寒冷,根据中医理论,宜服食具有补气填精、滋养强壮作用的食品,宜吃温性或热性特别是温补肾阳的食品进行调理,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和抗病能力;忌吃寒性、生冷黏腻的食品。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同、年龄有别,在食补中也有宜有忌,应灵活掌握。如阳虚体质,在饮食中以温补为宜;气虚之人,宜多食补气食品;血虚之人,又当以养血为要;肾亏患者则当以补肾为主。有的地区在冬令进补之前,有先作引补”的习惯。所“谓引补”,又“称底补”,就是先打好基础后再补,即调理好脾胃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再服补药补品。这样既可以增加…  相似文献   

14.
“药补不如食补,冬令进补其滋补作用最佳的食物当数羊肉”。羊肉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磷、铁等人体所必需的元素,能补虚抗寒、益肾壮阳。医圣张仲景首先将羊肉组成食疗方剂载入《金匮要略》,即: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50克(用纱布包)...  相似文献   

15.
张士鑫 《长寿》2004,(11):7-7
中医诊疗的一大法则便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因此,只要有虚证反应的时候,不管春夏秋冬都能进补,什么时候虚就什么时候补,哪里虚就补哪里,因为小虚不补便会酿成疾病。  相似文献   

16.
韦公远 《健康生活》2012,(12):40-40
古云: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在冬季这个进补的大好时机,如何从自身健康状况出发,把食补、药补、神补三者有效地配合应用,是冬季进补的一门学问。因此,进补也是颇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17.
魏俊 《健康向导》2016,(2):52-53
生活中,中老年虚证患者都十分重视进补.但一些中老年朋友在进补时,首选总是药补,花许多钱买来名目繁多的参茸膏丹,却收效甚微,或出现许多不良反应,旧病未除,又添新病.因此,进补中的“两补”,即食补和药补,各有所长,不可偏废.选择进补方法,中证为优.只有根据自己的病情和体质,辨证选用,两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王晓东 《药物与人》2013,(12):74-74
冬季忌凡虚必补虚有阴虚、阳虚、气虚和血虚之别.不能凡虚必补。如果不辨寒热妄投药膳,容易导致”火上加油“。再者.根据中医的先后缓急的治疗原则,冬季用药膳者若有外邪存在.则宜先祛邪解表.不宜盲目进补。另外.在消化道疾病发作期,一般不宜进补.如果直接进补则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进补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忌:一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二忌慕名进补。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越能补益身体,人参价格高,又是补药中的圣药,所以服用的人就多。其实滥服人参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及鼻孔流血。三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气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四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五忌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药补不如食补。  相似文献   

20.
补 冬     
老家有一句话:一年补趟趟,不值补冬天。意思是说.一年到头补身体,倒不如在冬天这个季节里进补.更有效果。因此,每年的冬天,母亲都格外重视食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