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加入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口服,疗程为2周.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 治疗组治疗第7天和第14天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危险分层与急性脑梗死(AC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0例ACI患者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评定人院治疗第1、3、7及14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第14天评定临床疗效;分析高血压危险分层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压增高者占86.4%。各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在人院第3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危险程度的升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趋向加重,临床疗效变差。结论极高危组近期疗效差;高血压危险分层对评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玉溪矿业医院2012—2013年收治的首诊脑梗死急性期患者84例,以第1次血糖为准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48例和正常血糖组36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血糖正常组患者脑梗死面积及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优于高血糖组(P0.05);高血糖组总有效率为66.7%,低于正常血糖组的91.6%(P0.01)。结论脑梗死急性期血糖升高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且患者脑梗死面积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4.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尤瑞克林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及一般营养脑神经细胞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5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尤瑞克林可有效地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sICAM-1)、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80 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药物组42例,采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2例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14 d后外周血sICAM-1和IL- 1、IL- 6含量,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7 d、14 d时外周血sICAM-1、IL- 1 和IL- 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和IL-1、IL-6水平,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旨在分析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脑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脑梗死患者585例按NCEP-ATPⅢ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回顾性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代谢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585例中有290例(49.6%)合并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动脉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后者;前者结构性影像(CT)大灶梗死和多灶梗死发生率和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高于后者.相关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程度与患者腰围、动脉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结论 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使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更加聚集,脑血管病变程度更加严重,应进行全面脑血管危险因素防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健康中老年人及老年脑梗死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和Hsp70变化程度、规律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2例年龄在40~79岁的健康中老年人(健康组)和9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分轻型脑梗死组30例、中型脑梗死组31例和重型脑梗死组31例),Westerm blot法检测健康组及脑梗死患者起病后第1、15和30天Hsp70水平,并对脑梗死患者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1)健康组Hsp70水平呈现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趋势,与年龄的增长呈负相关(r=-4.06,P<0.01)。Hsp70的表达与性别不相关(r=-14.45,P=0.36)。(2)轻、中、重型脑梗死组在起病后第1天Hsp70水平达最高峰,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1);轻型脑梗死组Hsp70水平在第1、15天较重型脑梗死组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3.P<0.01;r=-0.54.P<0.01);随病程延长,Hsp70表达逐渐下降,轻型脑梗死组下降幅度较大(P<0.01);起病后第30天,重型脑梗死组Hsp70水平高于轻型脑梗死组(P<0.01),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健康中老年人Hsp70水平与年龄及年龄增长相关;Hsp70水平动态变化与缺血性脑梗死病情的轻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代宏  陈岚  郭琴 《山东医药》2011,51(39):75-76
目的探讨高压氧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采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传统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及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脑梗死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伍龙  李文华  刘一尔 《内科》2009,4(2):212-21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第2周相比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个月时Barthel指数及1年时卒中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脂并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常规用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治疗,治疗组用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第15、30、60天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第15、30、60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对脑梗死急性期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伴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罗布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及6月测定血脂和oxLDL水平,并以神经功能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显效率分别为76.67%和93.33%,两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及6个月治疗组TC、TG、LDL-C及oxLDL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而HDL-C明显增高(P<0.05).结论 普罗布考通过降低脑梗死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清oxLDL水平来减少神经元的损伤,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高血压危险分层的关系。方法将2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高血压危险分层,并分为低中危组30例、高危组80例、极高危组110例,观察入院后第1、3、7及14天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析其关系。结果高危组与极高危组入院第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组其余时间点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高危组和低中危组(P<0.01);低中危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高危组和极高危组(P<0.01)。结论高血压危险分层对评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发病24 h内入院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亚低温 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两组于入院后第1、3、7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和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于入院当天及第30天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亚低温组血清IL-6和sICAM-1水平在发病不同时间内均低于对照组,二者血清水平均随时间递减;亚低温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第30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亚低温治疗可降低脑梗死患者IL-6和sICAM-1表达,改善发病第30天的预后,推测亚低温降低IL-6和sICAM-1的表达是其减轻脑缺血性损害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德华 《山东医药》2013,53(35):39-41
目的 观察速效救心丸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速效救心丸2周.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14天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评分),检测血清hs-CRP水平,治疗前后检查动态心电图.结果 治疗后14 d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NIHSS评分及血清hs-CRP水平均低(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55.8%,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12例动态心电图改善,对照组3例.结论 速效救心丸能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临床预后,并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分析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与脑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585例按NCEP-ATPⅢ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回顾性地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代谢综合征与脑血管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585例中有290例(49.6%)合并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组的体质量指数、腰围、动脉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无代谢综合征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后者;前者结构性影像(CT)大灶梗死和多灶梗死发生率和重型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高于后者。相关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变程度与患者腰围、动脉血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P<0.01)。结论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使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更加聚集,脑血管病变程度更加严重,应进行全面脑血管危险因素防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08年3月-2011年3月住院治疗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个体化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发病24 h内服用阿司匹林,连续应用14 d,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14天两组积分均减低,但治疗组减低的幅度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60.0%(P<0.01).结论 早期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进展型脑梗死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有效阻断病情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9月—2010年2月神经内科住院60例发病48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14d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治疗2周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齐学军 《山东医药》2011,51(20):57-58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有效性。方法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治疗组和降纤酶治疗组,分别用药治疗7d,7d后两组同时应用胞磷胆碱钠和血塞通治疗,疗程为7d,总观察时间为3个月。采用MESSS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阿加曲班组与降纤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和3个月后ME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阿加曲班组治疗后第14天和3个月后MESSS评分均低于降纤酶治疗组(P〈0.05或P〈0.01);3个月后两组间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曦  李丹  何海涛  王亮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33-253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脑梗死组30例,脑出血组30例,正常对照组40例.脑梗死组与脑出血组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病情程度,按照病情轻重又分别分为轻、中、重3组,测定60例患者发病第48小时,第6~8天及第15天血浆CD62p水平.同期测定正常对照组(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血浆CD62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与评价.结果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的血浆CD62p水平增高程度较轻度神经功能缺损者高(P<0.05).脑梗死患者第48小时血浆CD62p水平较其他两个时期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血浆CD62p水平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亦降低.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发病后6~8d最高,15 d时比48 h降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也降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血浆CD62p水平明显增高,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梗死体积越大,血浆CD62p水平越高,与梗死体积有一定相关性.CD62p可能参与了血栓形成和脑缺血后再灌注损害,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它可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帮助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患侧脑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资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患侧脑血流速度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基底动脉(B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侧BA、MCA、ACA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高血压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患侧脑血流速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