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院从1992年2月~1995年6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36例,对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临床症状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70例均为住院患者,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中华传染病杂志1991;9(1)∶55〕,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23~64岁,平均342岁。血清总胆红素(Bil)1368~3746μmol/L,谷丙转氨酶(ALT)92~386U,碱性磷酸酶(AKP)182~370U,γ转肽酶(γGT)260~450U,黄疸持续时间25~62天,平均36天。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95年3月~1999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76例,疗效较好。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76例,男50例,女26例;年龄20~62岁,平均40.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mol 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25~5.01umol 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3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46例。对照组70例,男48例,女22例;年龄24~60岁,平均38.5岁;总胆红素(TBil)127~3…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 1 995年 3月~ 1 999年 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 76例 ,疗效较好 ,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76例 ,男 50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62岁 ,平均 40 .2岁 ;总胆红素 ( TBil) 1 30 .6~ 384.8 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 1 .2 5~ 5.0 1 umol/L;黄疸持续最短 2 8天 ,最长 92天 ,平均 39天 ;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 30例 ,慢性淤胆型肝炎 46例。对照组 70例 ,男…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常世 《新中医》1999,31(12):36-36
笔者自1994年3月~1998年2月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38例,疗效较好,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20~62岁,平均412岁。总胆红素(TBil)1306~3848μ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156698~626792nmol·s1/L,黄疸持续最短28天,最长92天,平均39天。其中急性淤胆型肝炎15例,慢性淤胆型肝炎23例。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4~60岁,平均36…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 1997年 4月~ 2 0 0 0年 8月对 4 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的退黄过程进行了观察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 ,并经 B超检查排除了肝外阻塞性黄疸或其它肝胆系统疾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黄疸程度上均具有可比性。治疗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2 2~ 6 5岁 ,平均 4 3. 5岁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16 8.5~ 4 14 .2 μmol/ L;持续时间为 2 5~ 96天 ,平均 4 5天。对照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8…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996~ 1998年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急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 118例 ,获得较好效果 ,现浅介于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18例 ,男 6 9例 ,女 49例 ;年龄 8~ 5 5岁 ;疗程 5天~ 3个月。其中甲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 2 2例 ,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 80例 ,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者 16例。均有身、目、尿黄 ,乏力 ,胁痛 ,纳差 ,恶心 ,腹胀 ,皮肤瘙痒 ,大便呈灰白色 ;部分患者还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 ,肝区疼痛。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均大于 85 μmol/L ,且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在 2 5 0 μmol/L以上有 2 1例 ,丙氨酸转氨酶 (ALT)…  相似文献   

7.
自1995年以来,我用家传侗药“杨氏三肝康”结合西药治疗108例淤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同期与单纯运用西药组治疗102例对照,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按1990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病情、病程、症状、体征等方面具有可比性。1.1治疗组108例,其中男65人,女43人,男:女=3:2。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35.6岁。临床检验血清总胆红素(Bil)128.6-376.umol/L,血清谷丙转氨酶(ALT)94-480u/L,黄胆持续最短21天,最长68天,平均38…  相似文献   

8.
瘀胆型肝炎又称毛细胆管型肝炎。我院从1 998年 2月~ 1 999年 1 2月以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瘀胆型乙型肝炎 35例 ,在降低血清胆红素 ,改善临床症状方面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67例 ,均符合 1 990年 5月上海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瘀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5例 ,男 2 3例 ,女 1 2例 ,年龄 2 5~ 60岁 ,平均 34.8岁。血清总胆红素 (TB) 1 30 .5~ 384.7μmol/L ,谷丙转氨酶(AL T) 80~ 42 6u/L,碱性磷酸酶 (AKP) 1 89~390 u,γ-转肽酶 (γ- GT) 2 4 9~ 456u,黄疸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彭杰 《陕西中医》1998,19(11):522-523
<正> 笔者在肝病临床实践中,以大柴胡汤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重度黄疸肝炎(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疗效显著,尤其对伴郁胆症状者,其顿挫黄疸之效若鼓桴之应。现介绍如下。 淤胆型肝炎 王某,男,17岁,农民。于1991年6月以淤胆型乙型病毒性肝炎3月余由某部队医院转入我院,患者3月前出现全身黄染,搔痒,  相似文献   

10.
淤胆型肝炎全称肝内胆汁淤积性肝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内胆红素结合与排泄障碍而导致黄疸持久不退或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值≥171μmol/L的急、慢性病毒性胆汁淤积型肝炎.虽然目前治疗淤胆型肝炎的药物很多,但疗效仍不肯定[1].笔者根据其发病机理及中医病因病机,近几年来以中药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瘀胆型肝炎40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辨证为阴黄的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辨证为阴黄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茵陈术附汤加味治疗辨证为阴黄的慢性淤胆型肝炎,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针对淤胆型肝炎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血清总胆红素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胆汁淤积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灌肠配合中医护理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肝病科75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护肝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加用中药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4.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淤胆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62例,均为2000年3月~2005年12月的急慢性淤胆型肝炎患者。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诊断标准。其中急性黄疸肝炎19例,慢性肝炎重度26例,慢性重型肝炎17例。由HAV感染7例,HBV感染38例,HCV感染5例,HEV感染3例,HAV、HBV重叠感染4例,HBV、HCV重叠感染5例。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26例、女6例,平均年龄(36.1±8.4)岁。对照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38.6±10.2)岁。治疗组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淤胆型肝炎的退黄治疗。方法:采用穴位注射小剂量激素联合中西药的方法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20例,同时选择具有可比性的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下降。结论:穴位注射小剂量激素联合中西药是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凉血活血法治疗淤胆型肝炎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56例中,男45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36.2岁。急性肝炎淤胆型16例(甲肝6例,乙肝9例,戊肝1例),慢性乙型肝炎淤胆型38例,药物中毒性肝炎2例。临床表现:黄疽较深,经月不退,色泽晦黯,皮肤瘙痒,尿黄,大便色浅或灰白,肝肿大。舌质黯红、苔落黄或黄腻,脉弦。血清总胆红素为176.5~503.6μmol/L,平均318.4μmol/L,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2治疗方法基本方:赤芍30~60g,茵陈30g,紫草、丹皮、金钱草、苦参、丹参各15g,生地、地肤于各10g…  相似文献   

17.
急性淤胆型肝炎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自觉症状常较轻,皮肤瘙痒,大便灰白,常有明显肝脏肿大,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凝血酶原活动度大于6%,胆酸、r-GT、ALP、胆固醇可明显升高,黄疸持续3周以上,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内外梗阻。急性淤胆型肝炎并非临床多发病,但西医通过护肝、利胆、对症治疗,往往疗效较差。笔者20+a来运用中药加减治疗此病9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8例急性淤胆型肝炎患者中,男76例,女2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42岁,平均32岁。1·2治疗方法基本处方:茵陈、栀子、黄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89例慢性淤胆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应用丹参注射液、甘利欣、维生素K1、门冬氨酸钾镁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另服用强的松30mg/d,1周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下降40%以上或<171umol/L时则逐渐减量至停用,然后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TBil、ALT、ALP及GGT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TBil下降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强的松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快,效果较佳,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给予护肝药(维生素C、维生素K1、甘利欣、门冬氮酸钾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中药方茵陈赤丹退黄汤;对照组加用西药S-腺苷蛋氨酸。结果治疗组改善血清胆红素、血清酶学及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赤丹退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笔者自 1 996年以来 ,应用刺血疗法配合自拟凉血化瘀汤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 46例 ,对降低血清胆红素、改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性 1 8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 8~61岁 ,平均 40岁 ;甲型重症淤胆型肝炎 1 4例 ,乙型重症淤胆型肝炎 32例。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重症淤胆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刺血疗法 :取中封、胆俞、肝俞、太冲等穴。每次取 2穴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每日 1次 ,1 0次为 1个疗程。疗程间隔 7~ 1 0日。凉血化瘀汤 :赤芍 60 g,丹参 2 4 g,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