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利用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一个更好的治疗策略就是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动员BMDCs靶向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配体CXC型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所构成的SDF-1/CXCR4轴具有调控干细胞迁移及归巢的作用。近来,国内外以SDF-1/CXCR4轴为靶点探索SDF-1介导的干细胞动员迁移到损伤组织部位作了大量研究。该文就SDF-1/CXCR4轴在干细胞动员迁移到损伤部位修复受损的组织器官,尤其SDF-1/CXCR4轴介导的干细胞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前景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是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已广泛应用于放、化疗病人动员干/祖细胞支持造血功能恢复的细胞因子.近来研究发现G-CSF还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动员BMDCs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修复受损的心脏.本文综述G-CSF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利用细胞因子动员自体骨髓源干细胞(BMDCs)进入外周血,并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再生修复受损的心脏是干细胞治疗的新策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已广泛应用于放、化疗病人动员干/祖细胞支持造血功能恢复的细胞因子。近来研究发现G-CSF还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动员BMDCs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修复受损的心脏。本文综述G-CSF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脑组织损伤后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干细胞领域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外源性骨髓干细胞移植和内源性骨髓干细胞动员的临床应用逐渐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效方法 之一.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特异性受体CXCR4 (CXC chemokine receptor 4)结合后形成的SDF-1/CXCR4轴,在脑梗死时骨髓干细胞的迁移、募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调控SDF-1/CXCR4轴,增加干细胞的治疗效果,将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一个新的干预靶点.本文就脑梗死的干细胞治疗,以及SDF-1/CXCR4轴在骨髓干细胞的迁移、募集和脑梗死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DF-1)和其受体CXCR4在心肌梗死后不同部位心肌组织的表达,研究SDF-1/CXCR4轴在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为近一步的研究进行基础研究。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分别于0.5h,7d,14d,28d处死后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用RT—PCR,PCR和Westem印迹检测心肌组织正常区,边缘区,梗死区在梗死后0.5h,7d,14d,28d时SDF-1、CXCR4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SDF-1在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组织中表达有明显的增高(P〈0.01),一直持续到14d以后,在不同心肌部位的表达有明显的差异;CXCR4在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脏组织中表达有明显的增高(P〈0.01)。结论SDF-1/CXCR4轴在心肌梗死后修复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栋  郭军 《心脏杂志》2014,26(6):730-733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由多种心血管疾病所致心脏泵血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常见危重症。目前逐渐兴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移植对HF的治疗带来希望,但由于植入细胞存活率低、迁移能力及心肌修复能力弱而削弱了其治疗效应。通过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SDF-1/CXCR4)信号轴可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SDF-1/CXCR4信号轴介导的BMMSCs移植可能成为HF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邹丽萍  金翠  张德重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2):1703-1705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是趋化因子亚家族的成员之一,SDF1与趋化因子受体CXCR4(CXCR4)作用,构成SDF-1/CXCR4反应轴,在介导造血干细胞迁移及归巢、恶性肿瘤浸润转移、HIV感染、胚胎发育、免疫与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SDF1/CXCR4通过调节炎症细胞、血管形成、气道高反应性(AHR)等方面参与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尹扬光  黄岚 《心脏杂志》2007,19(5):604-605,613
内皮祖细胞(EPC)移植或动员内源性EPC可加速损伤血管的再内皮化。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能通过其受体CXCR4促进骨髓干细胞向EPC方向分化,抑制EPC凋亡。升高外周血SDF-1浓度可动员EPC进入外周血。SDF-1/CXCR4系统在EPC迁移、捕获及归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促进缺血性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SDF-1/CXCR4轴在肝脏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factor-1, SDF-1)及其受体CXCR4构成SDF-1/CXCR4轴体系统.近年来随着该领域科研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DF-1/CXCR4轴体系统在组织损伤及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SDF-1/CXCR4轴体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SDF-1-CXCR4轴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特别在组织损伤与修复时,干细胞动员和归巢中起到关键作用。把SDF-1-CXCR4轴与干细胞结合将为心脏病的细胞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肝细胞(BMMSCs)对海水吸入性肺损伤的修复及SDF-1α/CXCR4信号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分离培养BMMSCs并建立大鼠海水吸入性肺损伤模型,Transwell实验检测BMMSCs迁移,采用CXCR4阻断剂AMD3100预处理BMMSCs和SDF-1α肺部给药调控SDF-1α/CXCR4信号,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SDF-1α和CXCR4表达,行肺组织活检HE染色和肺湿干比检测肺损伤。 结果BMMSCs可改善海水吸入引起的肺组织渗出、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降低肺湿干比,AMD3100预处理可抑制BMMSCs的上述治疗作用。体外SDF-1α可促进BMMSCs的迁移,而SDF-1α肺部给药可促进BMMSCs对海水吸入性肺损伤的修复。 结论BMMSCs可有效治疗海水吸入性肺损伤,SDF-1α/CXCR4信号可促进BMMSCs向损伤肺组织迁移、定植,进而促进海水吸入性肺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12.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SDF-1)属于趋化因子家族,与其受体CXCR4组成SDF-1/CXCR4轴,可以调节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促进慢性创伤的愈合。慢性创伤包括糖尿病足溃疡、动静脉溃疡、压力性溃疡等。利用SDF-1/CXCR4轴调节MSC向慢性创伤部位归巢促进愈合的特点,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治疗糖尿病足等慢性创伤的手段,该文主要对SDF-1/CXCR4轴调节MSC的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内皮祖细胞是一类介于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具有游走特性的、能够增殖分化及自我更新的定向干细胞,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前体细胞,但又缺乏其特征性表型,尚不能形成管腔样结构[1,2]。SDF-1/CXCR4生物学轴是指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及其受体CXCR4构成的一个与细胞增殖、迁移、信号传导等密切相关的偶联分子对。研究发现SDF-1/CXCR4轴参与内皮祖细胞增殖、凋亡、动员、归巢、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MI)的结果是心肌缺血坏死,纤维瘢痕形成和收缩功能受损。治疗心梗时通过激活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轴,促进血管新生、转导心肌细胞促幸存信号、动员干细胞的再生潜力而产生保护作用。缺血性适应是一种内源性的保护策略,通过实施简短有效的缺血、再灌注方式达到保护器官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该综述总结SDF1在心梗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缺血性适应的心脏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等多种综合因素所致的疾病,最近研究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与其受体4(CXCR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结合,通过活化和介导炎症细胞进入动脉粥样斑块内, 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不稳定.因而,以SDF-1/CXCR4 轴为靶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SDF-1/CXCR4生物轴与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老年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方法定量检测43例老年患者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DF-1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老年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SDF-1/CXCR4蛋白表达较卵巢良性肿瘤对照组明显增加,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8±0.20)和(3.32±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DF-1/CXCR4生物学轴可能在老年人卵巢癌的发生与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UCMSCs )是否能向胃癌细胞迁移,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和鉴定人UCMSCs;Cylinder 柱分隔培养UCMSCs 和胃癌细胞SGC-7901,显微镜下观测细胞迁移距离;Transwell 双室培养体系检测UCMSCs 向胃癌细胞SGC-7901的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基质衍生因子-1(SDF-1)和UCMSCs 中细胞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蛋白质表达;应用AMD3100特异性封闭UCMSCs 中CXCR4的表达,作为实验对照。结果成功分离得到UCMSCs;Cylinder 柱和Transwell 实验结果显示,UCMSCs 向胃癌细胞SGC-7901表现出明显的定向迁移能力;在诱导发生细胞迁移的培养体系中,胃癌细胞高表达SDF-1,同时UCMSCs 高表达CXCR4;特异性封闭UCMSCs 中CXCR4的表达后,胃癌细胞的迁移力明显下降(P <0.05)。结论人源性UCMSCs 可向胃癌细胞定向迁移,其可能借助SDF-1/CXCR-4轴发挥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derived factor 1α,SDF-1α)和其受体CXCR4构成的SDF-1α/ CXCR4轴在调节干/祖细胞"归巢"受损心肌中起关键作用。深入研究此轴的启动和调控机制,对干/祖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干细胞迁移到心肌梗死区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俊明  谢祁阳 《心脏杂志》2004,16(4):381-383
研究应用局部注射、静脉注射、冠脉注射等不同途径 ,移植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脏都是可行的。在损伤心脏部位通过什么信号诱导干细胞迁移到心肌梗死部位 ?目前初步知道干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参与了这个过程。作者在此主要综述了调控干细胞迁移到心肌梗死区的环境因子 ,希望依此能为临床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自体骨髓干细胞(BMDCS)进人外周血,并迁移到受损部位再生修复心血管组织是新的治疗策略.G-CSF对心肌梗死,对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缺血性外周血管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都有作用.其机制主要是心肌再生、瘢痕修复、血管新生以及心脏直接保护效应.G-CSF对心血管不良反应报道的不多,主要致白细胞增多引起高黏滞血症,还对凝血、抗凝血系统有较大影响.目前研究多提示其安全,且由于无创、操作简便,G-CSF治疗心血管疾病将会在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