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PECT/CT显像评价“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PECT/CT显像评价“功能相关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40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同机完成^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和冠脉CT造影(CTCA)。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采用标准二日法,首日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次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及CTCA。腺苷按患者体质量以0.84mg·kg^-1·min^-1经静脉泵匀速给药,CTCA使用标准自动对比剂跟踪扫描程序完成。通过专用融合软件将心肌血流灌注与冠脉三维成像图融合,评价心肌缺血与冠脉病变的相关关系,确定“功能相关冠脉病变”。结果40例患者,CTCA正常20例,异常20例;120支冠脉中共检出33支病变血管,累及左前降支15支,左回旋支9支,右冠脉9支。心肌灌注显像正常22例,心肌缺血和(或)心肌梗死18例。SPECT心肌灌注和CTCA融合图像显示供血区心肌血流灌注正常且无狭窄冠脉占总的无狭窄冠脉的92.47%(86/93),狭窄〈75%的冠脉中,其供血区心肌缺血或梗死的阳性率占42.86%(6/14,例),狭窄〉75%或闭塞冠脉中,其供血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占92.31%(12/13,例)。120支冠状动脉中20.83%(25/120,支)的病变冠脉为“功能相关冠脉病变”,检测出27例患者中25.93%(7/27,例)有无狭窄病变的冠脉导致心肌缺血;使15.38%(2/13,例)冠脉病变患者免除有创性诊断检查;指导对42.86%(6/14,例)的狭窄〈75%冠脉行药物治疗或冠脉血管重建术治疗;为1支狭窄〉75%的冠脉无需行血管重建术提供依据。结论SPECT/CT心肌灌注和CTCA融合显像可确定“功能相关冠脉病变”,可提供综合信息诊断冠心病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20例冠心病患者在PTCA术前和术后应用^99Tc^m-MIBI行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并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其中8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再次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对20例患者的27支冠状动脉呈狭窄病变进行PTCA,术前血管的平均狭窄为(84.3±9.2)%,术后平均残留狭窄减为(31.2±9.1)%。运动负荷-静息显像显示可逆性缺损(心肌缺血)的心肌节段数由术前的55个(30.6%)减为术后的10个(5.6%),差异有显著性(x^2=38.02,P〈0.005)。术后心肌灌注的改善率为81.8%,8例患者术后6个月心肌显像显示3例出现缺血节段,冠状血管造影证实为再狭窄。结论^99Tc^m-MIBI运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的判断PTCA术后疗效及再狭窄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CCTA不同狭窄程度与SPECT MPI间的关系。方法68例患者进行了CCTA和MP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CTA按管腔狭窄程度分为5个级别,即0,1%~24%,25%~49%,50%~74%,75%~100%。MPI分为正常和灌注缺损(包括可逆缺损和不可逆缺损)。结果68例患者共204根血管纳入分析。以患者为单位进行分析,40例CCTA显示管腔重度狭窄的患者中,29例(72.5%)MPI显示灌注缺损。另外11例(27.5%)CCTA异常的患者心肌灌注 MPI显示正常。在28例CCTA显示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中,17例(60.1%)显示心肌灌注正常,而另外11例(39.9%)显示灌注缺损。根据CCT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组,心肌灌注缺损(包括不可逆性灌注缺损和可逆性灌注缺损)出现的比率:0,1%~24%,25%~49%,50%~74%,75%~100%分别为5(27.7%)/18,1(33.3%)/3,5(71.5%)/7,4(50%)/8,25(78.1%)/32。结论冠状动脉狭窄和灌注缺损的不匹配多发生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患者。在轻度狭窄和重度狭窄的患者中,二者多匹配。冠状动脉中度狭窄的患者应进行CCTA和 MPI联合检查评价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可疑冠心病患者核素显像与CT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和CT冠状动脉造影(CTCA)2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在可疑冠心病(CAD)患者诊断中的关系。方法对4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MPI和CTCA检查,均在2个月内进行。MPI结果分为正常和异常[可逆性和(或)不可逆性心肌缺血];CTCA结果分为正常、轻度(狭窄〈50%)和中度及其以上狭窄(至少1支主要血管或主要分支血管狭窄程度≥50%)。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对40例患者的MPI和CTCA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CA正常者中,90.1%的患者MPI正常;CTCA异常者中,55.2%的患者MPI正常;而MPI正常者中,61.5%的患者CTCA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CAG比较,CTCA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高,分别为96.4%(27/28)、83.3%(10/12)和92.5%(37/40)。结论MPI和CTCA在可疑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中提供了不同但却互补的信息,两者应合理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动试验同时行^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判断心肌缺血的可行性和诊断价值.方法 26例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的确诊或怀疑冠心病患者,在运动试验高峰或出现终止指标时注射^99Tc^m-MIBI和^18F-FDG,进行心肌灌注和代谢显像,随后进行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22例有1支及其以上冠状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18例出现血流灌注异常,灵敏度为82%,20例患者有明显^18F-FDG摄取,灵敏度为91%,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1.497,P=0.338).静息^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示完全(12例)或部分(3例)可逆性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缺血)的患者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表现为血流灌注减低的心肌节段^18F-FDG摄取增加.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22例患者共51个病变血管(管腔狭窄≥50%)支配的心肌节段中,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发现了25个节段,灵敏度为49%,而运动^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发现了34个节段,灵敏度为67%(x^2=7.30,P=0.008).结论 运动试验引起心肌缺血可以进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且与单纯运动/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比较,同时行运动试验^99Tc^m-MIBI心肌灌注和^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对诊断局部缺血心肌节段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狭窄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3例冠脉造影显示有狭窄病变而核素运动心肌灌注显像正常患者的检查资料,比较2种检查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其中46例(35%)运动负荷试验达到了满意的次极量运动心率。133例冠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84例(63%),双支病变31例(23%),三支病变17例(13%),单纯左主干病变1例(1%);17例三支病变中有13例(76%)各支血管之间的狭窄程度相差≤20%,显示狭窄病变较均衡。133例患者狭窄冠脉共202支,其中左前降支(LAD)93支(46%)、左回旋支(LCX)52支(26%)、右冠状动脉(RCA)52支(26%),左主干5支(2%);狭窄程度为50%~70%的86支(43%)、〉70%~90%的有100支(49%)、〉90%~100%的有16支(8%)。结论冠脉造影狭窄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阴性多出现于运动量不足、轻中度狭窄病变、单支病变及均衡性三支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肌桥患者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肌桥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肌桥,不合并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且无心肌梗死病史的住院患者,接受运动或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96例肌桥患者,收缩期压迫血管的平均狭窄程度为(65±19)%.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共发现20例心肌缺血,阳性率为20.8%(20/96),明显高于负荷试验心电图(2.1%).对于肌桥压迫血管呈重度狭窄(≥75%)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缺血的比例(50%)明显高于轻中度狭窄组(6.3%,χ2=24.758,P<0.001);静息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的肌桥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54.2%和9.7%,χ2=21.558,P<0.001).随诊期间,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阳性组中,有1例发生心绞痛;而显像阴性组中,无一例发生心脏事件.结论 压迫血管狭窄严重以及静息心电图异常的肌桥患者,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缺血的比例较高.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于检测肌桥所致心肌缺血以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缺血性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MPI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CA),按照心肌灌注缺损部位评估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结果 150例患者中,CCA检出90例存在狭窄≥50%的冠状动脉共有165支,255个节段,其中有125个节段处于冠状动脉远端和分支。冠状动脉CTA检出狭窄≥50%节段的灵敏度、特异性、PPV和NPV在所有节段是47%、90%、55%、94%,在可评估节段为57%、93%、56%、98%。MPI一共检出了可逆性缺损患者25例,CCA检出可逆性缺损灵敏度、特异性、PPV与NPV分别是95%、71%、19%以及100%,CTA检出可逆性缺损灵敏度、特异性、PPV与NPV分别是52%、85%、10%、93%。结论 冠状动脉CTA异常的患者需要率先使用MPI,然后按照MPI的结果有选择性的行CCA。  相似文献   

9.
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205例疑诊冠心病的老年患者[≥60(67±5)岁],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185例,药物负荷20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曾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者。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行χ^2检验。结果以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作为诊断标准,205例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阳性57例(28%),其中单支病变30例,双支病变19例,三支病变8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的患者中核素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异常者36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148例(72%)患者中,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正常者135例。对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对老年人冠心病总的诊断灵敏度63%(36/57),特异性91%(135/148),准确性83%(171/205);对单支、双支以及三支病变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57%(17/30)、58%(11/19)和8/8。行运动负荷显像患者185例,按照运动试验是否达到目标心率分为2组:组1运动试验高峰心率达到目标心率,共53例(29%);组2运动试验高峰心率未达到目标心率,共132例(71%)。2组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分别为81%(13/16)和58%(22/38)。组1诊断灵敏度高于组2,但经χ^2检验,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P=0.1)。结论负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是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可靠方法;当运动负荷达到目标心率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成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资料与方法 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6例,年龄48~90岁。其中2例合并心源性休克。梗死相关血管:左冠状动脉20支,右冠状动脉8支。22例患者25支血管(30处病变)施行了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成形术,3支血管行单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TPCA)治疗。结果 22例患者28支病变血管全部获得有效开通,其中25支血管(30处病变)一次性置入内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loo%。除1例术后死亡外,2l例术前梗死相关血管平均狭窄95%,术后残余狭窄为6%,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5.5%,病死率为4.5%。对顺利出院的21例患者随访6个月.其间无心脏缺血症状发生。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成形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有效措施,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心肌再缺血发生率低,对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心肌梗死(M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患者中4例为急性MI,1例为异常Q波原因待查,均经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于CAG后7~10d行运动-静息^99Tc^m-MIBI MPI。结果 5例患者中4例MPI异常(均为固定放射性缺损),1例正常。1例异常Q波待诊患者经MPI确诊为MI。4例MPI显示的MI部位较ECG大;1例ECG示透壁性MI者MPI正常。随访期间,1例因心功能不全行室壁瘤切除术。结论 ^99Tc^m-MIBI MPI对CAG正常的MI诊断及梗死部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同步12导联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y,AECG)和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择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64排128层CT冠状动脉成像。以冠状动脉CT结果将患者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组和冠状动脉狭窄≥50%组。之后行AECG检查来评价心肌缺血的情况,分析AECG检测的心肌缺血指标与螺旋CT所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无相关性。结果:128层CT共评价170支冠状动脉,血管正常142支,狭窄28支。当冠状动脉狭窄50%时,AECG诊断心肌缺血阳性率41.2%。CT对单支冠状动脉狭窄(≥50%)的检出灵敏度为70.1%,对多支冠状动脉病变(≥50%)的灵敏度为85.9%,阳性预测值为87.4%,阴性预测值为88.0%。AECG诊断心肌缺血阳性率为62.5%。结论:112导联AECG诊断稳定型心绞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2导联AECG诊断心肌缺血和128层CT显示冠脉狭窄程度有关,但狭窄不一定都缺血,缺血也未必都有严重的狭窄。312导联AECG诊断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与128层CT显示的病变支数呈密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99Tcm-替曲膦(TF)在CH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疑诊CHD并行99Tcm-TF或99Tcm-MTBI腺苷负荷-静息MPI的患者各40例,比较2种放射性药物心肌显像的心肺摄取比(H/L).行99Tcm-TF显像的患者显像前后3个月内均行CAG,以冠状动脉狭窄≥50%为标准计算99Tcm-TF显像对CHD的诊断效能.对99Tcm-TF及99Tcm-MIBI H/L间差异行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行x2检验.结果 99Tcm-TF心肌静息及负荷显像H/L分别为6.73±1.21及6.94±1.69,99Tcm-MIBI显像的相应值分别为6.58±1.94及6.64±1.81,2种显像方法H/L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1和0.78,P均>0.05),99Tcm-TF心肌静息及负荷显像H/L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69,P>0.05). 40例患者中99Tcm-TF显像阳性24例(60.0%),对应病变血管45支,其中LAD 20支,LCX 11支,RCA 14支.CAG阳性23例(57.5%,23/40),对应病变血管42支(LAD19支,LCX 12支,RCA 11支).99Tcm-TF负荷-静息MPI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20/23)、76.5%(13/17)、82.5%(33/40)、83.3%(20/24)及81.2%(13/16).以病变血管计,99Tcm-TF MPI对LAD、LCX及RCA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9.5%(17/19)、83.3%(10/12)及90.9%(10/1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5.0%(17/20)、90.9% (10/11)及71.4%(10/14).99Tcm-TF显像对不同血管病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377和1.789,P均>0.05).结论 从H/L可知,99Tcm-TF显像图像质量与99Tcm-MIBI显像接近;99Tcm-TF负荷-静息MPI是诊断CHD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6~20个月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原始数据行VR、CPR、MIP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重建.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重建图像进行观察,对桥血管通畅性进行分级诊断.结果 50例患者总计140支桥血管,134支桥血管显示良好,其中通畅或狭窄<50%的桥血管共127支(91%),狭窄≥50%的桥血管7支(5%),闭塞未显示的桥血管共6支(4%).结论 DS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清晰显示并评价冠状动脉桥血管病变,尤其是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桥血管,可作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随访的有效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RI所检出的心肌缺血和坏死与供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47例在1周内完成MRI心脏检查与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判断心肌有无缺血和心肌坏死的程度,并与DSA结果对照分析两者关系。结果 随着DS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MRI检出相应供血区心肌有缺血改变的阳性率也逐渐增加,两者非常显著相关(P〈0.0001)。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的56支血管中,MRI仅有2处(3.6%)未检出缺血改变。随着DS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MRI检出相应供血区心肌有坏死改变的阳性率也逐渐增加.两者亦非常显著相关(P〈0.001),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80%的39支血管中,MRI检出有不同程度心肌坏死改变的共27处(69、2%),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的22支血管中,MRI检出有不同程度心肌坏死改变的共17处(77.3%),其中透壁心肌坏死改变共11处(50%)。结论 MRI检查可清晰显示心肌缺血、坏死的位置、程度,其结果与DSA冠状动脉情影结果密切相关.两者的一致性较高且有百相支持和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 SPECT 心肌灌注显像(MPI)为参考,评价 CT 血管造影检测功能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FRCS)的诊断效能.资料与方法2005-11~2011-03在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床学院同期(30d 内)行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CCTA)和 MPI 的504例可疑或确诊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以 CCTA冠状动脉狭窄≥50%并伴有相应血管支配区域 MPI 灌注缺损作为诊断 FRCS的参考标准.以病例或血管为观察对象,分别计算 CCTA 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时检测 FRCS 的诊断效能.结果以病例为观察对象,CCTA 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检测 FRCS 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2%和35.8%、84.7%和97.3%、40.2%和66.7%、94.4%和9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血管为观察对象,CCTA 冠状动脉狭窄≥50%或≥75%检测 FRCS 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0.2%和33.7%、95.4%和99.0%、42.9%和60.0%、98.5%和9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TA 具有较佳的排除 FRCS 的能力.当冠脉狭窄≥50%时,CCTA 虽然对 FRCS 检测灵敏度较高,但其阳性预测值相对较差.当冠脉狭窄≥75%时,CCTA 检测 FRCS 的阳性预测值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99Tcm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MPI)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心肌梗死 (MI)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患者中 4例为急性MI,1例为异常Q波原因待查 ,均经CAG证实冠状动脉正常。于CAG后 7~ 10d行运动 静息99Tcm MIBIMPI。结果  5例患者中 4例MPI异常 (均为固定放射性缺损 ) ,1例正常。 1例异常Q波待诊患者经MPI确诊为MI。4例MPI显示的MI部位较ECG大 ;1例ECG示透壁性MI者MPI正常。随访期间 ,1例因心功能不全行室壁瘤切除术。结论 99Tcm MIBIMPI对CAG正常的MI诊断及梗死部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99Tcm-MIBI心肌显像检测“罪犯”血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显像在检测“罪犯”血管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多支血管病变并成功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等血流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46例,PTCA术前进行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心肌显像,明确缺血与存活心肌量最多的部位,以对应支配该部位的病变血管确定为“罪犯”血管。以术后疗效为标准,验证其准确性。结果 46例中,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病变血管107支,心肌显像确定“罪犯”血管46支。临床对确定的“罪犯”血管进行相应的血流重建治疗,随访均有良好疗效。结论 运动、静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介入^99Tc^m-MIBI心肌显像检测“罪犯”血管准确可靠,实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同时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分析不同程度、类型、部位的冠状动脉狭窄的病理解剖学改变与心肌灌注缺损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的检查流程.资料与方法 应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及Siemens e.cam+双探头SPECT,对51例行CTCA检查及SPECT心肌灌注显像.结果 51例患者共计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153支,其中正常45支,冠状动脉狭窄108支.狭窄<25%者24支、26%~50%者30支、51%~75%者33支、>75%者21支.SPECT心肌灌注显像51例,按照LAD、LCX、RCA三支动脉所供血范围统计,灌注正常73支;灌注减低80支.轻度减低34支、中度减低36支、严重减低10支.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与心肌灌注缺损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估价心肌显像对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决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188例患者运动心肌灌注显像的结果,其中男1807例,女381例,平均年龄(53.5±7.2)岁。运动心肌显像正常者1731例,异常者359例,不能明确诊断者98例。有141例患者在行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后60d内行CAG。结果运动心肌SPECT显像正常的患者中,有5%(83例)行CAG,异常者中有12%(43例)行CAG(P<0.001);后者43例中91%(39例)有明显的的冠状动脉狭窄;而运动心肌显像正常做CAG的83例中8%(7例)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P<0.001)。在行GAG的患者中,运动心肌SPECT异常组冠状动脉再血管化率为25%,而正常组只有1%行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治疗(P<0.01)。结论运动心肌灌注显像对患者做CAG以及冠状动脉的再血管化起重要的决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