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过程中出现肌肉FDG摄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PET显像肌肉摄取影响诊断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58例行PET显像发现不同程度局灶肌肉FDG摄取的患者,男32例,女26例,年龄9~69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随访证实排除肌肉组织恶性病变,均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显像后及时询问注射及采集前后患者的体位、精神状态、活动情况及既往病史等。图像分析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分析法。结果:58例患者肌肉FIX;摄取部位的PET显像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轻、中度FIX3摄取。其中,颈部肌肉群摄取者10例;肩部肌肉摄取者10例;背部肌肉摄取者14例;脊柱旁摄取者6例;四肢肌肉摄取者8例;胸肋关节处肌肉摄取者1例;多部位肌肉FDG摄取者9例。所有肌肉摄取部位的半定量分析比值均低干3.0。结论:PET显像肌肉FDG摄取的原因包括可引发器质性肌肉损伤的病变所致的肌肉痉挛和用力。以及生理性的精神紧张、过度运动、负重体位所导致的肌肉收缩。在PET显像准备时应注意让患者尽量肌肉放松,注射时尽量采取卧位,并注意与患者增加交流作好检查前的解释工作,缓解患者的精神紧张状态,必要时可给予注射或口服适量的安定类镇静药物,通过询问患者病史排除器质性肌肉损伤,从而避免误诊和假阳性的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用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显示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异常的脑内环路。方法 对 10例双侧症状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 10例正常人分别行静息状态下1 8F FDGPET显像 ,用统计参数图 (SPM)方法对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和正常人的PET图像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 ,比较 2组间脑内葡萄糖代谢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 ,帕金森病患者双侧丘脑、海马、中央前回皮质 (Brodmann6区 ,BA6 )及豆状核代谢增加 (P <0 0 0 1) ;前额叶运动区 (BA4 6、BA4 7)及顶叶 (BA7、BA39)代谢减低(P <0 0 0 1)。结论 帕金森病脑内异常代谢环路的显示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辅助诊断及其发病机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18)F-FDG PET显像对强迫症手术治疗前后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1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评估强迫症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9例经药物和心理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接受了YALE BROWN强迫症评定量表 (Y 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及FDGPET显像 ,同期的PET显像在治疗前后以相同的计数、脑定位及相同的处理条件进行采集和处理 ,患者在注射FDG时均保持相同的条件。与 1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脑葡萄糖代谢进行比较 ,观察治疗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区别 ,并与手术治疗后的PET显像和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者相比 ,9例强迫症患者在额叶、扣带回、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和丘脑等处均可见FDG的高摄取。PET显像结果与YALE BROWN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相符。治疗后 9例患者中 6例取得良好疗效 ,其PET显像见额叶、扣带回、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和丘脑FDG代谢减低 ,且与量表评分结果一致。结论 FDGPET显像可用于解释强迫症的异常脑环路的存在 ,在治疗前有助于脑异常功能区域的定位 ,与YALE BROWN和HAMA的量表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强迫症的诊断。同时 ,FDGPET显像可用于该病的疗效观察和并发症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SPM(统计参数图)对强迫症患者和正常人的PET图像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材料和方法:男性强迫症患者6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人6例,分别行^18F—FDG PETT显像,应用SPM(统计参数图)对患者和正常人的PET图像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SPM分析显示强迫症患者代谢增加的脑区域有左侧扣带回(Brodmann 32区)、左侧上额叶灰质(Brodmann 10区)、左侧中额叶灰质(Brodmann 9区)、左侧中额叶白质、左侧下额叶白质、左侧壳外白质、左侧边缘叶前联合白质、左侧海马旁回(Brodmann30区)、左侧丘脑背内侧核、左侧小脑扁桃体、右侧中额叶白质、右侧壳外白质、右侧丘脑背内侧核。结论:SPM分析可以显示强迫症患者的异常额纹状体丘脑环路,是分析功能代谢的有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神经淋巴瘤病^18F—FDGPET/CT影像特征,并探讨其在评估神经淋巴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35~82岁)^18F—FDGPET/CT影像学资料,比较神经淋巴瘤病受累周围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PET/CT表现的异同,并利用SPSS12.0软件对两者SUVmax行配对t检验。结果8例神经淋巴瘤病患者PET/CT共发现病灶11个,PET示病灶均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问孔走行,表现为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FDG代谢异常增高,SUVmax为6.54±3.23;病灶CT表现为沿神经束或神经根管走行的束条形、根块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软组织及邻近脂肪间隙分界不清。健侧对应部位周围神经在^18F-FDG PET/CT上未见明确显影,其SUVmax为1.15±0.48。神经淋巴瘤病受累神经与健侧周围神经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7,P〈0.001)。结论神经淋巴瘤病^18F—FDG PET/CT主要表现为沿神经丛、神经束或椎间孔走行的束条状、根块状或结节状FDG异常摄取灶,PET/CT可以准确反映肿瘤细胞对周围神经的浸润,显示病灶的大小、形态、分布及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鼠C6胶质瘤放疗前后^18F-FDG摄取水平变化及其与肿瘤细胞密度、Glut、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荷C6胶质瘤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和C3组,每组10只,均接种肿瘤细胞。2周后,A组行^18F-FDG PET/CT显像,B和C组分别于放疗后48h、1周行^18F-FDG PET/CT显像,计算肿瘤与对侧脊柱旁肌肉的SUVmax比值(TIM),观察放疗前后肿瘤TIM的变化。显像后处死大鼠,取出肿瘤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计数肿瘤细胞密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Ki67标记指数(Ki67 LI)及微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法检测Glut-1及VEGF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放疗前后T/M及各指标的变化,双变量相关分析评价T/M变化与各生物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A、B、C3组T/M、肿瘤细胞密度、Ki67LI、MVD、Glut-1及VEGF水平总体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依次为6.77,60.66,104.56,95.49,9.13和24.48,P均〈0.05)。两两比较示,B组T/M(9.23±4.56)、肿瘤细胞密度(672.70±92.98)及Ki67 LI(18.56±2.26)与A组(10.86±3.31,730.50±78.93,20.02±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5.16±2.52,355.60±72.62,7.81±1.76)与A、B2组相比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MVD(19.50±1.96)及Glut-1水平(0.20±0.09)较A组(17.90±2.02,0.15±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该两指标(8.40±1.84,0.07±0.06)显著下降,且与A、B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肿瘤VEGF表达(0.42±0.13)与A组、C组(分别为0.17±0.04,0.16±0.09)相比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A、B组间T/M变化与肿瘤细胞密度变化呈明显正相关(r=0.81,P〈0.05);A、C组间T/M变化与肿瘤细胞密度、Ki67 LI、MVD、Glut-1的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71,0.68,0.62,P均〈0.05)。结论大鼠C6胶质瘤放疗后^18F—FDG摄取水平变化在放疗后48h仅与肿瘤细胞密度变化相关,而放疗后1周则能体现放疗引起的肿瘤多种生物学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心肌代谢SPECT显像在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血流动力学变化、药物疗效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IPAH患者接受^18F-FDG心肌代谢SPECT显像,利用勾画ROI的方法得到右室与左室游离壁的^18F—FDG摄取比值(RV/LV-FOG)。所有患者在核素显像后3d内行右心导管检查,测得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血管阻力(PVR);其中15例患者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复查^18F-FDG心肌代谢SPECT显像,并在显像后3d内行第2次右心导管检查;17例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及酶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得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内皮素-1(ET-1)的含量。所有患者均进行不少于12个月的随访。采用线性回归法分析RV/LV-FDG与mPAP以及Rv/LV—FDG与PVR的相关性。采用Student’s 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RV/LV-FDG的变化。应用Log—rank检验分析RV/LV—FDG≥1.15与RV/LV—FDG〈1.15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数差异。结果24例患者RV/LV—FDG与mPAP(r=0.562,P〈0.01)、RV/LV-FDG与PVR(r=0.574,P〈0.01)均呈直线相关。RV/LV—FDG与血浆NT—proBNP无显著相关性(r=0.181,P〉0.05),但与ET-1呈直线相关(r=0.669,P〈0.01)。药物治疗有效的6例患者RV/LV-FDG从治疗前的1.38±0.52降至0.92±0.26(t=4.018,P〈0.05);而治疗无效的9例患者,RV/LV-FDG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61,P〉0.05)。2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1±8)个月,RV/LV—FDG≥1.15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数为28个月(95%可信区间24~32个月),明显低于RV/LV-FDG〈1.15的患者的生存时间均数34个月(95%可信区间33~35;χ^2=3.956,P〈0.05)。结论应用^18F-FDG心肌SPECT代谢显像检测右室心肌的葡萄糖代谢水平能够反映IPAH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严重程度,同时对于药物疗效判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T/CT显像前不同准备方法对Beagle犬心肌18F—FDG生理性摄取的影响。方法取24只健康1岁龄雄性Beagle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短时间(12h)禁食加高糖(按体质量静脉注射质量分数50%葡萄糖1g/kg)(sF-Gs)组、短时间禁食(sF)组、长时间(18h)禁食(PF)组和短时间禁食加高脂餐(SF—HF)组,每组各6只犬,行18F—FDGPET/CT心肌代谢显像。图像质量分为4个等级:0级为不摄取;1级为轻度(或部分心肌)摄取;2级为心肌摄取且显像基本清晰,但不均匀;3级为心肌完全均匀摄取且显像清晰。在PET/CT融合图上选择左心室为ROI并测定SUVmax注射18F—FDG前进行血糖测定。评价心肌18F—FDG摄取程度,比较各组间心肌18F.FDG图像质量、SUVmax及血糖水平(注射显像剂前测定)间的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mskal.Wall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F—GS组心肌显像完整均匀(2级2只,3级4只),SF组心肌显像组内差异变化较大,常不均匀(2级4只,1级、3级各1只);PF组(0级3只,1级2只,2级1只)与SF—HF组(0级4只,1级2只)心肌几乎不显影;各组间心肌18F—FDG显像质量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日=16.83,P〈0.01)。PF组SUVmax(3.01±0.97)与SF—HF组SUVmax(2.84±1.15)明显低于SF—GS组(14.76±4.72)与sF组(10.91±2.48)(F=69.84,P〈0.01)。PF组血糖水平(4.18±0.27)mmol/L与SF—HF组血糖水平(4.25±0.58)mmol/L也明显低于sF—Gs组(5.80±0.56)mmol/L与sF组(4.91±0.51)mmol/L(F=13.58,P〈0.01)。结论心肌18F—FDG显像前准备方法不同,显像结果也不同:sF—Gs后,犬心肌18F.FDG摄取均匀:而PF及SF.HF后。犬心肌18F—FDG牛理性摄取被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图像中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特征,并与非细支气管肺泡型腺癌(non—BAC AC)的显像结果进行比较,探讨PET/CT在BAC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确诊的32例BAC及55例non—BAC AC的FDG PET/CT显像资料。测量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分析病灶位置、形态及边界、密度分布及其他典型CT结构征象。统计分析比较2组的平均SUVmax,评价与肿瘤分型有关的CT征象,比较单独PET、CT及PET和CT联合诊断的准确性。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行t检验、McNemar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结果BAC组共47个病灶,non—BACAC组共63个病灶,组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1±0.17与6.28±3.04,t=-10.374,P〈0.0001)。BAC组纯磨玻璃密度影(45%的病灶,21/47)是相关的CT征象(Fisher精确检验,P〈0.0001)。结合PET代谢和CT解剖结构特征的联合诊断准确性与单独PET或CT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0.039),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8%(28/32)、47%(15/32)和66%(21/32)。结论理解FDG PET/CT显像中BAC的代谢和形态结构特征,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如动态观察中呈持续的CT磨玻璃密度影,即使低FDG摄取,也要考虑BAC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1C-胆碱和^18F-脱氧葡萄糖(FDG)PET反映实验性兔VX2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60只,6只用于传代,另54只于全身麻醉状态下,采用经皮穿刺法于右肺注射VX2肿瘤活细胞悬液0.5ml,10~11d后行PET检查。胆碱PET于静脉注射37MBq^11C-胆碱5rain后进行,^18F—FDG PET于静脉注射18.5MBq^18F—FDG后60min、^11C-胆碱注射后120min进行。测量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密度,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肿瘤细胞增殖活性。^11C-胆碱SUVmax和^18F—FDG SUVmax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SUVmax与肿瘤细胞密度及PCNA指数之间进行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33只实验兔成功种植VX2肿瘤,并完成所有影像学检查。肿瘤的^11C-胆碱SUVmax为4.02±3.07(1.4~12.2),^18F-FDG SUVmax为5.70±3.45(1.0~13.0),后者明显高于前者(t=-3.188,P:0.003),二者呈正相关(r=0.578,P〈0.05)。高倍光学显微镜下(×200,0.739mm^2视野),肿瘤细胞密度为(547.36±64.78,413~708)个,PCNA指数为(42.34±15.26)%(3.23%-75.87%)。^11C-胆碱SUVmax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786,P〈0.05),r^2=0.617,但与肿瘤细胞密度之间不具有相关性(r=-0.176,P=0.327)。FDG SUVmax与PCNA指数呈正相关(r=0.551,P=0.001),r^2=0.281,与肿瘤细胞密度之间不具有相关性(r=-0.105,P=0.561)。结论^11C-胆碱与^18F—FDG PET均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以^11C-胆碱PET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PD患者中建立疾病相关脑代谢网络模式(PDRP),为PD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对32例不同严重程度的PD患者和32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分别行静息状态下18F-FDG PET脑显像,将2组的PET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PCA)以获得PDRP.观察PDRP表达值与疾病严重程度[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运动功能评分和Hoehn&Yahr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统计学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PDRP的特征表现为脑内壳核、苍白球、丘脑、脑桥、小脑和初级运动皮质的葡萄糖代谢增高,而运动前区和后顶叶的代谢相对减低.PD组的PDRP表达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605±0.655与0.000±0.523;t=10.829,P<0.001),且与UPDRS运动功能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760,P<0.001).PDRP表达值与Hoehn&Yahr评分之间亦存在明显正相关(r=0.736,P<0.001).结论 基于18F-FDG PET显像得到的PDRP可以有效区分P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并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脑18F-FDG PET显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部分新生儿肺炎患儿和早产儿的脑^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图,从代谢角度分析其脑功能.方法 对9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及7例早产儿行脑^18F-FDG PET检查.结果 新生儿正常脑^18F-FDG PET影像与成人及儿童明显不同,整个脑的结构不清晰,其葡萄糖代谢活性区主要集中在丘脑、小脑、感觉运动皮质、基底节等脑组织,其中丘脑摄取^18F-FDG最多,大脑皮质摄取^18F-FDG的量较低.分别用1、2、3 min的透射采集作衰减校正,所得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18F-FDG PET显像可作为研究新生儿脑功能代谢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对新生儿行脑^18F-FDGPET显像应尽量减少透射采集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减少心肌放射性摄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行^18F—FDG肿瘤显像患者70例,按完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显像前一天晚餐为正常饮食,实验组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所有患者检查当天空腹,并在注射^18F—FDG前抽血检测血糖、血清游离脂肪酸、胰岛素及酮体水平。行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目测分析心肌FDG摄取程度,进行分级评分:0分,不显影;1分,摄取低于肝脏;2分,摄取与肝脏相当;3分,摄取高于肝脏;4分,显著摄取。计算心肌与肝脏放射性摄取比值(H/L)。采用两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处理数据。结果实验组心肌^18F—FDG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H/L分别为0.94±0.57和1.50±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P〈0.05)。实验组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水平[(0.671±0.229)mmol/L、(0.88±0.60)mmol/L]较对照组[(0.547±0.207)mmol/L、(0.57±0.32)mmol/L]显著升高(t=2.38和2.67,均P〈0.05);2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别为(5.28±1.06)mmol/L、(35.16±33.70)pmol/L和(5.19±0.78)mmol/L、(41.64±35.13)pmol/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39和-0.79,均P〉0.05)。心肌摄取^18F-FDG程度与血清游离脂肪酸和酮体水平均呈负相关(r=-0.40和-0.33,均P〈0.01),但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02和0.13,均P〉0.05)。结论^18F-FDG肿瘤显像前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降低心肌对^18F—FDG的摄取,从而减少其对周围病灶检出的干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8 F-FDG PET/CT对儿童脑肿瘤高低级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脑肿瘤患儿(男10例,女9例,平均年龄2.13岁)术前PET/CT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图像分析分别按目测法、半定量法判定,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验证,分为高、低级别两组,用t检验比较两组代谢差别,通过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诊断界点(ODC)。结果:低级别肿瘤8例(Ⅰ级4例,Ⅱ级4例),高级别肿瘤11例(Ⅲ级4例,Ⅳ级7例)。两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间差异明显,高级别组代谢水平明显高于低级别组(t=-2.394,P=0.028<0.05),且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r=0.478,P=0.039<0.05)。余半定量分析方法中,肿瘤白质比(T/W)两组间存在差异(t=-2.579,P=0.020<0.05)。SUVmax 的 ROC AUC 为0.801(95% CI:0.579-1.0,P=0.029),ODC 为3.3;L/W 的AUC为0.807(95% CI:0.585-1.0,P=0.026),ODC 为1.94。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对儿童脑肿瘤的级别分析有一定的价值,本文所指的半定量方法中SUVmax及T/W诊断意义较大,且前者与病理分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各种伪影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产生的原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8F-FDG PET/CT检查患者的图像,根据伪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同时对临床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进行分析.结果 伪影分为自身因素和设备技术因素伪影,自身因素所致伪影中以呼吸运动伪影和高密度物质伪影最为常见;设备因素伪影中以截断伪影、注射点外漏和放射性污染最为常见.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包括:子宫内膜摄取、乳腺摄取和脂肪摄取.结论 PET显像伪影影像学表现可分为“热区”或“冷区”.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主要表现为“热区”.伪影产生原因中以CT应用于PET显像后物理学因素多见.不常见的生理性摄取与检查技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脑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情绪及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脑显像的特点.方法分别对21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组)及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脑18F-FDG PET显像,年龄、性别构成配对,用抑郁自评量表(SDS)、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进行评估.用统计参数图(SPM2)软件比较肿瘤组和对照组脑葡萄糖代谢的差别.结果SDS标准总分和HAMD总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HAMD量表7项因子中认知障碍和日夜变化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焦虑/躯体化、体重、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5项因子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SPM分析显示肿瘤组较对照组左侧颞下回、颞上回、后扣带回、颞中回、角回、楔叶及右侧前扣带回、额中回和双侧额下回葡萄糖代谢减低.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抑郁情绪,18F-FDG PET脑显像提示的局部葡萄糖代谢下降可能与抑郁情绪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肝豆状核变性(即Wilson病,WD)患者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变化特征.方法 对13例伴有神经系统症状的WD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脑18F-脱氧葡萄糖(FDG)PET静态显像,采用视觉分析、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参数图(SPM)分析方法判断FDG PET显像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将WD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 WD患者FDGPET脑静态显像示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放射性摄取较对照组对称性减低,前者比后者更明显;大脑皮质、丘脑、小脑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对称.WD患者豆状核和尾状核与大脑皮质放射性比值(0.95±0.05和1.02±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26±0.05和1.17±0.05,t=15和8,P均<0.05),WD组豆状核与尾状核的放射性比值(0.93±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09±0.06,t=9,P<0.05),丘脑和小脑与大脑皮质放射性比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D组:0.99±0.06和0.98±0.06,对照组:1.00±0.05和0.99±0.05;t=0.7和0.8,P均>0.05).结论 WD患者FDG PET脑静态显像特征为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放射性摄取对称性减低,豆状核放射性摄取减低程度比尾状核更明显,FDG PET脑静态显像对鉴别诊断表现为神经系统异常的WD患者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结节病18F-FDG PET显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结节病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特征。方法  2 4例结节病患者 ,其中有临床症状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者 5例 ,无临床症状、结节病抗原 (Kveim)试验阳性者 19例。均有胸部CT检查结果。行1 8F FDGPET显像 ,经计算机重建获得冠状、横断、矢状断面图像 ,采用目视法观察病灶的部位和形态 ,计算标准摄取值 (SUV)。结果 目视法见 2 4例患者病灶均分布于双侧肺门和纵隔 ,呈结节形串珠状连接 ,其中 1例有症状患者还伴有左侧腋窝1 8F FDG摄取增高灶。 5例有症状患者 ,结节大小为 ( 2 .16± 0 .67)cm ,SUV为 2 .68± 0 .5 8;19例无症状患者 ,结节大小为 ( 1.5 5± 0 .2 1)cm ,SUV为 1.46± 0 .2 4,前者结节大小明显大于后者 (t =3 .5 4,P <0 .0 1) ,SUV明显高于后者 (t =7 3 8,P <0 .0 1)。 2 4例中CT检查仅发现 1例肺门及纵隔病变而提示为结节病。结论 病灶分布于双侧肺门和纵隔 ,呈结节形串珠状连接为结节病1 8F FDGPET显像特征。有临床症状者 ,结节病灶大小大于无临床症状者 ,1 8F FDG摄取亦高于无临床症状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39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行56次^18F-FDG PET检查.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和半定量(标准摄取值,SUV)方法.结果 ①5例治疗前患者,PET显像使3例改变了分期;34例治疗后患者中,PET显像发现6例头颈部有残存或复发灶,11例淋巴结转移,4例肺部转移,3例骨转移.②22例PET显像阳性患者中,2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或随访证实,2例假阳性;17例PET显像为阴性的患者均得到随访证实.PET显像用于头颈部肿瘤病情监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9.5%,准确性为94.9%.③21例患者有近期CT或MRI检查结果,其中6例PET显像发现了CT或MRI未发现的局部复发病灶和转移淋巴结.6例患者CT或MRI提示有肿瘤复发或转移,但PET显像结果阴性,并经随访证实.④9例患者多次进行PET检查随访,其中5例病灶消失,3例病情进展,1例无变化.结论 ^18F-FDG PET显像可较准确地发现头颈部肿瘤的残存、转移和复发病灶,并为肿瘤分期提供重要依据,但应与炎症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