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会珠 《中原医刊》2004,31(7):44-4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较少见而严重的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渗入主动脉壁分开其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一般可引起剧烈疼痛、高血压、休克面容和压迫症状。如血肿继续扩大,可使动脉壁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以至死亡。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病发病的不断升高,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也相应增多,我科于2002年5月~2003年8月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例,通过我们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转危为安,现将其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所致中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病损或发育缺欠造成主动脉壁薄弱为其基础,当内膜破裂时,血液在主动脉压力的作用下,进入内膜下之中膜层,形成血肿,并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夹层远端常可见另一内膜破口,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近年来由于高血压患者的增多,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笔者在日常急诊工作中遇到各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病例,在影像诊断方法的选择上进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戴捷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202-2203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ng,AD)过去曾称为夹层动脉瘤,于1961年自首先由Margani报道,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疾病,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其病因尚不清楚,重要因素主要为高血压. 1 病理改变 主动脉夹层为主动脉内膜撕裂,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形成壁间血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两个破口,一为入口,一为出口.少数没有破口,为主动脉壁内出血.DeBaky根据夹层发生的位置分为3种类型[2]:Ⅰ型即夹层起源于主动脉近端,延伸到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Ⅱ型即夹层起自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Ⅲ型即夹层起自于主动脉峡部,左锁骨下动脉处或远端,伸展到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4.
主动脉夹层 (Aortic dissecting,AD)过去曾称为夹层动脉瘤 ,于 196 1年自首先由 Margani报道 ,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疾病 ,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死亡率极高。其病因尚不清楚 ,重要因素主要为高血压。1 病理改变主动脉夹层为主动脉内膜撕裂 ,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形成壁间血肿 ,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 ,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两个破口 ,一为入口 ,一为出口。少数没有破口 ,为主动脉壁内出血。De Baky根据夹层发生的位置分为 3种类型[2 ] : 型即夹层起源于主动脉近端 ,延伸到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 型即…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夹层瘤是血液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该血肿沿主动脉壁延伸使之剥离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1997~2002年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17例,其中误诊7例,误诊率达41.2%。现将有关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为主动脉壁中膜的血肿,各种病因导致主动脉中膜的弹力纤维病变,均可形成主动脉夹层的基础.本院1999年3月~2000年11月经二维超声及彩色血流显像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共6例,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8岁.主要病变:高血压2例,马凡氏综合征4例(其年龄22~47岁).临床表现以撕裂性疼痛为主要症状,3例为胸背痛,2例腰背痛,1例则为胸背、腰腹痛并伴有蛋白尿以急性肾功能不全入院.   ……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又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从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形成血肿和主动脉壁的二层分离状态。其病因至今尚未明确,80%患者伴有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常表现为突发的剧烈疼痛、休克外貌和压迫症状,病死率高。新近开展的介入治疗技术一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自临床应用以来,明显降低了该病的病死率。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成功地应用带膜支架腔内置入,对4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了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全脑血管造影术愈来愈广泛应用于临床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但全脑血管造影术可能出现由穿刺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如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穿刺点感染、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动脉夹层形成和腹膜后血肿等,应当注意预防和及时救治[1].本科发现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出现动静脉瘘、穿刺点局部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经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而形成的血肿,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大动脉疾病。其形成原因较多,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中层囊性坏死、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外伤及梅毒等。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是由于主动脉内膜撕裂后高血压血流进人中层或中层滋养动脉破裂产生血肿后压力过高导致内膜撕裂所致。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及并发症严重。急性期病死率高,未经治疗24小时内病死率高达21%。大多数患者死于夹层破裂大出血而突然死亡。介入治疗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覆膜支架在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我科成功的为9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了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6例主动脉夹层血肿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情况、影像学诊断及内科治疗。结果  86.1%的病例有高血压史和现症高血压 ,其中合并冠心病 7例、糖尿病 4例、高脂血症 17例 ;88.9的病例有胸、腰背或腹痛并呈游走性 ;经治疗病情缓解出院 2 8例 ,占 77.8% ;死亡 8例 ,病死率为 2 2 .2 %。结论 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发现内膜撕裂口、钙化的内膜内移或真假腔 ,是确诊主动脉夹层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是指血液渗入动脉壁中层形成的血肿,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基层医院容易误诊误治,病死率高。我科1995-2005年共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现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AD)发病率低,但它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主动脉病变,死亡率高。高血压为主要诱因,多急性起病,临床多为突发剧烈胸或上腹痛,向背、腰部放射,如能准确显示病变类型、范围、破口及分支受累,可以及时做出处理,对病人预后十分重要。本文结合文献就主动脉夹层在超声、X线、血管造影、CT及MRI上的表现作一综述。主动脉夹层过去曾称为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壁内、中膜间出现裂隙,主动脉腔内血液通过裂口进入中膜的中1/3与外1/3之间,并使其剥离形成血肿,血肿在动脉壁内扩展延伸,形成所谓“双腔”主动脉。多数在主动脉壁内可见2个破口;1为…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了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方法回顾总结了7年收治24例主动夹层动脉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有高血压史占52.2%,87.5%患者出现剧痛,其中66.6^为胸痛。  相似文献   

15.
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总结颅内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96-1999年收治的32例颅内后环非囊状动脉瘤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主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珠线征”动脉假腔(“双腔征”),内膜瓣等影像学表现诊断夹层动脉瘤,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结果:8例患者被诊断为夹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者3例,吞咽困难及偏瘫(Wallenberg综合征)者1例,头痛或颈后部痛者3例,1例无症状,此8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高血压,1例同时患血友病,DSA及MRI检查发现“珠线征”者6例,动脉假腔者4例,MRI发现1例动脉壁内血肿。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症状轻重 一,单凭临床表现诊断较难,但其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DSA及MRI中的“珠线征”,“双腔征”或内膜瓣为常见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夹层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MRI高分辨血管壁成像(high resolution vascular wall imaging,HR-VW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基底动脉夹层病例。将后循环区域出现急性梗死或低灌注区患者纳入缺血性卒中组,将MRI平扫后循环区域未见梗死及低灌注区患者纳入正常组。半定量分析其在高分辨血管壁成像的表现。结果 最终纳入正常组11例、缺血卒中组15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和缺血卒中组间基底动脉夹层最大长径、管腔狭窄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壁间血肿厚度、壁间血肿厚度与长度比值、内膜瓣强化程度、是否出现涡流伪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壁间血肿厚度、壁间血肿厚度与长度比值、内膜瓣强化程度、是否出现涡流伪影均与基底动脉夹层患者是否发生缺血卒中呈正相关。结论HR-VWI可有效评估基底动脉夹层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原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了近三年来本院3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早期血肿扩大110例,并对血肿扩大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与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出血部位、血肿形状、体积、药物应用(甘露醇等)、酗酒等因素有关。结论认识并重视引起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因素,对治疗方法选择,防止早期血肿扩大,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发症发生可能的原因,并寻找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全脑血管造影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并发症:皮下血肿2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动脉夹层1例,对比剂过敏反应1例,神经反射1例,颅内血管痉挛5例。并发症发生率约为4.30%。结论:全脑DSA检查是脑血管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血流通过内膜破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在主动脉壁内形成血肿。血肿扩大时,将主动脉壁中层剥离成为内、外两层,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每百万人口约为5~10例。男女之比约为3:1,发病年龄大多数在40岁以上。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发展快,致死率高是其特点。本文论述2001~2004年5月12例患者的药物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主动脉夹层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好发于伴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人,近年来,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为累计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的降主动脉夹层,急性病死率约为30%,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并发症较多,以往多倾向于保守治疗。覆膜支架血管内植入术治疗DebakeyⅢ主动脉夹层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一项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