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翁秀连  谢瑞祥 《中国药房》2015,(22):3118-3121
目的:实施药品风险管理,保障医院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通过药品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审核建立我院药品风险管理模式,制订并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收集和分析3年内(2012-2014年)向临床医护人员和患者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及院内药事管理和药物使用质控小组的考核,评价药品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建立并完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特殊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退货、药品召回的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药品安全监测机构、院内自查等措施,我院2012-2014年与药品安全相关的问题逐年减少(分别为88、42、19件);院内药事管理和药物使用质控小组对药房处理药品安全问题工作的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6.59%、97.62%、100%。结论:我院建立的药品风险管理模式促进了院内药品的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2.
陈瑶  肖壮  赵银  肖芳  李蕾 《中国药房》2011,(21):1952-1954
目的:探讨如何采用信息沟通方法来保证药品使用安全,为医院药品风险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医院药品信息沟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通过电子屏、告示牌、门诊药物咨询台、短信等方式将信息沟通实际应用于药品风险管理中。结果与结论:信息沟通是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和保障,正确有效的信息沟通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药品使用风险,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阐述医院药品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医院药品管理的措施。降低医院药品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医疗安全。方法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及药品安全工作制度,针对医院药品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识别、分析、评估可能存在的药品风险,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达到降低医院药品的风险。结果通过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及医、药、护人员共同的努力,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建立健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积极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工作,将药品风险降到最低,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本文仅就西药的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我国责令修订药品说明书现状及相关风险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怀全  宗怡  甄健存 《中国药房》2010,(41):3863-3864
目的:了解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修订药品说明书现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询2003~2009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网站上修订药品说明书的相关信息,归纳分析主要风险信息和相关风险管理措施。结果与结论:我国已对33种药品(含类别)说明书通过增加警示语、限制适应证、补充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治疗建议和安全防护等措施实施风险管理。建议进一步规范说明书修订形式及内容,实现安全用药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用药安全与药品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少华  邹晓蕾 《齐鲁药事》2010,29(11):685-686
药品使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药品使用监管成为药品管理中颇为重要的环节.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正致力于推行药品风险管理制度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高风险品种风险管理计划等的实施,业已促成了贯穿药品上市前后的安全监管机制.本文从影响用药安全的风险因素入手,探讨药品风险管理在我国医药发展现状下的可行性和具体措施,力求药品受益-风险平衡构成最佳化.  相似文献   

6.
余世友 《黑龙江医药》2013,26(2):273-276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具有需要进行风险管理的典型特性.药品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的“双刃剑”的特性,决定了医疗机构使用药品具有高风险的特点.医疗机构加强药品风险防范,不仅是减少医疗差错纠纷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对目前影响医院药品安全的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认为影响药品安全的因素存在于医院的各个环节,要采取有力措施,尽快建立起完善医院药品风险管理体系,有效地防范医院药品风险,以达到药品风险最小化,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7.
药品风险管理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使用药风险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措施,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减少药品对公众的损害。由于我国药品风险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制度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根据国内酮康唑口服制剂的流通、销售及使用现状,同时结合工作实际,浅析目前国内药品风险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浅谈医院药品风险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阿娜  刘磊 《中国药事》2010,24(5):419-422,425
目的探讨医院药品使用风险的因素和对策,以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对药品使用过程中风险的重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从药品风险管理基本概念入手,结合医院药品使用各个环节容易出现的风险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医院作为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围绕实现"患者用药收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核心目标,加强药品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者思考和面临的课题。结论医师、药师和护士在药品风险管理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不可或缺。医院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和健全药品风险管理系统,逐渐提高技术能力、评价能力、风险预警能力、风险管理操作能力,从而推动医院药品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沟通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载体,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药品风险的特性、风险管理相关各方的作用及有效的沟通方式,才能将药品风险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质量风险管理在药品经营企业GSP实施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勇 《首都医药》2010,(18):15-18
质量风险管理是指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药品质量风险评估、控制、沟通和审核的系统过程。GSP的基本原则与药品质量风险管理的目标相一致。药品经营企业作为质量风险管理主体,在药品经营环节实施GSP过程中,通过运用质量风险管理的方法,正确识别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科学控制质量风险,达到降低质量风险危害程度的目的,从而发挥质量风险管理对企业GSP贯彻实施的保证作用,进一步确保所经营药品的质量,切实保障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侯庆源  邱波  张金燕  赵雁鸿  谷凯 《中国药房》2011,(37):3477-3479
目的:提高我院药品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方法:根据药品安全的内涵,针对目前影响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的关键环节(药品源头、药房处方调配、科室暂存药品、药品临床使用等),提出工作思路并在实践中应用。结果与结论:正确认识药品安全的内涵,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是做好药品安全管理的先决条件;树立系统化整体理念,明确重点、把握环节,扎实做好药品安全的细节管理,是防范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本;建立我院药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药品召回制度,采取快速、有效、规范的处置措施,是确保已发生安全事件妥善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药品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品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为药品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决策建议.方法:通过调查问卷针对药品安全风险的来源进行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调查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与结论:药品安全风险从来源上看可以分为药品缺陷、药品质量管理、不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和社会环境因素5个方面,其中药品缺陷、质量管理和不合理用药是影响药品安全风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对实施药品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易新 《中国药房》2010,(2):97-100
目的:探讨以药品生产企业为实施主体的风险管理具体策略。方法:从药品风险管理理论的内涵、制度概念剖析入手,结合药品风险评价的核心原则,重点采用系统分析方法进行论述性阐述。结果与结论:药品风险管理看似缘起于风险,但对具体品种进行评价时,脱离不开其疗效和效益。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药品监管的各个方面。它作为一种制度形式,虽然已有国外趋于成型的经验,但在我国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GSP与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勇  王瑜  程艳霞 《中国药房》2005,16(12):904-906
目的:探讨制订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方法:依据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分析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结果: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应针对药品供应和使用两个环节分别制订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记录等。结论:制订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规范对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经济的使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药品进行综合评价,尤其是对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是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治疗作用、扩大治疗用途的必然方法.本文综述了药品评价的意义、内容和方法.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在药品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我国药品评价相应的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以及药品评价研究情况.指出我国亟需建立适合中国特色,同时具有可操作性的药品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构建我国完善的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兰  李野  赵健 《中国药房》2005,16(22):1689-1691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运用信用管理理论,分析我国药品安全信用体系现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结果与结论:建立、健全药品安全信用体系是建立规范的药品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应从信用法律、信用数据库、信用评估、信用监管、信用中介和信用奖惩等角度,全方位构建完善的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7.
美国药品召回制度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徐蓉  邵蓉 《中国药房》2005,16(6):409-411
目的 :为我国建立药品召回制度提供参考。方法 :介绍美国药品召回制度 ,探讨其对我国药品安全的启示。结果与结论 :借鉴美国的药品召回制度 ,完善我国的法律规范体系 ,全面推行药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药品召回政策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莹  陈薇  李秀娟 《中国执业药师》2010,7(11):45-47,51
本文主要针对制药企业小而散,难以承担药品召回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落后等问题提出建议,从而实现药企承担风险能力的提高及药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9.
美国药品风险管理指南与案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竟永华  郭剑非  李行 《中国药物警戒》2005,2(4):193-196,200
目的 简介药品风险管理的概念和方法,并附实例说明.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采取综述的方法,介绍药品风险管理概念在美国、欧盟的发展和药品风险管理的内容.结果 药品的风险管理是一个运用多学科方法来记载、监控、评价和干预药品不良反应的科学系统方法.它适用于药品从前体化合物筛选、新药审批、上市后监控直至撤出市场的整个生命周期.结论 国际药品风险管理的经验对我国药品安全管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我国在药品风险管理方面应逐步与国际接轨,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品风险管理指导方案以进一步改善药品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