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笔者自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采用养阴益气润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习惯性便秘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其中男 2 0例 ,女 18例 ;均为 6 0岁以上老年人 ,平均年龄 6 5 5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15年 ,平均 5年。经检查证实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 (如肿瘤、克隆氏病、结肠息肉、肠结核等 )所致肠道狭窄者。症见排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间隔在 72小时以上 ;大便干结 ,排便费力或大便虽不干结但排出困难。伴有面色无华、头晕耳鸣、嗳气、食欲减退 ,疲倦乏力 ,腹痛腹胀等…  相似文献   

2.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症 ,我们自 1999年 5月~ 2 0 0 1年 7月应用仲景方麻仁软胶囊治疗 10 5例肠燥便秘 ,效果较佳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 14 0例门诊病人。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0 5例 ,对照组 35例。治疗组 :男 4 2例 ,女 6 3例 ,年龄 2 0~ 80岁 ,病程 1~ 30年。对照组 :男 11例 ,女 2 4例 ,年龄 2 0~ 83岁 ,病程 2~ 2 8年。1.2 诊断标准 ①大便时间延长 ,每次排便间隔 72h以上。②便质干 ,甚则如羊粪 ,排便费力 ,或大便并非干结而排出困难者。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麻仁软胶囊 ,2粒 /次 ,3次 /d(每天服…  相似文献   

3.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内所含的水分被过度吸收,以致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排出困难,正常排便规律打乱,每2~3d甚至更长时间才排便一次。便秘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很高,有资料表明,仅北京地区60岁以上人群中,城乡发病率分别为18.20%和23.00%,因此便秘给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和家庭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曹建葆 《江苏医药》2012,38(12):1488
结肠慢传输性便秘是由于结肠蠕动减慢而导致的以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腹腔镜下回肠直肠侧侧吻合分流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解决了患者长期便秘的痛苦.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肛肠中心2010年4月2011年7月于腹腔镜下治疗便秘患者30例,男8例,平均年龄(67.0±3.5)岁;女22例,平均年龄(51.7±14.4)岁.患者病程(17.7±8.8)年,主要表现为大便排出困难,无便意,平均排便间隔5d以上;依赖泻剂或灌肠排便.  相似文献   

5.
便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引起的病因很多。现将我院1987年~1990年收住2897例老年人患者中583例便秘者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897例患者中,便秘者583例,占20.12%。最高年龄91岁,最低年龄60岁,平均年龄68岁。男性467例,占80.10%,女性116例,占19.90%。男女之比约为4∶1。二、临床症状及分类:间隔2~3天排便一次378例,占64.83%。3~4天排便一次157例,占26.93%,5天以上排便44例,占7.55%。急性便秘者126例,占21.61%。  相似文献   

6.
魏巍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354-3355
老年性便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病中,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不干亦难排出的一种病症,常伴有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随着社会老龄化.老年性便秘非常普遍,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高.老年人患病率大约为15%~30%,长期卧床的老龄患者患病率可高达80%。长期便秘,可直接引起和加重肛门直肠疾病,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癌症等;粪便在肠道积存时间过长,代谢废物吸收,可引起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治疗习惯性便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1995年3月至1998年3月期间应用维生素民或地治疗习惯性便秘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便秘患者 38例,男 11例,女 27例,年龄24~88岁,平均56岁。病程1至20余年。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费力,3~4天排便1次,每次历时30分左右。均经纤维肠镜检查,排除结肠、直肠器质性病变。 2,方法(l)给药方法:口服维生素 K。或 K4治疗,每次6g,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2)疗效评定:显效:排便习惯恢复正常,排便轻松,大便松软。有效:排便习惯未恢复正常,但排便间隔天数及每次排便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1/2以上,且排便轻松,大便变软。…  相似文献   

8.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排便次数减少,伴随大便干结和排便困难。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产妇因饮食习惯改变与活动减少等因素影响常易发生便秘,表现为肠蠕动减弱、腹胀及排便功能障  相似文献   

9.
硫糖铝致便秘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石米扬 《中国药师》2004,7(8):601-602
目的: 研究硫糖铝的致便秘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粪便计数试验、肠道推进试验和水分吸收试验,观察硫糖铝对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粪便粒数、肠道内容物推进率和肠道对水分吸收的影响.结果: 硫糖铝明显减少小鼠粪便粒数,延长首次排便时间,抑制肠道推进运动,增加水分吸收.结论: 硫糖铝能够导致便秘,这种作用可能与抑制肠道运动和增加水分吸收有关.  相似文献   

10.
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口服果导、番泻叶、使用牙塞露,灌肠等)往往效果不理想。三年来。我们观察了用西沙必利治疗高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50例,临床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诊断标准:(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2天以上;(2)大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并伴有腹满坠胀、头昏乏力等痛苦症状;(3)经临床排除肠道器质性疾患,年龄在60岁以上。1.2一般资料:男32例,女18例,年龄6O~82岁,平均年龄65.8岁。患者均患有程度不同的基础疾病,其中肺心病11例,冠心病7…  相似文献   

11.
便秘的治疗     
《首都医药》2001,8(7):66-66
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少,或排出困难,也指粪便坚硬或排便不尽的感觉.根据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便秘与功能性便秘两种.器质性便秘可由多种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结肠、直肠及肛门病变;老年营养不良、全身衰竭、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等等均可引起便秘.功能性便秘则多由功能性疾病(如肠道易激综合征),滥用药物及不良的饮食、排便、生活习惯所致.本症属于中医"便秘”范畴.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 ,便秘者为求排便爽快 ,常自服大黄、番泻叶、牛黄解毒片之类药物 ,且剂量日渐加大 ,久而久之不用泻药则不能自行排便 ,成为药物依赖性便秘。笔者在临床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类便秘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均源于 1995~ 2 0 0 2年门诊病例 ,共 5 3例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33例 ;年龄 2 1~ 5 8岁 ,其中 2 1~30岁 15例 ,31~ 4 0岁 2 0例 ,4 0~ 5 0岁 9例 ,5 1~ 5 8岁 9例。本组 5 3例中 ,治疗前 35例行 X线钡剂灌肠透视 ,18例行肠镜检查 ,均未发现大肠、肛管有器质…  相似文献   

13.
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以排便频率减少,粪便干结、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采用六味能消胶囊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1)门诊断标准:排便次数每周少于2次;粪便干结、排便费力,或大便不  相似文献   

14.
李振华  李继武 《河北医药》2000,22(3):219-220
顽固性便秘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我们于 1990~1997年共收治 10 8例 ,采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0 8例 ,其中男 6例 ,女 10 2例 ,年龄 2 5~ 6 8岁 ,平均 44岁。便秘时间短者 1年 ,长者 2 8年 ,其中 10年以上者 71例。全部病例均依赖各类泻剂勉强维持排便。1.2 主要临床症状 大便不畅 ,排便困难 ,用力越大 ,阻塞感越重 ;排便间隔加长 ,肛门部梗阻感 ;无便意 ,每次排便大汗淋漓 ,长者需 2h才能排出 ,但仍有排便不净感。1.3 检查 除临床一般检查外 ,主要靠排粪造影及结肠…  相似文献   

15.
混合痔疾病术后便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大便干结、坚硬、排便困难,而混合痔疾病多因湿热而引起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术后可诱发或加重便秘。便秘可以由疾病引起,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便秘常常致患者身体不适,原有疾病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对便秘患者给予及时恰当的护理十分重要。1混合痔疾病术后便秘的危害1.1混合痔疾病术后便秘易引起伤口局部水肿、出血、感染,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1.2.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便秘时,因大便干结,患者往往要用力排便,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原发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1.3.…  相似文献   

16.
<正>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粪质干燥,坚硬或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称为便秘。临床上可以单独出现,奕可伴发于其他疾病。便秘的发生,主要是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从而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或体质虚弱肠蠕动乏力所致。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活动减少、饮食及体质因素等,较易发生便秘,本人对老年患者便秘的特点做如下辨证分析。1病因病机1.1胃肠燥热  相似文献   

17.
孙朝红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178-3179
便秘是一种常见症状,其引发原因复杂,对身体产生的危害较大,需要引起重视[1].长期卧床患者,肠蠕动减弱[2],大便在肠道内长时间淤积,肠道又吸收了大便内的水分,使大便硬结,难以及时排出.本研究对82例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便秘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34(11):1009-1010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60岁以上,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一般2 d以上无排便,可提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存在。分析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形成原因,做好预防性护理对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有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118例,其中男性72例  相似文献   

19.
便秘即粪便在肠腔内运行迟缓、滞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而造成大便秘结难解。据统计脑血管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的患者,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生便秘时往往要用力排便,易引起血压及颅内压升高,导致原发病加重,甚至猝死;同时也是脑出血再次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保持脑血管疾病患者大便通畅是护理工作的重点之一。为有效治疗和预防脑出血患者的便秘问题,本科自2008年开始采用整体护理方法预防脑出血患者的便秘,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龚飞跃 《医药导报》1997,16(2):72-72
报告采用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20例,初步显示较满意的疗效和较少副作用。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择便秘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岁~71岁,同时具备以下条件:①排便间歇天数及每次排便时间较前增加1倍以上;②大便干结,排便费力;③病程>0.5 a;④纤维肠镜或钡剂灌肠排除器质性病变;⑤排除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