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工晶状体植入时,前房能否保持有效的植入空间,是手术成败的关键。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注入甲基纤维素、玻璃酸钠等粘弹剂,但价格昂贵,而且易造成术后高眼压[1];有注气泡形成前房者,但植入晶状体时往往造成气泡消失,使操作困难、角膜内皮受损、并发症严重。199...  相似文献   

2.
甲基纤维素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甲基纤维素作为一种黏弹剂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晶状体植入,穿透性角膜移植入术以及眼外伤等显微手术,但在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报道极少。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甲基纤维素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几乎无α 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 ,α SMA)的表达 ,但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形成的晶状体前膜和混浊的晶状体后囊膜分离出的分化细胞中可见α SMA的表达[1,2 ] 。α SMA的表达是晶状体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的重要标志。我们选择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具有调节作用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necrosisfactorα ,TNF α)和转化生长因子 β2 (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2 ,TGF β2 ) [3 ,4] ,研究其对晶状体上皮细胞中α SM…  相似文献   

4.
不用粘弹剂的连续环形撕前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少健  梁皓  李霞 《眼科新进展》2005,25(3):262-263
目的探讨不用粘弹剂,而通过前房雏持器(anteri-orc hamber maintainer,ACM)用平衡盐溶液(BSS)来维持前房深度,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continuous curvilinear anterior capsulorhexis,CCC)的效果。方法将各种白内障患者846例(904眼)随机分成2组进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或超声乳化吸出术,其中ACM组451例489眼,对照组395例415眼。结果ACM组中,430眼能顺利完成CCC,直径约5.5-6.0mm,前囊撕开口光滑;对照组中375眼能顺利完成CCC。两组患者年龄、例数、晶状体核硬度及CCC成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ACM用联BSS来代替粘弹剂作前房填充,能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前囊,获得与粘弹荆相同的效果,因此在白内障手术中可替代粘弹剂用于CCC,从而减少白内障术中粘弹剂的使用,减少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的效果。方法在557例(627眼)白内障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维持前房,进行截囊、冲洗皮质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等操作。结果术中前房保持稳定,且有足够的前房深度,能顺利完成截囊,容易将晶状体皮质彻底清除,尤其是主切口下方的皮质容易干净吸出;顺利植入人工晶状体。结论应用前房维持器维持灌注,术中前房稳定,便于截囊、冲洗皮质以及植入人工晶状体,并发症少,能减少黏弹剂的用量。  相似文献   

6.
粘弹剂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本文主要论述粘弹剂对角膜上皮的保护作用。现就我院自1998~2000年612例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粘弹剂对角膜上皮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粘弹剂均为国产2%HPMC和Healon。冲洗液为BSS和林格氏液。冲洗结膜囊后,滴少许粘弹剂于角膜中央部,然后滴2滴林格氏液或BSS,粘弹剂即可均匀涂布于角膜上皮,然后继续手术。术中根据角膜干燥程度向角膜注水,必要时中间可加滴一次粘弹剂。 结果:612例手术,均有效保护了角膜上皮,…  相似文献   

7.
两种粘弹剂对小切口白内障术后眼压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晶  周玉梅 《眼科新进展》2003,23(4):271-273
目的 评价分散粘弹剂羟丙甲基纤维素(20g·L~(-1))及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30g·L~(-1))对小切口双侧白内障摘出术后眼压的影响。方法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例40眼,全部进行小切口双侧白内障手术。于一眼白内障手术时随机选择1种粘弹剂,另眼时给予另1种粘弹剂。手术采用角膜缘反眉弓切口,长5mm,切开后环形撕囊,水分离,碎核刀碎核,晶状体圈娩出晶状体核,冲洗皮质。然后植入后房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不缝合。术前测眼压,术后6、24h及1周各测眼压1次。结果 术后6h羟丙甲基纤维素组眼压升高(3.8±5.0)mmHg(1kPa=7.5mmHg,P<0.001),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组升高(7.7±7.6)mmHg(P<0.001),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组眼压升高比羟丙甲基纤维素组明显(P=0.008)。眼压>30mmHg羟丙甲基纤维素组1眼、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组5眼(P<0.05)。术后24h及术后1周平均眼内压无明显差异。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硫酸软骨素钠-透明质酸钠在小切口白内障早期引起的眼压升高比羟丙甲基纤维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清除晶状体皮质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清除残余晶状体皮质的方法是晶状体核娩出后将切口暂以缝线缝合 ,注吸器针自缝线间隙伸入前后房清除晶状体皮质 ,晶状体植入并固定后 ,前房残余的粘弹剂亦需注吸器再次进入前房进行清除[1] 。据我们观察由于是手法抽吸 ,吸力大小无法均衡掌握 ,加之注吸针多次进入前房 ,可造成术中眼球变形、后囊破裂、术后角膜内皮水肿 ,影响晶状体的植入及术后视力的恢复。我们采用了一种注吸器针头不进入眼内清除残余晶状体皮质的方法 ,通过对 179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眼球的观察 ,感到…  相似文献   

9.
粘弹剂在前房非磁性异物摘出中的应用(附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房非磁性异物摘出手术难度大,常规摘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多。我院自1994年5月应用粘弹剂(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或透明质酸钠)进行前房非磁性异物取出显微手术38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黏弹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当中,多用于前房的形成和维持并保护角膜内皮细胞.我们常用的黏弹剂多是透明质酸钠,它为大分子黏多糖,在眼内不发生代谢,通过小梁网逐渐被排出眼内.但术后黏弹剂存留过多会导致一过性眼压升高,甚至导致视力急剧下降,也曾有白内障术后黏弹剂存留过多致眼内压增高继发性青光眼的报道[1],我们在2011年遇见2例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黏弹剂存留过多致眼内压增高引起视力骤降、经紧急处理视力恢复的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自制甲基纤维素动物试验观察及临床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自行配制的2%甲基纤维素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前房充填剂,在兔动物试验中可保护角膜内皮、保持前房深度。1%茜草红角膜内皮活细胞染色放大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临床应用于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27例27眼,术后反应轻微。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地透明,粘稠度适中,更适宜眼内手术。  相似文献   

12.
粘弹剂在青光眼术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粘弹剂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34例36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后的术后效果,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粘弹剂,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6%,对照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42%.结论:粘弹剂应用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3.
董喆  段晓明  王宁利 《眼科》2009,18(4):284-285
患者男,24岁。主因右眼高度近视(-16.00DS,-5.00DC)在我院行右眼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术。术前右眼矫正视力0.7,眼压16mmHg,角膜内皮计数2844/mm^2.手术方法:表面麻醉下,距离角膜缘约1mm作巩膜隧道并穿刺进入前房,扩大内外切口至7mm。前房内缓慢注入黏弹剂Healon GV,植入Verisyse,并用晶状体调整钩将部分中周部虹膜嵌入两侧螯形虹膜夹内,固定并使晶状体居中后,用灌注液将粘弹剂置换出,间断缝合巩膜隧道切口及球结膜。  相似文献   

14.
粱凌毅  林振德  金陈进 《中华眼科杂志》2001,37(5):395-396,T007
由Gimbel、Thomas、Neuhann于 1984年发明的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curvilinearcapsulorhexis ,CCC)技术 ,使晶状体囊袋内的超声乳化手术操作更趋于安全、方便 ,同时保证了人工晶状体 (intraocularlens ,IOL)的植入位置 ,成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关键技术。但是 ,当CCC操作不当时 ,可导致相应并发症发生 ,现报告晶状体囊袋阻滞综合征 (capsularblocksyndrome ,CBS) 1例。患者女 ,70岁。因左眼视力无痛性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4种不同娩核方式的特点及疗效。方法选白内障患者200例(200只眼),随机分为4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通过黏弹剂娩核法、前房维持器娩核法、晶状体圈匙娩核法及前房内劈核法完成娩核过程,观察记录娩核时间、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及术后视力。结果娩核时间(s):黏弹剂组:11±2,维持器组:17±2,圈匙组:24±3,劈核组:63±5,经方差分析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east-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检验,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术后第1天角膜内皮水肿(≥2级)眼数(只)黏弹粘组:7(15%),维持器组:10(20%),圈匙组:19(40%),劈核组:38(75%),经检验,劈核组与黏弹粘组、维持器组以及圈匙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Z=-7.477,-6.882,-4.294;P=0.00),黏弹剂组与圈匙组存在统计学差异(Z=-3.281;P=0.001)。术后第1天视力≥0.3的眼数(只):黏弹剂组:45(90%),维持器组:43(85%),圈匙组:33(65%),劈核组:13(25%),经检验,黏弹剂组优于圈匙组和劈核组(P=0.00),维持器组和圈匙组均优于劈核组(P=0.00)。结论在临床应用中,4种娩核方式各有特点。其中,黏弹剂娩核法、前房维持器娩核法因其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宁宏  赵平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6):378-379
P2 7Kip1是Polyak等[1] 于 1994年发现的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0 0 0的重要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 ,其通过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的活性 ,可阻止细胞周期进程 ,抑制细胞增殖。目前尚未见有关P2 7Kip1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和在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报道。我们以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作为细胞增殖指标 ,采用免疫组化链霉亲合素生物素复合物(streptavidinbiotincomplex,SABC)法对家兔晶状体皮质吸除…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静 《临床眼科杂志》2004,12(2):175-176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对86例(86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结果 发生高眼压共13例,均有前房炎性反应,其中5例考虑为粘弹剂残留,1例为皮质残留。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由于不同原因可导致高眼压.应于术后注意观察眼压,以便及时处理,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粘弹剂在前房异物摘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2年我们在8例前房异物摘出术中应用粘弹剂,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一般情况:8例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大40岁,最小9岁,平均24岁。职业:农民3例,学生3例,工人2例。致伤物:铁屑4例,睫毛2例,石块1例,铅笔芯1例。粘弹剂:玻璃酸钠1例。2%甲基纤维素7例。甲基纤维素每支1ml1次性注射器装。手术方法:(1)术前缩瞳。使异物充分暴露于视野,在角膜表面滴1滴粘弹剂,常规球后及表面麻醉。(2)在手术显微镜下做以穹窿为基底结膜瓣,及角巩膜板层切口,切口稍偏离异物,但镊子尽量不越过瞳孔区,下方异物在下方做切口。(3)7号针头板…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和方法40只眼均于术前1wk内进行A超及角膜曲率仪的检查,术后1d、1wk及1mo再进行1次检查,与术前情况进行比较统计。手术切口选在颞侧角膜缘前界3.2mm宽,向透明角膜行潜行分离约2mm长的隧道切口,双刃刀刺透角膜后,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形撕囊,行水分离及分层后超声乳化碎核,能量设计为20%~70%,负压6.55~7.98kPa,时间18~42s。完成晶体核Phaco后注吸皮质至干净;扩大切口5~6mm,囊袋内植入IOL,晶体襻调到水平位,BSS灌注前房,由辅助切口注入BSS水密切口无漏水,切口不需缝合。2 结果 术后d1检查视…  相似文献   

20.
郑岩  高正茂  盛耀华  祝肇荣 《眼科》2002,11(5):284-285
成功的连续环形撕囊 (continuouscircularcapsulorhexis,CCC)可获得一个边缘光滑的晶状体前囊膜环形开口。光滑的前囊膜边缘增加了前囊口的抗牵拉能力 ,确保了晶状体悬韧带和周边囊膜的完整 ,使囊袋内超声乳化成为可能 ,并保证了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 ,减少了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目前CCC已成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关键的步骤之一。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发展 ,各种CCC技术也应运而生[1 4 ] 。我们于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间对 2 5 8只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在平衡盐灌注液下用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