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环境卫生工程》2011,(5):50-50
海南省政府决定“十二五”期间海南生活垃圾设施总投资将达约14.634亿元,新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总投资约10.095亿元;新建生活垃圾转运站81座,新购置配套转运车辆136辆、直运压缩车36辆,转运系统建设总投资约2.637亿元;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3座,总投资1.606亿元。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活垃圾不同贮纳方式蝇幼虫滋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城市生活垃圾不同贮纳方式蝇幼虫滋生情况.方法现场调查.结果调查 2 175点次,采集幼虫 4 104只,经鉴定有4种,家蝇占 88.3%,丝光绿蝇占 10.7%;蝇幼虫滋生频率单位垃圾箱>立体垃圾箱>垃圾桶和垃圾堆;7~8月滋生频率高于5~6月,5~6月高于3~4月和9~10月;以边角残余垃圾滋生频率最高,为 52.13%;其次为垃圾箱顶层、底层垃圾及箱体周边土壤,集中收集点的垃圾箱滋生频率及密度最低.结论垃圾箱边角残余垃圾及单位垃圾箱是蝇幼虫重要的滋生源,垃圾袋装化集中转运,是目前控制蝇幼虫滋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北京市现行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中存在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和运行体系不健全,垃圾的收集和运输环节投入资金力量不足,设备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其解决根本应在于树立垃圾全过程分类的理念,增加收运环节的投入和配备分类运输设施;加快可回收资源技术手段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及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是垃圾管理体系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介绍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过程和状况,分析了制约南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的主要因素。在借鉴奥地利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南京现阶段应建立垃圾分类设施设置多样性模式及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分类处理处置,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垃圾处理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5.
金坛市生活垃圾转运站工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江苏省金坛市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运输及末端处置设施情况,选择了适合金坛市生活垃圾中转的水平直接压缩装箱、配备全自动半潜推头式卸料槽及拉臂车转运的工艺组合方案,并结合该工艺方案对转运站进行了合理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常见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并重点研究杭州清洁直运、北京海淀区垃圾收集系统升级改造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漳州市城市特点,提出以桶桶对接、桶车对接作为垃圾的基本收运方式,以建设绿色收运中心作为重要转运设施,构建漳州市生活垃圾绿色收运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有效避免了漳州市垃圾收运过程中出现的垃圾遗撒、异味扩散及噪声扰民等现象,解决了垃圾转运设施落地难、易产生邻避效应的问题,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认真总结本溪市主干路撤掉垃圾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制订了科学的实施方案 ,实行垃圾袋装收集 ,通过效果分析 ,证明采取这种方式可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10日,蓬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环卫专用车辆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顺利完成。这次招标主要是购置垃圾压缩车、小型垃圾收集车、道路清扫车以及洒水打药车等4大类别5种型号11台(套)专用车,总预算达242万余元。这是蓬莱市政府为切实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加大环境卫生设施配置推出的又一重大举措。此次招标,由蓬莱市政府采购办公室组织,山东鲁成招标有限公司承办,招标对象为2台垃圾压缩车、4台小型垃圾收集车、3台道路清扫车和2台洒水打药车,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烟台、青岛等12家企业参与竞标。青岛市环境…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北京市生活垃圾收集模式种类,分析垃圾房/集装箱收集方式、密闭式清洁站(即垃圾收集站)收集方式和压缩车流动收集方式特点,比较各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区域。  相似文献   

10.
自2017年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以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全国生活垃圾分类46个重点城市已逐步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南宁市作为重点城市之一,已配置四分类运输车2 387辆,具备1 120 t/d的厨余垃圾、3 135 t/d的其他垃圾处理能力,可回收物日分拣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山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依照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9个县(市、区)为调查对象,每个县10个村,每村随机选取10户进行调查.[结果]生活性垃圾的收集堆放的比例远远低于生产性垃圾,生活性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主要排进了河流;生产污水以管道排放为主占62.70%,但排放到处理厂比列仅O.90%.[结论]要改造农村环境卫生,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必须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注重环境卫生的整体改造建设,各类垃圾的收集与无害化处理以及各类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等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2012-2013年江西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西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现状及变化趋势,评价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方法 2012、2013连续2年选取相同的28个县(市、区),每个县采用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个乡镇、20个村,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江西省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不足,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覆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4.88%、20.31%。均以覆盖县城城区人口为主,分别占覆盖人口的58.92%、88.28%。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以定点堆放为主,占49.02%。处理方式以焚烧、填埋为主,分别占51.78%、29.64%。生产性垃圾中工业垃圾以焚烧、填埋为主,分别占35.00%、34.00%;养殖业垃圾以再利用、高温堆肥为主,分别占52.00%、35.50%。生活污水以随意排放为主,占50.62%。以排往河流、坑塘为主,分别占38.12%、31.78%。生产性污水中工业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均以直接排放为主,分别占68.13%、76.37%。结论江西省农村地区垃圾和污水大部分未能进行有效处理,环境卫生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深圳市城市有机垃圾处置现状与资源化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调查发现,深圳市2006年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万t/d,有机垃圾约5000t/d。其中主要包括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和餐厨垃圾。卫生填埋和焚烧是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有机垃圾的整体资源化利用率较低。有机垃圾总量较大,随着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和有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资源化利用程度将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居民户口管理政策放宽及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人口 (包括流动人口 )数量成倍增长 ,城市垃圾产量逐渐增多 ,新建垃圾填埋场及垃圾转运站 (下称转运站 )工程将大量增多。为提高新建垃圾转运站工程的各项卫生指标达标率 ,笔者就近年来参与转运站工程设计卫生审核的体会 ,提出转运站工程设计卫生审核的几点意见 ,供商榷。1 概况国内目前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 ,采用的是直接运输与填埋相结合的方式 ,由收集车到市区内将垃圾收集后 ,运到垃圾处理场填埋。这种方式在垃圾填埋场与城市相距不远时还比较适用 ,但当城…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收费方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废品回收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估,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废纸的回收情况以及垃圾中其他成分,介绍了德国、美国垃圾分类收集情况,从而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厨余垃圾、家庭有毒有害垃圾和包装垃圾三个方面有待突破,垃圾收费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条件才能推行。最后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介绍多种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进行收集系统规划,进而提出收集系统设施设置和设备配置的要求,为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规划编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垃圾分类收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就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应采取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提出了建议,并结合实际工作,从设施、技术、法规、宣传、管理等方面分析了确保垃圾分类收集工作顺利开展所采取的措施,为即将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城市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北京申办奥运会时提出的“到2008年以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垃圾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30%”的承诺,2008年3月石詈山区在53个党政机关、4个奥运场馆、4个奥运签约饭店、2个大型商场超市和2家旅游景区中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工作。2008年6月前,列入推广范围内的65个党政机关及窗口单位将全部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阎村镇生活垃圾管理的现状分析,阐述了京郊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管理两个方面论述提升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十一五"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深圳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清运处理量及组成,垃圾收集设施、运输设施和处理设施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市"十一五"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规划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深圳市"十一五"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