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所致。HBV为嗜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肝分急性和慢性2种。急性乙肝在成人中90%可自愈,慢性乙肝可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乙肝在世界各国均有流行,我国属于高流行区。据统计,全球现有20多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我国有1.2亿人,  相似文献   

2.
王颜斌 《临床医学》2014,(3):121-122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降酶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4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0例),给予治疗组降酶丸治疗,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疗程2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降酶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好的降酶以及改善症状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8例患者给予肝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88例患者分为非肝硬化组(51例)和肝硬化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给予半定量评分.结果 肝硬化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15.97±1.67)分,非肝硬化组彩超半定量评分(7.94±1.01)分,两组彩超半定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对诊断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1%、88.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半定量评分诊断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是临床筛选早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结果 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经过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86例(86%),有效11例(11%),无效3例(3%),总有效率97%。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CHB)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式。[方法]对25例CHB采用医用臭氧自血回输疗法联合医用臭氧直肠灌注疗法,观察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定量及不良反应。[结果j25例CHB联合应答5例(20.0%),部分应答6例(24.0%),无应答14例(56.0%);11例(44.0%)病人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下降超过2log10,6例(24.0%)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血清转换,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医用臭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组(观察组),每组各54例,采用治疗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生活质量评分(QOL)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8.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改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全球约有3.5亿慢性HBV携带者,中国约占其中1/3左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15%~40%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将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替代方法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BV感染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8.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欧洲南部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据统计全球有3.5亿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其中15%~25%感染者死于与HBV相关的终末期肝硬化和肝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急、慢性HBV感染。我国约有1.7亿HBsAg携带者。但目前,临床对乙型肝炎的治疗仍停留在对症治疗及治疗并发症,所以对乙型肝炎预防优于治疗,为加强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现对150例乙肝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D5^+B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CD5^+B细胞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对3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8例健康时照者周围血中CD5^+B细胞(CD5^+CD19^+)的百分率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周围血CD5^+B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各分组(按肝功能损害程度分组)中CD5^+B细胞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各分组之间CD5^+B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CD5^+B细胞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有关,但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是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我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sll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有1.2亿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000万~3000万人,其中每年约30万人进展到肝硬化、肝癌。严重损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然而HBsAg(+)并不代表着疾病的活动和需要治疗,作为基层的医生,掌握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乙肝三系、HBV—DNA检测,结合肝功能和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3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3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包括肝炎后肝硬化)的15项指标进行监测,同参考值及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全血粘度、刚性指数、变形指数、电泳指数与参考值有显著改变,并随病情发展随之增加,而肝硬化组由于RBC数量和压积最低反而降低。对其机理进行探讨,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流变改变与肝炎病毒及免疫复合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慢性重症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慢性乙肝的防治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平均年发病率为120~140/10万。其中尤以乙型肝炎(HBV)为突出。我国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57.63%,即全国至少有6亿人感染过HBV。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茵陈蒿汤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62例接受西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及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脏硬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陈蒿汤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损伤,干扰肝纤维化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随访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的血常规变化规律,探讨控制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的干预措施。方法25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普通干扰素治疗,随访人员为患者制定随访方案、收集数据、健康指导。比较两者第2、第4、第8、第24、第48周血常规结果,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进行干预。结果2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24512例次干扰素注射治疗及4788例次随访。聚乙二醇干扰素所致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两组骨髓抑制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例骨髓抑制患者及时得到干预,6例相关并发症及时控制。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引起骨髓抑制较普通干扰素常见且程度严重。随访中针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所致的骨髓抑制,给予有效护理,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α-Ib联合胸腺肽治疗的影响。方法:将92例应用干扰素α-Ib联合胸腺肽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6例进行一系列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进行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抗HBe阳转率:完全遵医率分别为54.35%、95.65%、52.17%、43.13%、82.61%,对照组分别为32.61%、78.26%、28.26%、21.74%、56。5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干扰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17.
魏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13):2037-2040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需求。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对我院2022年1至2月行抗病毒治疗的3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分析并提炼需求主题。结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院准备服务需求可归纳为4个主题,分别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的需求、药物规范服用的需求、患者出院后延续服务需求、家庭和社会认可的需求。结论 患者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相关知识、抗病毒药物的长期规范服用、出院后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出院后信息平台建立联系、家庭及周围人群的接纳的需求较大,临床护理人员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院前准备中应根据此需求,综合评估,制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个体化的出院准备服务需求计划。  相似文献   

18.
苏英  高鹏  马永虹 《临床医学》2013,33(1):35-36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83例,其中男42例,女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加用硫普罗宁钠治疗;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均明显好转.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2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有效率78.0%.结论 硫普罗宁针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显著和稳定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是我国目前慢性传染病的第一大群体。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1%。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抗病毒治疗及基因疫苗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但仍不能彻底治愈,部分病人病情仍会迁延不愈,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进展性肝损伤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高水准复制有关,持续肝细胞受损最终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3]。核苷(酸)类似物是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最主要药物,需要较长期、规范的使用,但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有些病人由于相关知识欠缺,用药依从性差,出现擅自停药或不重视停药后临床随访的情况,导致治疗效果不好,病情复发,更有严重者会发生肝衰竭或肝细胞癌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根据临床实践,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1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表格式调查,筛选出擅自不恰当停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17例,对病人停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挽救性干预措施,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世界约有3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占世界人口的5%。在HBV携带者中,有5%~20%的感染者最后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对抗HBV药物进行研究和探讨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治疗乙肝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