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性,37岁,重庆人,因左乳房无疼痛性肿块6年余,近来增大并感觉不适于2010年1月来我院外科就诊。患者7年前曾在西藏打工2年。体检: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2 cm×2 cm,无压痛,有囊性感,可活动,皮肤无红肿及破溃,未发现其他异常。临床以左乳内肿块待查行肿块切除。病理检查:巨检:暗灰色囊性组织1.5cm×1.5cm×1cm大小,切开见囊腔0.5cm×0.5cm,内含半透明液体,见灰白色直径0.3Cm大小结节1个。囊壁厚0.1~0.2cm。镜检:病变形成囊腔,纤维性囊壁组织呈肉芽肿性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5岁,因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六年余就诊。否认石棉接触史。临床行右腹股沟区斜疝修补术,术中发现疝囊壁上一处灰白色突起,未见腹水,于术后送病检。病理检查:送检灰粉色囊壁组织一块7cm×5cm,囊内壁上可见一处白色疣状物,2cm×2cm×1cm,表面呈粗颗粒状,切面灰白色、质脆,触之易掉。外壁光滑。镜下观察:肿瘤形成复杂乳头状、腺管样结构,乳头具有黏液样变或疏松纤维结缔组织轴心(见图1),表面被覆单层扁平或立方上皮,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匀细,核仁不明显(见图2),无核分裂象,胞质中等量,嗜伊红色,细胞形态温和、异型性不甚明显。患者借蜡块至上一级医院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细胞角蛋白(CK)、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癌胚抗原(CEA)阴性,Ki-67阳性指数10%。  相似文献   

3.
祁真玉  曹娟 《安徽医学》2015,36(10):1193-119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胆囊切除术后上腹部胀痛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彩超示:脾脏实质见混合性回声区,最大约33×34;残端胆囊结石。CT示:脾脏内见类圆形低密度影,密度均匀(图1),增强后病变内轻度絮状强化。临床诊断:脾脏占位,残端胆囊结石。完善相关检查,全麻行腹腔镜下脾脏切除+胆囊残端切除术,切除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示:①巨检:脾脏大小12 cm ×9 cm ×4 cm,表面暗红,切面实质见两个结节,直径均3 cm,结节切面呈多囊状,囊内含淡黄色清亮液体及胶冻样物。②镜检:脾脏实质萎缩,被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囊或窦样腔隙取代,其内含嗜酸性淋巴液,散在淋巴细胞(图2);纤维组织囊壁,厚薄不均,囊壁内衬单层扁平上皮,部分上皮脱失;囊壁间质纤维组织增生,部分呈玻璃样变。病理诊断:脾脏淋巴管瘤。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15岁,在外院超声检查时发现右上腹部肝肾下方探及大小150 mm ×98 mm混合回声团,边界清晰,内未见血流信号,于2013年3月9日入院。无发热,腰痛,无血尿等不适。入院后复查超声提示:右肾形态失常,下极区见134 mm ×113 mm ×100 mm囊性包块,壁较厚,厚约3 mm,内壁尚光滑,内透声差,液性暗区内见大小不一中高回声团块漂浮,与囊壁不相连。 CT平扫+增强提示:右肾实质下极见大小约8 cm ×14 cm ×12 cm类椭圆形囊性低密度肿块,其内密度不均匀,见斑点状高密度影(图1-A),增强扫描肿块内未见明显强化(图1-B)。肾功能:肌酐137μmol/L,尿素氮6.94 mmol/L。血常规、肝功能及电解质检查均正常。尿常规:隐血及蛋白均阴性。在全身麻醉下行右肾探查,术中见:右肾囊性肿块,囊壁厚1~4 mm,切开少许囊壁,抽出浑浊囊液,内可见毛发、皮脂,考虑皮样囊肿。囊肿较大,无法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最终行右肾切除。术后病理检查:大体标本见囊性占位,囊液为豆渣样,内见毛发。显微镜下见:囊壁内层附着复层鳞状上皮,并见有皮脂腺,囊腔内见角化物(图2)。诊断:肾脏皮样囊肿。术后复查肾功能肌酐179μmol/L,尿素氮4.72 mmol/L,随访2年,CT、彩超、胸片等检查未见局部复发,其他部位未见皮样囊肿,肾功能未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5.
周张雷  郭以宝 《吉林医学》2013,(25):5311-5312
<正>患者,男73岁。因发现右阴囊肿块1年,拟右腹股沟斜疝入院。术中发现右睾丸鞘膜积液,右睾丸表面见1个约2.0 cm×1.0 cm新生物,疝囊壁未见特殊。术后追问病史,患者无石棉等相关物质接触史。送检病理:囊壁样组织约7 cm×5 cm,壁厚0.3 cm,壁稍粗糙。另见1枚肿块,  相似文献   

6.
胸内结节病并下呼吸道超鞭毛虫感染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53岁,个体建筑业主。因颈部压迫感、胸闷、低热1个月于2004年11月23日入院。有时伴咽喉发痒而引起干咳,无盗汗、纳差,感觉易疲劳。在原籍江西生活30余年,来深圳已13年。体检:身体强壮,体温37.2℃,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0.48,嗜酸性粒细胞0.09,血红蛋白142g/L,红细胞沉降率8mm/1h,结核菌素纯化蛋白衍生物(PPD)皮试阴性。血清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阴性,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阴性,可提取性核抗原多肽抗体谱阴性,C反应蛋白等各项免疫球蛋白均正常。外院11月19日胸部CT平扫示纵隔及两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的直径1.9cm),两肺及胸膜未见异常。肺通气功能检查在正常范围。11月26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双侧支气管黏膜广泛均匀性肿胀,未见结节及外压突起样病变,行支气管肺灌洗(BAL)留标本送检,并对纵隔肿大淋巴结行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和左下支气管黏膜活检。灌洗液细胞分类:肺泡巨噬细胞45%,淋巴细胞30%,中性粒细胞16%,嗜酸性粒细胞9%。灌洗液沉渣涂片可见较多大小如巨噬细胞、一端有丛样鞭毛的虫体,虫体在原地沿身体长轴不停地摆动,鞭毛随之波动(图1)。抗酸染色找菌阴性。支气管黏膜病理:见较多淋巴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7.
1一般资料患者,女,17岁,右侧乳腺肿物伴乳头溢血15天,于2003年入院。彩超检查提示乳腺占位性病变。以乳腺肿瘤性质待诊收入省立医院普外科。术中见右侧乳腺外下象限一10cm×lOcm×8cm囊实性包块,边界清楚,有暗褐色血性物流出。病理检查:送检物为10cm×10cm×8cm多囊性肿物,包膜完整,囊腔直径0.2~4cm,内含暗褐色液体,囊壁呈灰黄色,较光滑;实性部分质韧。镜下观察:导管和间质增生,并形成乳头状结构,乳头表面及腔面被覆双层上皮细胞,胞浆较丰富,淡嗜酸,顶端呈羽毛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组胺 H3受体激动剂 IMETIT 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模型豚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豚鼠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致敏组、药物处理组。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另2组以卵清蛋白为致敏原,复制 AR 模型,3组均以1%卵清蛋白生理盐水溶液滴双鼻激发,记录30 min内喷嚏、挠鼻次数。AR 模型建立后,对照组、致敏组、药物处理组分别以生理盐水(10 mL/kg)、生理盐水(10 mL/kg)、生理盐水(10 mL/kg)+IMETIT(30 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处死。取鼻中隔黏膜组织行 HE 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结果:致敏组和药物处理组30 min 内喷嚏次数分别为20.90±4.88、23.10±4.59,30 min 内挠鼻次数分别为26.80±4.80、25.00±3.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00)。致敏组、药物处理组每高倍视野下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分别为21.60±4.23、22.37±3.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16±3.09)%、(29.60±2.88)%,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分别为0.581和0.676)。结论:IMETIT 不能减少 AR 模型豚鼠鼻中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及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含量。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7岁,因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20余天入院.既往无过敏史、哮喘史.入院后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79,高于正常,余无异常.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0~5个/HP.中段尿培养阴性.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正常.彩超示:膀胱右后壁底部见一局限性隆起,大小为1.5 cm×2.5 cm,呈等回声,基底部宽.静脉肾盂造影无异常.膀胱镜检见膀胱右后壁、顶壁一3.0 cm×2.5 cm乳头状隆起,水肿、出血,多处取组织活检,病理报告嗜酸性膀胱炎(图1).2002年6月7日在连硬外麻下行局部病变电灼术,手术顺利,经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后,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昔,女,26岁。因左大腿下端肿痛活动受限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左大腿下端外侧见一明显凸起,约4cm×4cm,压痛阳性,皮温略高,左大腿活动受限外院行MRI检查,考虑为纤维瘤,临床诊断:左大腿肿块。我院行肿瘤广泛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肉眼检查:肌肉组织一块6cm×4.5cm×3.5cm.切面见一灰白区,3cm×2cm×1cm大小,质韧,无包膜。镜下观察:瘤组织富有血管,瘤细胞呈立方形及多角形,胞质透明至嗜酸性,密集围绕血管呈片状分布。胞核居中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较淡,染色质分布均匀,不见核仁及核分裂象(见图1、2)。  相似文献   

11.
病例资料:患者,女,25岁。因1月前无意间发现右颈部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痛性渐进性肿大,就诊于当地医院,口服中药治疗(具体不详),包块逐渐消退,停药后再次肿胀,遂到本院就诊。查体:右侧颌下区扪及大小约为2cm×3cm×3cm的包块,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活动度一般,质地中等。既往史、家族史正常,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CT示右侧颌下区囊实病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的囊肿低密度影,囊性密度CT值约为40 Hu,增强见病灶边缘轻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分界模糊(图1);MRI 平扫示右侧下颌下腺后上方、腮腺深面见不规则混杂信号肿块影;T2WI/STIR上病灶呈稍低信号,周围见环形高信号及病灶内偏外侧小斑片状稍高信号(图2);T1WI上病灶呈等高信号,其内可见条带状低信号,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不规则环形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图3)。综合影像诊断:右侧颌下区肿瘤病变,初步诊断:神经鞘瘤。手术所见:右侧颌下区见一大小约为2cm×3cm×4cm囊性肿块,内含灰白色液体,略呈豆腐渣样,颈内静脉与肿块粘连紧密,肿块深面与颈内动脉相邻,分离后见肿块向下颌角内侧走行,与胸锁乳突肌肉及周围肌群有粘连。病理诊断:鳃裂囊肿伴胆固醇结晶沉积及异物巨细胞反应(图4)。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1)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典型病例]患者女性,45岁。左腮腺肿块1月,渐进性增大,无发热,皮温正常。体检:左腮腺下极触及一约3cm×4cm×3cm肿块,界清,活动,无面瘫。B超:左腮腺区见39mm×25mm×30mm及18mm×13mm液性暗区。术中见2.5cm×2cm囊肿,囊内胶冻样物。镜下: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下大量淋巴组织。病理诊断:左腮腺淋巴上皮囊肿。  相似文献   

14.
木村病1例     
伏晓  余晖  段庆红 《安徽医学》2019,40(6):716-717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8年前发现双侧耳后肿块,约樱桃大小,无痛,伴瘙痒。按细菌感染口服药物治疗,患处瘙痒好转。近日肿块逐渐增大、数目增多,遂就诊于我院。查体:双侧耳后可触及大小3. 0 cm×3. 0 cm包块,质韧、无压痛、表面不光滑、活动尚可、肿块表面皮温不高、皮肤无红肿及渗出。实验室辅助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为30. 10%,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为2. 29×109/L。腮腺增强CT:双侧耳后及双侧颈动脉鞘区见多发结节状明显强化影,边界清晰。右侧腮腺区见结节影,与右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16岁.因"右内眦包块18月,逐渐长大5月"于2003年8月5日~2003年8月11日住院.入院查体见:右内眦角上方肿块,质软,突出皮肤约0.3 cm,直径2 cm×1.2 cm(图1,见封三).右眼视力正常,眼球各向运动正常.鼻窦CT示:右筛窦区直径2.30 cm×3.56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影(图2,见封三).入院诊断:右筛窦肿物.于2003年8月7日局麻下行鼻内窥镜筛窦肿物切除术,采用国产直径4 mm 0°鼻内窥镜及相应手术器械.术中切除右侧钩突及筛泡后筛窦内即流出大量黄色粘脓性分泌物,筛窦融合为一大腔,纸样板有部分破坏吸收,少量眶脂肪突入腔内,囊壁光滑,开放窗口约2 cm×2 cm.术后病理检查示:慢性炎变粘膜组织.囊肿内分泌物未找到抗酸杆菌,G染色未见细菌,48 h培养无细菌生长.术后d2右内眦角肿块即明显消退,1月后复诊,造瘘口无明显缩小,囊壁光滑,右内眦角无隆起.术后诊断:右筛窦囊肿.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9岁,因“发现右颈前肿块20天余”入院。肿物约乒乓球大小,患者无疼痛不适,无呼吸困难,无性格改变等。查体:T 37.2℃,颈部外观无畸形,无颈静脉怒张,颈软,气管居中。右甲状腺Ⅱ度肿大,右颈甲状腺下极可扪及一大小约4cm ×4cm ×3cm肿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界尚清,甲状腺左叶未扪及明显异常。检查血甲状腺功能三项、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B超示甲状腺右叶见一囊性肿块,大小约3.5cm×3.5cm×2.8cm,境界尚清;甲状腺左叶及峡部见数个结节,最大者约4.5cm ×4.5cm ×4cm ,呈低回声,境界欠清,内部回声欠均匀,周围无暗环,彩色多普勒示其内部及周边无明显血流信号。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右叶肿块切除+甲状腺左叶小结节切除术。术中所见:甲状腺右叶肿块大小4cm ×4cm ×3cm ,包膜光滑。甲状腺左叶见2个米粒大小结节,深部未见明显肿块。术后病理诊断:滤泡型腺瘤(甲状腺右叶);淋巴结内见个别腺体(甲状腺左叶),见图1,转移性甲状腺癌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17.
张英军  侯如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32-133,135
目的分析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0例患者中男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39岁;临床上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性肿块,以腮腺区最为多见(41.4%)。所有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高。病理学上表现为淋巴组织增生并形成淋巴滤泡,生发中心极性存在,血管周围及滤泡问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行单纯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中有2例复发。结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单纯手术容易复发,手术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1病历摘要 例1:患者78岁,因下腹痛1个月,发现盆腔包块4d入院。体检:左侧大阴唇可见大小约4cm×2cm肿块,右附件区可触及9cm×8cm包块,活动差,压痛(+)。阴道彩超示:盆腔内见9.3cm×8.7cm×7.0cm囊性包块。血CA-125:101.03U/L(0~35U/L)。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组织学结构,总结嗜酸性粒细胞出现的规律并探讨相关因素,推测它在此存在的功能。方法选择94例硬膜下血肿新生膜的病理切片经HE染色,由两位病理医师按统一的标准盲检,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只出现在慢性硬膜下血肿中,其浸润的高峰在外伤30天后,经统计学检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性别、年龄及有无含铁血黄素间无相关(P〉0.05),而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为硬膜下出血后期进入血肿的炎症细胞,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作用。嗜酸性粒细胞的出现与损伤后的持续时间和是否含有淋巴细胞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一般资料患者吴某,女,50岁。发现左乳腺肿块3天。查体:左乳头内陷,左乳腺外上象限可触及一5.0 cm×4.5 cm大小质硬肿块,边界清,活动度可,左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乳及腋窝未触及肿块。双乳彩超示:左乳腺外上象限见大小为5.6 cm×4.5 cm×2.8 cm包块回声,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杂乱不均,兼有低回声,不规则回声及成簇强回声;右乳内未见局限性肿块回声。超声提示:左乳腺实质性非均质性包块伴钙化(乳腺癌不排除)。左乳肿块细胞学穿刺示:镜下见散在梭形异型增生细胞,考虑乳腺癌可能。乳腺钼靶示;左侧乳腺外上象限见类圆形块影,大小约为4.8 cm×5.7 cm,其内可见斑块状钙化灶,边缘浅分叶,周边可见低密度环绕,左乳头内陷,左乳皮肤光整,右乳尚可。意见:左乳腺占位性病变,乳腺癌可能。于2013年8月30日在全麻下行左乳腺癌根治术,术中见左乳内有一大小约5.0 cm×4.0 cm质硬肿块,边界清楚。逐步清除腋窝及胸大小肌间淋巴结及脂肪组织,完整移除标本。病理检查显示:(左侧)乳腺标本14 cm×11.5 cm×4 cm,其上可见带乳头的梭形皮肤11 cm×5.5 cm,皮肤下见直径5.0 cm×4.8 cm×4.5 cm的灰白色肿块,切面灰白褐色,可见坏死及钙化灶,同侧腋窝淋巴结绿豆大至蚕豆大18枚。镜下见梭形的肿瘤细胞呈束状,编织状排列,细胞异型明显,细胞核大小不一,可见病理核分裂象(见图1),可见坏死灶。其间可见散在的骨样组织(见图2)及软骨样组织(见图3)。肿瘤边缘乳腺小管围见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示:Vimentim(+)、PCK(+)、S-100(-)、CK 7(-)、ER(-)、PR(-)、Her-2(-)、Ki-67(阳性14%)。病理诊断:左侧乳腺化生性癌伴骨及软骨样分化(肿块直径5.0 cm),同侧腋窝淋巴结18枚均未见癌组织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