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衰宁对系膜细胞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 1)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动物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系膜细胞(HMC)体系,观察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泻浊作用的中药肾衰宁对HMC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 1的影响。结果:肾衰宁具有抑制HMC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 1的作用,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HMC是肾衰宁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这可能是该方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泄浊汤有效成分对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 TGF-β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机制。方法:应用20%胎牛血清刺激系膜细胞,分别加入补肾活血泄浊汤有效成分川芎嗪、大黄素、灵芝多糖,应用 Northern 杂交技术,观察上述几种中药有效成分对大鼠系膜细胞 TGF-β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芎嗪、大黄素、灵芝多糖均可抑制 TGF-β基因的表达,其中以川芎嗪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可能通过抑制 TGF-β基因的表达而减轻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肾泻浊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灌胃法给予健康大鼠及实验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益肾泻浊方冲剂,观察给药后大鼠血清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灌服生理盐水的对照大鼠相比较,前者能明显抑制系统细胞的增殖。结论:该方能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  相似文献   

4.
利肾口服液拮抗细胞因子对系膜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利肾口服液治疗系膜细胞增殖型肾炎的机理。以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技术,^3H-TdR掺入测定法。结果:利肾口服液高、中剂蜈组^3H-TdR掺入值极显著低于空白组和IL-1、IL-6、TNF组(P〈0.01);IL-1、IL-6、TNF组^3H-TdR掺入值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提示:直接抑制系膜细胞和拮抗IL-1、IL-6、TNF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是利肾口服液治疗以系膜细胞增殖为主要  相似文献   

5.
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微小病变肾病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汤对大鼠微小病变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法复制大鼠的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分为补肾活血泄浊汤治疗组、模型组和正常组。动态观察中药补肾活血泄浊汤对肾功能、血液流变学、肾组织β1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及肾小球基底膜阴离子位点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形态学观察也显示治疗组损害轻于模型组。结论:补肾活血泄浊汤具有改善肾功能、缓解血液高凝、高粘状态,保护肾小球阴电荷屏障及延迟肾小球硬化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示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拮抗肾小球硬化作用途径。方法:通过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体外培养技术,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对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益肾健脾Gmc增殖及其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并以雷公藤多甙片为阳性药物对照。结果: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在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同样可显著抑制Gmc增殖和IV型胶原的分泌,且一定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结论:含促因子血清作用下,本法方药同样通过抑制Gmc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成分IV型胶原的生成,显示出良好的肾小球硬化拮抗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衰宁对系膜细胞增主其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提取动物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细胞(HMC)体系,观察具有益气固本、化瘀泻浊作用的中药肾衰宁对HMC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2的影响。结果:肾衰宁具有抑制HMC增殖及其分泌细胞因子IL-1的作用,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HMC是肾衰宁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靶细胞,这可能是该方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拮抗肾小球硬化作用途径。方法:通过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体外培养技术,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对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Gmc分泌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多种炎症介质的影响,并以雷公藤多甙片为阳性药物对照。结果:含个肾因子血清可以明显刺激Gmc对IL-1、IL-6、TNFα、PAF等炎症介质的分泌,益肾健脾、活血利水方药对含促肾因子血清作用下Gmc分泌多种炎症介质显示良好的抑制效应。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雷公藤多甙片。结论:本法方药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均可通过干预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机能,发挥防治肾小球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谨革  汪毅 《新中医》1998,30(4):45-46
为了探讨丹参注射液对于慢性肝炎(中度)的治疗作用,采用静滴丹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有透明质酸(HA)的变化。结果表明:丹参可使患者血清中的IL-6及HA明显降低,提示丹参可以调节淋巴细胞因子引起的肝细胞的炎症损伤,保护肝细胞以及抑制间质细胞增生,有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大黄对尿IL-6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口服制大黄和卡托普利,对照组单服卡托普利,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尿IL-6和血肌酐(SC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CRF患者尿IL-6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用大黄治疗后尿IL-6和SCr显 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凋亡、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处理Hep-G2细胞后,采用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阻滞细胞于G0/G1期。hoechst33342染色后,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Hep-G2细胞核显著呈碎块状致密浓染。同时,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ep-G2细胞Akt,m TOR,核糖体S6蛋白激酶(S6),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的磷酸化,从而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和下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与300 nmol·L-1的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含药血清能增强PI3K/m TOR双重抑制剂VS-5584对Hep-G2细胞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靶点Akt和m TOR磷酸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加味四君子汤含药血清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阻滞其于G0/G1期,其机制可能通过阻断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而实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及分泌Ang-2的影响。方法:对在位和异位内膜间质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原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制备大鼠含药血清,分为内异消癥汤组、米非司酮组、空白血清组,用MTT法检测含药血清对间质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并用Elisa法检测对间质细胞分泌的Ang-2水平。结果:体外原代细胞培养方法可培养出纯度较高的间质细胞,与空白血清组相比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P0.01),同时可以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P0.01)。结论:内异消癥汤含药血清可以抑制间质细胞的增殖,显著减少Ang-2的分泌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GMCs)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防治中的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利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ylthiazol-2-yl]-2,5 diphenyltetrazolium broide,MTT)比色法动态观察各组含药血清作用下各组GMC不同时间点的增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高糖+LPS能明显刺激体外培养的GMC增殖,而与模型组相比,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GMC增殖。结论:高糖+LPS可促进GMC增殖,滋肾通络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高糖+LPS条件下GMC增殖,从而发挥预防和治疗肾小球硬化,进而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MCs培养,采取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利用脂多糖(LPS)为刺激因子,将培养的MCs分为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鳖甲煎组;脂多糖组;脂多糖鳖甲煎组(简称脂甲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MCs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结果:LPS刺激后,增殖指数明显提高,与空白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鳖甲煎丸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人MCs增殖(P<0.01),并且使多数MCs阻滞在G0/G1期,能诱导人MCs发生凋亡。结论:抑制MCs增殖和促进凋亡可能是鳖甲煎丸延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小半夏加茯苓方含药血清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小半夏茯苓方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探索该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正常实验用动物Wistar大鼠,采用灌胃或腹腔注射给药途径,连续给药3 d,其中,正常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环磷酰胺(CTX)组,腹腔注射CTX;原方汤剂组,灌服小半夏加茯苓汤;原方汤剂加CTX组,灌服小半夏加茯苓汤的同时腹腔注射CTX;颗粒剂高中剂量组,灌服相当于小半夏加茯苓汤等量、二倍量的颗粒剂,末次给药后12 h,腹主静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刺激体外培养的HepG2肝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各时相细胞周期分布,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其对凋亡相关蛋白半胱天冬酶-3(caspase-3)、半胱天冬酶-9(caspase-9)的影响。结果:小半夏加茯苓方能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在作用24 h时效果最明显。流式检测结果显示,药物作用细胞24 h,小半夏加茯苓方阻滞细胞于S期,环磷酰胺将细胞阻滞于G2期。小半夏加茯苓方作用24 h能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caspase-3表达与药物的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方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S期,有效抑制细胞增殖,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含药血清对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含药血清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服小柴胡汤3.69 g·kg-1,空白组给予等量蒸馏水,1次/d,连续7d,末次给药1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小柴胡汤含药血清.以HepG-2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10%空白血清组,5%,10%,20%含药血清组.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含药血清对HepG-2细胞作用后的形态改变,噻唑蓝(MTT)法测定其对生长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的情况,罗丹明123(Rh123)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小柴胡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10%含药血清抑制细胞增殖具有时间依赖的特点;流式检测结果表明,10%小柴胡汤含药血清作用HepG-2肝癌细胞8h后,凋亡率从6.78%上升至19.51%;Rh123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结论:小柴胡汤含药血清能够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线粒体途径参与了该过程.  相似文献   

17.
熟地黄水提物含药血清对HUVECs-1细胞增殖及EPO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熟地黄水提物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1(HUVECs-1)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熟地黄水提物3,6,10 g·kg-1分别给SD大鼠灌胃1周,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加入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采用MTT法观察血清对HUVECs-1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血清对HUVECs-1表达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影响。结果:与相同浓度的NS血清组比较,3,6 g·kg-1地黄水提液含药血清组HUVEC-1吸光度显著升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3,6 g·kg-1熟地黄水提物5%含药血清组与相同浓度NS血清组比较,3,6,10 g·kg-1熟地黄水提物10%,20%含药血清组与相同浓度NS血清组比较,EPO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均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与NS血清组比较,6 g·kg-1熟地黄水提物相同浓度含药血清各组EPO相对条带吸光度值(IOD)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中药熟地黄水提物含药血清可上调血管内皮细胞EPO表达,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归脾汤含药血清对雷公藤醇提物致大鼠骨髓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股骨骨髓细胞,经8mg?L-1的雷公藤醇提物作用后,加入5%,10%,15%,20%的归脾汤含药血清,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对骨髓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PI单标法检测对骨髓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对骨髓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与同等浓度的雷公藤醇提物组比较,15%,20%的归脾汤含药血清能显著升高骨髓细胞的存活率和增殖指数(P <0.05或P<0.01),10%,15%,20%的归脾汤含药血清显著降低骨髓细胞凋亡指数(P<0.05).结论:归脾汤含药血清能显著增加雷公藤醇提物作用后骨髓细胞的存活率,诱导骨髓细胞由相对静止期进入增殖活跃期,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