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胃癌手术切除后腹腔及肝转移的防治方法,对218例胃癌切除术后病人随机分成术中腹腔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灌注化疗126例(简称治疗组)和单纯术后静脉化疗92例(简称对照组),并对其腹腔转移率,肝转率为3年生存率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腹腔转移率27%,肝脏转移率12.7%,3年生存率69.5%,对照组腹腔转移率44.5%,肝脏转移率26.1%,3年生存率47.8%,本结果表明,术中温热低渗灌洗化疗及术后动脉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场强MRI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胃癌术后患者43例。其中,胃癌术后复发组33例,均经过消化道钡餐、CT、手术或胃镜活检和病理检查确诊;对照组10例,均经胃镜活检及病理检查证实无复发。MRI检查前使用低张剂,服用水做为阴性对比剂,应用1.5TMR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快速恢复自旋回波序列、扩散加权成像、真稳态进动快速序列等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方法。结果 MRI诊出胃癌术后复发患者30例。对照组残胃壁厚度(4.5±0.3) mm,吻合口胃壁厚度(6.3±1.4) mm;复发组残胃吻合口胃壁增厚>8mm者30例,吻合口邻近胃壁厚度>5 mm者19例,吻合口软组织肿块并邻近胃壁增厚者11例,肝脾胰腺等周围脏器转移者5例,肝胃之间、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9例,病灶在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者9例,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呈渐进性、延迟强化者30例。结论 MRI较好地显示了残胃壁及吻合口胃壁的厚度,能够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是否与周围组织有毗邻关系以及是否有淋巴结和腹腔内脏器转移等,可以用来指导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或综合治疗,对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MRI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MRI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组胃癌术后患者,胃癌术后复发组33例,未复发对照组10例,均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证实.2组病例均应用1.5 T MRI行TSE DRIVE/T2WI、T1-FFE T1WI等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测量残胃壁及吻合口胃壁厚度,观察吻合口胃壁MRI常规序列及动态增强信号变化.结果:未复发对照组残胃壁厚度(4.5±0.3)mm,吻合口胃壁厚度(6.3±1.4)mm;术后复发组残胃吻合口胃壁增厚>8 mm 30例,吻合口邻近胃壁厚度>5 mm 19例,吻合口软组织肿块并邻近胃壁增厚11例,肝脾胰腺等周围脏器转移5例,肝胃之间、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转移9例.病灶在动脉期不均匀强化9例,静脉期及平衡期病灶呈渐进性、延迟强化30例.结论:MRI能够较好地显示残胃壁及吻合口胃壁的厚度,准确判断肿瘤浸润深度及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是否有淋巴结和腹腔内脏器转移等,可指导临床选择手术方案或综合治疗,对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青亮 《西南军医》2017,(5):462-465
目的 分析和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8月—2013年3月在我院接受进展期胃癌术后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接受相同的全身辅助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全身辅助化疗的基础上给予腹腔热灌注化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标志物指标CEA、CA199以及VEGF、MM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复发率优于对照组(68.75%vs 37.50%、6.25%vs 27.08%、P﹤0.05);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是提高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避免胃癌复发,提高患者生存率,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根治术后癌细胞腹腔内转移、复发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为提高化疗药物敏感性 ,根据肿瘤细胞代谢周期特点及肿瘤物理杀伤理论[1] ,我们于 1997~ 1999年采取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intraperi tonealhyperthermicperfusion ,IPHP)方法治疗进展期胃癌 ,并与常规治疗者进行比较 ,IPHP的疗效满意。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IPHP组 2 2例 ,男 14例 ,女 8例 ;年龄31~ 75岁 ,平均 5 2 6岁 ;分期 :Ⅱb期 4例 ,Ⅲa~b期15例 ,Ⅳ期 3例 ;术后病理 :低分化腺癌 2 0例 ,粘液腺癌 2例。常规治疗组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34~ 72岁 ,平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对胃癌治疗、复发及转移进行动态监测的意义。方法观察比较90例胃癌患者在根治术前、术后及发现远处转移时血清癌胚抗原阳性率。结果胃癌患者根治术后6周血清癌胚抗原阳性率较术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发生远处转移时癌胚抗原明显增高,多部位转移者阳性率较单一部位转移者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胃癌复发、转移时,癌胚抗原浓度的升高时间(术后4~6个月)明显早于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8个月左右)。结论动态观察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的变化,对监测肿瘤的进展、远处转移和疗效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部分病人因术后复发和转移而致洽疗失败。复发和转移的原因之一是腹腔内脱落癌细胞的种植转移,杀灭和清除脱落癌细胞及其微小种植转移灶,是防止术后腹腔内复发的重要措施。我科对进展期大肠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腹腔内灌洗化疗防治大肠癌术后腹腔内转移,共应用64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手术加腹腔化疗对胃癌的疗效。方法 对 86例胃癌病人实施姑息性胃癌切除术 (2 8例 )或胃癌根治术(5 8例 )并行腹腔化疗。结果 术后随访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83.7% ,5 3.5 % ,2 5 .6 %。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化疗 ,是预防术后局部复发及肝转移的关键 ,能延长病人生存期 ,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韩志江  龚向阳  陈文辉   《放射学实践》2009,24(7):755-758
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进展期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2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观察病变部位、形态、胃周径浸润范围、病灶最大厚度、坏死形态、病变强化程度及强化方式、浆膜面浸润、其它脏器浸润及腹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胃壁厚度1.0~4.3cm(平均2.0cm),增强后动静脉期较平扫CT值分别提高10和20HU;胃壁完整10例,胃壁环周浸润3例,周围淋巴结肿大(直径〉1.0cm)3例,腹腔少量积液2例。进展期胃癌胃壁厚度0.7~3.7cm(平均1.8cm),增强后动静脉期分别较平扫CT值提高20和40HU;胃壁溃疡17例,胃壁环周浸润3例,周围淋巴结肿大8例,其中2例伴钙化,腹腔大量积液3例、少量积液2例,腹腔脏器转移4例。两组病例均可出现胃周、肾门下腹膜后区淋巴结肿大。结论:CT在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与进展期胃癌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胃壁僵硬伴明显强化、浆膜外脂肪浸润、淋巴结肿大钙化、大量腹水及脏器转移等常提示胃癌的诊断;而胃壁增厚但柔软,伴轻度~中度均匀强化有助于胃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病例1,钟某,男,66岁,住院号28565。患者于1999年8月因“胃癌”行“胃大部切除胃及胃空腔吻合术”,术中见腹腔少量积液,伴腹腔内广泛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肝门区淋巴结融合成团块状侵及肝脏,压迫胆总管上段。肝内胆管扩张,但胆总管下段通畅,术后病理检查示低——中分化腺癌,术后曾做一周期5-Fu化疗患者于入院前2月因皮肤巩膜重腰黄染伴  相似文献   

11.
18F-FDG PET显像在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方法41例临床疑胃癌术后复发患者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并参考近期病理检查、CT或核素骨显像结果:结果①21例复发患者(经组织病理学、CT、核素骨显像及临床随访证实),PET检出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为90.5%,特异性8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2.6%、88.9%和85.4%。②21例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中,PET与CT均阳性13例共16例次,PET平均每例次检出病灶数多于CT。③12例术后复发及转移患者化疗后共进行15次PET复查。5例化疗后PET显像示病情好转,随访17~36个月均存活,7例化疗后PET显像示化疗效果欠佳.存活时间为6~10个月。结论^18F-FDG PET显像是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有用方法,并对监测胃癌术后复发的化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最多发的恶性肿瘤。胃癌根治术后仍有不少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2年内有50%~60%患者可出现转移。对于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胃癌患者,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本例采用新的化疔药物多西紫杉醇(docetaxel,DOC)、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希罗达(xeloda),联合组成DOX方案,治疗后完全缓解,生存期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3.
进展期胃癌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的介入治疗及疗效。方法对212例进展期胃癌进行介入治疗。对贲门癌经胃左动脉和左膈下动脉或脾动脉进行化疗灌注和胃左动脉栓塞;对胃体小弯侧癌经胃左、右动脉或肝总动脉,对胃大弯侧癌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或脾动脉化疗灌注;对胃窦癌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或对胃网膜右动脉中段栓塞后进行化疗药物灌注。对胃癌复发和残胃癌经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化疗灌注。结果对未手术的193例胃癌的疗效为贲门癌CR PR53.1%,胃体癌CR PR44.4%,胃窦癌CR PR10.0%,胃癌复发和残胃癌CR PR0。贲门癌与胃体癌有效率相比(P>0.2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贲门癌与胃窦癌相比及胃体癌与胃窦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者术后1、2年生存率分别为81%、56%。结论胃癌在胃组织的发病部位不同,其疗效也不同,贲门癌和胃体癌的疗效较好,胃窦癌及胃癌复发和残胃癌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卵巢纯颗粒细胞瘤(pure granulosa cell tumor)15例均经组织学与免疫学证实。随诊时间1~33年,平均10年。15例中FIGO分期Ⅰ期8例,Ⅱ期4例,Ⅲ期3例。初诊CT典型表现为边缘清楚、低密度、大径线的软组织肿块,病理可见实性肿瘤内多发出血性囊变。术后复发13例,平均复发时间为5.4年,表现为盆腔内低密度、边界清楚的肿块,伴腹腔转移7例,9例同时有盆腔和/或腹腔淋巴结肿大,2例伴腹壁转移,出现腹水3例。其中1期复发病人治疗后病变均  相似文献   

15.
卡铂腹腔注射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12例报告李平云河南灵宝市124厂医院河南灵宝2号信箱472501卡铂(碳铂,JM一吕,CBDCA,Carboplatin)是比顺铂(DDP)毒性较低的第二代铂类抗癌药物。文献报告在很多常见肿瘤和联合化疗方案中,...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进展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48例螺旋CT图像,其中12例作多平面重建(MPR)。将手术结果与螺旋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的检出率为100%,定性准确率97.9%;螺旋CT对胃癌向邻近组织侵犯诊断准确率为81.8%,对腹部脏器转移诊断准确率为100%;对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为73.3%。结论:螺旋CT扫描能明确进展期胃癌的诊断,清晰显示胃癌向邻近组织的侵犯及腹腔内转移灶,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腹腔灌注降低胃癌术后腹膜转移风险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胃癌术后存在腹膜转移高危风险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OX)方案进行术后辅助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腹腔灌注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胃及大肠癌术后的治疗、预防复发和转移的方法。方法对50例术后1~12个月胃及大肠癌患者依据化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取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对照组26例采取术后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跟踪随访12~36个月。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提高、术后肝转移率及腹腔内种植率均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结论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联合腹腔泵温热灌注化疗疗效明确,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胃及大肠癌术后复发及腹腔内转移,并对术前已有腹腔内转移者能抑制肿瘤生长速度,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使用MRI评价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2年 10月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 6~ 12个月患者 3 5例 ,行临床和其它影像学检查筛选确立重点检查部位 ,然后分别行盆腔、肝脏、脊柱等部位MR扫描 ,由 3位高年资医师阅片 ,统计复发和各部位转移例数。结果 :直肠癌局部复发伴周围转移 9例、肝转移 7例、脊柱转移 3例、多发转移 2例。结论 :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近期局部复发较为多见 ,肝脏转移是其远处转移的主要形式 ,MRI是追踪其近期疗效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高场强MRI与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的对比研究,探讨MRI在胃癌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胃癌术后复发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MRI、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以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卡方检验对上述检查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3例胃癌术后患者经于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术后吻合口复发者30例,吻合口正常但发生周围及远处转移者10例,无复发者13例.MRI、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3种方法诊断胃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6%、86.9%、92.4%、90.6%、95.2%,70.0%、86.9%、77.3%、87.5%、68.9%,96.6%、91.3%、94.3%、93.5%、95.4%;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5%、76.9%、92.4%、92.8%、90.9%,52.5%、76.9%、58.4%、87.5%、34.4%,72.5%、84.6%、75.4%、93.5%、50.0%.诊断吻合口复发:MRI显著优于X线钡餐造影(x2=4.90,P<0.05),MRI与胃镜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3,P>0.05);诊断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MRI显著优于X线钡餐造影(x2=12.46,P<0.05)和胃镜检查(x2=5.26,P<0.05).结论 在评价胃癌术后复发(包括胃外组织浸润、转移)中,MRI优于X线钡餐造影、胃镜检查;MRI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