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冲洗液/冲洗器在预防住院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200例,使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100例为试验组,传统的0墘.9%氯化钠溶液封管100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的堵管情况、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平均操作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配合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静脉留置针回血堵管率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静脉留置针时间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静脉炎、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液体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患儿配合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儿配合发生率、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不配合发生率、家长不满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以有效的预防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率的发生,同时该冲洗器的使用有效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轻因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一次性输液器调节器设置高度在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在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儿调节器高度距离输液器针头接口50cm,对照组患儿的调节器距离输液器针头接口10cm。观察两组穿刺针内回血的快慢,并采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回血时间为(2.05±0.15)s,观察组回血时间为(1.59±0.37)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0.7%,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节器的高低对儿科头皮静脉留置针静脉穿刺回血速度有一定影响,静脉穿刺时调节器位置越高。回血速度越快,穿刺成功率越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法,选择100例18-76岁患者左右手背浅静脉血管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右手)采用向心穿刺留置套管针;观察组(左手)采用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比较两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最长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次数等。结果 观察组平均最大输液流速明显快于对照组,最长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静脉炎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浅静脉离心穿刺留置套管针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纵隔恶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股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照组选用下肢浅静脉穿刺留置针化疗。对比2组留置针输液操作效果、穿刺局部情况和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输液通畅度和刺激耐受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局部感染、静脉炎和液体外渗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留置时间为(5.10±1.22)d长于对照组的(2.264±0.8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股静脉留置针在纵隔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留置时间长、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留置针静脉留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观察2组依从性、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依从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92.3±12.1)h长于对照组的(60.9±10.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浅静脉留置针老年患者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翻针柄法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0例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试验组采用翻针柄180°后固定法,观察2组头皮静脉的输液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重新穿刺10例(11.1%),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3例(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翻针柄180°固定法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可减少重新穿刺的几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童心脏手术室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心脏手术的儿童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对照组给予普通留置针,观察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护理时间、皮肤损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穿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损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心脏手术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减轻患儿痛苦,选择合适类型的静脉留置针能有效减轻护理工作量,值得在儿童心脏手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与留置时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6):979-98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封管方法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常用的输液器直接快速输入封管法、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法和肝素液封管法,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快速输入封管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比肝素液封管组的留置时间分别延长25.7%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快速输入封管组与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间的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输入封管组、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肝素液封管组,三者问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快速输入封管组、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输入封管和0.9%氯化钠注射液封管可显著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李静雯 《现代医药卫生》2014,(15):2354-2356
目的探讨不同拔针、按压方法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10月行手背静脉穿刺静脉滴注3d以上的患者180例,按其手背静脉穿刺顺序进行编号并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观察组患者静脉滴注结束后将头皮针软管折叠后拔针并指压敷贴.对照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手持针柄拔针并按压敷贴。观察两组患者静脉滴注结束拔针后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针时无疼痛比例(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22.22%),且其中重度疼痛百分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5.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针后无回血比例(97.78%)、无出血比例(86.67%)、无淤血比例(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57.78%、55.56%、68.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重度淤血百分率(0.00%、0.00%)、中重度出血比例(3.33%、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8.89%、2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折叠头皮针软管拔针并指压敷贴法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方便的静脉滴注后拔针按压方法,使患者静脉滴注更舒适、更安全、更顺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74例首次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根据本人意愿随机分成实验组A88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化疗;对照组B86例,采用常规头皮针输液化疗。结果①两组静脉炎和渗漏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静脉炎的发生与不同化疗药物的理化性质直接相关(P〈0.05);③静脉炎与静脉化疗时间呈正相关,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而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留置针同样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尤其对条件限制无法做PICC和深静脉穿刺者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肘静脉留置针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14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前臂肘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行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输液,比较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为87.14%(61/70),对照组的为85.71%(60/7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4.29%(10/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57%(2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留置时间、舒适度及置管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前臂肘静脉留置针具有穿刺所需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输液通道畅通良好、液体流速快、导管不易脱出、液体不易渗漏、置管保留时间长及静脉炎发生率低等优点,优于手背静脉网小静脉留置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两种持头皮针柄法行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4月妇科住院输液病人,分别以单日输液和双日输液进行分组,单日输液组(对照组)采用上下持针柄法输液,双日输液组(观察组)采用前后持针柄法输液。结果:两组病人重度以上疼痛强度比较,穿刺易类静脉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中度类、难类静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一针见血率比较,穿刺易类、中度类静脉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难类静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后持针柄法行静脉穿刺病人疼痛感轻,难类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进针走行阻力小,操作方便,控针灵活,值得护理人员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静脉输液,对照组采用普通套管针肝素帽静脉输液。观察2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套管针平均使用天数为(5.56±0.47)d多于对照组的(3.40±1.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套管针堵塞、回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在静脉治疗中优于普通套管针肝素帽,而且可明显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患者感染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直型与Y型留置针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型留置套管针与Y型留置套管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运用情况.方法对15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随机分为直型静脉留置套管针与Y型静脉留置套管针组,每组各75例,观察两组病例的留置时间、静脉炎、发生阻塞的情况.同时观察年龄与留置效果的关系.结果两组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留置时间、发生阻塞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留置情况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外周静脉输液中有效选择穿刺部位与针型是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任莹  荆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3,(31):209-210
目的探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操作方法及应用的优点。方法将586例急诊输液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用同一厂家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和普通型留置针,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和误伤率。结果研究组输液成功率98.6%,对照组输液成功率97%,而研究组的误伤率为0,对照组的误伤率为1.8%,两组比较,χ2=19.5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组使用的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的误伤率为零,更广泛使用推广与急诊抢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腕掌侧浅静脉逆行穿刺输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例门诊长期输液的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采用逆行和顺行静脉穿刺,观察两组疼痛程度、渗漏率、液体滴速、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逆行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5%,液体渗漏发生率为3%。顺行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4%,液体渗漏发生率为1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体滴速、穿刺疼痛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掌侧浅静脉逆行穿刺输液优于顺行穿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小娟  李静 《河北医药》2016,(23):3669-3671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于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将2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套管移位、液体渗漏、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和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于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提高,套管移位和液体渗漏减少;留置针保留时间延长;静脉炎发生率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强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培训和静脉留置针护理知识学习,护士对可能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和严重程度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估,静脉留置针和穿刺血管的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的正确穿刺和有效固定,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灵活掌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知识的卫生宣教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护士对静脉炎危险因素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提高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套管移位和液体渗漏,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进一步探究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治疗的新生儿146名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3人。两组分别采取腋及头皮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病患穿刺的成功率、留置的时长以及皮肤损坏情况;此外,在留置期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的病患穿刺成功的概率为94.5%(69/73),留置的时长为(6.4±0.7)d;而对照组分别为82.2%(60/73)与(2.5±0.6)d。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皮肤损伤的概率为12.3%(9/73);而对照组为13.7%(10/73),结果没有统计学意(P〉0.05)。此外,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为5.5%(4/73),对照组则为15.1%(11/73)。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的护理,选择腋静脉留置针在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减轻给病患儿带来的痛苦,并且也可以减轻护理者的负担,是一种值得在儿科推广应用的一种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正压无针输液接头临床输液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普通外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36例,其中接受正压无针输液接头的患者107例( A组),接受肝素帽接头的患者129例( B组),进行有效性(回血、堵管)和安全性(感染、护士意外针刺)的评价。结果 A组发生回血、堵管、感染、护士意外针刺伤等事件的几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压无针输液接头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临床静脉滴注操作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胡晓菲  汪俊  王钢胜 《河北医药》2016,(24):3700-3703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癌穿刺活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 ALK)基因检出率及阳性率,并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280例,保留CT引导下穿刺活检标本,分为2组:观察组( n =200,应用粗针穿刺)和对照组( n =80,应用细针穿刺),2组对临床病理特征与基因突变相关性、阳性率、检出率、肿瘤细胞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女性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66.04%,男性基因突变患者28.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吸烟患者 EGFR 基因突变率为57.24%,吸烟患者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理学分期EGFR基因突变率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肺癌(P<0.05);ALK基因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学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Ⅳ期患者ALK基因突变率较其他期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GFR、ALK基因检出率、阳性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测出平均肿瘤细胞个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ALK基因粗针检出率高于细针检出率,但细针检出率仍有一定临床诊断意义,且并发症发生发生率低于粗针,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针型,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