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患者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鉴别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s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与贫血(anemia)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正常人、3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28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或AA-PNH综合征、38例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IDA)、24例巨幼细胞性贫血(MA)、12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的百分率.结果 CD55-、CD59-正常人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或AA-PNH患者均>20%;部分再障患者>5%(均<15%).约有40%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患者CD55-、CD59-红细胞>5%(均<20%);但中性粒细胞CD55-、CD59-百分率均<5%.巨幼贫、自身免疫溶血性盆血患者的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5%.结论 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是临床鉴别诊断PNH、AA-PNH及再障、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巨幼贫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可靠,较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55、CD59、CD34抗原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PNH)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H患者CD55、CD59、CD34抗原阳性表达变化,并与非PNH组以及正常对照组CD55、CD59、CD34抗原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做糖水试验、Ham试验、RC%、NAP积分检测。结果:PNH、AA-PNH患者CD55+、CD59+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其它病组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PNH患者CD34+表达率较正常对照组及其它病组明显增高(P<0.01),而AA患者CD34+表达率最低。结论:CD55、CD59、CD34抗原表达率可作为PNH综合征早期诊断最敏感指标,而基础检测对PNH的诊断及病情监控有重要意义,可达到早发现、早鉴别、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郭勇  杨序春  潘胜美  薛宏怡  王辉 《现代实用医学》2007,19(11):880-880,888
目的检测恶性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补体调节蛋白CD55、CD59表达。方法采用荧光素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正常人、20例急性白血病、15例淋巴瘤和1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上CD55、CD59表达百分率。结果CD55在淋巴瘤(9/15)、急性白血病(13/20)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10)患者红细胞上表达率均下降,其中以慢性细胞白血病下降最显著,CD59表达均正常。结论红细胞上CD55表达下降可作为恶性血液疾病标志。  相似文献   

4.
许芳  庄利栋  胡宏  吴华新 《重庆医学》2012,41(22):2299-2300
目的比较CD55、CD59在几类常见贫血中表达缺陷的不同,分析其对于诊断的鉴别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检测连续收治的176例贫血、骨髓衰竭患者CD55、CD59表型。结果 PNH组CD55、CD59在红细胞、粒细胞表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CD55、CD59的表达也存在一定程度下降。结论 CD55、CD59表达缺陷是PNH的主要特征,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及实验室多参数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患者外周血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CD55-PE及CD59-FITC标记的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进行检测。对2009年1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3例PNH患者、1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2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12例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t anemia,IDA)患者与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NH患者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膜表面CD55、CD59较AA、MDS、IDA及健康体检者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膜上CD55和CD59缺陷,是临床鉴别诊断PNH与AA、IDA、MDS可靠而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55、CD59、RET%、N-ALP对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及AA-PNH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寻找PNH及AA-PNH早期诊断敏感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H综合征及AA-PNH患者的CD55、CD59抗原变化关系,RET%、N-ALP用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记数.结果 结果表明PNH及AA-PNHCD55、CD59抗原较AA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AA转变为AA-PNH过程中RET%进行性增高,相反中性粒细胞NALP积分在此过程中呈进行性降低.结论 CD55、CD59抗原表达率以及RET%、NALP可做PNH及AA-PNH早期诊断最敏感指标,同时并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55、CD59、RET%、N-ALP对阵发性血红蛋白尿(PNH)及AA-PNH的早期诊断的价值,寻找PNH及AA-PNH早期诊断敏感指标,进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PNH综合征及AA-PNH患者的CD55、CD59抗原变化关系,RET%、N-ALP用细胞化学染色显微镜记数。结果结果表明PNH及AA-PNHCD55、CD59抗原较AA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AA转变为AA-PNH过程中RET%进行性增高,相反中性粒细胞NALP积分在此过程中呈进行性降低。结论CD55、CD59抗原表达率以及RET%、NALP可做PNH及AA-PNH早期诊断最敏感指标,同时并与预后转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抗原CD55和CD59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贫血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的表面抗原CD55、CD59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人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均〉20%;部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5%,但均〈15%;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CD55-、CD59-红细胞〉5%,但均〈15%,而中性粒细胞的结果全部正常;少部分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CD55-、CD59-血细胞〉5%,但均〈10%;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患者的CD55-、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均正常。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同时检测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是目前诊断和鉴别诊断PNH的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也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对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60例正常人和9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红细胞膜抗原的表达,用荧光标记分化群中的CD55、CD59单克隆抗体。结果 PNH患者中性粒细胞CD55、CD59,红细胞CD59表达率较正常人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表型是目前诊断PNH的较直接而又高特异、高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膜表面的糖化磷脂酰肌醇(GPI)连接的衰变加速因子(DAF,CD55)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MIRL,CD59)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标记的CD55和CD59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42例正常人、8例PNH、36例AA、22例MDS、10例AIHA、32例IDA、25例巨幼贫患者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结果正常人CD55^-和CD59^-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均〈5%,PNH患者均〉25%,部分AA、MDS、AIHA患者〉5%(均〈20%),巨幼贫和IDA患者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55^-和CD59^-百分率均正常。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55^-和CD59^-的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目前诊断PNH的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也是临床鉴别PNH和其他贫血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6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11例再障-PNH综合征,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膜CD55和CD59标记率。6例PNH患者均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1).11例再障-PNH综合征患者也表现出CD55和CD59下降(P<0.05)。1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8例CD55和CD59标记率在95%以上.2例标记率在8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血细胞膜上糖基磷脂酰肌醇(GPI)“锚”相关蛋白CD55和CD59的缺陷与PNH有密切关系。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血细胞膜CD55和CD59可作为诊断PN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6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中表达,评价其在PNH诊断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名健康体检者及36例初治PN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6,并与CD55、CD59及与传统Ham's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PNH患者外周血细胞的CD16、CD55及CD59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Ham's试验比较其灵敏度高,特异度高。结论:细胞膜上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的锚定蛋白CD16的缺陷与PNH有密切关系,流式细胞术检测PNH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6可作为诊断PNH的有效辅助检查方法,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红细胞和粒细胞膜CD55与CD59抗原表达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PCP)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CP患者病因可疑为PNH的的外周血红细胞和粒细胞膜 CD55与CD59抗原的表达.结果 125例中,PNH32例,非PNH 93例(包括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IC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变化及外周血血常规的特点。方法选择急性ICH患者(ICH组)31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7例,检测血常规,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CH组CD54表达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升高(P〈0.01)。发病72hICH组CD36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周后外周血单核细胞CD54表达率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CH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CD54表达上调,可能与白细胞计数升高共同参与IcH发生、发展,可作为ICH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浸润前沿CD97与其配体CD55的表达及预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昶  韩少良  吴秀玲  宋华羽  倪士昌  黄卡特 《浙江医学》2010,32(9):1311-1314,1317
目的 探讨直肠癌浸润前沿区域CD97和配体CD55的表达与肿瘤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1例直肠癌组织及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CD97和CD55的表达情况.结果 直肠癌组织CD97、CD5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浸润前沿区域癌细胞CD97高表达患者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率(67.8%)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30.0%),浸润前沿区域间质CD55高表达患者复发和/或转移率(64.5%)显著高于低表达患者(32.5%)(均P〈0.05).浸润前沿区域癌细胞CD97表达与间质CD55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TNM Ⅱ~Ⅳ期、浸润前沿癌细胞CD97高表达为影响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浸润前沿癌细胞CD97高表达是影响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直肠癌浸润前沿区域CD97及其配体CD55表达水平与肿瘤复发转移以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增荣  雷霞  杨洁  刘青松  刘剑平 《医学综述》2013,19(18):3376-3377
目的 探讨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1的表达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IM患儿为IM组,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CD21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IM组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CD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19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功能受损的IM患儿外周血CD21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肝功能正常的IM患儿(P<0.01),而CD19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EB病毒感染可诱导B淋巴细胞持续高表达CD21,而CD19低表达,以利于病毒进入细胞并导致潜伏型感染和增殖性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CD55、CD59表达的影响。方法56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根据是否应用钙拮抗剂药物分为钙拮抗剂组22例和对照组34例。获取血标本检测血糖、血脂;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5和CD59的表达;用超声波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血脂、血压、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钙拮抗剂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单核细胞数无变化;淋巴细胞数明显下降[(2.05±0.66)×109/LVS(1.72±0.67)×109/L,t=-2.422,P=0.019]。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5平均荧光强度无变化(t=-0.965,-0.259,-0.571;P=0.340,0.797,0.571),CD59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1,-1.439,-0.765;P=0.307,0.156,0.447)。结论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钙拮抗剂可能上调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D56抗原表达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复发的相关性,为APL复发高危患者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00例确诊为APL的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56的表达,均采用维甲酸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每3月进行骨髓检验,评价疾病缓解及复发情况。结果100例患者中CD56阳性表达27例,阴性表达73例;阳性组复发率为29.63%,高于阴性组的5.48%(P〈0.05);阳性组外周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阴性组(P〈0.01);骨髓PML—RARA融合基因r型所占比例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正常核型所占比例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CD56抗原阳性表达的APL患者易复发,预后较差;CD56抗原可作为APL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