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机,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在传递各种讯息的同时,手机产生的电磁波是否会影响到距离最近的人脑,甚至导致脑瘤的产生呢?  相似文献   

2.
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儿童和青少年使用手机会使他们罹患脑肿瘤的概率增加4倍。研究人员分析了辐射导致肿瘤风险的数据。结果显示,20岁前开始使用手机者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倍,年轻时使用手机者患听觉神经瘤的风险同样增加4倍。家用无绳电话的危害与手机几乎相当。年轻时使用无绳电话者患神经胶质瘤的风险增加4倍多。  相似文献   

3.
《医药与保健》2008,(10):5-5
儿童经常使用手机,成年后患上脑瘤的几率会比常人高出50%以上。专家表示,这一研究显示,脑瘤可能会成为今后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4.
《家庭医生》2012,(22):40-40
柯大夫:自从有了iPhone4S,我爱不释手,也经常打电话,包括充电的时候。有朋友说长期这样会长脑瘤;也有朋友说,月经期间长期这样会得妇科病,甚至卵巢癌、乳腺癌。我很害怕,这说法有依据吗?  相似文献   

5.
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儿童脑瘤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单因素分析发现,儿童期头部外伤与儿童脑瘤有关,父母的文化程度是其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头部外伤、父亲饮酒、母亲文化程度与儿童脑瘤的发生有关。其中母亲文化程度为保护因素,文化程度高的母亲其子女发生脑瘤的危险降低。  相似文献   

6.
《健康人生》2008,(6):29-29
荷兰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医院病床或医疗设备旁边使用手机,有可能会突然关闭正在使用的呼吸机,或者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研究人员共发现近50例因手机电磁干扰导致的医疗事故,其中75%的事故属于严重或者危险事故。专家指出,在医院里,手机离病床或者医疗设备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米以上。对于重症监护的设备.手机的GPRS信号能在3米外干扰正常工作,所以,手机与之保持的距离应该更远些。荷兰研究者共测试了61种不同的医疗设备,发现干扰大多数来自手机GPRS信号。  相似文献   

7.
《健康必读》2009,(6):46-46
英国一个权威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显示,戴金属框眼镜的移动电视用户,容易因为手机的辐射而导致眼睛损伤。  相似文献   

8.
王金山 《家庭医生》2011,(15):70-70
现今,许多人接手机、看短信,都不分场合。然而,我还是想用我的接诊经历建议患者,看病时不要随便接听手机。  相似文献   

9.
7月21日,广东惠州,4位农民在田间土屋避雨,一记天雷劈下,4人殒命;7月24日,广东河源,一位妇女在家门口遭雷击,邻居跑来施救,结果双双被雷击中致死;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打电话时总习惯长期用一只耳朵接听,而不尝试使用另外的那只耳朵,这样是不对的,如果每次接电话都单纯地使用左耳,或者每次都只用右耳,时间久了的话,容易造成对一侧耳朵的听力影响,而让这侧耳朵的听力水平低于另一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机使用时长及使用方式(如单手持、双手持、单指操作、多指操作等)与"手机病"(以狭窄性腱鞘炎为主要手部损伤的一类疾病)相关症状发生率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网络平台(问卷之星网络调查平台)与合肥社区居民之中发放、回收问卷,同时随机抽取安徽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30人(男女各半)进行"手机使用方式和时长对手部的影响"现场实验。结果48%的调查对象每日使用手机时长为4~8h;92%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手机中的聊天工具;84%的调查对象习惯单手使用手机;长时间使用手机后,38%的调查对象出现手指僵硬肿胀、腕部红肿、指关节结节症状。连续使用手机时长小于2h,实验对象均无手部不适症状,当时长达4~6h时,约10.0%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达8~10h时,16.7%的实验对象产生手部不适症状;玩游戏与使用聊天工具的实验对象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的比例最高,达13.3%,而看视频则不易出现手部不适症状。结论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实验对象出现"手机病"的概率也越高,同时双手持手机及多指操作较其他手机使用方式更易引起"手机病"。手机使用人群应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且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姿势并适当休息,以降低患"手机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2.
《医药与保健》2008,(8):4-4
美国洛杉矶席德西奈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治疗阳痿的药物可能有助于搭载抗癌药物通过大脑,治疗恶性脑瘤。  相似文献   

13.
1959年推出全球第一款手控式流动电话至今,没有医学科研报告直接证实,手机电磁波会致癌。然而在去年,意大利最高法院在一宗诉讼中裁定:使用手机导致原告患上脑瘤。这是有史以来,世界首例做出“使用手机和患上脑瘤有关联”的判决。60岁的意大利商人指控,过去12年,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而患上脑瘤及面瘫。最终,意大利最高法院宣判:手机电磁波辐射是导致原告患病的元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的类型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问卷和K10量表对5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可分为两类:逃避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二者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显著(r=0.246,-0.279,P<0.01)。经常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等功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逃避性动机水平与不经常使用这一功能的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t=0.58,P>0.05)。结论:大学生手机使用以工具性动机为主,也伴有逃避性动机,这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应过分担心经常手机上网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和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手机这种现代化的移动通讯工具,正因其具有有线电话所无法比拟的便利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由于使用手机时须靠近对电磁辐射十分敏感的人体器官——大脑,手机辐射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这一问题,也随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手机辐射致癌是真还是假?手机辐射致癌的说法始于1993年,当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男子在一次电视访谈节目中提出,他的妻子由于使用手机而患上了脑癌。此后,该男子还为此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最后终因证据不足而败诉。那么,手机电磁辐射是否真的会引起脑癌呢?对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乘电梯、地铁时打电话的习惯要改改了。韩国环境部国立环境科学院近日调查显示,在电梯或地铁内拔打手机,受到的电磁辐射比平时高出许多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宁波市中学生的手机使用状况、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及调整情绪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15年5 — 6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学生自评的方式,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II),对宁波市 4 所中学的3 26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3 264名中学生中,555人(17.0 %)认为很需要手机,1 538人(47.1 %)认为普遍需要手机,945人(29.0 %)认为手机可有可无,226人(6.9 %)认为不需要手机;不同年级中学生使用手机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初三学生手机使用时间2~4 h和4~6 h的人数最多。无抑郁中学生2 315人,占70.92 %;轻度抑郁中学生518人,占15.87 %;中度抑郁中学生319人,占9.76 %;重度抑郁中学生112人,占3.45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机使用时间、性别与抑郁呈正相关,父亲教育水平、母亲教育水平与抑郁呈负相关。  结论  中学生手机使用现象较为普遍,且与抑郁关系密切,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张文才  谢京启 《医疗装备》2007,20(12):52-53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就有关牙科手机的使用方法、日常保养步骤,与简易维修经验,做一简单总结,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医专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手机依赖综合征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及手机使用情况调查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医专107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专大学生手机依赖综合征检出率为13.14%;手机依赖者比非手机依赖者更多地选择社交软件,非手机依赖者使用打电话、看电子书的频率比手机依赖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每周睡前使用手机次数越多,睡眠质量越差(P<0.05);手机依赖者睡眠质量显著低于比非手机依赖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每天手机使用时间、手机依赖量表总分均是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每周睡前使用手机次数越多,手机依赖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