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赤脚医生时期北京村落维系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赤脚医生时期北京村落医患关系所处的行医道德观念、村落社会关系、社会历史政治等因素,分别探讨了赤脚医生时期北京村落维系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体系,包括诊疗关系中的医德责任与文化崇拜,熟人社会下藤蔓关系网中的社会道德制约(包括家庭血缘关系下的医患道德情感和村落地缘关系下的礼治秩序),以及社会合作关系下的政治导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患者视角了解医患信任现状,探讨改善村落医患信任的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H区抽取12个行政村,运用参与式与非参与式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观察。结果:北京市H区村民对乡村医生、乡镇卫生院医生和城市大医院医生的信任评价得分分别为4.042±1.042、3.438±1.192、4.042±0.624,村民对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信任程度明显低于其对城市大医院医生和乡村医生的信任程度。结论:总体上,村落医患信任度较高,但仍有一些导致医患不信任的因素存在。结合村卫生室的具体情况,各方应为改善村级医患信任作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村落的特殊人际关系与"差序格局"对村一级医患信任关系有着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宗亲庄亲和温情互暖关系使乡村医生与村民之间"血浓于水"的情感纽带更加牢固;"差序格局"使乡村医生在得到村民信任的同时,也因得到村干部的认可而在继续留任.两者的共同作用使村级医患信任关系更多地体现出非技术层面的信任和技术层面的质疑.深入了解村落人际关系与"差序格局"的内涵,对如何使卫生政策更好地适应乡土社会环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在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赤脚医生时期的村落医患关系与当下农村医患关系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时代的变迁已使村医行医观念受到冲击、医技水平难以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了促使农村医患关系和谐,应建立相关机制,正确引导村医行医观念,引入对村医职业道德的考核指标、提升村医医技能力、引导村民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5.
以湖南省永州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传统村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原传统自然村落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传统的自然村落多如繁星,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我们透过其表,依据其集结和构成,将之规定为比较稳定的村落和不稳定村落两种形态。基于这样的分析,可以把传统的中原自然村落粗略地划分为单姓氏村落、多姓氏村落(亲族联合体村落、杂姓氏村落)、少数民族村落三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北京市乡村医生的收入满意度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方法:对北京市5个区县25个乡镇75个村共77名村医进行问卷调查,对5名村医开展个人访谈,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乡村医生收入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乡村医生收入水平满意度明显偏低,现实收入水平与期望收入水平之间差距显著,乡村医生的行医年限、对村卫生室管理体制的满意度、对工作量的评价、对养老保险的满意度是收入水平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论:乡村医生收入报酬机制的不完善极大地制约着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建设与发展,亟需通过完善现行的乡村医生报酬机制和养老保险政策,引导其职业发展来提升乡村医生收入水平与工作积极性,以保障农村卫生工作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只有"乡村保健医生证书"而无"医师执业证书"属于非法行医吗?律师同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的乡村女医生的从业现状及培训需求,为政府进一步发展乡村医生教育,增强培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对参加培训的西北部三地区(河北、内蒙古、山西)149名乡村女医生实施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95.3%.结果 (1)乡村女医生的日常行医工作中,临床诊疗工作占65.2%,预防保健工作占25.2%;每周服务人次平均为67.6次;每天行医时间平均11.5 h;乡村女医生每周平均出诊次数为16.5次,出诊费平均每次收取2.5元;(2)有63.3%的乡村女医生为中专学历;16.9%的乡村医生有执业医生资格证书;在乡、县级卫生机构接受培训率为80.0%以上;培训方式以会议讲座为主(45.1%);59.2%的乡村医生希望能经常在省市级卫生机构接受培训;142名乡村医生认为理想的培训时间是37 d;78.9%的乡村医生希望以临床进修的方式接受培训;90.8%的希望通过培训更新知识.结论 应当为乡村女医生提供更多的免费培训机会,提高培训级别、充实培训内容、延长培训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辽宁省乡村医生高血压治疗评估的能力,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 2008年9—11月对6个示范市(县)626个村的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每位医生对本村接受高血压管理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计算每项问题的评估正确率及总及格率,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答率为79.87%,共有乡村医生500人。在血压是否达标、血压未达标者血压分级、目前用药是否正确、是否联合用药或者服用复方降压药、用药剂量是否正确、用药频次是否正确、是否规律服药方面乡村医生的评估正确率分别为:84.80%(424/500)、83.00%(415/500)、40.40%(202/500)、54.80%(274/500)、48.80%(244/500)、38.40%(192/500)、53.60%(268/500),总及格率为65.80%(329/500)。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行医方式为中西医结合、对"适宜技术推广"不知晓的乡村医生总及格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有四个因素纳入方程:中专或高中学历、中西医结合行医方式、女性和不知晓"适宜技术推广"。结论乡村医生高血压治疗评估能力较差,应针对重点问题、重点人群加强对乡村医生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乡村医生,行医多年来医疗技术平平,自从订阅了《中国乡村医生》杂志以来,使我如鱼得水,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沃土,扬起了好学上进的风帆.在学习《中国乡村医生》杂志中,我有这么点体会:①开设的“临床经验谈”专栏,浅显易懂,实用性强,汇集全国临床经验之结晶,为全国的乡村医生所共享.②开设的“疾病专题讲座”专栏,对某种疾病全面论述,多方荟翠,追踪新的治疗方案,使我们开阔视野,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能力.③开设的“教学查房”专栏,更是我们乡医的最好课堂,他以典型的病案展现在我们面前,在众多老师的会诊和推理下,使我们得到很多反思,醒悟了许多道理,对复杂病案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对这个栏目的开设,我们乡村医生无不称心如意拍手叫好.④开设“农村卫生”专栏,讲全国卫生经验,指导全国乡村医生工作,使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省永州市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详细了解永州市传统村落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认真查找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探讨传统村落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保定市乡村医生的工作现状调查,了解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村卫生室功能发挥与定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的方法抽取保定所辖9个县231名乡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取现场问卷、个人访谈的方式得到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工作现状及培训情况等资料。结果调查对象中,男性163名,占70.6%,平均年龄为(49.2±3.1)岁,45~54岁占41.8%。医学中专学历占66.5%,执有乡村医生执业资格证的占78.4%。行医过程中基本医疗占68.2%,公共卫生服务占32.8%。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应从多种途径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以需求为导向开展以临床技能、预防保健为主的在岗培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前单人小型诊所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加,本研究旨在探讨参与单人小型诊所的家庭医生比例和该类诊所的特点、服务内容。方法 2013年,共10 888名美国家庭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家庭医生参与了人口统计学调查。根据开展规模,可将诊所分为单人诊所、小型诊所(2~5人)、中型诊所(6~20人)及大型诊所(>20人)4类。对诊所医生所在郡县的乡村性进行评估,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单人或小型诊所的行医预测因子和单人诊所的行医预测因子。结果 调查的家庭医生有一半以上在单人或小型诊所行医。其中,小型诊所的比例最大(36%),且多在农村地区(20%)。聘请护理协调员和医疗之家认证的可能性随着诊所规模的增加而增大。与中型或大型诊所相比,美籍非洲裔或西班牙裔医生进行小型或单人诊所的可能性较大,通常有30年以上的行医经验且多在乡村地区工作。与单人诊所相比,乡村性较高的家庭医生更倾向于选择小型诊所行医。结论 在单人小型诊所行医的家庭医生中,大多数希望获得委员会认证,并更倾向于在乡村地区工作。扩展项目和社区卫生团队可以对单人小型诊所的转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当前,北京市郊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缺乏明确具体的法律保障与规范,对中国乡村的特点和乡村医生的作用关注不足,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和相互作用认识也不够清晰,体现出以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团队为核心、采用“村落承包式”签约方式和通过定时的简单体检和健康讲座来进行健康管理等特点,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效果欠佳。应推进北京市基本医疗卫生立法进程,为京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将达到一定条件的乡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合理界定乡村医生和社区医务人员在签约服务中的职能,建立京郊紧密型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6.
乡村医生带有土气的名称,医界最低的名称,中国医疗网落最小的一环,技术力量最差的一层。 《中国乡村医生》,你属国家级刊物,扑捉先进的经验技术,散发出的是促进医学进步的光芒,而你用《中国乡村医生》命名,不怕身名低贱,勇于挑起了改变农村医疗技术差的重担,功绩无法估量,本人一得,略有代表。 笔者系乡村医生一员,有幸1989年始读《中国乡村医生》,你的“教学查房”好象把我带进了一家高级医院进行实习,“请你会诊”是对我的又一次训练考试,“乡村医生进修天地”使我步入了一所医学殿堂,“用药须知”使我解决了药物的滥用问题,“老药新用”使我对药物有了加深的理解,“名师垂教”“中医临床选萃”使我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临床经验谈”使我学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医疗技术。“临床教训”一次次敲响我行医要一丝不苟的警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医生多点行医、异地行医的现状,以及它对医生个人、医院、患者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本刊日前力邀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医院管理者、医学专家及法律界人士,在中华医学会举办了“关于非执业地点行医”的《导报》圆桌会议。请看——  相似文献   

18.
汤少梁  曹力  李原 《广西医学》2016,(9):1267-1271
目的 探讨南京市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状况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南京市高淳县和溧水县212名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包括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参保现状、参保意愿和期待值,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状况的相关因素.结果 南京市乡村医生对养老保险的满意度为41.0%.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期望值与家庭规模呈负相关,与文化程度、人均年纯收入和人均年支出呈正相关(P<0.01);发放标准满意度与缴费负担(保险费用)呈负相关,与养老待遇评价和月发放标准呈正相关(P<0.05);个人缴纳费用参保意愿与婚姻状况呈负相关,与年龄、从医年限和养老保险的熟悉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南京市乡村医生对养老保险的满意度偏低,应增强乡村医生的参保意愿,提高乡村医生的养老待遇,健全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机制,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促进卫生服务一体化,以期为解决乡村医生养老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辞旧迎新度新年,《中原医刊》又出版;传经送宝暖人心,乡村医生笑开颜。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至今已行医十个年头,在这过去的十个年头里,《中原医刊》给了我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遇到疑难问题,就拿出《中原医刊》来看,它象汉语里查字所用的《词典》那样丰富,象很大的宝矿一样,使我挖掘宝藏。它展现了未来,使我自新,给了我希望。啊!《中原医刊》是乡村医生的知心朋友,必需的刊物。有了它,为多少患者解除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京郊H区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乡(镇)、村二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式的途径与效果及其存在的问题,辨析村民就医需求、乡村医疗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政策制度和村落文化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寻求促进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